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2.2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編輯推薦: |
1. 歌德名作,集大成者:自青年至老年,歌德耗时近六十载,融入毕生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撰就集其文学成就之大成者。
2. 不朽经典,影响深远:与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并称欧洲文学四大名著,深刻影响普希金、屠格涅夫、瓦莱里、托马斯?曼……
3. 前进脚步,永不停歇:一个永远在追求、探索和完善自我的浮士德,是每个自强不息者的化身,也是持续前进的人类典型。
4. 传奇译本,传神再现:翻译家樊修章先生于艰危之时执笔不辍,十余年间修订五稿,以传神译笔,完整再现原作诗韵与浮士德精神。
5. 长篇译序,细致解读:译者精心撰写14000字长篇译序,从《浮士德》的创作历程到浮士德和梅非斯托的人物剖析,深入浅出,帮助深刻理解作品。
6. 详尽注释,尽解疑惑:全书详加注释近800条,解析写作背景、文化要素、蕴藏深意,增补海量知识,各种难点疑点尽皆消解。
7. 经典插图,神韵合璧:收入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大师德拉克洛瓦和奥地利著名插画家西姆专为《浮士德》创作的插画35幅,神韵毕显,图文交相辉映。
8. 体贴版式,精致装帧:版式疏朗,一目了然;旁加行码,便于查询。圆脊精装,封面采
|
內容簡介: |
《浮士德》是歌德至为重要和知名的代表作,从开始创作到终完成,耗时近六十年,涵盖了歌德整个文学生涯,同时也是德国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经典,有着世界性的影响,与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并称欧洲四大名著。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讲述浮士德与魔鬼梅非斯托订约,从自己的书斋出发,进入外部世界,不懈追求爱情、权力、美与理想的历程。虽然浮士德的追求不断遭遇悲剧,而且他后在改造自然的事业完成时死去,但他的这种精神背后体现着歌德本人在其漫长人生中向着内心和世界所做的探索,同时也是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期三百年间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文化发展的缩影。
|
關於作者: |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德国文学史上至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公认的世界文学巨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曾获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青年时期为狂飙运动主要人物。曾入魏玛公国参政,对自然科学亦颇有研究。文学创作涉猎广泛,在戏剧、小说、诗歌等领域广有建树,代表作有戏剧《浮士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诗歌《赫尔曼与窦绿苔》,自传《诗与真》等。
樊修章
翻译家。湖南浏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后任教于宁夏大学。译有《浮士德》等,并为专题片《唐之韵》等撰稿。
主要画家:
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
著名的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印象主义和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驱。其艺术创作富有想象、极具表现力,对后世艺术家如莫奈、塞尚、毕加索等影响很大。代表作有《自由领导人民》《希俄斯岛的屠杀》等。
|
目錄:
|
献词? ? 1
舞台序剧? ? 3
天上序幕? ? 12
悲剧部
夜? ? 21
城门前? ? 42
书斋? ? 61
书斋? ? 78
莱比锡奥尔巴赫酒店??105
魔女的丹房??125
街头??141
傍晚??147
散步??153
邻家??157
街头??169
花园??173
园亭??182
林中石窟??184
葛瑞琛居室??192
玛尔特的花园??195
井边??203
城边夹道??206
夜??208
教堂??219
瓦普几斯夜会??224
瓦普几斯夜会的梦
或俄伯容与蒂坦尼亚的金婚纪念??247
阴暗的日子,原野??258
夜,旷野??261
监狱??263
悲剧第二部
幕 279
风景优美的地方??281
皇宫??287
宏伟的大厅??304
乐游苑??349
阴暗的走廊??360
灯火辉煌的大厅??368
骑士厅??372
第二幕 385
高穹顶哥特式小房间??387
实验室??400
古典的瓦普几斯夜会??412
佩涅俄斯河上游??416
佩涅俄斯河下游??427
佩涅俄斯河上游??442
爱琴海的岩湾??469
第三幕 495
斯巴达墨涅拉斯的宫殿前面??497
城堡内院??530
舞台完全变换??552
第四幕 577
斯巴达墨涅拉斯的宫殿前面??497
城堡内院??530
舞台完全变换??552
第五幕 633
旷野??635
宫殿??640
深夜??647
子夜??651
王宫广大的前庭??659
安葬??664
山谷??676
译后记??689
|
內容試閱:
|
译序
人都想长寿。然而,长寿也许只不过像楦鞋时硬多揳两个楦头,鞋长是增加了一点点,但质量毫无改变 ;甚至像在本当戛然而止的歌曲结尾处强加个渐弱的拖腔,虽然延长了几拍,却反而使人感到不是滋味。当然,得益于长寿的人也不少,明显的,恐怕就要数歌德了吧。歌德如果只活到七十来岁,那么,留给世人的就只是《浮士德》部,以及第二部不相连属的一些片段。尽管他有一举成名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有为数不少的优秀抒情诗,但要跻身世界超一流的作家行列,那还是远远不够的。然而,歌德偏偏就活了八十三岁(按中国习惯的算法是八十四岁),活到他完成了《浮士德》这部震古烁今的巨著以后才去世。歌德真是有福的!
1749年 8月 28日,歌德出生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1765年,他遵父命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三年后,因咯血辍学回家养病。 1770年,歌德病愈后到斯特拉斯堡继续学习,翌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但对歌德来说,的收获却是在这里结识了赫尔德尔这个“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在赫尔德尔的影响下,歌德加深了对莎士比亚的认识,并且开始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这都是对他日后的创作有良好影响的。
18世纪的德国是一个分裂的国家,存在三百几十个独立的小邦,还有一千四五百个骑士庄园。名义上虽然有一个统一的“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那只不过是个摆设。一个大帝国分裂得这样七零八落,其经济的落后和思想的混乱也就可想而知了。虽说穷则思变,但在德国,政治上的变革还提不到日程上来,只是在文学上出现了喷火口。 18世纪初,德国产生了“启蒙运动”,特别是到 18世纪中叶,莱辛进入文坛,以其旗帜鲜明的剧作向封建专制制度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接着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又发生了“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运动崇尚天才,主张“返归自然”,曲折地表达了反封建、反教会、要求肯定个人价值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潮。
歌德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在这一运动的鼓舞下,1773年,他发表了剧本《葛茨???冯???伯里欣根》,次年又发表了轰动欧洲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举成为德国公认的大作家。
1775年,歌德受卡尔???奥古斯特公爵的邀请,进入萨克森—魏玛公国。他想在政治上一显身手的热望,终于以失望告终了。1786年,他在失望之余,从魏玛宫廷悄悄地出走,去意大利旅行。直到 1788年,他才以解除一切政府职务为先决条件,又回到魏玛。起初他还负责魏玛剧院和文学艺术事务方面的领导工作,后来干脆过起了隐居生活,潜心著述,一直到 1832年 3月去世。
歌德的《浮士德》断断续续写了六十年。
历史上确有浮士德其人,叫约翰???浮士德,生于 1480年。他占卜,变魔术,搞炼金术,自称无所不能。 1540年,他死于一次炼金实验的爆炸事故。在教会统治的中世纪,浮士德的这种行为自然是不能容忍的异端。于是他成了民间传说中的热门话题,各种真真假假的传闻逸事都被附会在他身上。 1587年出版了一本佚名作者的《约翰???浮士德博士的故事》,书中开始有了浮士德与魔鬼订约出卖灵魂,并和魔鬼讨论各种科学问题等情节。尽管作者从教会的立场出发,意在述说浮士德的堕落,谴责他奉行无神论,不信宗教,但民间却把他当作一个奇人来接受。 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世纪,人心思变,一些得风气之先的人物,都在考虑如何摆脱封建统治,摆脱教会的思想钳制。从浮士德出卖灵魂给魔鬼,借超世的力量去达到尘世享乐的目的,并和魔鬼讨论各种科学问题,到运用被教会视为异端的科学方法去探求人生价值和生活真理,这不过是一步之转。当时代无形的巨手推着人往前走时,要从浮士德身上看出叛逆的因素来,这显然不是多么棘手的问题。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作家莱辛,就曾经想写一个有关浮士德的剧本。剧本虽然没写成,但附在一篇文章里的提要告诉人们,在他笔下,浮士德走的已经不是堕落的道路,而是探求真理的道路。歌德小时候就看过有关浮士德的木偶戏,这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768年回家养病时,他又接触过有关巫术、炼丹术和观星相的书籍。这一切,自然都可能触发他从叛逆的角度来写浮士德的欲望。
1769年,歌德在喜剧《同谋犯》中次提到浮士德,说明这时他已经在构思。正式写下来,是1773—1775年的事。1777年,歌德曾在魏玛宫廷中朗诵过。他当时没有发表,后来也没有保存手稿。但当时有个宫廷女官抄了一份, 1887年抄本被发现,后人就称这部未完成的《浮士德》为《初稿浮士德》(Urfaust)。《初稿浮士德》总共二十一场,葛瑞琛悲剧就占了十七场。这其实只能算一个爱情悲剧,是典型的“狂飙突进”时期的作品,与《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同一路数的。这说明青年歌德还驾驭不了这么重大的题材。这是阶段。
《浮士德》写作的第二阶段是 1788—1790年。歌德漫游意大利时,又想起了《浮士德》,回来后根据草稿对原先写的做了一些修改,又增写了“魔女的丹房”和“林中石窟”两场, 1790年以《浮士德片段》为名发表。这是《浮士德》次问世。
第三阶段是 1797—1808年。 1795年,歌德与席勒订交后,又想起了这部未完成的作品。在席勒的敦促和帮助分析下,歌德又动起手来。但直到席勒逝世(1805年)后的 1806年才完成部,并于 1808年发表。在这段时间里,歌德还考虑好了,决定将这一悲剧分为上下两部来写,第二部的写作提纲也初步拟订好了,还写了第二部的核心部分“海伦”(1800年)。
第四阶段是 1825—1831年。在这次中断的近二十年里,歌德有时已失去信心,估计完不成这部作品了。但到 1825年,已经七十六岁高龄的歌德,又豪兴大发,拾起这似断若续的思绪勤奋地写作起来。在日记里,他称第二部的写作为“主要事业” —1831年 7月 22日的日记中写道:“主要事业完成。后誊清稿。全部誊清稿装订成册。”这部巨著终于完成以后,歌德将全部手稿装在袋子里封存起来,决定等他去世以后再发表。但 1832年初,离他去世两个多月前,他又启封将手稿拿出来,进行了后一次修改。
…………
献?词
你们又来了,袅袅悠悠的影像,
你们曾映入我那惝恍的目光。
这一次我该设法将你们定住?
我的心还在迷恋着那些遐想?
5 你们涌动着, 好吧,随你们涌去,
随你们透过烟云来绕我回翔 ;
承受着吹动你们乱影的灵风,
我的心胸又感到青春的震荡。
你们带来了欢欣时日的场景,
10 有多少可亲的面影随着翻腾 ;
使青春时代的交情以及初恋
像残缺的古代传说一样回升。
旧痛变成了新伤,又重新怨诉
生活里纷乱复杂的舛误行程。
15 在美好时光遭到命运欺骗的
那些善良人已从我眼底凋零。
那些听过我初编诗剧的人们
再也听不到这些日后的歌吟,
曾友好追随的朋辈已经泯没,
20 连那初的反响啊,也已消沉。
把我的悲哀唱给陌生的观众,
他们的喝彩只折磨我的心魂;
往日曾喜欢我的歌声的朋友
纵活着也已向人间四散离分!
25 早已抛开的憧憬又把我抓住,
带向那神灵的境界清幽肃穆。
我这瑟瑟的歌声拿不准音调,
像埃奥尔斯琴声一样地飘忽;
我泪水滔滔不住,一阵颤抖,
30 苦涩的心中感觉到柔静安舒。
流失的一切就将要成为现实,
曾经把住的却像已消失远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