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HK$
1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81.4
|
編輯推薦: |
1. 上岸宝典:备战高考、公务员考试参考书,非虚构写作和公文写作的红宝书。
2. 应试指南:中高考生的高分作文指南,让学生跳出套路框架和认知障碍,在较高的观念水位和批判性思维下写作。
3.博雅教育:培养大众的基本阅读写作技能,助力大家在工作中大展身手,让领导和同事眼前一亮。
4. 时事直通车:破解2021-2023年的重要时事热点,聚焦社会议题和民生关切,营造可观、冷静的评论氛围,传递理性思考的积极能量,提高大众的评论修养。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知名时事评论员、《中国青年报》编委曹林近两年的时评文章精选集,是《时评中国》系列的第4本。
本书分为“思维方法”“时代记录”“冰点暖评”“不同观点”“媒介素养”“写作精要”六辑,将延续《时评中国》系列对于社会议题、民生热点的理性评论,同时在内容体例上,将进行升级调整,增加对评论写作的实践性指导,对近年高考作文题进行专业分析,提炼评论的写作方法,以满足广大中学语文老师和学生对于评论写作方法的关注与需求。
|
關於作者: |
曹林
----------------------------
曹林,《中国青年报》编委、高级编辑,新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评论业界导师。中宣部、“双千计划”入选者,七次获“中国新闻奖”,第五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得主,著有《时评写作十六讲》《时评中国》系列、《北大熏出来的评论》等,多家报纸和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连续多年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授新闻评论课程。多次给中学生讲授高考作文写作和批判性思维训练,深受学生喜爱。
|
目錄:
|
自序 I
思维方法 001
时评这样写 寻找简单并怀疑它,寻找复杂并使之有序 003
别被“精彩”废了,忍受枯燥是一种筛选机制 007
读书是一件需要绕远路的事 012
拿什么拯救被“梗”住的“文字失语者” 016
语文教育决定了影响你一生的关键素养 020
没读百本经典,不要轻易谈批判性思维 025
面向生活,避免评论的过度反思 029
读书无捷径,必须靠身体去死磕 032
习惯那种没有金句和答案的读书 035
“重视频轻文字”已造成灾难性恶果 038
文字阅读的“间离效果” 042
千万不能让“考研思维”支配你的大学 045
慎把“网络社会标准”当普遍标准 049
找到所爱所擅长,大学里要做的 20 件事 052
二
谢绝无思之问,做一个诚实的提问者 058
“另一种声音”与批判性思维 062
整体性视角与批判性思维 065
只有“根系阅读”才能支撑一个人的写作 068
思维混乱的人有个共性,他们很少写作 072
时代记录 077
时评这样写 学会锚定评论的“基准线” 079
ChatGPT 强大智能是对人的反向测试 081
不要把别人的无奈和不堪当励志 085
不被疫情驯化,不被疫情心态支配 088
“小镇做题家”是这个社会坚定的公平信仰者 091
千万不要让他们眼里的光消失 094
“爱国”应是一个有包容性的词 097
名人明星必须克制“通吃欲望” 100
张文宏为百姓说了公道话,就地过年不是理所当然 103
复旦大学坦荡荡的调查给张文宏卸下了重负 106
唐山打人案,我们需要怎样的愤怒 109
不怕百姓骂“草包”,就怕自证确实是“草包” 113
要有向“历史遗留问题”开刀的还账责任 116
济源张书记的耳光不是舆情,是病情和案情 119
鹤壁奇葩通报所暴露的教育盲、法律盲、传播盲 122
瑞丽的声音是民情,不是负面舆情 125
你以为义乌只是有钱啊,诚意是钱砸不出的 128
不上进只上香?谁在给年轻人泼污水 131
三
乐见这一次人性逻辑战胜了流量逻辑 134
荆州新书记啊,耳光响起来,还要落下来 137
衣不遮体的分明是西安地铁! 140
真对李云迪有耻感的话不是拿他“游街” 143
不要诱引人性对私生活的审判激情 146
“省钱省出人命”的归因,傲慢无知又冷血 149
爱情是私事,家暴是公事,这是文明对马金瑜应有的善意 152
全红婵爸爸的“三观”战胜了算法逻辑 155
有几个人没像罗翔那样逃避过弱者的凝视 158
攻击受害者妞妞父亲,他们缺乏基本人性 161
对奥运健儿的“网暴”很凶猛,公众强悍地把她们护在身后 164
苏炳添“玩梗”上热搜,年轻人偶像审美的重构 168
让苦命流调后的生活被看见,这就是新闻理想 171
扎堆催生下,关心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体现良心 174
冰点暖评 177
时评这样写 从“全面看问题”的思维巫术中跳出来 179
文明就是穿两只鞋的能想着穿一只鞋的人 183
从一份遗书和告别视频中读到的死亡观 187
谁不希望遇见一个能停下课一起看晚霞的老师 190
这就是老师比一般职业受到更多尊敬的原因 193
拼什么也比不上拼读书 196
就地过年的不甘心,用另一种年味来补偿 199
熟悉的陌生人,这温暖群像深深打动了我 201
谢谢这份像游子一样被亲人惦记的温柔 204
这位河南母亲让我们看到了远程救援的希望 207
不要用我们的成见把医生困在手术室 210
不要吝啬奖牌榜和热度,给残奥会应有的尊重 213
买书时的犹豫,不是每个人都愿去理解 216
刘德华上热搜,十三年的时差尤其动人 219
像张桂梅那样关心弱小者的利益 222
“丑东西”丑成什么样,才会被夸可爱 225
不是每个小店都能有幸遇到热心的记者 228
可能不是年味变淡,而是年在减负 232
有一种静悄悄的善良让我们很陌生 236
教授和学生在哪里,清华就在哪里 239
许倬云和刘慈欣,都在担心这件事 243
终于有机会跟孩子聊《大闹天宫》 247
“文盲”绝不是一个用来骂人的词 250
四 不同观点 255
时评这样写 评论写作需要会“讲故事” 257
抱歉,我无法同情记零分的考研透题者 261
别人的二舅治不了我们的精神内耗 264
“人血馒头”是一种莫须有的话语虚构 268
终于膨胀到“教人怎么做空难家属”的地步 271
林生斌需要走出来,舆论也要走出来 274
不要好斗到连个论文致谢都要开撕 277
从“北大附中 vlog”想到高考状元熊轩昂 280
中年何苦为难中年,“35 岁门槛”与年龄碾压 283
四
面对矿难慎说“奇迹”是应有的报道文明 286
动辄“对不起,占用了公共资源”是一种什么病 289
别迷信学霸秘籍,学霸教训是更宝贵的财富 292
为什么越禁止说高考状元越刺激传播 295
新闻专业本科毕业不能失去就业欲望 298
我反对这样的“躺平” 301
面对郭刚堂,不苛求不加戏是一种美德 304
安全区域的闲人愤怒,少点貌似忠厚的恶毒 307
一篇文章打掉企业多少股价绝不值得夸耀 310
保研完全没你想的那么重要 313
鲁迅的孙子都不会写作文,然后呢? 316
别拿“媛”字造新闻,别人为地制造“媛罪” 319
大学有一流二流之分,为何学历却不正当 322
为什么孩子那么反感大人谈谷爱凌 325
别贪图免费,除非你的时间不值钱 328
正视“努力不一定有回报”这个真丧命题 331
“我心善,眼里见不得穷人”砸了轿夫的饭碗 334
五 媒介素养 337
时评这样写 在缺席和盲区中找到新角度 339
为什么公平正义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 343
跟着张文宏学写作技巧和媒介素养 348
我们是信息巨人,却可能变成知识侏儒 353
意识到大多是“小作文大赛”,你就会冷静很多 356
别怪他们嘲笑博士了,认识到自己无知需要相当程度的知识 359
五
当你做错了,没人会忘记,那当你做对了呢? 362
健身卡冷静期不需 7 天,也许 1 小时就行 365
该严惩,但别在标题中强化“女干部”标签 368
能好好用文字表达的就别生产视频垃圾 371
泛滥的悬念标题党,你们是阻碍透明传播的公害 374
卖卸妆湿巾的“全棉时代”,先卸去脸上扭曲的公关妆 378
世界充满了文案味儿 381
吴亦凡这事锤到这程度,没人进监狱是法律之耻 384
应反思预警应急问题,但不要苛责河南媒体 387
珍惜那些不把你当流量韭菜收割的人 390
看来俞敏洪、董宇辉已有充分的“网红”准备 394
爱了哭了酸了慕了:滤镜人格与幼齿化语言 397
毕业时没 30 万字打底,很难有找工作的底气 400
新闻业是一个知识很容易老化的行业 403
简历首先筛选掉那些没有代表作的人 407
记者节不焦虑,让新事物回过头来追着你跑 410
六 写作精要 415
时评这样写 跨越从“想”到“写”的障碍 417
解析 2021 年高考作文:“不躺平”的一万种写法 420
跳出套路迷思,用批判性思维驱动作文写作 426
“对思”与“否思”:思维“热启动”让写作有话可说 434
解析 2022 年高考作文:修辞想象力——论点角度
“开挂”的思维支点 444
张力、景深、意象:深度评论的三种结构 454
六
评论写作是一种通识通用能力 465
以评论写作跳出校园内卷,向外自由舒展 468
文学没死,但余华把作文课给讲“死”了 471
你的写作别被新媒体技巧培训给毁了 476
善用“思维转折字”驾驭评论写作 479
评论写作不要泛道德化 482
评论员需要“评论区想象力” 485
评论写作需要一面镜子 488
用“逻辑纵深字”驱动写作深度 492
答苏州中学高三学生 495
后记 不要用你的“圆润成熟”拖年轻人后腿 503
|
內容試閱:
|
写作要有一个问题
在心中奔涌
《时评中国》系列出到第四辑了,说实话,六年前出第一辑时,真没想着后续会出系列,是读者的鼓励与厚爱给了系列以生命,给了我不断更新的动力。虽然文章每一个字都是我写的,但文字从脱稿开始,很多时候就跟作者“无关”了,读者的阅读、阐释、传播和分享赋予了它力量。特别是依赖“时效热度”的时评文字,要摆脱“只有一两天生命”的文体宿命,需要文字的耐思力,更需要一个读者群落愿意倾注耐心和信任的对话。常有读者朋友在公众号后台催更,“第四辑”何时出来?让文字和思考沉淀两年后,我忐忑地捧出了这本书,继续一起阅读这个时代,一起分享对批判性思维、写作方法、生存困惑、热点话题的理解。
过去两三年,我们都是在疫情中度过,也许都被某种无以名状的“疫情心态”支配。记得疫情时间看到一条新闻,至今想起仍特别难受,某地举行给孩子点朱砂的仪式,大人抬手给孩子点朱砂,孩子竟然习惯性地张开嘴,以为是给她做核酸。还有一个地方,测试孩子的反诈骗能力,陌生人用糖骗孩子,没有一个孩子上当受骗,可当说“带孩子去做核酸”时,没有一个孩子幸免于骗,都跟着走了。面对考试中的成语填空“三 × 两 ×”,不少学生都填成了“三天两检”。面对这些很像段子的生活,真的笑不出来,时代的一粒灰,已经像大山一样压在人们心上,疫情已经不只是疫情,而已悄悄潜入人们的肌肉记忆和精神世界,驯化着人们的心态和思维。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要被那种“疫情心态”所支配。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在一次讲座中跟学生说:虽然生活失去常态,耳边常常响起“非必要不××”,但思考要保持正常,精神世界不能被棉签、口罩、消毒水和隔离线所驯化。胶着的疫情有时候让我们寸步难行,身体动弹不得,“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甚至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拉扯着我们,让我们的身体在无力中“躺平”。然而,我们的思想绝不能“躺平”,不能失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能在“身体的麻木自动性”中失去对问题的追问。
我用的是“疫情心态”这个词,当下虽然恢复正常了,但心态并不会立刻“如生活那样复原”,可能仍会被那种焦虑所形成的肌肉记忆所支配。北京大学的戴锦华老师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了这种后遗症,她说:“我原来非常错误地同情孩子们,觉得他们被迫在家里,被迫在家上网课,会有多么痛苦。后来很多家长跟我说,孩子不希望复课,不想走出家门,甚至恐惧走出家门,去真切地和他人‘肉身’相遇。”习惯了把自己的身体流动和生活欲望压缩到最低限度,并蜷缩在个人小世界中,这就是我说的“疫情心态”的延续。
耳边已经听不见疫情时期那些响亮的口号,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更要走出来。想起一个大学生写的短诗《非必要离校》,写满了对“非必要”的想象:“实习、挂号、雅思课,算是必要的吧 / 那蹲守一朵飞檐上的云呢 / 捂回一袋板栗呢 / 被落叶淋上头发呢 /坐 两个小时昏昏欲睡的校车,去牵另一半的手 呢 / 万一,这张照片被传成经典呢 / 万一,这袋板栗分给了一个濒临崩溃的同学呢 / 万一,淋湿的是一个诗人呢 / 万一,这辈子就是他呢 / 疫情让这一切都变成了正襟危坐的必要 / 诶,人间是由无数个非必要组成的呀。”
特别欣赏这种批判性思考,在思考中保持正常的思想呼吸。是啊,这个世界的美丽、生命的活力与创造力、生活的魅力,不就是由无数个“非必要”组成的吗?这首诗里,就包含着年轻人在精神世界对现实中“非必要不 ××”的抗拒。身体被困在疫情系统中,精神世界不能被困,应保持着对那些“非必要”的想象、提问和批判性思考,在别人停止思考的地方多思考几分钟,在让身体变得“麻木自动”的问题上反身思考一下,把那些被很多人当成标准答案的结论变成问题:为什么?前提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答案?到底是我真的相信,是有论据支撑的信念,还是“他希望我相信”“他认为我相信”“我害怕不相信会受到惩罚”?即使知道这些问题将遭遇的是一堵墙,是沉默或鄙视,也不能放弃去说去问:请给我一个理由!
这也是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所在,即有能力去抗拒那种未经思考的“麻木自动性”,试着勇敢一点,保持对问题的敏感,把答案变成问题,敢于去发问,对判断进行判断,不轻易在“这是现实国情”“说这些有什么用”“又改变不了什么”“只要跟着做就行了”“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哪里都一样”“别人又不是傻子”中放弃思考,不听见别人说也就跟着说,不顺从地被喂养和驯化。
写作需要有一个问题在心中奔涌,有惑才思,不平则鸣,“问题”奔涌的出口,就是带着你思想体温的文字。很多时候写不出来,不是文笔不好,也不是没找到角度,而是缺乏问题的驱动。用那些死记硬背的套话、材料、金句、警句、模式、众所周知的正能量案例、标准化的腔调、政治正确式的结论,或者储备自以为高深的哲学理论去写作,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心中有一个问题在燃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写作才有了一种气贯长虹的深层的动力机制,才能一气呵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经典的问题驱动,才有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编、憋、挤”出来的文章,自己写得难受,在别人看来更面目可憎。
捧到读者面前的这些文章,就是无数个问题在我心中奔涌后的产物,它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思考的过程,试图跳脱“疫情心态”的支配而努力关注那些“非必要”。这些问题,有些是我的“个人问题”,有些是“公共困惑”,更多的是在此起彼伏
的热点中被忽略、被淹没、被视而不见的问题。相比《时评中国》系列前几辑,第四辑有了不少变化,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些思维方法和写作实用技巧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专门就写作所必需的批判性思维进行了分析,我们拿什么去写作?怎样才能发掘新角度?写作不是由文字和套路驱动的,而是思维方法,思维的认知高度与深度决定了论点角度和文字流畅度。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如何驱动批判性思维?如何在日常积累中训练批判性思维?怎样的读书才是能滋养写作的读书?第一章内容对这些“写作元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因为《时评中国》系列的不少读者是学写议论文的高中生,最后一章专门以这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为例,分析了高考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包括“如何避免无话可说”“如何用修辞想象力打开角度想象力”“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给高考写作加分”等,让高中生努力跳出套路框架和认知障碍,在较高的观念水位和批判性思维的驱动下去写作。
萨特说:“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是的,我的语言之界限就是我的生活之界限,思想和表达让我们更自由。在我看来,评论是一种避免自己被驯化的思想操练,在问题的燃烧中“解除当下的虚假观念的束缚”。拔掉手机这个“社交奶嘴”吧,打开这本《时评中国》,让问题在心中燃烧,让写作如地火奔涌。
2022 年 10 月 28 日于北京初稿
2023 年 3月 31日修订
不上进只上香?谁在给年轻人泼污水
平台和不少媒体都在讨论“年轻人上香”“拜孔子像”这个话题,关于“求好成绩、好工作”,网络上有各种段子,比如:“年轻人在‘做题’和‘作弊’之间,选择了‘作法’。”?本只是一种调侃,只是年轻人自嘲的“梗”,是借“梗”消愁的一种集体社交减压方式,但很快变成了各种“爹”们教训年轻人的由头:“这一代年轻人怎么了?”“不相信努力奋斗和读书改变命运了吗?”“怎么迷上拜佛上香了?”
社交媒体在评论这件事时,用的标签都是“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几个“上”字的矛盾张力,在视觉修辞中形成鲜明的互文讽刺效果。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坏的标签,又一次给年轻人扣上了撕之不去的污名。“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这里面包含着多重的污蔑和逻辑陷阱:其一,上香只是个别人的行为,并不是集体行为,全称判断对整体形成污名。其二,事实上是“个别年轻人上香”,但在传播中变成了“只上香”,什么叫“只上香”?你怎么知道别人没有做其他努力而“只上香”呢?一个“只”字完全扭曲了事实。其三,“不上课不上进”是怎么得出来的结论?显然是为了与“只上香”形成对立而臆想出来的标签,“上课”“上进”“上香”,为什么不能兼容,而非得从“上香”推理出“不上进不上课”呢?
“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明显是伪命题、坏命题,反事实反逻辑,是标题党为了营造剧场效果而刻意设置的冲突。先说说“上香”,“上香”其实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陷入某种迷信,不信奋斗而信鬼神。在我们的社会里,“上香”表达着一种美好的祝愿,是一种日常的心愿文化仪式。别只拿年轻人说事啊,看看每天去寺庙大山烧香拜佛的,年轻人占多少比例?年轻人并不是主流,为什么中年人、老年人上香拜佛求发财求长官求长寿,没人当成社会问题?年轻人去上个香,在前程上求个好彩头,怎么就成问题了?这显然潜藏着一种根深蒂固的“爹”视角:“爹”们上香可以,年轻人好好读书,上什么香啊!求个好前程好彩头,有个好的祝愿,没什么特别意义,跟我们拜年时说几句“恭喜发财”“万事如意”是差不多的意思,并不是“放弃其他努力”的“只上香”。如今就业形势严峻,工作难找,努力投简历、熬夜等回信之余,上个香求个好彩头,人之常情。上完香,继续投简历,挤地铁,跑面试。
“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这种对年轻人的污蔑,非常坏。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了科学理性的这一代年轻人,有多少人会迷信“只上香就能许一个好工作”呢?又有谁不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不读书不上进就幻想有一个好前途?实际上,不是他们不读书不上进,而是太追求上进,读书太“卷”了。“内卷”这个词在这些年得以流行,便是年轻人生存状态的体现。他们自小就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卷”,像陀螺一样被竞争抽打着,根本停不下来。高考誓师时略显“狰狞”的面孔,就是他们用力过猛的读书和奋斗姿态。“卷”高考,“卷”保研,“卷”教研,“卷”简历,“卷”公考,“卷”教资……“卷”到无力可“卷”,他们只能用“躺平”“佛系”“小镇做题家”这样的自嘲来释放无处安放的压力。
如此拼命地“卷”,用“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来对他们标签化,实在不厚道。“上香”,只是在“孔乙己长衫”的无助哀叹下给自己一点力量,就业如此严峻,求谁呢?没有关系可求,可以靠自己,自己已经足够努力了,那就交给命运吧,顺其自然。容得下烧香求发财,求升官求长寿,怎么就容不下年轻人在巨大压力下的这一点小小的期待?
总觉得我们的社会对年轻人存在一种“爹式凝视”,不是平视、共情和理解,而是用“爹”的权力目光来审视、期待和评判着年轻人:总想居高临下来几句说教,总以“恨铁不成钢”的规训视角评价年轻人的行为,总觉得比年轻人懂得更多,总认为无论如何“都是为了年轻人好”,并总感觉年轻人“在某方面不如上一代”。“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正是“爹式凝视”的产物,仿佛一个痛心疾首的老子在调教一个不成器、调皮贪玩的儿子。
年轻人需要的是站在他们的视角的关怀,而不是“爹式视角”的俯视和规训。这一代年轻人,应该是最相信“读书改变命运”的一代人,相信努力和奋斗的回报,拥有充分的知识自信。如果他们真的“不上进只上香”,也并不是他们“不够努力”的问题,我们都应该反思,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对知识和学历的自信,又是什么让他们去乞求神灵。“卷”得疲惫不堪的年轻人去上香,我们对此应该羞愧,而不是“爹性”上身,板起训话的面孔。
(微信公众号“吐槽青年博士”2023 年 3月 21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