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HK$
78.2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HK$
55.8
《
收尸人
》
售價:HK$
72.8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89.4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7.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0.7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2.2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本书开创了从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中认知城市和乡村的新路程,而这种解读是多维度、多尺度的,本书写作手法采用了书评、影评的形式,是一本很有意思的评论集,但它又不像一般的评论集那样重在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而是从城乡规划空间管理的视角叙述、解析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场景、过程和人物关系,并且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和作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制作和引用了一些反映城乡空间和人物关系的图表,图文并茂,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学术性,显示了评论的研究色彩。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名著中用规划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城乡建设与规划历程,解读城乡空间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城市规划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制度和责任的学科,社会责任感是城市规划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用专业知识解读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本情怀。
|
關於作者: |
郐艳丽,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理学博士,长期从事城乡规划教学和研究,发表50余篇文章,出版《乡村管理走向乡村治理》《中国城乡规划违法违规研究》《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中国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研究》10余部教材、专著和作品集。
|
目錄:
|
1 山林之启——从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看空间选择逻辑/郐艳丽
2 城市之变——从 《钟鼓楼》看北京旧城风貌/赵紫璇
3 时空之变——从 《钟鼓楼》看北京历史街区/吴欣妮
4 时代之叹——从 《平凡的世界》看城市带动乡村/陈熙
5 改革之变——从 《都市风流》看天津城市建设/吕臚然
6 时代之变——从 《白鹿原》看乡村精英治理/赵欣然
7 摩登之辩——从 《长恨歌》看上海日常生活/黄静怡
8 耙耧之深——从 《日光流年》看中国乡村秩序/张前民
9 茶都之叹——从 《茶人三部曲》看杭州城市空间/陈宇涵
10 时代之痛——从 《张居正》看明代城市空间/贺嘉麒
11 废都之殇——从 《废都》看西安城市建设/郭书洋
12 文明之哀——从 《额尔古纳河右岸》看驯鹿民族微败/吉惠玲
13 乡村之困——从 《湖光山色》看乡村旅游发展/朱思菱
14 再造之镇——从 《古船》看乡镇工业未来/杨昕艾
15 发展之路——从 《蛙》看高密社会变迁/付玥
16 官僚之殇——从 《天堂蒜薹之歌》看乡土文化根源/付广帅
17 乡村 “权”变——从 《望春风》看乡村治理结构/周柯宇
18 市井之烟——从 《繁花》看上海民间生活/涂凌杰
19 繁华之忆——从 《繁花》看上海都市记忆/戴一航
20 大河之运——从 《北上》看济宁城市发展/刘佳鑫
21 荡荡之河——从 《北上》看沿岸城市发展/郑福涛
22 风雨之摇——从 《人世间》看东北城市建设/韦雪珍
23 旧城之焕——从 《人世间》看哈市旧城更新/何乐轩
24 风云之城——从 《刻骨铭心》看南京城市变迁/黄曼
25 京城之变——从 《城南旧事》看北京城市更新/邓子钰
26 黑暗之毒——从 《呼兰河传》看东北乡土关切/王小嫄
27 古城之生——从 《城市表情》看苏州古城保护/王忱
28 鹭岛之声——从 《小城春秋》看近代厦门城/庄昱楷
29 迷途之围——从 《米格尔街》看殖民城市困境/尹亦凡
30 抱残之城——从 《古都》看日本古城保护/余娴静
31 乱世之光——从 《雾都孤儿》看英国济贫制度/阿丽代·帕合尔丁
32 破碎之城——从 《蝴蝶燃烧》看津巴布韦城市发展/王馨旎
33 自由之城——从 《流动的盛宴》看城市公共空间/李逸帆
34 洪流之荡——从 《战争与和平》看俄国近代城市/王森
35 孤独之城——从 《局外人》看北非阿尔及尔/张嘉慧
36 发展之路——从 《银、剑、石:拉丁美洲的三重烙印》看拉美影响机制/李志越
|
內容試閱:
|
城市规划学科在研究和支持城市化进程方面成果斐然,所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但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难以预测的变局。为了满足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市规划转型的需要,中国人民大学于2006年12月在公共管理学院下设立了城市规划与管理系。2011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部组织的学科调整中,我校以该系为依托,在公共管理学和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城乡发展与规划交叉学科。根据城市管理前沿的需要,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优势,目前已经形成与工学互补的城市管理本科“新文科”教学体系。城市管理是政府的公共行为,是公共利益维系背后的底线坚守,是市场需求满足背后的博弈和妥协,好的城市管理需要坚实的知识储备和人性的恒久温暖。“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为专业基础课,本人于2008年开始教授该课程,授课时间设在本科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培养计划规定的大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和学术分析方法。传统院校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一般采用大作业的形式,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而本系学生录取时文理兼收,动手能力差别较大。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和研究城乡问题的能力,领会城市规划专业的本质,规避弱点、发挥专长,遂采用“另类”的作业形式:从感性的文学名著中,用理性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GIS、CAD等分析技术解析城乡规划与建设历程,解读城乡空间规划与社会管理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逻辑推演、科学思考、价值判断和审美表达。
《从感性走向理性:城乡规划空间与管理视角下的文学作品解读》作品集的部于2015年出版,本书是该作品集的第八部,收录了2019级全体城市管理专业本科生及部分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作业,既有本人的教学感悟,也有学生的认真思考。以专业视角解读文学作品,是借用文学家的观察视角、采用全新的方式品读城市和辨识乡村,诠释了既有学术文献的数据和文字背后的真实历史与社会现实,是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首创和探索。文学赋予平淡的生活以光亮和希望,是造梦;而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则是圆梦,为了保护曾经的记忆,也为了创造美好的未来。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带有主观价值判断,难免有错误和偏颇之处,希望得到同行专家和专业学生的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