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本书立足专利运营、IP新媒体等新兴业务,解析30家国内一线创新公司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系统介绍企业知识产权运营中的战略、策略以及实战经验,为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者提供方法、借鉴。
|
內容簡介: |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的外观设计、声学技术和品牌影响力,这些无形资产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命脉,如何有效利用知识产权为企业保驾护航是企业要完成的新课题。
本书深度解析30家国内一线创新公司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从零开始做知识产权、跨部门合作,到知识产权分析、布局、策略,再到知识产权质量管控、风险管控、无效诉讼、综合管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企业知识产权运营中的战略、策略以及实战经验,旨在为企业有效落实知识产权制度、提升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提供参考和指导。
|
關於作者: |
柯晓鹏
曾任东方知识产权俱乐部理事长、中国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沙龙理事长;现任阿里巴巴集团专利法务总监,负责集团全球专利相关事务。
具有22年产业知识产权实务经验,曾在数家不同领域的大型跨国科技公司知识产权岗位任职,包括电子制造产业的富士康、电信设备产业的中兴通讯、集成电路产业的恩智浦半导体、光电显示产业的维信诺等,其专业及工作范围涉及跨国科技公司各知识产权模块。
获中国杰出知识产权经理人、中国杰出知识产权团队带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优秀知识产权讲师、姑苏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等荣誉,联合主编《IP之道:30家国内一线创新公司的知识产权是如何运营的》,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林炮勤
智圈知识产权创始人,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专家、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专注于产品创新战略,曾为美的、欧瑞博、YY等企业做企业创新培训。
“IP之道”系列图书策划人、主编及作者,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数十件。知乎账号“林炮勤”拥有3万多人关注量,抖音账号拥有7万粉丝。
|
目錄:
|
第一部分?? 从零开始做知识产权
一、变革者的春天——也谈中国IPR的时代格局
(一)IP1.0时代:1985—2002年——大道之初·4
(二)IP2.0时代:2003—2014年——披荆斩棘·6
(三)IP3.0时代:2015年至今——变革之路·8
二、从零开始做知识产权
(一)知识产权从 0到 1的规划·10
(二)知识产权布局和应用策略·11
(三)如何赢得企业管理团队的支持与信任·15
(四)如何与兄弟部门建立默契的协作关系·15
(五)与知识产权代理所和律师事务所的外部资源协作·16
第二部分? 跨部门合作
一、通过专利培训打通企业专利工作的任督二脉
(一)专利培训中的互联网思维·20
(二)专利培训的策划和营销·21
二、IP价值与企业部门协同管理
(一)管理层·28
(二)研发部门·29
(三)法务部门·30
(四)市场部门·31
(五)人事行政部门·32
(六)财务部门·33
三、总经理办公室里的古德曼——企业知识产权跨部门管理实务
(一)供应链管理中的知识产权课·37
(二)渠道管理中的知识产权课·38
(三)产品陈列室里的知识产权大数据·39
(四)与市场部的商标管理合作·41
(五)IPO之路上的IP狙击·42
第三部分?? 知识产权分析
一、不按套路出牌的专利分析报告是如何铸成的
(一)研发环节·48
(二)市场·51
(三)决策层·53
二、专利分析中的“天时、地利、人和”
(一)天时:选择专利分析的时机·57
(二)地利:确定专利分析的内容·62
(三)人和:展示专利分析的结果·65
第四部分?? 知识产权布局
一、在美的,我们如何做专利布局
(一)如何洞悉竞争对手的专利情况·69
(二)专利布局的几种常见模式·72
(三)海外专利布局·77
二、以终为始的专利布局
(一)特安纶专利布局案例·81
(二)专利布局策略考虑要点·87
三、从富士康、腾讯、美的到创业的专利布局感悟
(一)从项目全局出发的专利组合方法·94
(二)从关联因素出发的专利组合方法·97
(三)项目全局和项目关联因素两种方法的交叉使用·99
第五部分?? 知识产权策略
一、公司进行新产品开发,IP能做些什么
(一)市场调研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108
(二)产品预研与开发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108
(三)中试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110
(四)采购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110
(五)生产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111
(六)产品推广与销售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112
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如何在技术“引消吸”基础上再
创新并进行知识产权管理
(一)再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工作整体策划·114
(二)再创新知识产权工作主要内容·115
三、不对称竞争下的知识产权战略
(一)不对称竞争下的知识产权战略选择·124
(二)不对称竞争下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现·130
(三)警惕战略执行陷阱·137
四、制造型企业专利申请策略
(一)专利挖掘·139
(二)专利申请·141
(三)专利延伸·144
(四)专利衍生·147
五、如何有效开展专利回避设计
(一)专利回避设计的基本要求·150
(二)专利回避设计的有效技法·150
第六部分?? 知识产权质量管控
一、立体型专利质量控制
(一)专利质量控制与企业知识产权发展阶段·158
(二)立体型专利质量的控制·159
二、中国专利进入美国质量管控三道坎
(一)从专利的文本翻译谈起·167
(二)清楚的说明书·170
(三)丰满的说明书·171
三、从审查员角度看如何做软件专利的申请与实务
(一)提前布局多种撰写形式,适应开放趋势·176
(二)如何撰写一份可快速授权且具保护强度的专利文件·177
(三)理性答复发明专利,避免误伤或不必要的限缩·179
第七部分?? 知识产权风险管控
一、产品出口到欧美,如何通过知识产权为企业保驾护航
(一)知识产权风险如何防患于未然·188
(二)专利信息分析如何为企业创新加油·191
(三)如何通过专利提案、申请、布局与运营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193
二、In-house应对风险咨询的几种正确姿势
(一)风险咨询中的what、who、why、when·197
(二)判断具体风险·199
(三)选择合理处理模式·202
(四)解决方案·203
三、如何对电商平台上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有效维权
(一)电商平台的类型·205
(二)电商平台的侵权责任·206
(三)维权应对策略·209
四、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如何从容应对商标侵权诉讼
(一)某商标侵权案处理过程·213
(二)对于商标侵权案的反思·218
五、企业使用失效专利真的安全吗
(一)什么是失效专利·220
(二)使用失效专利的风险·220
(三)中国的法律实践·221
(四)美国与欧洲的法律实践·227
(五)综合后的结论·229
(六)实务建议·230
第八部分?? 知识产权无效诉讼
一、从豆浆机侵权门管窥企业专利运用和保护
(一)重视侵权可视度·236
(二)验证专利稳定性·237
(三)巩固侵权证据链·237
(四)最大化诉讼策略·238
(五)夯实权利人诉求·239
(六)关注品牌宣传影响·239
(七)优化专利运用价值·240
二、如何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傻瓜”思维另辟专利无效蹊径
(一)建立专利无效必胜的信心·242
(二)用批判性思维重新检视专利说明书·244
(三)用“傻瓜”思维重新检视权利要求书·246
三、知识产权诉讼营销的实践和策略
(一)知识产权诉讼营销案例分析·249
(二)知识产权诉讼营销的策略建议·252
四、一个“八卦阵”,专利侵权诉讼全掌控
(一)备诉阶段——整合布局·259
(二)应诉阶段——有序掌控·264
(三)备诉与应诉的有机统一·267
第九部分?? 知识产权综合管理
一、一名优秀专利代理人的自我修养
(一)夯实基础·271
(二)拓宽视野·275
(三)提升格局·276
二、企业专利工作的逻辑与价值
(一)不同类型企业的专利需求·278
(二)企业专利工作的现实逻辑·279
(三)企业专利工作的价值实现·282
三、知识产权管理的创新与守旧
(一)创新与守旧·287
(二)如何做好守旧·288
(三)如何做到创新·289
四、IP时代的版权风险控制与诉讼攻防策略
(一)网络版权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及维权·292
(二)如何进行产品风险控制及应诉·297
五、知识产权交易实务及创新
(一)知识产权交易发展现状·300
(二)知识产权交易实务·302
(三)知识产权交易的问题及创新·307
(四)知识产权交易 2.0与 3.0·309
|
內容試閱:
|
2022年11月,我在与林炮勤的交流中得知《IP之道:30家国内一线创新公司的知识产权是如何运营的》一书将再版,为此深深地感到高兴。知识产权方面的图书相对于其他管理类图书,读者群还是偏小的,欣慰的是,关于知识产权的图书也有很好的市场销量。进一步了解才知道,本书在国内的豆瓣评分为7.6,相当于满分是五颗星的话得到了四颗星的评价。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也是与市面上的知识产权法律图书最大的区别之处,就是本书内容是多位编委职业经验的总结。他们从工作实务出发,结合企业跨部门的协作,进入知识产权的战略分析与布局,深入知识产权的风险管控及相关诉讼管理,最后以综合管理的方式呈现。书中所有的分析数据与案例都是从编委们日常研究与实际工作中而来,融合了产业面、知识面与工作面的丰富信息。
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企业面临的挑战不再单纯是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知识产权成为全球各大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而我们不可避免地成为这场博弈中的一分子,一定要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掌握这个“武器”。当知识产权与企业层级战略相结合时,其影响是全面性的,从企业管理层的资源分配战略到各个层级的研发战略、销售战略、质量战略,乃至企业每日运作基本的价值活动,它的影响延伸到各个层面、各个系统。以通信产业为例,没有 5G通信基础专利权利人的授权,手机就无法制造出来并销售出去,因为买不到最重要的 5G通信芯片,而这个通信芯片是特定企业所掌握的。又如,缺少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的专利与商标的授权,就无法制造影音连接器线缆,工作场所及家庭中的音响、电视就无法连接。所以,可以说,知识产权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现今的产业以及相关的供应链,而本书给我们提供了解决知识产权问题与冲突的方法,给出了我们想要的答案。
2022年是我进入知识产权领域工作的第 26个年头,同本书多位编委的工作资历一样,我也是一离开学校就选择加入了富士康知识产权的大家庭。为这本书作序,不由地回忆起刚加入富士康时的情形。当时美国、日本及欧洲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而我们想要把自己企业的知识产权做大、做高、做远,困难重重。当时的工作环境与产业发展状况,与今天相去甚远,更没有互联网的便利,那时还没有知识产权专门的研究所,我们团队大多数人没有受过专门的知识产权训练。1998年,我到广东深圳富士康龙华厂带领一批刚进入工厂的大学生,就这么从专利撰写、答辩、诉讼开始,边做边学,其实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多年之后,看到柯晓鹏与林炮勤带领一群知识产权人,研究、整理、提炼 30家国内一线创新公司的知识产权运作的实务经验,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我深受感动。我们当年的工作有人继承与发扬,我相信我们在知识产权路上做的所有探索,对于现在要加入或已在知识产权工作岗位的人,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知识产权工作是永远不会中断的,而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同人已经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与特殊资源。未来,可以说知识产权是全球企业竞争的制胜武器,作为知识产权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希望《IP之道:30家国内一线创新公司的知识产权是如何运营的(第 2版)》推向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更希望我们的作者后续开发出“IP之道”系列图书,为我国的企业在全球市场中赢得竞争保驾护航。在此对本书成功再版表示诚挚的祝贺!
富士康科技集团智权总处前处长
益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助 傅绍明
2022年 10月
第一部分 从零开始做知识产权
一、变革者的春天——也谈中国 IPR 的时代格局
作者简介:柯晓鹏,阿里巴巴集团专利法务总监,曾任职于富康科技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维信诺集团,曾任东方知识产权俱乐部理事长、中国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沙龙理事长。
人间四月,芳菲正盛,春暖中华。
四月历来是中国知识产权圈的旺季,因为以中国为主要发起人之一设立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定在每年的4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历来在这一天发布重磅报告《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年度白皮书,政府或民间举办的各类大小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会议通常也在这个黄金时段遍地开花。仅本人所知,四月份在一、二线城市召开的百人以上规模的IP研讨会至少有十几场,众多中国IP界的精英正忙着穿梭在大江南北,不是在会场里端坐,就是在奔赴会场的飞机高铁上沉思。
“创新”从顶层口号落实到社会现实,中国经济转型的顶层设计师和领导者们在各种场合为创新和IP摇旗呐喊已是新常态,在格调或高或低的无数行业会议上,精英们和新锐们也纷纷为创新和IP代言。对涉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各环节的政策扶持和资本运作亦是如火如荼。作为在中国知识产权从业者(以下统称IPR)圈里沉浮二十载的“老兵”,我的个人感受是,伴随着扑面而来的创新热潮,笼罩在中国知识产权穹顶的雾霾正在逐渐消散,广大中国IPR迎来繁花似锦的职业春天。
每个人都是时局的棋子,每段职业生涯都是在时代背景里被梦想和现实不停纠葛撕扯的人生。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创新时代的风口中,且让我们回顾和前瞻一番,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的操盘手们,中国IPR经受住历练,正在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时代格局。
(一)IP1.0 时代:1985—2002 年——大道之初
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颁行,开启了中国IP1.0时代。
同年,在美国,30岁的青年企业家乔布斯因在与董事会的权力斗争中败北而离开一手创立的苹果公司,转攻动画制作,继续他的创新创意之旅。在欧洲,柏林墙依然矗立,西欧十七国发起名为“尤里卡”的技术合作项目,旨在提高欧洲企业对阵美日同行的国际竞争力。在中国,改革开放方兴未艾,苏南各行业的乡镇企业步入“野蛮生长”的黄金时代,而中国科技公司中最耀眼的未来之星之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则刚刚在深圳组建。
在以法律移植为主要立法逻辑的中国IP1.0时代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拟制和修改起步于国际形势的外在要求,而非基于中国创新的内生动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各项知识产权在很大程度上是纸面上的权利,与实体经济的运行只是偶然地、零星地发生关系,就连侵权表现最显著的盗版光碟亦堂而皇之地充斥着大街小巷。那些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IPR圈的第一批践行者们,无疑是这个行业的先驱,他们当中很多人是“半路出家”投身于这个行业,在中国IP大道初行的艰难岁月里摸着石头过河,主要工作在公务员或事务所系统里,在体制或半体制的生态环境中,进行以IP权利申请登记为主的基本业务。
在中国 IP1.0 时代的中后期,少数具备前瞻眼光的中国科技企业开始尝试设立in-houseIP(企业知识产权人员)岗位。今天在全球IP竞技场呼风唤雨的华为、中兴们,彼时亦不过只有寥寥数人的IP团队在从事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基本业务;而布局、分析、诉讼等彼时看起来“高大上”的IP业务,主要集中在外企或台企在大陆设立的分舵。比如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大陆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富士康)从1998年开始在深圳、苏州大规模组建IP分舵,设立了后来被誉为“中国IPR黄埔军校”的富士康智慧财产团队,多年后其创始人周延鹏先生的门徒已然遍布中国IP圈,团队先后离职人员也组成了数百人的“富智荟”,活跃在IP“江湖”的各个角落。至于IP许可、运营,似乎只是少数外资巨头例如飞利浦、IBM、高通等才能涉足的“高冷”领域,其一线阵地也大多被派驻中国的外籍同行所把持。
在中国IP1.0时代,来自中国权利人的知识产权权利登记并不活跃,在国内的维权行动更是屈指可数,各类知识产权排行榜上也甚少有中国权利人的身影。从国际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大部分中国企业尚未冲出国门,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无法切身感受IP作为市场竞争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残酷。需要指出的是,在巨头环伺的科技产业,众多国外权利人已然在中国企业未来必经的成长征途上布下重重IP权利屏障,虽然IP直面竞争暂未硝烟弥漫,但十面埋伏的格局已悄然成形。例如,1999年Hisense商标已经被德国博西抢注,令海信日后在欧洲市场拓展掣肘难行。又如,曾一度辉煌的中国DVD军团,在与3C、6C等国外专利权利人联盟的谈判中,因IP实力严重失衡,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专利许可费,日后导致一个产业的迅速没落。这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IP事件的发生,刺痛了勤于学习和思考的中国IPR。如何利用IP为企业开拓市场保驾护航,成为中国IPR必须面对的严酷考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