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论世衡史

書城自編碼: 387155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者: 干春松
國際書號(ISBN): 9787220131196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15.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人物与视角:小说创作的要素(创意写作书系)
《 人物与视角:小说创作的要素(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70.8
海上帝国-现代航运世界的故事
《 海上帝国-现代航运世界的故事 》

售價:HK$ 117.6
狞厉与肃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样
《 狞厉与肃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样 》

售價:HK$ 261.6
古代中医养生典籍精选
《 古代中医养生典籍精选 》

售價:HK$ 202.8
《今天的我们如何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
《 《今天的我们如何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 》

售價:HK$ 93.6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经卷佛画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经卷佛画 》

售價:HK$ 816.0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石窟壁画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石窟壁画 》

售價:HK$ 660.0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绢帛佛画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佛教绘画部·绢帛佛画 》

售價:HK$ 480.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2.5
《 多元视域中的明清理学 》
+

HK$ 105.6
《 激情年代:五四再认识 》
+

HK$ 192.8
《 龙与狮的对话: 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 》
+

HK$ 93.6
《 前四史解读 》
+

HK$ 106.8
《 美妆帝国蝴蝶牌:一部近代中国民间工业史 》
編輯推薦:
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干春松教授新著,全书史论结合、以论为主,文史资料翔实,内容丰赡,堪称专题思想史力作。
內容簡介:
本书是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专著。在古代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国家”的概念,而传统的天下一家的观念一直是主要的观念形态。在晚清时期,中国逐渐从封闭的国家转变为现代民族独立的国家。本书介绍了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意义以及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中国主要的思想大家留下的浩瀚思想遗产资料进行爬梳,清晰地展现出作为概念的“国家”的发展与内涵,勾勒出传统文化观念中的“理想的国度”的蓝图。
關於作者:
干春松,浙江绍兴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儒学研究院教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绍兴文理学院鉴湖学者。主要从事儒家思想、近现代哲学、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著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制度儒学》《重回王道》《儒学近代转型》等。
目錄
目 录






章 小康到大同的社会发展路径:
康有为的三世说和《大同书》 /001
一、三世说与康有为的历史哲学/004
二、“大同”世界,康有为的“历史终结”/033
三、《大同书》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046
四、余论:《大同书》与现代新儒学/054

第二章 理财观念与现代国家建构:
中国近代思想家的“理财救国”论/062
一、中西历史的分叉点/063
二、国家观念与“理财救国”/067

第三章 如何从历史和信仰来理解国家和民族:
康有为与章太炎的分歧/074
一、引领和追随/074
二、教主与史家/089
三、革命与改良/107
四、余论:固执的敌对/124





第四章 民族主义与现代中国的政治秩序:
章太炎与严复围绕《社会通诠》的争论/129
一、汪精卫和胡汉民对《社会通诠》按语中“民族主义” 的评析/132
二、“总相”与“别相”:章太炎对《社会通诠》中宗法 社会与民族主义之关系的评论/138
三、立宪政治与追求富强:严复和章太炎对于国家与社会 秩序建构的歧见/150

第五章 国家与个体:
严复与中国近代自由观念的困境/162
一、严复的自由观/165
二、自由的条件/179
三、权威主义与严复的选择/184

第六章 保教非所以立国:
梁启超对儒家态度的转折/188
一、大变局中的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从《新民说》到 《欧游心影录》 /194
二、梁启超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整理/207
三、保教非所以尊孔:梁启超与孔教运动之分合/219





002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





第七章 张謇的改革策/231
一、张謇与戊戌变法/232
二、《变法平议》:张謇的改革策/242

第八章 张謇的建国策/251
一、作为基本立场的“国家意识”/252
二、保土救国/255
三、余论/258

第九章 文明模式与现代性的反思:
杨度与章太炎、梁启超关于国家与民族的争论/261 一、《金铁主义说》之前杨度的国家和民族观/263
二、《金铁主义说》中的“民族”“国家”和“世界观”/268
三、政治革命:杨度与梁启超、章太炎关于立宪和国家的 争议/288

第十章 民族国家与国学:
作为国家认同与学科的“国学”/319
一、“国学”与国家认同的迁移/320
二、“国学”与“科学”“学科”/330
三、“国学热”和超越国学/338





第十一章 “国”之意象转移:
以章太炎、胡适和顾颉刚、傅斯年为主轴/341
一、章太炎和章门弟子的“国学”/343
二、胡适:从“整理国故”运动到《国学季刊》的发刊词/348
三、顾颉刚和傅斯年:被放弃的“国学”“国故”/355



第十二章 三民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意识的分合/360
一、导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中国传统/360
二、谁是革命者:后五四时期国民党意识形态的整合与文化 观的变迁/366
三、戴季陶与“纯正的三民主义”/374
四、新生活运动与蒋介石的三民主义儒家化/395
五、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共产主义:如何结合中国实际 进行理论创造的范型/408

附 录
儒学的历史与现代转化/419









004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
內容試閱
前 言
若殷周之变是中国封建制的建立,那么周秦之变就是由封建制 向郡县制的转变。在秦汉到清代的几千年中,中国的历史保持了其 延续性,其基本的政治制度就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与地方有限自治 的结合。顾炎武曾推崇“寓封建于郡县之中”的国家体制,实质上 历代王朝在统治如此幅员辽阔的区域的时候,多种统治形式并举, 既为古代礼制所肯定,亦是现实所不能不然之要求。
对于秦汉之后的中国之国家形态的定位,一直为现代学者所关 注。有人将传统中国视为一种文明体,而与现代民族国家迥异;也 有学者认为,至少在宋代,人们已经有接近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国 家观念”,事实上,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很难用某一种“标准” 的“民族国家”概念来理解当下的中国。一方面,多元一体的民族 观念,意味着我们并不从血缘或种族的角度来理解“中华民族”, 而是从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的角度来理解“国民”和“民族”; 另一方面,地方自治和“一国两制”等多种秩序形态的存在,也表 明我们在国家治理模式上的多元性和层次性。这一切都告诉我们, 很难以一个寻求同类项的方式去理解“中国”。
不过,在近代以来,当西方以殖民方式来到东亚的时候,近 代中国人意识到这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核心就是“万国竞逐”。“万国竞逐”这个概念并非“逐鹿中原”的现代版,这里面 包含着几重理解。首先,我们要面对一个新的“国家间”关系,这 不再是中心和边缘的那种夷夏秩序,而是一个个以主权、领土和人 口为要素的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秩序。其次,“竞逐”是一种 关系模式,也体现出我们对于新秩序和新文明的复杂态度;作为竞 争中的失利一方,我们寻求国家间关系的公平和正义,但民族国家 的竞争性特点,意味着强权和力量是这种新秩序的真正“原理”。 后,对于理想国度的追寻,既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批判性导向, 也是基于儒家文明对于秩序的理解。在这样的古今中西的交汇中,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既想把中国建成一个有竞争力的国家,又希望未 来的世界是和平共存、充满仁爱之情的。
本书通过对康有为、章太炎、梁启超、杨度、张謇以及孙中 山、毛泽东等思想家和政治领袖的思想的分析,梳理了近代中国国 家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既能看到他们对西方挑战的积极回应,同时 也可以看到他们对中国自身独特国家发展理念的探索以及对建立一 个“理想的国度”的向往。
作为一本累积了我自己近二十年研究心得的作品,其中的一些 内容曾经以单篇文章的形式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文化》《文 化纵横》等刊物发表过,收录本书时,对内容做了一些新的调整。 感谢谭徐锋和封龙的邀约,也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让我在这个对人 类命运充满疑虑的时期重温中国近代思想家对“如何建设现代国 家”的深刻认识。感谢我的学生何振泓、宫志翀、王淇等在整理成 书时提供的文献校对和文字校订上的帮助。
作为我对于近代政治思想和制度研究的一部分,本书也是我的

002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




《伦理与秩序:梁漱溟思想中的国家与社会》(商务印书馆,2019 年)的“前传”,如果结合起来阅读,或许可以理解更长时段的思 想家对于“国家”的思考。

干春松 2021年3月

第三章
如何从历史和信仰来理解国家和民族:
康有为与章太炎的分歧

我个人有一个或许会被很多人批评的观点,即我认为就近百年 的中国思想而言,康有为和章太炎是为值得关注的双峰。就思维 的深刻性和对于全球时代的反思能力而言,无能出章太炎其右者。 而就对儒学转折、新国家形态的复杂性的认知而言,康有为有其独 到的卓识。他们或合或分,但都具有超越同时代人的人类性的视 野,并为我们描绘了平等、自由的未来世界图景。把他们放在一起 讨论,有汪荣祖先生的《康章合论》珠玉在前,本文欲就经史和孔 教问题做一些新的解释以附骥尾。

一、引领和追随

章太炎初与康有为的相识,应该属于“精神层面”的,在他 的《自订年谱》中,提到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出版之后,“时人


074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

以其言奇谲,多称道之”a 。康有为在路过杭州的时候,曾经将此 书送给当时章太炎在诂经精舍的老师俞樾,俞樾跟章太炎说:“你自 称私淑刘歆,而康有为专门与刘氏为敌,你们之间势如冰炭啊。” 的确,章太炎曾经做《春秋左氏传》的《叙录》,专门驳难主今文 学的刘逢禄,不过很显然学术上的分歧并没有阻碍章太炎被康梁的 维新思潮所感召b ,当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之后组织强学会,章太炎 也出资加入,并因此得到汪康年和梁启超邀请加入《时务报》任记 者,章太炎也决意要发表争论,推进变革。
康有为到底是何年将《新学伪经考》呈送给俞樾的目前并无 确切的记载,但是该书所引发的反应,并非“多称道之”,而是群 情沸腾。康有为之《我史》就记载,1894年7月,余晋珊(联沅) 等上奏,认为康有为自号长素,是“以为长于素王”。此书所造成 的“惑世诬民”的后果,堪比华士、少正卯,要求销毁《新学伪经 考》,至于如何惩办作者,由皇帝决定。光绪帝同意了余的销毁建 议。但康氏经多方活动,包括托张謇去说动翁同龢来打通关节。 终当时的两广总督李瀚章为康有为辩护,认为《新学伪经考》本意 是为弘扬孔子学说,“本意尊圣,乃至疑经”,虽出版并没有大肆发 行,主要是“自课生徒”。尤其是说以“长素自号”,只是为了延年 益寿c ,实在令人哑然。
a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上册,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第 17 页。 b 章太炎在《瑞安孙先生伤辞》中说:“会南海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诋古文
为刘歆伪书。炳麟素治《左氏春秋》,闻先生治《周官》,皆刘氏学,驳《伪 经考》数十事,未就,请于先生。先生曰,是当哗世三数年,荀卿有言:狂生 者不胥时而落,安用辩难?其以自熏劳也。”(见《章太炎全集 ·太炎文录初 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231 页)
c 茅海建:《康有为〈我史〉笺注》,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09 年版,第42 页。

第三章 如何从历史和信仰来理解国家和民族:康有为与章太炎的分歧 075

章太炎终究不能掩饰他与康门之间的分歧。他在《自订年谱》 中概括的分歧包括对康有为倡言孔教的不满,改革方向的分歧以及 论述方式的不同。在孔教问题上,他认为康有为字长素,弟子们称 超回、轶赐,是“狂悖滋甚”。据冯自由的描述,章太炎在1896年 上《时务报》当记者的时候,就已经不同意其建立孔教会的主张。 “岁丙申,夏曾佑、汪康年、梁启超发起《时务报》于上海,耳章 名,特礼聘为记者,章、梁订交即在此时。章尝叩梁以其师宗旨, 梁以变法维新及创立孔教对,章谓变法维新为当世之急务,惟尊孔 设教有煽动教祸之虞,不能轻于附和。”a
在改革方向上,他提倡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是目标,故而看重 王夫之的《黄书》;而康门则主张在保存皇权基础上的政治变革, 常引用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写作方法上,他主张科技变革 和政治变革分道而论;而康梁则经常将算数物理与政事混为一谈。
这样的分歧终以“斗殴”并章太炎离开《时务报》为了结:

麟自与梁、麦诸子相遇,论及学派,辄如冰炭。仲华亦 假馆沪上,每有议论,常与康学牴牾,惜其才气太弱,学识未 富,失据败绩,时亦有之。卓如门人梁作霖者,至斥以陋儒, 诋以狗曲,面斥之云狗狗。麟虽未遭謑询,亦不远于辕固之遇 黄生。康党诸大贤,以长素为教皇,又目为南海圣人,谓不及 十年,当有符命,其人目光炯炯如岩下电,此病狂语,不值一 笑。而好之者乃如蛣蜣转丸,则不得不大声疾呼,直攻其狂。
a 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第十四章,转引自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
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44 页。


076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

尝谓邓析、少正卯、卢杞、吕惠卿辈,咄此康瓠,皆未 能为之奴隶。若钟伯敬、李卓吾,狂悖恣肆,造言不经,乃真 似之。私议及此,属垣漏言,康党衔次骨矣。会谭复生来自江 南,以卓如文比贾生,以麟文比相如,未称麦君,麦忮忌甚。 三月十三日,康党麕至,攘臂大哄,梁卓霖欲往殴仲华,昌言 于众曰:昔在粤中,有某孝廉诋康氏,于广座殴之,今复殴彼 二人者,足以自信其学矣。噫嘻!长素有是数子,其果如仲尼 得由,恶言不入于耳邪?遂与仲华先后归杭州,避蛊毒也。 a

章太炎在1897年创刊的《经世报》上连续发表《变法箴言》 和《平等论》,主张要躬行变法,“去君臣、绝父子、齐男女”b 。 1898年正月,他上书李鸿章,提出与日本联合抵抗欧美强权的主 张。此年春天又去武汉,见张之洞。对于章太炎去武汉之事,记载 甚多,比较一致的说法是他受当时张之洞的幕友钱恂(钱玄同的兄 长)的招募。当时张之洞反对公羊家所提倡的平权思想,先是写作 了《劝学篇》,再则办《正学报》来系统驳斥康有为的思想。
张之洞写作《劝学篇》是为了批康有为的“邪说”,此有他自 己的日记为证。比较形象的描述来自辜鸿铭的《中国牛津运动故 事》。在该文中,辜鸿铭称康有为的变革方案接近于法国大革命时 期的雅各宾主义,这与张之洞所主张的渐进方案不合,故而在短暂 的接触之后,就“舍弃”了康党。在戊戌年间,当康有为以皇帝的

a 章太炎:《与谭献》(三通),载《章太炎全集 ·书信集(上)》,上海人民出版
社 2017 年版,第 13— 14 页。
b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上册,第 28 页。


第三章 如何从历史和信仰来理解国家和民族:康有为与章太炎的分歧 077

名义发布各种变革法令的时候,张之洞所思考的是如何阻止康思想 的传播。辜鸿铭说充分的证据是《劝学篇》。辜鸿铭指出:“外国 人认为此书证明了张之洞赞成康有为的改革方案,其实大谬不然。 这本著名的书,实在我们于武昌棉纺厂召开那次议事会之后立即写 出来的——它是张之洞反抗康有为雅各宾主义的宣言书,也是他的
‘自辩书’。该书告诫他的追随者和中国所有文人学士,要反对康 有为的改良方法。”a
相比于当时其他的疆臣,张之洞似乎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思 想意识领域,在广州和武昌主政期间,延募了各类人士,形成了在 他周围学人的聚集。张之洞并不拒绝新学人士,这从他在《马关条 约》签订之后对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欣赏可以看到。 b也因为如此, 许多逐渐惊骇于康有为学说的人,逐渐开始愿意接近张之洞甚至直 接投靠。
基于康梁对新学话语的垄断,张之洞表达了他的警惕。比如致 信陈宝箴,要他对《湘学报》中的言论进行校正,并筹划编辑 《正学报》来抵御湖南的舆论风暴。而与康梁有分歧的章太炎就成 了招募对象。
a 黄兴涛编:《辜鸿铭文集》上册,海南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19— 320 页。对于
辜鸿铭所提出的有人将张之洞的《劝学篇》看作是支持康有为变法,并非无 据。其实康有为与张之洞的区别不在于是否要改革,而是改革的方式问题。刘 梦溪先生认为《劝学篇》是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希望在不失去自身文化特 性下的渐进式变革。在张之洞等人看来,民权和平等所颠覆的是纲常,乃是一 种激进的变革。刘梦溪先生进而指出:“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的变法是激进的 变革,张之洞的变法主张是渐进的变革。”(见刘梦溪:《陈宝箴和湖南新政》, 载《中国文化》2002 年第十九、二十期,第 46 页)
b 陆胤说:“张之洞善于将新学家说吸纳为一己观点,与此同时,又注意过滤掉其
中不符合自己利益、身份的主张。”(见陆胤:《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 —— 近代 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71 页)

078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

张之洞之属意章太炎当是以其“不熹公羊家,有以余语告之 者,之洞属余为书驳难”a。所谓“正学”者就是要正康有为之“邪 说”,并不是张之洞自己有明显的古今意识,在章太炎看来,张之洞 的关注点在“怪说”。“余昔在南皮张孝达所,张尝言国学渊微,三百 年发明已备,后生但当蒙业,不须更事高深。张本好疏通,不暇精 理,又见是时怪说流行,惧求深适以致妄,故有是语。”b
但他与张之洞之间的共同点也不多,特别是他的种族革命的思 想要比民权和平等更激烈。冯自由的记述虽多有“虚构”的成分, 但对章太炎和张之洞之间分歧的描述却是十分传神。“戊戌春间,鄂 督张之洞以幕府夏曾佑、钱恂二氏之推荐。专电聘章赴鄂。章应召 首途,颇蒙优遇。时张所撰《劝学篇》甫脱稿,上篇论教忠,下篇 论工艺,因举以请益。章于上篇不置一辞,独谓下篇合时势。张 闻言,意大不怿。两湖书院山长梁鼎芬一日语章,谓闻康祖诒欲作 皇帝,询以有所闻否?章答以‘只闻康欲作教主,未闻欲作皇帝。 实则人有帝王思想,本不足异;惟欲作教主,则未免想入非非’ 云云。梁大骇曰:‘吾辈食毛践土二百余年,何可出此诳语。’怫然 不悦。遂语张之洞,谓章某心术不正,时有欺君犯上之辞,不宜重 用。张乃馈章以程仪五百两,使夏曾佑、钱恂讽其离鄂。”c冯自由 设计的梁鼎芬与章太炎的问题,看上去是“量身定做”的,因为并 没有任何线索可以得出康有为有想当皇帝的念头。章太炎的确一直
a 章太炎:《自订年谱》, 载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 上册,第37页。 b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一九一四年五至六月间), 载《章太炎全集 ·太炎文
录补编》(下),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506 页。
c 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载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
本),上册,第 38 页。


第三章 如何从历史和信仰来理解国家和民族:康有为与章太炎的分歧 079

认为康有为有“教主”之心,但当教主的难度要大于当皇帝,而皇 帝则是人人可当的。
在湖北期间,他并不愿意附和张之洞的幕僚们对康有为的攻 击,在1899年发表于《台湾日日新报》上的《〈康氏复书〉识语》 一文中,章氏回忆道:“曩在鄂中, 时番禺梁鼎芬、吴王任俊、秀 水朱克柔皆在幕府,人谓其与余同术,亦未甚分泾渭也。既数子 者,或谈许、郑,或述关、洛,正经兴庶,举以自任,聆其言论, 洋洋满耳。及叩其指归,脔卷逡巡,卒成乡愿,则始欲割席矣。嗣 数子以康氏异同就余评骘,并其大义亦加诋毁。余则抗唇力争,声 震廊庑。举室愕眙,谓余变故,而余故未尝变也。及革政难起,而 前此自任正学之数公者,乃皆垂头塌翼,丧其所守,非直不能建明 高义,并其夙所诵习,若云阳尊阴卑、子当制母者,亦若瞠焉忘 之。”a在章太炎看来,张之洞幕友的表现是一种“乡愿”,他为康 有为所做的辩护,让梁鼎芬等人认为章太炎“变故”,因而也就不 会再让他来为《正学报》撰稿了。
在前述冯自由的故事中,章太炎与张之洞算是和平分手,而且 还获得了五百两的遣散费。但在刘禺生的记述中,章太炎要狼狈得 多,因为他是被“打跑”的。
刘禺生回忆说:“楚学报期出版,属太炎撰文,太炎乃为 排满论凡六万言,文成,钞呈总办;梁阅之,大怒,口呼反叛反 叛、杀头杀头者,凡百数十次。急乘轿上总督衙门,请捕拿章炳 麟,锁下犯狱,按律治罪。予与朱克柔、邵仲威、程家柽等闻之,
a 章太炎:《识康有为复书》(一八九九年一月十二日),载《章太炎全集 ·太炎
文录补编》(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105 页。


080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

急访王仁俊曰:先生为楚学报坐办,总主笔为张之洞所延聘,今因 排满论酿成大狱,朝廷必先罪延聘者,是张首受其累,予反对维新 派者以口实。先生宜急上院,谓章太炎原是个疯子,逐之可也。仁 俊上院,节庵正要求拿办;仁俊曰:章疯子,即日逐之出境可也。 之洞语节庵,快去照办。梁怒无可泄,归拉太炎出,一切铺盖衣 服,皆不准带,即刻逐出报馆;命轿夫四人,扑太炎于地,以四人 轿两人直肩之短轿棍,杖太炎股多下,蜂拥逐之。太炎身外无物, 朱、邵等乃质衣为购棉被,买船票,送归上海。陈石遗诗话某卷第 二段,曾言太炎杖股事,故太炎平生与人争论不决,只言‘叫梁鼎 芬来’,太炎乃微笑而已。”a刘禺生的回忆有一些明显的错误,比 如《楚学报》当为《正学报》之误,章太炎虽然写过许多仇满文 字,但并不在这个时期。虽然章太炎未必是被人打跑的,但肯定也 不会是重金礼送的。
离开湖北之后,章太炎又回到上海。先前供职的《时务报》, 汪康年与梁启超相争,后梁离开,汪将《时务报》改名《昌言 报》,聘章太炎主持笔政。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六君子血溅菜市 口,章太炎表示愤慨,撰《祭维新六贤文》,后又写《书汉以来革 政之狱》,认为历史上因变革而所付出的牺牲,可能不会立刻被平 反,但必然会在后世获得昭雪。1898年底,因受政变案的影响,章 太炎前去台湾避祸,并充任《台湾日日新报》的记者。
1898年12月,流亡中的康梁创办《清议报》,由梁启超任主 编,继续宣传政治改良,反对慈禧、拥戴光绪。章太炎也不时在
a 刘禺生:《章太炎被杖》,载《清代史料笔记:世载堂杂忆》,中华书局 1960 年
版,第 127 页。


第三章 如何从历史和信仰来理解国家和民族:康有为与章太炎的分歧 081

《清议报》发表文章,这个时期可能是康有为和章太炎关系为融 洽的时期。
1898年底,章太炎曾给康有为去信表示两个意思,一是他与康 有为虽然学术上有分歧,但“论事大符”,基本的政治立场有相符 的地方;二是希望康有为及其弟子要包容异见,团结一切力量,尤 其是与孙中山等人联合,来与慈禧的势力作斗争。 a
对此,1898年12月27日康有为复信说:

枚叔先生仁兄执事
曩在强学会,辱承赐书,良深感仰,即以大雅之才、经卫 之懿告卓如。倾者政变,仆为戮人,而足下乃拳拳持正议,又 辱书教之,何其识之绝出寻常而亲爱只深耶!台湾瘴乡,岂大君 子久居之所?切望捧手,得尽怀抱。驰骋欧美,乃仆夙愿,特 有待耳。兼容并包,教诲切至,此事易明,仆岂不知?而抱此区 区,盖别有措置也。神州陆沉,尧台幽囚,惟冀多得志士相与扶 之,横睇豪杰,非足下谁与?惟望激昂同志,救此沦胥!b

章炳麟接到此书后,写了长长一篇识语,连同康有为回信发表 于1899年1月13日的《台湾日日新报》:


a 该《寄康氏书》,乃由彭春凌教授发现的《台湾日日新报》1899 年 1 月 1 日汉
文第 12 版而加以整理的。(见氏著:《儒学转型与文化新命》,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435—436 页)
b 康有为:《康氏复书》,见《台湾日日新报》1899 年 1 月 13 日,汉文第 3 版。载
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往来书信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549 页。


082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

余于十一月上旬驰书长素工部,其稿为同人持去,业登报 章。数旬以来,屏居枯坐,戚戚寡欢,念夙好之凋零,悲天纲 之溃决,疚怀中夜,不能奋飞。昨者晨起,殷忧填膈,忽得工 部报书,眉宇盱扬,阳气顿发,盖不啻百金良药也。
书中称誉,不无过情,然工部非妄有阿借者。至其自述 怀抱,卓诡切至,语不缴绕,而入人肝脾,志士诵之,靡不按 剑。故录其原稿,登之报章,以备贤哲省览焉。或曰:子与工 部,学问涂径故有不同,往者平议经术,不异升元,今何相昵 之深也?余曰:……所与工部论辩者,特《左氏》《公羊》门 户师法之间也,至于黜周王鲁、改制革命,则未尝少异也…… 学无所谓异同,徒有枉直焉耳。持正如工部,余何暇与论师法 之异同乎?阴历十二月朔,支那章炳麟识。 a

在这封回信中,章太炎强调他与康有为的差别主要在于《春秋 左传》和《公羊传》之间的今古文门户之见。但这个时期,章太炎 并不完全拒绝“王鲁”和改制革命这些公羊学的基本义理。针对 日本人对于康有为因受恩于光绪,却在光绪蒙难之际逃身自存所谓
“道德污点”的攻击,章太炎也在《答学究》一文中做了为坚决
的辩护。
章太炎说在戊戌变法时期,就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非议康有为, 他“固已心怪之”,到台湾之后,有人说康有为泄露了光绪皇帝给 他的密诏而导致光绪被囚,以及攻击慈禧太后的行为违背了儒家
a 章太炎:《识康有为复书》(一八九九年一月十二日),载《章太炎全集 ·太炎
文录补编》(上),第 105 页。


第三章 如何从历史和信仰来理解国家和民族:康有为与章太炎的分歧 083

“忠恕”之道。章太炎说慈禧的阴贼要远超汉代的吕后,无论康有 为是否泄露光绪的计划,都难逃被囚的后果:

且夫华士之选懦亦甚矣,彼拘于成俗,而不足以陟皇之 赫戏者,横九服而皆是也。是故山崩陵阤,而宴卧者如故,非 有驰檄则气何自作?愤何自发?四邻何自动?武蜂精兵何自 附?……夫谓康氏者,其当杜门宛舌,以责成亏于上天乎?其 抑当哗釦而与天下陈其义也。若夫以讦发宫闱为婞直者,则可 谓儓隶之见耳矣。古者绝交必曰无恶声,居其国必曰不非其大 夫,此经常之论。执雌免祸之道,非所语于行权之事也。今祸 患之端,始于宫邻,卒于金虎掖庭之上,而罪人在焉。讨之尤 可,况数其罪乎? a

在此文中章太炎称赞康有为超越世俗的利害计较,发出改革的 呼号,是唤醒国民的勇敢之举。他说现在日本或台湾出现的污蔑康 有为的言论违背了“绝交不出恶声,居国不议大夫”的古训。中国 的祸患之源头在于宫廷内部,而康有为的一系列看上去不合规范的 行为只是“行权”而已。
在这个时期,章太炎理论上声援康有为的文字可注意者为 《客帝》,此文之所以具有象征意义还因为在章太炎确立革命立场 之后,首先进行自我否定的就是这篇《客帝》 b ,从中也可以看到

a 章太炎:《答学究》,载《章太炎全集 ·书信集(上)》,第 56— 57 页。
b 《客帝》一文载于《訄书》初刻本,1904 年重订本出版将此文刊落,并著文
《客帝匡谬》,以示与自己过往的政治立场告别,也就是与清政府彻底决裂。


084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

他与康有为所发生的由政治立场到学术观点的全面对抗。
《客帝》首先说,古代中国有客卿之说,现在的满洲皇帝只是 “客帝”,因此,逐满之论,可以熄矣。既然有“客”,那必然就会 有几千年不易之主,这就是孔子及其后裔衍圣公。“昔者《春秋》以 元统天,而以春王为文王。文王孰谓?则王愆期以为仲尼是已。” 欧洲的教皇等也曾经作为共主而存在,中国的共主就是“仲尼子 世胄”。在中国历史上,只要得民心,都可以成为帝王,但其地位 只是齐桓晋文这样的霸主而已,而只有衍圣公才是两千年不变的 “共主”。
有人指出,衍圣公的爵位很低,何以能成为天下之共主?章太 炎的回答是孔子之地位并非某一代君王所可废黜,神州之王统存于 衍圣公。 a
很显然,章太炎在“客帝”的论述中接受了公羊学中孔子为素 王的思想b ,也能看出受到康有为对于君主立宪制度中“君主”设 想的影响。在康有为的思路中,为了保全中国,好的选择是在保 有清帝的前提下,进行现代国家的建构。而替代性方案是以衍圣公 来作为“虚君”,虽然这样的后果可能会导致其他少数民族的“认 同危机”。康有为的思想中,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尊君立宪

a 章太炎:《客帝第二十九》,载《章太炎全集 ·訄书初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65— 67 页。
b 刘巍说章太炎在《訄书》初刻时期受康有为影响巨大,所举例子即是《尊荀》
和《客帝》二文,章太炎在《孔子改制考》中,就认为荀子之“后王”即孔 子,此为章太炎在《尊荀》中所接受;而在《客帝》中接受以文王为孔子,以 孔子为天下之共主,也受康有为《春秋董氏学》的影响。(见刘巍:《“今古文 辨义”:康有为、章太炎的经学争议与现代人文学术》,载《中国学术之近代命 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24— 125 页)

第三章 如何从历史和信仰来理解国家和民族:康有为与章太炎的分歧 085

的观点,但与日本人所建构的天皇“万世一系”的思路却存在着张 力。然在章太炎的“客帝”思路中,则明确接受衍圣公为“共主” 的观念,这也与他始终存在的“种族革命”观念相一致a。
在此阶段的康章关系中,值得关注的还有围绕着湖南新政所引 发的“翼教派”对于康有为、梁启超的攻击。
在戊戌变法前一段时间里,湖南的谭嗣同和唐才常等人在陈 宝箴、江标等人的支持下,创办《湘报》和时务学堂等,大力提 倡变法,而梁启超主持的时务学堂则在孔教改制的基础上,宣讲民 权、平等和公法,这引起了以王先谦、叶德辉为代表的一批人的 反对。 b他们的言论集中在由苏舆编辑的《翼教丛编》中,他们以 护卫正统儒家的姿态,对于康梁等人的思想特别是孔教思想进行 了激烈的攻击。苏舆在序中说梁启超“其(梁启超)言以康(有 为)之《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主,而平等、民权、孔子 纪年诸谬说辅之。伪六籍,灭圣经也。而托古改制,乱成宪也。倡 平等,堕纲常也。伸民权,无君上也。孔子纪年,欲人不知有本朝 也”c 。他们对梁启超在长沙讲学时用的《春秋界说》《孟子界说》 和康有为的《长兴学记》逐条进行批驳,主要的攻击点集中在以平 等的观念来摧毁礼教等级,用孔子纪年来否定本朝的正统,而以
a 彭春凌说,以孔子后裔为天下共主与章太炎革命时期的排满主张不矛盾,反而
能为其革命主张提供基础。在“革命”与“一统”这样的儒家基本价值上,康 有为和章太炎有着共同之处,相比与日本所建构的天皇符号,他们的思考里始 终存在着“多民族现代国家”的思考维度。(见氏著:《儒学转型与文化新命》,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79、83 页)
b 对于戊戌变法前后湖南的新旧之争,可参见刘梦溪的《陈宝箴和湖南新政》一
文,载《中国文化》2002 年第十九、二十期。
c 苏舆:《翼教丛编》序,载苏舆编《翼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 页。


086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

西方宗教的范型来改造儒家传统是“用夷变夏”。叶德辉说:“康有 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德自命,欲删定六经,而先作《伪经考》,欲 搅乱朝政,而又作《改制考》。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 之公车上书,诋西人以耶稣纪年为无正统,而其徒众又欲废大清统 号,以孔子纪年。无论其言行之不相顾也,即言与言亦不相顾。”a
到1898年,康有为得到光绪的赏识,提出了许多变法维新主 张,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他的参奏文书也就越发的多,用词也就越 发激烈。比如他创办的保国会,就引发了“保中国不保大清”的非 议。陈宝箴虽然曾经促成湖南时务学堂的开办和梁启超在湖南讲学 等活动,但对康有为试图用西方教会的仪式来改造儒家的做法并不 赞同,认为只是拾人牙慧而已。他在《请釐正学术造就人才折(光 绪二十四年五月,1898年)》中批评康有为说,《孔子改制考》一 书,会导致民权平等学说横行,“不知有君臣父子之大防”,但依然 认为康有为是“可用之才,敢言之气”b ,主张以销毁《孔子改制 考》作为处置方案。
不过王先谦对康有为就没那么客气,他给陈宝箴的信中直言康 梁之徒有“仇视君上之心”,因此指责陈宝箴保护康有为乃是遗留 祸根,其奏折会养虎遗患。“康有为心迹悖乱,人所共知,粤中死党 护之甚力,情状亦殊叵测。若辈假西学以自文,旋通外人以自重, 北胡南越,本其蓄念,玉步未改,而有仇视君上之心,充其伎俩, 何所不至。我公盛德君子也,如康因此疏瓦全,不可谓非厚幸,但


a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载苏舆编《翼教丛编》,第 165 页。
b 茅海建:《康有为〈我史〉笺注》,第 627 页。


第三章 如何从历史和信仰来理解国家和民族:康有为与章太炎的分歧 087

恐留此祸本,终成厉阶,有伤知人之明。”a
另一位有影响的官员曾廉在奏文中,指出康有为提倡平等的改 制主张会危害皇权。他说康有为:

其字则曰“长素”。长素者,谓其长于素王也。臣又观其 所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诸书,爚乱圣言,参杂邪 说,至上孔子以神圣明王传世教主徽号。盖康有为尝主泰西民 权平等之说,意将以孔子为摩西,而己为耶稣;大有教皇中国 之意,而特假孔子大圣借宾定主,以风示天下。姑平白诬圣造 此为名,其处心积虑,非寻常富贵之足以厌以欲也。康有为之 书,亦咸同后经生著作之体例,前列经史子旧说,而后条附以 己意。盖一浅陋迂谬之经生,而出之以诡诞,加之以悖逆,浸 假而大其权位,则邪说狂煽,必率天下而为无父无君之行,臣 诚不知其置于皇上于何地也。 b

曾廉说如此狂悖之人,应当斩之以塞邪恶之门,这样天下自 安。因为光绪看到这折十分严厉,所以并没有将之呈交慈禧太后。
翼教派对康有为展开的系统攻击,在学术立场上与章太炎存在 许多共同点,比如在今古文的差异上,尤其是对于“孔教”,他们 有共同的“抵制”。章太炎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容忍”了今文家 “素王”观,但对孔教的否定态度是一生不变的。即便如此,章太

a 王先谦:《王祭酒致陈中丞书》,载苏舆编《翼教丛编》,第 160 页。
b 曾廉:《应诏上封事(光绪二十四年六月)》,载翦伯赞等编《戊戌变法》,神州
国光社 1953 年版,第 492 页。


088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