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范仲淹是北宋新型士人的杰出代表,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本书介绍了他的义理与事功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关于范仲淹生平事迹及学术思想的传记。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由盛转衰、统治开始出现危机的时代。同时,北宋又是儒学复兴、“新型士人”崛起、文教事业昌盛的时代。本书对于这些时代背景都有较详细的阐述,这是全面认识范仲淹的思想及变法实践的基础。本书认为,范仲淹不仅拥有杰出的事功和令人折服的道德操守,其思想见识也广博精深,他在哲学、政治、道德、教育、军事、和文学等领域都有杰出的造诣。因此,本书用比较多的篇幅,着力对他的学术思想进行了论析,以期恢复范仲淹作为“思想者”的本来面目。
|
關於作者: |
魏福明,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1月出生,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县人;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师从赖永海先生。现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哲学,对范仲淹和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有较多关注。合著有《王安石评传》,独著有《范仲淹传》(已完稿,待出版)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
|
目錄:
|
绪 论
上编 范仲淹的生平和事功
第一章 西北统兵前的范仲淹
第一节 青少年时期
第二节 初入仕途
第三节 “三黜三光”
第二章 范仲淹的御边生涯
第一节 宋夏战争的缘起
第二节 临危受命
第三节 “边境名将”
第四节 文臣统兵的反思
第三章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第一节 “庆历新政”的背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第二节 “庆历新政”的发生
第三节 “庆历新政”的失败及历史影响
第四章 烈士暮年
第一节 由邠知邓
第二节 知杭州
第三节 知青州
下编 范仲淹的思想和学术
第一章 范仲淹在北宋儒学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兴办学校
第二节 奖掖儒士
第三节 义理之学
第二章 范仲淹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从义理之学到性理之学
第二节 “易兼三材、乾坤本体”的本体论
第三节 “性以诚著、德由明发”的心性论
第四节 “感而遂通、穷神知化”的大化论
第三章 范仲淹的名节观
第一节 范仲淹名节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范仲淹的“大厉名节”及对“无名论”的反思
第三节 对儒家名节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四章 范仲淹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范仲淹的“三代”论
第二节 回向“三代”的政治路径
第三节 回向“三代”的政治主体
第四节 范仲淹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
第五章 范仲淹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兴学办教
第二节 人才培养
第三节 “尊严师道”
第四节 教育改革
第六章 范仲淹的军事思想
第一节 范仲淹军事思想形成的背景
第二节 范仲淹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范仲淹军事思想的特点
参考文献
后 记
|
內容試閱:
|
本书是“江苏文库.研究编”系列丛书之一.当初笔者在接受该书的写作任务时,“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项目负责人姜建先生就该书的写作提出明确要求,希望传记能突出范仲淹的思想特色.姜建先生的要求正合我意,因笔者非史学出身,对于文献学也是外行,故很难对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及相关史料作深入细致的甄别和进行有创见的研究.无奈之下,笔者用较多的篇幅,着力对范仲淹在北宋儒学复兴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范仲淹的哲学思想、名节观、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军事思想等进行了整体探讨,以期在对范仲淹学术成就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努力塑造范仲淹的“思想者”形象,而对其生平事迹则用较少的篇幅后记(节选)
以往的范仲淹研究多关注他的庆历新政、西北御边、政治功业、教育贡献、范氏义庄和文学成就等,而对其思想学术成就则关注较少.事实上,作为杰出思想界、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的范仲淹,他的一生,充溢着对于政治理想、学术精神和道德操守的不懈追求,他的道德功业与其思想学术是密不可分的,因而在历史上才拥有崇高的地位.如果只关注其道德节操和社会功业,而忽视其思想精神和学术成就,就很难全面地、深刻地认识这位历史伟人.例如,如果我们不了解他的“乾坤为本,大化流行”的本体论哲学,就难以深刻理解其“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必生”.的政治变革思想;如果我们不了解他的以“回向三代”为特征的政治思想、不了解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命哲学、不了解他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道德操守,就很难体会他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如果我们不了解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意识、不了解他的“儒者报国,以言为先”和“大厉名节”的忠贞情怀,也很难体会其“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人生境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