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叶恭绰传:仰止亭畔落梅花(文汇传记)

書城自編碼: 385179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艺术家
作者: 郑重
國際書號(ISBN): 9787549639519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7.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关键冲突:如何化人际关系危机为合作共赢(原书第2版)
《 关键冲突:如何化人际关系危机为合作共赢(原书第2版) 》

售價:HK$ 86.3
探索清陵五十年
《 探索清陵五十年 》

售價:HK$ 1012.0
定鼎中原之路:从皇太极入关到玄烨亲政
《 定鼎中原之路:从皇太极入关到玄烨亲政 》

售價:HK$ 101.2
财之道丛书·如何让人投资你:股权激励融资全揭秘
《 财之道丛书·如何让人投资你:股权激励融资全揭秘 》

售價:HK$ 101.2
PyTorch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实践
《 PyTorch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实践 》

售價:HK$ 90.9
新任经理 100 天实战指南
《 新任经理 100 天实战指南 》

售價:HK$ 89.7
日本百鬼画谱
《 日本百鬼画谱 》

售價:HK$ 71.3
大明拐点 : 天启党争
《 大明拐点 : 天启党争 》

售價:HK$ 66.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0.0
《何以为家:凡·高的寻家之旅》
+

HK$ 86.3
《圈外编辑》
+

HK$ 122.5
《路易斯·康传(贝聿铭、尼克松崇敬的建筑大师、普利兹克建筑奖得》
+

HK$ 60.8
《一念放下,万般从容:李叔同传》
編輯推薦:
写作的生涯中,我比较欢喜写人物传记。因为人物传记是具体的,不只是他们的史料具体,而且他们的情感以及他们对那个时代的感受也是具体的,从人物的身上可以捕捉到历史细节。通过对几位
人物的描绘,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
……
整理旧稿,书香少年、北洋官僚、收藏家,叶恭绰的一个个绅士的背影总是浮现在眼前。
內容簡介:
本书为知名学者郑重所著文化人物传记。叶恭绰是我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他经历了清末、北洋、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在政治上,他致力于交通事业,曾两任北洋政府交通次长、三任总长,是旧交通系的第二号人物。在文学上,词学造诣颇高。擅长诗词、散文等多种文体,编纂《广箧中词》《全清词钞》,是近代词学发展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在收藏上,他被称为近代广东收藏第一人。同时,他还是社会活动家、书画家、教育家。本书二十余万字,配上百幅插图,讲述叶恭绰传奇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在文化收藏史上做出的卓越贡献,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史料丰富。有阅读与收藏价值。
關於作者:
郑重,1935年12月生,安徽宿州人。字若清,号大泽乡人,斋号百里溪。1961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文汇报》任记者,从事新闻及报告文学写作。出版有《时代风云录》《飞向太空》《寻找人类失落的文明》《原子能在内耗》等报告文学集,探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寻找中国金字塔》,著有《海上收藏世家》《谢稚柳传:江南画派第一人》《大石斋唐云》《壮暮堂谢稚柳》《三釜书屋程十发》《高花阁陈佩秋》以及《百里溪翰墨缘:郑重书法集》等作品。
目錄
目 录
第一编 在时代变革的激流中
一、叶氏文脉
二、初入邮传部
三、路在国在,路亡国亡
四、保路运动中的政治联盟
五、参与推翻帝制,支持共和
六、为袁世凯起草就职临时大总统誓词
七、初识孙中山
八、推动第二次“铁路国有化”
九、不支持袁世凯称帝
十、支援段祺瑞平定张勋复辟
十一、组织华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二、1916:流年不利
附:不可不读《遐庵梦忆》
十三、出国考察,参加巴黎和会
十四、铁路要独立,不受政治干扰
十五、特派劝办实业专使
十六、以工代赈渡难关
十七、短命的梁士诒内阁
附:外国记者眼中的民国群雄
十八、投奔孙中山:“如怕死,即不来矣”
十九、创建中国独立自主的通信系统
二十、自动辞职,以谢国人

第二编 传统文化守护者
一、首倡“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并举
二、促印《四库全书》,推动传统文化传播
三、开启敦煌学研究的大门
四、《历代藏经考》和《碛砂藏》
五、不做清朝遗民
六、保护大同石窟及西北科学考察
七、支持营造学社和故宫博物院
八、宣传组织书画家联合会
九、文化运动,与蔡元培并驾齐驱
十、向世界传播中国艺术精神
十一、《清代学者象传》
十二、《全清词钞》与《词学季刊》
十三、汇校《淮海居士长短句》
十四、建立“诗、词、歌”新的文学体系
十五、筹建上海市博物馆和上海文献展
十六、避难香港:举办广东文物展
十七、不忘乡情:保护广东文物
十八、守护毛公鼎
十九、《曹娥碑》完璧归还张大千
二十、为友人辑刊遗作

第三编 鉴藏生涯
一、鉴藏理想:写一部《中国美术史》
二、藏品之渊源
三、收藏中的金钱、友情与政治
四、藏墨大家
五、鉴藏情怀
六、收藏与信仰
七、弘法利生的宗教观
八、收藏资金之谜
九、鉴定书画的眼力如何
十、相知相惜的吴湖帆
十一、向张葱玉逼债购画
十二、壮怀不再,白首维艰
十三、北洋遗民的咏叹
十四、书画艺术成就
十五、托后事于朋友

第四编 仰止亭畔落梅花
一、“身佩六国相印”
二、致信毛泽东
三、字字千金《鸭头丸》
四、铭心之作《见心莲》
五、潇洒风雅中的谨慎
六、掌管北京画院
七、期望归葬仰止亭
八、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开卷:历史转型期的叶恭绰

二十年前,我在写《海上收藏世家》时,其中有一篇写了叶恭绰,那时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大收藏家,所记的也仅是他的收藏生涯,没有能反映出他收藏高潮所处的那个北洋时代。在遗憾中却留下了“叶恭绰与北洋时代”这样一个题目,想了多年,真可谓“有此心,没有此胆”,一直不敢动笔。
所谓“北洋时代”,即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奕钚、奕劻、翁同龢、李鸿章联名专折,奏议委任袁世凯训练新军,即小站练兵开始,中经1916年袁世凯称帝去世后的军阀混战,国家分裂,到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结束了国家分裂的局面,北洋军阀也寿终正寝。
光绪三十二年(1906),叶恭绰入邮传部,几经沉浮,1925年辞去段祺瑞执政府交通总长的职务,结束在北洋时代将近二十年的宦海生涯。我想通过叶恭绰宦海沉浮的经历,应该能够看到北洋时代之一斑。
北洋时代是一个动乱时代,军阀割据,各方势力都想独霸中国,国家分裂,在“文统”和“武统”争论不休的情况下,发生了军阀混战。在中国历史上北洋时代是最黑暗的年代,这似乎已成定论。但我认为,中国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转型,北洋时代是这一历史转型期最激越、社会变化最迅速的年代。新文化运动思潮,国粹保守主义思潮,改良派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风起云涌;民间团体党派组织此起彼伏,又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类学人从书斋走向社会,从幼发走向成熟。这样,诸多因素构成了北洋时代的特色:启蒙、思考、争鸣和觉醒。
在写作的生涯中,我比较欢喜写人物传记。因为人物传记是具体的,不只是他们的史料具体,而且他们的情感以及他们对那个时代的感受也是具体的,从人物的身上可以捕捉到历史细节。通过对几位人物的描绘,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处在北洋这样一个时代,可以说是与北洋时代相始终的叶恭绰,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冒鹤亭曾说:“叶某的脑子大概像一个货仓,把各种货物分类地存储,要用时一样样地取出。”叶恭绰的个性和思想是矛盾而相容的,他自己也说:“我一方面在讨论工业上技术问题,同时却可以谈谈宗教、哲学;一方面研究一个公司要怎样组织,同时又会想到音乐、书画上的问题。”又说:“对于一切的事情来到面前,从来没有忽略过丝毫,但从来没有执滞过丝毫。只是尽心竭力去做,到不得已的时候,我却会全盘割舍抛弃,一无留恋。”(《四十年求知的经过》)叶恭绰的学生、铁路桥梁专家茅以升,对他知之甚深,对他的评论是:“他不肯超越旧道德的范围来谋他个人的权位,他不肯轻试新潮流的武器来造他个人的势力。”(《遐庵汇稿·序》)这些都表明了从官僚到士绅,叶恭绰始终都是一位知识丰富、半新半旧的人物。叶恭绰有不少朋友劝他作自传,但由于他过于慎重与矜持,也有着正所谓“一部十七史,不知从何说起”之故而未作。他个人认为:“我个人的历史虽说复杂,还不及我的思想复杂得厉害,思想是说不尽的。”(《四十年求知的经过》)
20世纪40年代末,叶恭绰的学生俞诚之等编著《叶遐庵先生年谱》,又经过叶氏亲自审读,虽有为尊者讳,但它是一部材料翔实而可信的著作,后来虽有几种叶恭绰年谱、叶恭绰研究等著作,有详有略,
但都是以俞氏所著为依据。我在写此传记时,对叶氏的复杂经历删繁就简,避开了许多事件枝节的叙述,而是从叶氏的札记闲文及叶氏朋友尺牍中,寻找他的思想。《上海图书馆藏叶恭绰友朋尺牍》甚全,在该馆梁颖先生的相助之下,我对馆藏尺牍粗略地浏览了一遍;此后该馆编的《历史文献》又将其尺牍陆续刊载,为我提供了许多研读的机会。这些尺牍不只是叶恭绰,而是那一代人的情感、思想记录,我从中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可以作近代思想史而读之。所以,在撰写《叶恭绰传》时就想有别于其他作者所写的传记,而是以叶恭绰与朋友往来信札为主干,组成了本书的结构。
从立功来说,叶恭绰政事学术文章彪显,功德甚多,其中最为重大者则以交通建设为上。中国近代交通肇始于清末而发展于民国之初,叶恭绰于此时期经历邮传部书记员及交通部次长、总长,又掌管交通建设,运思极精,所经历大事及艰辛更难以计数,特别是收复铁路主权、提出铁路之独立,不属任何一家军阀所独有。正是因为交通之便利使军阀割据的局面很快结束。叶恭绰自言他并不懂铁路建设,何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些只有从他与同僚、下属的通信中,才可看到他的“树人之不可缓、求才若渴、举贤如恐不及”的精神。古来的人立功多而不易立言,甚至功大的又多以文牍立言,言虽立而不传。叶恭绰与朋友往来的尺牍,使我们看到他在立功的同时又立言,这恐怕是在他的公事文牍中看不到的。就如同走进森林,不但看到主干,而且看到枝叶,避免了在人物传记写作时容易犯的“一叶障目”的错误。
风云激荡,叶恭绰时而在朝,时而在野,无论在朝或在野,他都是古代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勘察大同石窟,拦截敦煌经卷,支持西北科学考察,对流沙坠简的保护与研究,似乎都和新文化运动的潮流有些相抵触,从他的文章诗词中也看不出他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叶恭绰和新文化运动的推手蔡元培,相识于南北和谈时期,他们又都带着很深的传统文化烙印走向共和。从通信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许多事情上共同合作,一脉相通。从整个文化发展史来看,张扬新文化和守护传统文化并不矛盾,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叶恭绰说他的经历复杂,远不如他的思想复杂。他所说的经历复杂也就是他在朝为官的那个阶段,时而在职,时而被免职;时而复职,时而又被免职,需要他四面周旋,八方应酬,复杂得的确令人眼花缭乱。但他始终以传统道德与操守为底线,合则留,不合则去,进退自如,毫不留恋官位。经历虽然复杂,思想不甚复杂。但是对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与取向、宗教哲学信仰之探索、经济困境中的艰辛,以致到生命垂危之际以后事相托于朋友,经历比为官时要简单,但思想经历比为官时要复杂。对这个探索生命真谛的复杂心理,也只有从他与众多朋友往来的信札中读得出来。探索叶恭绰对生命的态度及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正是我为他立传的目的,企盼与其他作家写的传记有所不同。
叶恭绰是一位收藏家,如果说他的生活以收藏为轴,他的生命就是以这根轴为中心而转动。可以这样说,如果他不是从事文化保护及收藏,他就仅仅是北洋时代的官僚,最多只是过眼烟云的历史人物。
但是,从一开始他就不以收藏为自娱自乐,而是以守护传承者的责任在肩,开展学术研究。这是有别于其他收藏家的。他对一些藏品的研究,可以持续多年,逐步深入地揭示藏品的内涵。从众多的题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思想认识的复杂性。以《凤池精舍图》卷而论,他把自己在苏州的居所名之曰凤池精舍,在请吴湖帆作图时,此园已荒芜。在吴湖帆作此图前三年的时间里,他曾数次致信吴湖帆作此图,图成后他不只是自己题跋,而且请众多好友题跋。他尤感不足,仍然念念不忘地作题。从题跋中,谈形与神、名与实之哲学。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他对故园的恋情,并看到他由此图拓展开去的对吴中文化的研究。
北宋燕文贵的《山水卷》本是傅增湘的收藏,叶恭绰于1925年得之于傅增湘或颜世清,是他的早期收藏之一。叶恭绰由此旁及燕文贵的《溪山楼观图》《武夷山色图卷》等作品及几幅宋画,并对它们进行了研究。这使我想到书画鉴定大家谢稚柳研究燕文贵仅存的四幅图及李成的《茂林远岫图》所进行的研究,并编著了《李成燕文贵合集》。

叶恭绰的研究和鉴定专家有些相同。叶恭绰的藏品中有多幅佛像画,他把收藏和研究、信仰、人生融合在一起。叶恭绰收藏了不少僧人的作品及佛像,但他不信佛,不是佛门弟子,而是从佛学中寻找另一种精神世界。尘世给他带来许多烦恼,他想从佛学所提倡的精神世界求得寄托。
1968年8月6日,叶恭绰病逝,享年八十八岁,要不是在那个特殊年代,他的寿命可能会更长一些。他爱交友,一生都在与朋友交游,即使是宦游生活十九年,也没有远离朋友,而多是文化界的布衣之交。
正是因为他的交游之广,所以才能留下数以千计的友朋信札。披览读之,感到其中闪烁着“和为贵”的精神。“和为贵”是中华文化之内核,历史早已证明即使是国家的政治生活也是以和为贵。斗则伤,斗则乱,斗则败,何况朋友之间?叶恭绰与朋友交游,洁身自持,求同存异,与许多人终生为友,不背不弃。叶恭绰从青年到暮年都以白莲自喻。1934年去仪征顾园,开凿旧池,亲手种下白莲;1958年吴湖帆又画白莲为他七十八岁寿日祝祈,对花写照。从《五彩结同心》到《见心莲》,可以看到叶恭绰对民族、对社会、对朋友都是以肝胆相照。
整理旧稿,书香少年、北洋官僚、收藏家,叶恭绰的一个个绅士的背影总是浮现在眼前。
在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上海大学教授严泉先生、美术评论鉴赏者万君超先生、复旦大学历史系李春博先生的帮助,同声感谢。

二〇二二年一月于百里溪

相知相惜的吴湖帆(节选)

《凤池精舍图》是吴湖帆为叶恭绰画的怀乡之作,历时数年方告完成。图成后,叶恭绰作了长题,其中有句云:“冀后之得此者珍视此卷,知吾与湖帆交非恒泛,且画笔迥出时流耳。”表明他和吴湖帆非是泛泛的交游,是长久而广泛,从艺术到生活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交游。他们的友情在彼此藏品的题跋、日记、信札中都有记载,多为文字之交。
吴湖帆原居苏州,1924年迁居上海。叶恭绰1928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南下上海隐居。此时叶恭绰年四十八岁,两人开始交往。两人的年纪虽然相差十三岁,但不妨成为相知相惜的至交。从1928年秋天初识,中间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变迁,到1968年7月至8月,先后一个月时间里,两人相继去世。虽不是同年同月生,却是同年同月死,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君子之交的典范。
叶恭绰和吴湖帆都是官宦世家兼收藏家的子弟,少年时代即受家庭影响,沐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底蕴深厚,在古籍、诗词、书画鉴赏方面都打下了良好基础,好染墨翰,气息相通。吴对叶以丈人辈尊之,或者直称“遐庵姻丈”,自称“小侄”。这不是一般称呼,其中因缘,要从他们的先辈说起。吴湖帆的祖父吴大澂于光绪十二年(1886)至光绪十四年(1888)任广东巡抚,此时叶恭绰的祖父叶衍兰已辞官回乡,主讲越华书院,两人此时应该有些交往。再者叶恭绰的嗣父叶佩玱中举之后,由山东巡抚张曜把他调至山东治水。张曜是吴大澂的密友,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关系,现在都无法查考。再有中国传统文化中亲友间盘根错节,节节相连。叶恭绰的生母为俞氏,吴湖帆的曾外祖母亦姓俞;叶恭绰有一妾为潘氏,和苏州潘家又有什么关系?这诸多线索虽无法查证,但吴湖帆称叶为“遐庵姻丈”,或是有所根据,但又终究是一个难解之谜。最实际的还是从叶恭绰和吴湖帆的信札中,来探索他们之间的关系。
《叶恭绰致吴湖帆尺牍》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经该馆研究员梁颖整理,辑录信札、诗笺一百八十五通,装订成两册,吴湖帆签署曰“积玉集”,题“叶玉甫先生手札附诗笺”,册后有沈尹默题记:“昔日金文今叶吴,从来翰墨总关渠。风流未觉前贤远,异代同珍积玉书。湖帆尊兄集玉甫先生尺牍成册,依文衡山、金元玉故事,亦名之曰‘积玉’,属尹默书之,实艺林佳话也。因题一绝奉教。”所署时间为1936年。其实,这两册信札的前后秩序比较凌乱,且信札多未署年月,无从判断信札的准确日期。叶恭绰在信札中,与吴湖帆几乎无话不谈,涉及内容极其广泛,有书画、碑帖、古籍、古董鉴赏及交易,笔墨纸砚,身体和精神状况,问讯友人消息,还有两人之间的经济往来等。因为这些信札都是他们私人之间的往来,其中有许多是叶恭绰
对吴湖帆的真情流露,从前文引用的叶致吴的一些信札中,可看到叶恭绰的另外一面。
叶恭绰在为吴湖帆《佞宋词痕》作序时即说:“嗣于一九二八年秋南下居沪,始识吴君湖帆。”叶、吴相识后的交往,见之于文字的有1929年,吴湖帆为叶恭绰校刊《淮海集》所作的题跋。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也是在这一年开始做筹备工作的,叶恭绰、吴湖帆都参加了筹备,他们经常在一起开会商讨展览事务,挑选作品,接触频繁,交往也就多了起来。
在叶、吴所处的时代,收藏家的交往都是开放的,常在诗酒之际相聚,各自携带新近收藏或珍品,向朋友出示,观者无忌,发表各自批评的意见。或者约三五好友去朋友家,赏鉴其藏品。每有这样的际会,叶、吴总是同行,或者一起去书画市场,彼此为购进的书画发表意见,叶、吴两人的相往也就更加频繁了。1933年1月,吴湖帆的日记中就记下数则:
十一日,午,叶誉虎、梁众异来,同至中国通艺馆。
十二日,叶遐庵招饮于觉林,同座者宗丈子戴、邓丈孝先、夏丈剑丞、梁众异、黄公渚二兄、姚虞琴先生也。
十五日,叶誉虎、何亚农、陈淮生、张大千来,假大千董香光《仿荆关山水》,临一角。
十九日,访叶遐庵,观黄山谷书卷,有吴文定、李西涯两跋,隔水绫有王觉斯一跋,极佳,惜前半失去耳。
廿六日,叶遐庵丈来,携北平友人取来旧纸颜料,为之检择,皆属常品,无出色者。
在叶、吴的往来中,多为叶走动看望吴的机会较多。而对古代书画的题跋则相反,吴湖帆请叶恭绰写跋语的较多,且多为吴湖帆收藏中的珍惜之品。
一是宋刻《梅花喜神谱》,一是雷峰塔所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院罗尼经》(简称《宝箧印经》),这两件珍贵文物都是吴湖帆早期藏品。前者为潘静淑三十岁生日时,岁逢辛酉,与宋景定刻《梅花喜神谱》干支相合,其父潘祖年即以家藏《梅花喜神谱》二册相赠,吴湖帆遂额其室为“梅景书屋”,使其成为梅景书屋的镇宅
之宝。叶恭绰题了调寄《疏影》长调:“香南雪北。尽化身亿万,声影非隔。月地重寻,天水遗珍,雕琼自涌虚白。迦陵永劫同心护,禁几度、罗浮轻谪。只素娥、笑证前因,称付玉苔双翮。 休问枝头幻否,未开那有谢,行解深密。彻骨奇寒,殢梦疏香,揽镜由来无物。相看一段西来意,好折、圣湖残客。漫等闲,忘了冬深,把卷恨萦羌笛。调寄《疏影》。湖帆仁兄世大人暨静淑夫人以所藏宋椠《梅花喜神谱》索题,偶有所感因赋。叶恭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