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自动驾驶趋势学家亚历克斯戴维斯重磅新作。
王飞跃、胡泳等知名学者,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吴甘沙、哪吒汽车副总裁常冰等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知名企业家,创新工厂、真格基金和中科创星等投资机构一致力荐。
以DARPA举办的三次大挑战赛为主线,不仅展现了自动驾驶风云人物的热血、才华与坚韧,还展现了科技巨头、知名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关于自动驾驶的前世今生,不容错过。
带来武侠小说般的阅读感受,书中主人公堪比金庸武侠中的“五绝”,大挑战赛犹如华山论剑,一时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湛庐文化出品。
|
內容簡介: |
一本讲述整个世界如何联合起来重塑全新驾驶与出行方式的动人故事。
一本关于无人驾驶汽车开发过程中戏剧性与曲折性故事的精妙之作。
自动驾驶汽车是近年来蕞值得夸耀的技术突破之一。但事实证明,早期有关自动驾驶汽车将很快上路的承诺还为时过早。亚历克斯·戴维斯在《自动驾驶之争》中讲述了自动驾驶从起源直到今天的曲折动人的细节。
故事从美国国防部高ji研究计划局(DARPA)开始,该机构负责开发一种与无人机类似的陆基无人车,可以在战区作战而不危及人类生命。接着,该机构接连三次举办无人车“大挑战赛”,吸引了许多有远见之士,其中不少人是学生和业余爱好者,他们把自动驾驶这项技术从电影式的幻想变成了接近现实的技术。这些年轻的挑战者很快就与硅谷巨头(谷歌和优步)联系在了一起,打算为全世界提供一种全新的驾驶方式。很快,汽车制造商也加入了这一探索,有些制造商是自己独立研发,有些是与科技巨头合作。但随着道路测试的进行,人们发现,在没有人类帮助的情况下让汽车自动驾驶,这个挑战比预期的更为严峻。
《自动驾驶之争》探索了改变人类交通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前沿未来,介绍了该行业的关键人物,从DARPA成立初期的热情,到他们日益意识到:虽然人工智能还没有为高峰时段的交通状况做好准备,但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做好了重塑人类出行方式的准备。
|
關於作者: |
亚历克斯·戴维斯
《大西洋月刊》编辑,负责报道世界一ji方程式锦标赛。曾是《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高ji编辑,负责交通领域前瞻性、趋势性方面的深入报道。
曾是《连线》(WIRED) 杂志的编辑,并于2016年在该杂志开办了交通版块。除了自动驾驶汽车,他还涉足从自行车道到电动航空等基础设施设计与建设的方方面面。
发表多篇关于驾驶的精彩文章,内容不仅涉及通用汽车在“生产出普通消费者也能负担得起的远程电动汽车\方面如何击败特斯拉,还涉及新兴的飞行汽车行业,以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司的X实验室。
|
目錄:
|
推荐序 江湖依旧在 人已是传说
前言 Waymo 对决优步
第 1 章 祖母测试,DARPA 大挑战赛的源头
第 2 章 极客和国债,每次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失败
第 3 章 沙暴车,孤儿优先
第 4 章 抽搐和烟雾,不可忽视的劲旅
第 5 章 与神对话
第 6 章 大骗子时代——这就是成就伟大的原因
第 7 章 去硅谷冒险,现实的持续再现
第 8 章 上车的人
第 9 章 赢家通吃
第 10 章 长而缓慢的驴子地狱之旅
第 11 章 沙漠之死
结语 起跑线
译后记 时间足够你爱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 江湖依旧在 人已是传说
吴甘沙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EO
倘若不在自动驾驶这个行业,我倒可以来个百晓生点评兵器谱,毫无心理负担地指点这个江湖。可惜身在其中,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个序只能隔靴搔痒、引用书中内容。
我把本书当作武侠小说来读。
如果非要给自动驾驶排一排江湖史、三部曲,2016 年到 2021 年是《射雕英雄传》,2021 年以后是《神雕侠侣》。对于大多数 2016 年才闯入这个江湖的人(包括我)来说,甫一出场便是本书终章,而那正是宗师引退、传说消隐、江湖纷争开始的“射雕”时代。我一直想追溯传说的起源,可惜 2015 年约翰·马尔科夫(John Markoff)的《与机器人共舞》(Machines of Loving Grace)与此相关的只有一章篇幅,譬如雪泥鸿爪。终于等来这本“射雕前传”,从华山论剑开始,谈笑英雄无限事。
有人会说你强行碰瓷,我承认,但是在那时空意境里,我不能停止侠之大者的想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书里的那几位主人公,不就是五绝吗?而从 2004 年到 2007 年的三次大赛,不就是华山论剑吗?
当然,要硬说这是东邪那是西毒,可能有点牵强,博主六神磊磊对五绝有个精辟的论述,五个人代表着五种人格,倒是非常贴近这段历史。
塞巴斯蒂安·特龙(Sebastian Thrun),如东邪一般自由,从卡耐基梅隆负气出走,来到斯坦福,在第二次论剑中带着几个叛将奇迹般反杀卡耐基梅隆,又从斯坦福来到谷歌,吹响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序曲,在渐入佳境之时拂衣而去,创建优达学城,在自动驾驶的江湖里深藏了功与名。
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像西毒一般被欲望驱动。他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观,出身寒微(美国自动驾驶大学四强中最弱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没有多少赞助,要快速成功,于是剑出偏锋,用双轮摩托车参赛。为了谋生,他可以当 Velodyne 激光雷达的推销员。为了吸引眼球,他搞无人车送比萨、无人卡车送啤酒的花活儿。他的价值观是充满争议的,为了最大化个人利益,可以脚踩两只船——一边在谷歌做甲方、一边向自己的私人公司大买特买,然后拿了谷歌的巨额奖金和商业机密,转投竞争对手优步。为了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可以绕过公司直接和地方议员推动自动驾驶法案。而在优步,他叫嚣“如果你的职责是推进技术的发展,你就不能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safety second)”。但一切的一切可能来源于他的世界观,他自认是上帝的信使,上帝是机器人,而机器注定统治人类。
东邪与西毒的关系,恰如自由与欲望相生又相克。特龙在才气和商业智慧上与莱万多夫斯基惺惺相惜(特龙也是先办一个公司再卖给谷歌),第一个将其纳入麾下,但又不敢过于重用。关于接班人,他在莱万多夫斯基与克里斯·厄姆森(Chris Urmson)之间举棋不定,莱万多夫斯基的速度和执行力让他欣赏,但两面性让他害怕,“他总有一个秘密计划,并且你不知道”(《连线》杂志),然而又有孩子般的真情流露,一次与厄姆森交流时声泪俱下。
西毒与北丐不共戴天。出身北境的厄姆森,有北丐一般的责任感。作为卡耐基梅隆嫡出的第二代领袖,他的做事方式与 quick and dirty制胜的莱万多夫斯基处处相左,俩人在谷歌演绎了“责任对决欲望”的 7 年战争,又都在 2016 年——第二个时代来临的那年——离开谷歌。莱万多夫斯基辗转来到优步,把优步的无人驾驶部门做到 72.5 亿美元的估值。这时谷歌杀出,把莱万多夫斯基和优步告上法庭。天不怜见,优步无人车致命事故发生,优步的形势急转直下,黯然将自动驾驶部门卖给一家创业公司,宿命的地方在于,买家正是厄姆森。他在公司文化中赫然写下:“以诚信立身——即使这会让我们变慢或少赚,我们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要混蛋(No jerk)……我们不在耍性子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身上浪费时间”。刀刀不离莱万多夫斯基。
厄姆森的入行,离不开导师威廉·惠特克(William Whittaker),后者有中神通一样的高度和信仰。我有幸与惠特克有一面之缘,他强大的感染力和执行力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位曾是海军陆战队一员的机器人专家,曾经单枪匹马进入涉死之境,从高山上把友人遗体接回。他的座右铭是:“坚如磐石”,“如果你不能万无一失,则一事无成(If you haven’t done everything, you haven’t done a thing)”。相比特龙的事必躬亲,惠特克的风格是激发团队、设定雄心勃勃的目标、充分授权,然后退到幕后,确保赞助和后勤、让团队无后顾之忧。他也不是甩手掌柜,他定期参与团队会议,遭遇危机时冲在前面,失败时全部揽责。因为人们叫他 Red(红),卡耐基梅隆“红队”应运而生。没有人想到,这支当时最强大的自动驾驶战队却经历了最多的曲折,三次论剑,第一次全军覆没,第二次功败垂成,第三次才报仇雪恨,登上世界之巅。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很多年后,弟子们遍布各大门派,他却远离了自动驾驶的江湖。他没有退休,80 岁之高龄仍在挑战新的高峰——在月球飞行的机器人,坦然笑迎又一次失败。
那么,南帝是谁呢?段皇爷基本不出江湖,按照六神磊磊的说法,代表同理之心,有洞察之眼。抱歉,在这本书里还真找不出来某一个人。在我看来,有那么几位符合这个特质。
横跨斯坦福和卡耐基梅隆两大门派的机器人宗师、与惠特克同年的汉斯·莫拉维克(Hans Moravec),是有史以来第一辆无人车——斯坦福车的鼻祖。机器人也好,无人车也好,都无法规避他的“莫拉维克悖论”:计算机能吊打九段大师的棋艺,却在婴儿都能轻松拿捏的行动能力上败下阵来。本书数次提到,击败这个悖论,是后代无数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公司的梦想。
前言 Waymo 对决优步
2017 年 4 月一个清冽的周五,早上 9 点刚过。
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如同事们预料的那样,被一群律师簇拥着,出现在会议室里。近年来,莱万多夫斯基被那场自动驾驶领域的世纪诉讼搞得焦头烂额,充满讽刺意味的是,他本人是自动驾驶行业的开创者之一,却因此麻烦缠身。
如果不是刺眼的晨光从旧金山市中心第 22 层办公室的玻璃窗射进来,莱万多夫斯基兴许还能看到旧金山 - 奥克兰海湾大桥。这座约 13.5 千米长的大桥上每天都有约 26 万辆车驶过,它是贯通奥克兰、伯克利和东湾其他要津的主干线。
每天早上从 6 点钟开始,轿车、卡车、小货车和摩托车会排起长队等待支付通行费。这些车组成的滚滚车流,甚至会形成长达 1 千米的“拥堵地带”。如果哪天恰巧发生车祸,该地区的交通网会直接瘫痪。就像 18世纪的城里人从楼上通过窗户往大街上倒夜壶一样,以上拥堵现象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疯狂行为,源于人们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大家也缺乏更好的选择。
戴维·皮尔森(David Perlson)大律师供职于声名显赫的“白鞋所”A——昆鹰律师事务所(Quinn Emanuel Urquhart & Sullivan)。他开始质询:“您如今在何处高就?”
“优步。”莱万多夫斯基回答。他身高近两米,身形瘦削,头发乌黑,但发际线已经开始后移。为了今天这个场合,他还专门穿了件蓝衬衣,但没有打领带。B 除了脚上的黑球鞋,他这身打扮和硅谷标准的工程师的着装没什么差别:牛仔裤和 T 恤衫,都是那天早上从衣柜最上层随便拿出来的。
“好的,”皮尔森继续问道,“那您在优步的职位是什么?”
“我是工程副总裁。”莱万多夫斯基答道。
“身为工程副总裁,您的职责是什么?”
莱万多夫斯基的律师表示反对,他让莱万多夫斯基照着面前桌子上的一张纸念:“根据律师的建议,我谨保持沉默,不回答这一问题。这是《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赋予我的权利。”
“您在优步工作了多久?”
“根据律师的建议,我谨保持沉默,不回答这一问题。这是《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赋予我的权利。”
在接下来的 6 个小时里,莱万多夫斯基拒绝回答那些他认为只听信了一面之词就对自己横加指责的问题。
“您在谷歌工作时,曾获得谷歌数千万美元的赔偿。这个说法准确吗?”
“受雇于谷歌期间,您和优步的人开始商量,准备另起炉灶成立一家新公司,是不是?”
“受雇于谷歌期间,您和优步的人就已经谋划,让优步来收购这家新公司,是不是?”
“这个新公司就是后来的 OttoA,对吗?”
“受雇于谷歌期间,您就已经开始招揽谷歌的工程师加入这家新公司,这样一来,您就可以剽窃谷歌的雷达技术了,是不是?”
“您从谷歌离职前,拿走了 1.4 万份机密文档,是不是?”
“而利用这 1.4 万份从谷歌拿走的文档,您可以更快地在 Otto 复用谷歌的无人驾驶技术,是不是?”
“莱万多夫斯基先生,您利用这 1.4 万份从谷歌窃取的机密文档,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以 6.8 亿美元的价格将 Otto 卖给优步,是不是?”
莱万多夫斯基对各种质询始终不发一言,只是援引《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赋予他神圣的缄默权。
其 实, 莱 万 多 夫 斯 基 只 是 两 大 科 技 巨 头 之 间 的 法 律 纠 纷 案 ——“Waymo 诉优步案”前期出庭作证的众多证人之一。
Waymo 最初是谷歌内部一个名为 Chauffeur 的创新项目,现在成为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独立子公司。优步则是一家估值极高的打车软件研发公司,自 2009 年创立以来,几乎颠覆了全球的出行方式。这两大巨头积极布局并竞相研发和部署无人驾驶汽车。
而这两家公司“战争”的核心,就是时年 37 岁的莱万多夫斯基。
莱万多夫斯基加入优步之前,曾效力于谷歌多年。Waymo 声称,2015 年 12 月 11 日,莱万多夫斯基从 Waymo 的服务器下载了多达 1.4 万份技术文件到公司配发的笔记本电脑上,其中许多文件内容涉及谷歌至关重要的激光雷达、视觉感知的内部工作成果。莱万多夫斯基还将一张SD 卡插入电脑长达 8 个小时,然后安装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来清除下载证据。
6 周后,莱万多夫斯基辞职并成立了 Otto 公司——一家致力于研发自动驾驶卡车的初创企业。几个月后,优步以 6.8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Otto,对于这样一家年轻的公司来说,这个价格令人震惊。更令人起疑的是,莱万多夫斯基很快出任了优步无人驾驶业务负责人。
Waymo 诉称,在莱万多夫斯基的指导下,优步的工程师们最终利用这些文件加速布局了无人驾驶技术,迎头赶上了谷歌。要知道,优步之前在此领域失了先机,直到 2015 年才开始研究自动驾驶技术,比谷歌足足晚了 6 年。Waymo 认为,优步拥有的那些在科罗拉多州和内华达州高速公路上跑着的无人驾驶卡车和在匹兹堡来回穿梭的无人驾驶汽车,到底依靠谁的核心技术,答案不言而喻。这些车的驾驶室里虽然有安全员,但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会以月计而不是以年计,人类驾驶员迟早要被取代。
负责此案的法官不走寻常路,建议司法部对莱万多夫斯基提出刑事指控。法官提出该建议一周后,优步解雇了莱万多夫斯基,理由是他不够配合公司法务工作。优步并不关心它的前明星员工的下场——这家伙已经扬名立万。优步忙着操心自己,它宣称,莱万多夫斯基没有把老东家的任何商业秘密带到新公司来。
如果 Waymo 的律师团队让陪审团采信优步是通过“作弊”获得无人驾驶技术的成功,那么优步的所有付出都会前功尽弃。而这不仅仅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冲击,还将是一场关乎公司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优步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 A 表示,无人驾驶汽车将比人类驾驶的汽车更安全、更便宜,任何提供这种汽车的服务商都将主导市场。“为了让优步在未来继续存在,我们可能要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导者。”
卡兰尼克没有错,未来驾驶汽车的将是机器人。2018 年 2 月,Waymo诉优步案开始时,自动驾驶汽车的车队已经在硅谷、旧金山、匹兹堡、菲尼克斯(凤凰城)、底特律、波士顿、慕尼黑和新加坡的街道上行驶。特斯拉、凯迪拉克、宝马、奥迪、梅赛德斯 - 奔驰、日产和其他汽车制造商开始销售能够在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的汽车。与谷歌和优步一样,福特、通用汽车和其他公司也在研发不需要方向盘或踏板的完全无人驾驶的汽车。数十家公司——从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巨头到最小的初创企业,纷纷涌入这个有点儿“科技乌托邦”意味的风口。
美国工人每天开车上下班平均要花近 1 个小时,无人驾驶技术将把人们从这项苦差事中解放出来。机器人永远不会喝醉、疲倦、生气或分心,无人驾驶技术将大幅减少交通事故,因为数据统计,90% 以上的车祸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车祸每年造成大约 4 万美国人死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 100 万。
优步和 Waymo 的高管们为终结交通事故而大唱无人驾驶的赞歌,但他们并没有在法庭上争执到底谁才能拯救更多生命。之所以“开战”,是因为这两家科技巨头都期望在这个 2025 年和 2035 年将分别达到 420 亿美元和 770 亿美元规模的无人驾驶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届时每年将有1 200 万辆新的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到 2050 年,自动驾驶技术可能每年为世界经济贡献 7 万亿美元,这项技术的落地可以让人们的出行更安全,运输货物更便宜,堵在路上时更放松。
这就是现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私家车的出现塑造了城市、郊区和农村。汽车塑造了文化、启迪了艺术,甚至汽车本身也成为艺术。私家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和定义了中产阶级。自动驾驶汽车将如何进行测试、认证、投保和操作,人们对此仍然存有疑问,但这些都是细节。人类驾驶行为的转变,有望深刻改变交通出行模式。当然无人驾驶技术提供了改造城市、纠正过去错误的新机会。
无人驾驶汽车也将走向共享,而且比现在的出租车或优步打车更便宜。无人驾驶出租车不需要占用城市宝贵的停车空间,而是会自行去人口密度较低的地方停车。无人驾驶车将使用电力而不是汽油,减少污染,帮助电力平衡,无人驾驶也会提高生产力。我们现在难以预料更多的影响:就像智能手机催生了一个应用生态系统,包括由优步主导的网约车市场,同样可以凭借无人驾驶创造一个全新的行业。
批评者和怀疑论者担心这项技术会引发郊区的扩张,如果人们可以在路上工作、睡觉或放松,那么他们对长时间的通勤就不会太介意。智能汽车的前景可能会削弱政府官员为可靠、公平的公共交通提供资金的兴趣。同时,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会毁掉驾驶爱好者的乐趣,并增加人们的网络安全风险,因为它可能会成为黑客的新目标。观察人士注意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可能会让 400 万靠开车谋生的美国人失去工作。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动驾驶汽车的时代即将到来,就像帆船、蒸汽机、内燃机和飞机一样,这项推动社会前进的技术将彻底改变世界。
当莱万多夫斯基走进会议室准备作证时,他预感到自己的声誉,或许还有事业,即将毁于一旦。法官称 Waymo 的指控是他长时间以来见过的最有力的证词之一,优步也抛弃了莱万多夫斯基。莱万多夫斯基的律师警告说,盗取商业秘密的刑事指控可能意味着数年的监禁,也难怪莱万多夫斯基做出了安全但令人沮丧的选择——保持沉默。
庭审那天的证词中,莱万多夫斯基将“《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赋予我的权利”这句话重复了 387 次,这样做可能会在法律上保护他,但同时也意味着,在批评声浪最大的时候,没有人为他辩护,没有人说他在谷歌自动驾驶研究之初就参与了这项研究,也没人说他在实现技术落地方面所做的贡献可能比其他任何人都多。但在 6 小时的陈述时间还剩 20 分钟时,优步的律师问莱万多夫斯基,当他还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研究生时,他是如何听说 DARPA 大挑战赛的。由于这个话题与案件的事实关系不大,律师允许他回答。这个回答让莱万多夫斯基回想起 2002 年,他与住在比利时的母亲的一次对话。
“妈妈知道我有多喜欢机器人,也知道我有多喜欢制作东西。当她发现这个由美国国防部赞助的竞赛时,就给我打了电话。当我看到它的时候,我忍不住了。”
“这是一场从洛杉矶穿越沙漠直到拉斯维加斯的比赛,”莱万多夫斯基说,“我们的做法是在没有任何远程控制或协助的情况下,将一辆汽车投入比赛中。这就意味着,参赛车辆从起点至终点完全依靠自动驾驶。”他用来参赛的是一辆名为“幻影骑士”(Ghostrider)的摩托车。
“我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但也组建了一个团队来帮忙。”莱万多夫斯基说,“坦白讲,这是一个相当疯狂的想法。这辆自动驾驶摩托车最终并没有到达沙漠的另一边,但当美国伟大的博物馆‘召唤’它时,它才穿越了整个国家 A。我把它捐给了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它现在就在那里。”
几个关于无人车挑战赛的问题过后,庭审又回到了之前的状态:律师质询,莱万多夫斯基继续援引《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保持沉默。但莱万多夫斯基对科技史的贡献,并没有在“幻影骑士”被送到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后结束,那只是无人驾驶的起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