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历时5年,500多名师生志愿者,500多部无障碍电影,惠及200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200多万盲人……“光明影院”用爱心为视障朋友筑起一条坚实而温暖的“文化盲道”。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报告文学,生动记录了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公益项目为视障群体制作、传播无障碍电影,推动我国无障碍信息传播事业发展的感人故事。2017年以来,500多名师生志愿者参与其中,为盲人朋友打造了500多部无障碍视听作品,将作品成果送到全国31个省(区、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送给了全国2244所特殊教育学校,通过“中国广电‘光明影院’公益点播专区”覆盖全国超2亿户家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光明影院”构筑“文化盲道”的故事。此项目也获得了第5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等多项荣誉。
|
關於作者: |
“艾之光”为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的故事》报告文学写作组的笔名。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师生志愿者,包括教授肖泓、赵淑萍、胡芳、曾祥敏、秦瑜明、崔林、曹晚红、杨凤娇、涂凌波、陈欣钢,副教授付海钲、赵希婧,讲师田香凝、李泓江,博士研究生李超鹏、蔡雨、李怡滢,硕士研究生朱雯琪、解心祥鹭、胡炜莘、史焱等。
|
目錄:
|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光明行,无障爱 吕世明001
章缘起:“光明影院”燃起希望之光001
一、铺一条“文化盲道”001
二、建一座“光明影院”002
三、立一个“百部约定”007
四、树一座“历史丰碑”008
第二章摸索:无障碍电影是怎样炼成的012
一、摸着石头过河012
二、上千次的暂停与回放020
三、批非科班配音讲解员027
四、年轻的小白杨034
五、为了“精准扶贫”的小收音机040
第三章五进:一条不同寻常的公益之路046
一、进社区:场无障碍电影公益放映046
二、进特校:送给全国2244所特教学校的礼物053
三、进图书馆:那张写满名字的“签收回执”062
四、进电影院:特别的电影,特别的观众069
五、进国际电影节: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公益故事075
第四章信仰:以青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086
一、巍峨大青山,少年赤子心——走进内蒙古大青山086
二、边陲都市的相遇——走进青海西宁094
三、今天按摩店不营业!——走进四川大凉山101
四、知己知彼,步履不停——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9
五、“努力奔跑”的藏族女孩——走进西藏自治区118
第五章初见:与“光明影院”邂逅的次126
一、次独自观影:“这是我次拿到电影票”127
二、次与母亲观影:“她次
走进了我的电影世界”134
三、次出门观影:71岁老人看到了五彩生活142
四、次同步放映:与明眼人一起看电影146
第六章反响:从迷惘人生到浩瀚宇宙152
一、少年与热爱永不老去152
二、看不见泳道的“飞鱼”159
三、盲人老大爷王有富和他的浩瀚宇宙164
四、成为自己的超级英雄169
第七章照耀:爱心托举未来,光明照耀人生174
一、启程:与盲校初接触174
二、改变:影像赋予力量190
三、期许:世界充满光明196
第八章中坚:“光明影院”中的大学生志愿者204
一、将足迹留在身后:志愿者们的微光204
二、与盲人成为朋友:我的世界有你231
三、志愿者服务手册:公益是怎样炼成的248
四、线上10省联动放映的挑战254
第九章领航:“光明影院”中的指导教师261
一、老师们提议,为盲人朋友做点事261
二、师生共创,打造无障碍电影263
三、团队稳扎稳打,公益之举硕果累累267
四、“每个人都是某个人的光明,
你们就是我们的光明”273
第十章相遇:彼此的光明278
一、起点:觅光的女孩279
二、盲校:另一条道路283
三、初见:声音的颜色286
四、相遇:黑暗中的另一束光288
五、乐谱:奏响人生的乐章293
第十一章聚力:凝公益之心,明未来之光302
一、从西雅图到北京的一场特别主持302
二、“光明影院”迎来了一批同龄人306
三、盲协代表:我们都爱看电影309
四、“我是公益大使,为‘光明影院’发声”312
附录:“光明影院”大事记 318
|
內容試閱:
|
章缘起:“光明影院”燃起希望之光
一、铺一条“文化盲道”
坐落于北京五环外的中国传媒大学,南门前是那条连接着**广场和城市副中心的京通快速路。这条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人行道上铺设有完备的盲道,让视障人士也能走出家门,与我们一起漫步在这条贯通北京西的大道上。
生活中便于视障人士行走的盲道,让“光明影院”项目的发起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肖泓院长为一件一直心心念念的事情找到了解决方案:“文化盲道,对,我们要打造一条直抵心灵的文化盲道!”
肖泓院长在高等教育一线工作了40多年,1982年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一直致力于新闻传播教育工作。“教育报国”是她的初心,引导青年人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和社会,是她的愿景。
2017年年底,肖泓院长的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们要发挥传媒专业优势,为视障朋友做点事!
中国有1700余万视障人士,相当于每80个人中就有一位,超过了荷兰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在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中,随处可见黄色条纹的凸起地砖,对视障朋友们来说,这一条条盲道就是他们走入社会的通道。
中国的盲道建设始于1991年的北京。条盲道建成后,海淀区橡胶五金厂的视障职工穿着白色衬衫、深色裤子,排着纵队,低着头用手中的盲杖不断敲击着地面,缓慢向前走去,这一幕,成为我国开启盲道建设的时代记忆。
从此,人行道有多长,盲道就有多长,这是中国许下的诺言,也是中国人一直在努力谱写的公益交响。
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中,肖泓院长和她的同事们、学生们尝试发挥视听传播专业所长,为视障人士修筑一条直抵心灵的“文化盲道”。
在“文化盲道”上,一颗公益的星星开始闪闪发亮。
二、建一座“光明影院”
铺设“文化盲道”该用什么材料?
2017年12月17日,肖泓院长召集学院的老师们一起参与到这个富有创意和意义的新项目中。赵淑萍老师个响应。赵老师1977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编采专业,之后留在学校任教,除了给同学们上专业课,还担任学院的学术委员会主任,致力于推动科研实践创新工作。赵老师找来了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胡芳、电视学院副院长秦瑜明、校团委副书记付海钲,以及电视学院教师陈欣钢、赵希婧,组建了批教师志愿者团队。
老师们刚开始的想法是制作纪录片。“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是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我们可以通过纪录片帮助视障朋友了解时代的变迁与发展。”陈欣钢老师说。陈老师是摄影专业出身,对纪录片“情有独钟”,说到让盲人朋友感受视听的魅力,他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喜欢并擅长的纪录片。
纪录片以记录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为使命,具有与时代共进的精神追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电子采集制作、声画同步摄录等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像《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复兴之路》等一批蕴含时代气质、反映时代精神的经典作品。纪录片成为中国改革发展风雷激荡的历史见证。
同样是摄影专业出身的校团委副书记付海钲老师对此十分赞同:“咱们做熟不做生嘛。”电视学院在纪录片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强大优势,在电视节目、纪录片的制作方面有着历史悠久、内容齐备的教学体系:“如果我们在大马路上去扶人过马路,这叫‘生’活儿,因为我不能天天扶,但是视听语言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纪录片也特别适合我们来做,我们利用专业所学游刃有余。”
团队中的秦瑜明老师是电视学院副院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还是北京高校教学名师。面对大家讨论的新问题,他习惯性地打开电脑,上网搜索文献,用科学、权威的数据说话,从中找寻实践突破的方向:“截止到目前,我们国家的视障群体文盲率是43%,而在普通中国百姓中,文盲率仅有4.08%(2021年已下降为2.67%)。这10倍的差距背后代表的是文化水平的落差。”
听到这个数据,在场的老师们开始反思,纪录片这种强调艺术审美、人文内涵与文化品质的艺术形式,对残障群体而言,观看和理解是否存在困难。
“电影怎么样?”肖泓院长提议,她说,“纪录片还有缺点就是情节性、故事性不强。电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故事和情节。”
“做电影挺有意思的,电影摄制的过程就是一个故事不断讲述和打磨的过程。”付海钲老师补充道,“这个过程,故事至少经过了5次打磨和演绎:首先,大部分电影作品取自文学小说,小说本身就是故事;从故事的文本改编成剧本,这是第2次讲故事,改编为适合视觉表演和听觉表演的内容,需要精心打磨;现场导演,不同的画面、灯光想要讲述怎样的故事,画面和人物关系如何调度,现场导演会进行解读、设计和编排,这是第3次讲故事;接下来是演员的表演,演员理解文本信息后以视听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有加入自己对故事的解读和思考;**是剪辑,画面节奏、蒙太奇剪辑等手法,都能表达出不同的故事内容。”
电影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通俗易懂。
但,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电影从哪里来?
这么多制作、宣发的单位怎么去联系?
当天,适逢数位校友返校交流工作,肖泓院长邀请他们一同讨论。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宏志是87级校友,听到这个“为盲人讲述电影”的提议后由衷敬佩,当即提出合作意愿。姜宏志介绍说,近年来,歌华注重公益实践与教育,在教育版块提供知识性内容、手语教育节目和电影资源,投资发行和版权购买的不少影视作品,歌华可以提供给学校,进行有益的试验与探索。
老师们十分赞同,项目的载体——电影,得以确立。
接下来,需要给这个“新生儿”取个名字了。
说到这里,赵希婧老师个发言。她是学院科研办主任,硕士毕业留校后,也曾负责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和同学们一起头脑风暴,想点子、搞创意,她很在行,于是率先给公益项目起了个名字:“我们是为盲人朋友讲电影,叫‘盲人影院’怎么样?一看就知道我们的项目是做什么的,服务的是怎样的群体。”
思考片刻,肖泓院长说道:“咱们国家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开展了‘希望工程’,没有叫‘贫困小学’或者‘穷人小学’,所以我们不仅要做文化盲道,还需要传递一些爱与希望。”
这个想法给了在座老师以启发:
“希望电影院?”
“光明工程?”
“光明电影院?”
“光明影院?”
“光明影院!”
“我们就建一座充满光明的电影院!”
这颗用爱与希望浇灌的种子,开始破土,部无障碍电影《建军大业》诞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