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09.8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2.6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03.2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6.2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8.2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78.1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能帮宝宝家长实现高效陪伴的游戏育儿书,针对0-3岁婴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由日本育儿专家精心设计的,对宝宝成长发育有益的162个亲子游戏,跟着书做就可以满足宝宝的亲子游戏及情感互动需求。适合所有刚刚成为和即将成为父母的人,书中采用图文漫画讲解,非常清晰易懂。
|
內容簡介: |
《0~3岁亲子游戏图鉴》分为0~1岁和1~3岁两册,包括婴幼儿各年龄段身体发育参考,有对宝宝身体和心灵健康发育非常有益的162个亲子游戏,9首手指谣,15种亲子玩具制作,宝宝专属成长记录页,赠送可记录身高尺,留下宝宝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这是日本儿童学科教授、育儿专家写给现代新手父母的亲子游戏书,不需要额外的专业指导,跟着书做可以轻松愉快地陪伴孩子游戏。通过这本书,你会发现想做好亲子游戏一点都不复杂,它会告诉你:不管是陪着宝宝睡觉,还是是照顾宝宝起居,带孩子出去散步,甚至在给宝宝换尿布的过程中,都可以当作游戏来玩!这样,可以减少你必须陪孩子玩耍的心理负担,和孩子一起享受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快乐时光。还有,这本书不仅是属于妈妈的育儿书,也是给爸爸的加油书,请放松心情,尽情地陪着孩子一起玩吧!
|
關於作者: |
波多野名奈,日本育儿专家,千叶经济大学短期大学部儿童学科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任职于日本知名保育机构,著有《指南针婴幼儿保育》。
糕糕子,日本插画师,以吐槽和记录养育女儿及儿子的育儿四格漫画而知名,著有《育儿原来如此开心》。
陈静,译者,中国海洋大学中日比较文学专业毕业,翻作有《赢在残酷世界的沟通力》《非实体店铺营销策略》《藏不住的咖啡香》《生酮膳食疗法》《不用背的记忆术》等。
|
內容試閱:
|
父母必看 | 与孩子玩游戏,这些心理准备你都做好了吗?
爸爸和妈妈在跟孩子做游戏时,重要的是放松下来。咱们可以尝试着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当成游戏来玩。如果喜欢音乐,那就跟孩子一起欣赏音乐;喜欢画画,那就和孩子坐在一起画;喜欢做饭,那就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爸爸和妈妈喜爱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也充满了无穷魅力。当然,也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做,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点,爸爸妈妈们要留心一下。
与孩子游戏时的7项注意
1.避免强烈刺激,轻轻松松慢慢来
宝宝非常害怕强烈的刺激,例如音量很大的音乐、过快的节奏、忽明忽灭的光亮、过分浓烈的香味等,这些都应该避开。经常会有抱着手机和电脑不放的大人,不断变换的画面及影像对孩子来说刺激过于强烈。只有大人觉得好玩的事情还是先停下吧。
2.不一味追求结果,要一起乐在其中
对于孩子来说,与爸爸妈妈在一起做一些事情的过程才是快乐的源泉。注意不要刻意追求终的成果,比如在意做成了什么样的作品或是评价后的结果。不要把游戏当作对孩子的训练,比起追问为什么没有做成,或是评价“还这么小就这么能干太厉害了”,不如“一起玩”更重要。
3.不要老想着“必须陪他玩!”
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来说,并不是因为有“游戏”所以才开心,而是因为能看到像爸爸妈妈这样超喜欢的人的脸,能听到他们的声音,能被抱抱、被轻轻地抚摸,能看到自己被关注而感到开心。所以,不用一直强迫自己必须陪孩子做游戏,只需跟孩子有互动,那就是非常棒的游戏。
4.有时不需要出手,在一旁静静守护也很重要
孩子慢慢长大,会开始迷恋“游戏”本身,也会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孩子总会想试试自己的能力,凭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世界,对抱有疑问的事情反复确认等等。在这种时候,大人就可以后退一步,静静守候即可,保持当孩子发出求救信号时能够马上应对的距离就好。
5.打造孩子感兴趣的环境
守候虽然重要,但也不是单纯地在一旁看着。打造能让孩子感觉到“好像很好玩”“好想摸一摸”的这样能撩动孩子内心的环境也是大人的一项重要任务。游戏太难或是太简单都无法打动孩子的心,大人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发展,准备好与孩子现状相符的玩具和游戏。
6.不以大人为中心,而是陪伴着孩子
游戏的主角始终是孩子,一定要尊重孩子当时感受到的心情。大人如果说“宝贝,快看,试试这个”“你要这样做”等,就变成了大人主导,就无法成为游戏。大人可以提议玩游戏的内容,但孩子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要时时认真体察。
7.找到符合孩子个性的玩法
每个人的成长发育都不一样,大人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而徒增烦恼,而是要重视孩子本身的成长过程。在孩子很小时可能会看出与其他孩子有一定差别,但放在10年、20年这样跨度上来看根本就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差距。另外,每个孩子喜欢的游戏也不一样,千万不要片面决定“什么阶段就应该玩什么样的游戏”,而是找到自己孩子喜欢的游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