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1.6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HK$
44.6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HK$
55.8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HK$
54.9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HK$
98.6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77.3
編輯推薦:
★ 科学与工程学,相辅相成!本书与绘就美国科学发展蓝图的《科学:无尽的前沿》遥相呼应,展现工程师和现代工程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创新性作用,进而引领科学进步之路!
★ 千锤百炼,勇攀高峰!本书汇集了“挑战者”号失事、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凯悦酒店坍塌事件、博帕尔化学工厂有毒气体泄漏事故等诸多案例,揭示工程师们如何从冗长的失败清单中汲取深刻的教训,不断完善设计和流程,竭力避免工程技术灾难,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 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让未来尽在掌握!本书借助福特汽车和丰田汽车的革新、花旗公司总部大厦的设计、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的传播等大量引人入胜的案例分析,带你理解跨学科合作和设计创新对现代工程学的重要意义,以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政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思考人类未来的发展之路!
內容簡介:
我们生活在一个工程的世界里,科学和工程、技术和研究之间的根本差别正在快速消泯之中。本书展示的是:随着21世纪的曙光降临,自然科学家的目标——发现未知的,工程师的目标——创造未有的,两者正在经历一种前所未有的一体化趋同过程。
作者广泛地论证了:当今的工程学不仅是科学的合作者,而且两者同等重要。通过简略地提及工业实验室、化学工程和电气工程的出现,机床工业和汽车工业旋风般的历史进程,以及核能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兴起,她的著作展现了现代工程学的壮阔图景:它的历史、结构、技术成就和社会责任性,它同自然科学、工商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相互关系。作者擅长利用案例进行研究,例如F-117A“夜鹰”隐形战斗机、波音777客机的开发,以及亥维赛等工程师兼科学家型、福特和比尔·盖茨等工程师兼企业家型、斯隆和韦尔奇等工程师兼经理型等杰出人物的实践,给广大读者一种清晰的感悟:工程学必将在未来科学研究中发挥基本作用。
關於作者:
欧阳莹之(Sunny Y. Auyang),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科学学家,先后在中国上海、香港,以及美国就读小学、中学、大学,197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美国惠普公司供职,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研究工作20余年。1992年以来,她的研究兴趣转向对科学技术本质的哲学考察。除了本书外,她还著有《量子场论如何可能?》(How Is Quantum Field Theory Possible?,1995)、《复杂系统理论基础》(Foundations of Complex-system Theories, 1998)、《日常生活和认知科学中的心智》(Mind in Everyday Life and Cognitive Science, 2001)等。
目錄 :
001 — 中文版序
005 — 译者序
001 — 章 导论
009 — 第二章 技术腾飞
009 — 2.1 从实用技艺到技术
023 — 2.2 结构工程越来越数学化
034 — 2.3 机器试验
047 — 2.4 科学与化学工业
063 — 2.5 电力和通信
075 — 第三章 信息工程
075 — 3.1 从微电子技术到纳米技术
087 — 3.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104 — 3.3 无线通信、人造卫星和因特网
121— 第四章 处在社会中的工程师
121 — 4.1 社会进步与工程师形象
137 — 4.2 研究与发展中的伙伴关系
151 — 4.3 对经济部门的贡献
161 — 第五章 设计创新
161 — 5.1 以负反馈方式进行的发明思维
178 — 5.2 系统工程中的设计程序
189 — 5.3 航空器研发中的“联合攻关”
207 — 5.4 从机载计算机到门铰链
218 — 第六章 实用系统的科学
218 — 6.1 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中的数学
233 — 6.2 信息论与控制论
247 — 6.3 风洞实验与因特网模拟
259 — 6.4 综合性的材料工程学
268 — 6.5 生物工程学前沿
278 — 第七章 工程师背景的领导者
278 — 7.1 汽车产业的行业领军人物
297 — 7.2 公共政策与核动力
311 — 7.3 管理技术风险
330 — 附录A 工程师的统计概况
337 — 附录B 美国的研究与开发
341 — 注释
內容試閱 :
中国古来以农立国,士人不免轻工贱商。这态度应随现代化而彻底改变。现代工程融会数理,与科学并驾齐驱,且在应用上常顾及科学之所不及。工程师不但要精于运算及掌握理论,他更要清晰什么科学原则适用于什么实际环境,决定施用哪些自然现象以获效果的设计。无论飞机或桥梁、电脑或通信,工程产品必须在现实条件下运作无滞。因此创造科技产品的工程师一面宏
观应用大局,一面工夫入微,摒弃文人空抛主义、虚谈玄理等浮夸风气。
一贯客观务实的立场,加上科学分析,培养成工程师很强的规划决策能力。能运筹者亦可驰骋于商界政坛。从铁路、汽车开始,许多现代工业都基于科技工程。把工程要务之一的策划生产扩展到工商管理乃顺理成章。在美国,工程师于20世纪初首创大型公司的体制,至今仍有不少名列企业总裁首席。在现时中国,国家领导人中理工出身的也不在少数,想非偶然。
18世纪初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整个欧洲(除俄国)的不相上下,各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3%。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经济猛进,中国则迟滞不前。到 1978年,欧洲的生产总值上升至世界生产总值的28%,高于美国的22%,中国的则下沉至 5%,不及苏联的 9%。* 幸而这时中国开始改革,扭转世局。至2007 年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购买力计)已跃居世界第二,驾乎俄、德、英三国总和之上,**而且经济增长速度不减,索回历史地位。国运兴衰,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复杂因素,但无可否认,科技是必要因素之一。
中国在世界竞争,目前靠重的仍是大量低薪劳工,但其他优势亦不断增强。政府开放市场,引进外国科技,更致力教育,投资科研,促助发展,栽培本国技术能力。西方分析家目睹中国超乎常速地发展中级甚至高级科技的工业,震惊之余,却也认为:虽然中国的大学每年毕业的理工学士人数比欧盟或美国的多,但毕业生素质总体尚低;况且偏重死记硬背、遵奉权威的教育习俗,有碍培育独立思考的创新人才。西方国家多把例行科技让给东方人去做,自己专攻尖端亦盈利的突破创新。但事情正在变化,明天的格局或许会大为不同。
科技创新如今是大热门。创新不止发明,也不同发现。再奇巧的发明,若不能被适价生产、广受欢迎,也只能积尘架上,不成创新产品。科学发现专顾自然现象,工程技术创新必须兼顾自然、民众和社会因素。由于其复杂程度,发展工程技术创新所需的人才物资,高于纯科学研究的 10 倍以上。这是工程学和纯科学的一大分异。如何分配有限资源,协调科研与发展,以求当下及长期的创新,给予国民经济推动,是政策和社会上的大问题。参与解决它,工程师和科学家们责无旁贷。
现代工程怎样创新?本书介绍工程学三大相叠范畴:科学、设计、管理。它提供一个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广泛认识,并叙述不少历史实例,旨在解释工程师们如何运用科学,改造自然,变抽象知识为实用资料,组织劳动生产,捕捉时机,发明创新,或渐进,或突破,发展出100年前梦想不到但今天是生活必需的各种优秀科技。我本专研物理,后转思索有关科技的哲学。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科研生涯中,我交到不少从事工程的朋友,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为了撰写本书,我旁听了好些课。在此谨向各位教授和友人致谢。
为了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本书引注从简。若有意于参考文献或额外资料,可访www.creatingtechnolog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