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內容簡介: |
长江中下游造床流量是河道综合治理与规划的重要参数。本书以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中下游水文泥沙及河道原型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江中下游造床流量及其变化情况,提出了适用于水库下游整体冲刷状态下的造床流量计算新方法,研究给出了造床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造床流量变化及其与河道发育的关系研究,在保证三峡水库及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保障长江中游河道行洪能力的条件下,结合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不同类型代表性河段河道行洪能力变化情况,研究提出了三峡水库洪水控泄流量值及过程。
|
目錄:
|
丛书序
丛书前言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造床流量计算方法
1.3.2 造床流量的影响因素
1.3.3 水库下游造床流量的变化
1.3.4 水库下游造床流量变化的影响
1.4 研究区范围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长江上游水库建设及中游河道基本特征
2.1 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建设及运用情况
2.1.1 三峡水库
2.1.2 向家坝水库
2.1.3 溪洛渡水库
2.2 长江中游河道基本特征
2.3 典型河段的选择依据
2.3.1 河道防洪形势
2.3.2 河道水流造床作用
2.3.3 河段内滩槽格局变化
2.4 长江中游河道防洪形势
2.4.1 三峡工程建成前的防洪形势
2.4.2 三峡工程建成后的防洪形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江中游水沙基本特征及变化规律
3.1 长江中游径流变化特征
3.1.1 径流量时空变化特征
3.1.2 流量过程及频率变化特征
3.2 长江中游输沙变化特征
3.2.1 输沙量时空变化特征
3.2.2 推移质输沙量变化
3.2.3 泥沙颗粒组成变化特征
3.3 长江中游水面比降变化规律
3.3.1 水面比降计算数据及方法
3.3.2 宜昌至城陵矶河段水面比降变化
3.3.3 城陵矶至汉口河段水面比降变化
3.3.4 汉口至九江河段水面比降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江中游冲淤规律及典型河段演变特征
4.1 长江中游河床冲淤规律
4.1.1 长江中游冲淤量及其时空分布
4.1.2 长江中游河势变化特征
4.2 长江中游河道形态对冲淤的响应
4.2.1 纵剖面形态的响应
4.2.2 横断面形态的响应
4.2.3 洲滩形态的响应
4.2.4 床面形态的响应
4.3 典型河段河床冲淤演变规律
4.3.1 沙市河段
4.3.2 白螺矶河段
4.3.3 武汉河段(中下段)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道造床流量计算方法
5.1 基础型方法
5.1.1 平滩水位法
5.1.2 输沙率法
5.1.3 流量保证率法
5.1.4 河床变形强度法
5.2 发展型方法
5.2.1 、第二造床流量计算法
5.2.2 输沙能力法
5.2.3 水沙综合频率法
5.2.4 水沙关系系数法
5.3 计算方法优化
5.3.1 河床变形基本原理
5.3.2 挟沙力指标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江中下游造床流量计算和影响因素
6.1 马卡维耶夫法
6.1.1 长江中下游河道输沙能力变化
6.1.2 长江中下游造床流量分级计算
6.2 流量保证率法
6.2.1 蓄水前后洪峰流量-频率曲线绘制
6.2.2 造床流量的计算和对比
6.2.3 还原流量过程计算造床流量
6.3 平滩水位法
6.4 挟沙力指标法
6.4.1 不同河段造床流量计算
6.4.2 对挟沙力指标法的检验
6.5 四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6.6 造床流量变化影响因素
6.6.1 水文周期变化的影响
6.6.2 水库调度运行的影响
6.6.3 河道(航道)治理工程的影响
6.6.4 江湖分汇流关系变化的影响
6.6.5 滩地开发利用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典型河段造床流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7.1 典型河段造床流量变化
7.2 典型河段造床流量影响因素
7.2.1 水文周期的影响
7.2.2 三峡水库调度的影响
7.2.3 其他因素的影响
7.3 典型河段不同来流造床作用的概化模型试验
7.3.1 概化模型设计及制作
7.3.2 概化模型试验方案及条件
7.3.3 径流过程离散度对分汊河段冲淤调整的影响
7.3.4 来流挟沙饱和度对分汊河段冲淤调整的影响
7.3.5 不同类型分汉河道冲淤调整机理
7.4 基于典型河段河槽发育的控泄指标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典型河段造床作用敏感性数值模拟
8.1 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
8.1.1 控制方程
8.1.2 数值解法
8.1.3 定解条件
8.1.4 模型关键问题处理
8.2 典型河段数学模型建模
8.2.1 沙市河段
8.2.2 白螺矶河段
8.2.3 武汉河段(中下段)
8.3 模型参数率定、验证计算
8.3.1 计算条件
8.3.2 率定、验证计算结果
8.3.3 模型验证小结
8.4 典型河段控泄指标敏感性试验
8.4.1 基本计算条件
8.4.2 不同计算条件下的径流过程对比
8.4.3 计算成果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三峡水库洪水控泄流量过程
9.1 三峡水库及坝下游河道行洪安全
9.1.1 三峡水库防洪安全
9.1.2 坝下游河道行洪安全
9.2 三峡水库库区泥沙淤积
9.2.1 汛期水库冲淤特征
9.2.2 水库汛期排沙调度控泄指标
9.3 三峡水库坝下游河道发育
9.3.1 已建大型水库对下游河道发育的影响
9.3.2 三峡水库削峰调度对长江中下游河道发育的影响……第10章主要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