新書推薦:
《
周易
》
售價:HK$
44.6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术语》一书有以下特点:
领略传统法律文化;
追溯法治思想源流。
|
內容簡介: |
《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术语》全书收录一百余条术语,时间跨度从先秦到晚清,分为思想理念、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体现法治形成与发展中的标志性观点、理念、理论等精神文明的术语;第二部分收录体现法治形成与发展中的典型机制、体制、体系等制度文明的术语;第三部分收录体现影响法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有形与无形的文化因素相关的术语,包括标识、符号、器物、设施等。术语遴选主要秉承以下三大原则:一、典型性,即术语在日常实践中已被广泛使用且有较高辨识度;二、历史性,即术语有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或实践积累;三、专业性,即术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代法学精神。术语以条目汇编的形式呈现,内容包括术语名称、理论内涵(概念、出处、起源、发展、价值、意义等)、引例、引例译文等。希望通过对传统法治文化术语的梳理揭示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独特魅力,为重新思考中华文明的理论内涵、建立中国法治文化、建构中国法治话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供理论素材。
|
關於作者: |
崔蕴华,女,1974年生,文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法治文化研究所所长;发表学术文章六十余篇,如《新时期以来法治文化的研究视域与中国语境》,出版专著多部,如《法治文化专题讲演录》;研究领域:法治文化、文学与法律、古代文学与民间文化。
李驰,男,1989年生,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法治文化研究所讲师,兼任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理事,代表作为《法治文化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化探索》;研究领域:中国法制史、法学理论、法治文化。
|
目錄:
|
编写说明
前言
正文
术语表
参考文献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在旷古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法治文明涌现出了灿若繁星的思想、制度和文化。这些智慧成果既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稳固根基,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传统法治文化集中展现了中华法治文明的精华。所谓“传统法”是今人用现代法理论对历史上已经静止了的、随时代已成为“过去”的古代法的一种诠释。与之类似,传统法治文化是今人运用现代法学理论对古代法律思想、制度和文化进行诠释的结果。中国传统法治在发展历程中积累了足以与任何其他古文明媲美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着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同的智慧精华。相关研究也应重新发掘和诠释古代法内涵,使之在当今社会重新焕发生机。
我国高度重视传统法治文化的传承和研究。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了传统法文化的重要意义,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民为邦本、礼法并用、以和为贵、明德慎罚、执法如山等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根据时代精神加以转化,加强研究阐发、公共普及、传承运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2022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强调:“要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有鉴于此,我们编写了“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术语”,并将之分为“思想理念”“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三部分。如果将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想象成一座宏伟建筑,那么“思想理念”是它的地基,“法律制度”是钢筋结构,“法律文化”是外观装饰,三者缺一不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三个部分的讲述,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建造一座属于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华厦”。此外,借助于术语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拓宽了选择术语的来源,除了专业性词汇或短语,像“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流传已久且为人熟知的俗语、谚语也是重要资源。
“思想理念”部分选取了38条术语,以勾勒出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基本面貌。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传统法律更加注重“润物细无声”的德礼教化。“明德慎罚”“和为贵”“德主刑辅”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正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正统法思想的精华。此外,为了尽可能展现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多样性,我们也选取了其他思想流派中标志性的法概念,如法家“法不阿贵”,道家“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等。这些术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丰富内涵。
“法律制度”部分选取了34条术语,既包括“矜老恤幼”“存留养亲”“准五服以制罪”等体现传统社会兼顾法理和人情思维的术语,也包括“换推”“鞫谳分司”等具有现代法治意义的术语,力图全面展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实际状况。我们希望通过解读法律制度术语,使人们不但能了解中国古代制度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特点,也能更好地认识制度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
“法律文化”部分共选取35条术语,从细微处展现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实态。法律文化渗透进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器物、文本、俗语中都有体现。“情有可矜”“官清法正”“网开一面”等法律文化术语不但具有极高的法律专业价值,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且深入人心。这些术语拨开云雾进入当今研究者的视野,已成为衔接古今法治理念与文化观念的重要桥梁。
研究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既是重新打磨古代法精神的系统工程,也是探寻现代中国法治思想源流的寻根之旅。我们希望通过梳理相关术语揭示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独特魅力,为重新思考中华文明的理论内涵、建设中国法治文化、建构中国法治话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供理论素材。
编者
2022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