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新民说·沈祖棻全集:唐人七绝诗浅释

書城自編碼: 390034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古诗词
作者: 沈祖棻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859914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06.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3.4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7.3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89.4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0.4
《新民说·沈祖棻全集:宋词赏析 诵诗偶记》
+

HK$ 78.0
《诗经译注》
+

HK$ 239.6
《钱载诗集(汇评本 乾嘉诗文名家丛刊)》
+

HK$ 83.0
《唐诗里的唐朝 (一首诗看懂一段社会人生,真正的唐史,都在诗里》
+

HK$ 67.2
《唐人七绝诗浅释(程沈说诗词)》
+

HK$ 63.4
《四川近百年诗话·两松庵杂记》
編輯推薦:
◆ 本书是沈祖棻赏析唐人七绝之名作,一版再版,深受学界及读者好评,为诗词鉴赏类书籍中的范本。附录收入的《七绝诗论》首次由手稿整理排印出版,可与正文参照阅读。
◆ 沈祖棻诗词兼擅,以创作者纤细敏锐的触感切中腠理,探析诗句中的多重隐义,将七绝体裁的机括娓娓道出。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延拓了其阐释的深度与广度,不仅引初学者入门,亦俾使熟习者从中得益。
◆ 书中比照同类诗歌的赏析方法细致精当,予人启发,将题材、风格、艺术形式相近或相反的作品取而观之,既增加了鉴赏的趣味性,亦为普通读者品鉴古诗提供了引导性的帮助。此书可与《宋词赏析 诵诗偶记》比照阅读,感悟古典诗词历久弥新之神韵。
◆ 封面装帧由著名设计师陆智昌操刀设计,书法家周小英题签。内附作者珍贵留影、《七绝诗论》手稿、稀见版本等精美彩插,值得收藏。

◆本书为沈祖棻赏析唐人七绝的遗稿,以她多年教授唐人七绝课程为基底积淀而成。作者精选唐代诗人的出色绝句深入阐释,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大家名作均在其列,呈现了唐绝句的整体风貌,是一部赏析唐人七绝的经典之作。
內容簡介:
本书为沈祖棻赏析唐人七绝的经典名作。作者诗词创作经验既丰,复开设唐人七绝诗相关课程多年,此书是其厚积薄发之作,在遗稿基础上由程千帆整理而成。作者缕述七绝源流,爬罗剔抉,拈出八十余首具代表性的唐人七绝,深入讲解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并在每首之下系入主题或创作手法相似的诗作,评骘高下,细论得失,剖析透辟,由此可概览唐代风格繁富、言短味长的七绝成就,亦见出诗艺在诗人之间的研习传承和流变。附录《七绝诗论》首次由手稿排印整理出版,其中对历代七绝的概述和七绝诗法要点的归纳,皆独具心得,授人以渔,虽非定稿,但可一窥其治学之途。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沈祖棻(1909—1977),字子苾,别号紫曼,笔名绛燕、苏珂,原籍浙江海盐,出生于苏州。现代女词人、诗人、文学家。兼擅新旧文学创作,尤以词名,因名句“有斜阳处有春愁”,有“沈斜阳”之称。20世纪30年代先后毕业于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师从汪东、吴梅等耆学老宿。1949年以后,先后任教于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著有《涉江诗词集》《唐人七绝诗浅释》《宋词赏析》等。

▲ 主编简介
张春晓,沈祖棻外孙女。复旦大学古代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暨南大学文学院。著有《贾似道及其文学交游研究》《两宋民族战争本事小说戏曲故事演变》《有斜阳处有春愁》等。
目錄
赠苏书记 ……………………………………… 杜审言
边词 张敬忠
渡湘江 杜审言
蜀中九日 王勃
山行留客 ………………………………………… 张旭
江村即事 司空曙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回乡偶书(二首之一)…………………………… 贺知章
客发苕溪 [清]叶燮
回乡偶书(二首之二) 贺知章
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于逍遥堂,作两绝句,
读之殆不可为怀,因和其诗以自解。余观子由自
少旷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而
余亦窃闻其一二,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
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二
首录一) [宋]苏轼
纵笔(二首录一) [宋]苏轼
凉州词 ……………………………………………… 王翰
从军词 王涯
陇西行(四首录一) 陈陶
塞上曲(二首录一) 戴叔伦
暮过回乐烽 李益
凉州词(二首录一) ……………………………… 王之涣
塞上听吹笛 高适
渡破讷沙 李益
送魏二 …………………………………………… 王昌龄
卢溪别人 王昌龄
送韦评事 王维
写情 李益
长信秋词(五首之三)…………………………… 王昌龄
长信宫 孟迟
西宫秋怨 王昌龄
长信秋词(五首之一、四) 王昌龄
宫词(一百首录一) 王建
宫人斜 王建
长门怨 刘皂
杏叶诗 天宝宫人
云安阻雨 戎昱
赠汪伦 李白
闺怨 ……………………………………………… 王昌龄
闺妇 白居易
秋闺思(二首录一) 张仲素
江南行 张潮
古意 耿
从军行(七首录四)(烽火城西)………………… 王昌龄
成德乐 王表
又(琵琶起舞)…………………………………… 王昌龄
西归绝句(十二首录一) 元稹
宿青阳驿 武元衡
又(青海长云)…………………………………… 王昌龄
塞下曲(六首录一) 张仲素
少年行(四首录一) 令狐楚
又(大漠风尘)…………………………………… 王昌龄
赠李仆射愬(二首录一) 王建
出塞(二首录一)…………………………………王昌龄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录一) 李白
邠州词献高尚书(二首录一) 李涉
胡笳曲 无名氏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录一)……………………… 李白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录一) 杜甫
桃林夜贺晋公 韩愈
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
送红线 冷朝阳
谢亭送别 许浑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峨眉山月歌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李白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春夜洛城闻笛 …………………………………… 李白
黄鹤楼闻笛 李白
听角思归 顾况
十五夜望月 王建
客中作 ……………………………………………… 李白
江畔独步寻花(七首录一) 杜甫
秋词(二首录一) 刘禹锡
越中览古 …………………………………………… 李白
同张水部籍游曲江,寄白二十二舍人 韩愈
刘阮妻(二首录一) 元稹
苏台览古 李白
南游感兴 窦巩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邯郸至除夜思家 白居易
雁 罗邺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送李侍郎赴常州 贾至
送贾侍御使江外 岑参
别董大 高适
送沈子福归江东 ………………………………… 王维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送蜀客 雍陶
怀吴中冯秀才 杜牧
杨花 吴融
少年行(四首)……………………………………… 王维
营州歌 ……………………………………………… 高适
夜月 ……………………………………………… 刘方平
寒闺怨 白居易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录一) [宋]苏轼
三绝句 ……………………………………………… 杜甫
解闷(十二首录四)………………………………… 杜甫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录四) [宋]黄庭坚
存殁口号(二首录一) 杜甫
绝句四首(录一)…………………………………… 杜甫
征人怨 柳中庸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
听旧宫人穆氏唱歌 刘禹锡
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录一) 刘禹锡
赠弹筝人 温庭筠
春梦 ………………………………………………… 岑参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春兴 武元衡
华下(二首录一) 司空图
枫桥夜泊 …………………………………………… 张继
金陵渡 张祜
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二首) [清]王士禛
滁州西涧 ………………………………………… 韦应物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行寄兴 李华
寒食 ………………………………………………… 韩翃
春宫曲 王昌龄
集灵台(二首录一) 张祜
赠花卿 杜甫
逢病军人 …………………………………………… 卢纶
智度师(二首) 元稹
河湟旧卒 张乔
旧将军 李商隐
夜上受降城闻笛 ………………………………… 李益
从军北征 李益
边思 ………………………………………………… 李益
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陆游
上汝州郡楼 ………………………………………… 李益
观祈雨 ……………………………………………… 李约
蚕妇 杜荀鹤
蚕妇 来鹄
浪淘沙词(九首录一) 刘禹锡
公子行 孟宾于
代卖薪女赠诸妓 白居易
宫词(一百首录四)………………………………… 王建
宫词(三十首录二) 王涯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录二) 曹唐
比红儿诗(一百首录二) 罗虬
咏史诗(一百五十首录二) 胡曾
秋思 ………………………………………………… 张籍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白居易
逢入京使 岑参
王昭君 …………………………………………… 白居易
明妃怨 杨凌
明妃曲(四首录一) 储光羲
惆怅诗(十二首录一) 王涣
古来咏明妃、杨妃者多失其平,戏作二绝(录一) [清]赵翼
王昭君(二首) [清]刘献庭
燕子楼(三首)(楼上残灯)……………………… 张仲素
燕子楼(三首)(满床明月) 白居易
又(北邙松柏)…………………………………… 张仲素
又(钿晕罗衫) 白居易
又(适看鸿雁)…………………………………… 张仲素
又(今春有客) 白居易
金陵五题………………………………………… 刘禹锡
秦淮杂诗(十四首录四) [清]王士禛
竹枝词(二首录一)……………………………… 刘禹锡
新添声杨柳枝(二首录一) 温庭筠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刘禹锡
与歌者米嘉荣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 刘禹锡
东都望幸 章碣
题都城南庄 ………………………………………… 崔护
江楼感旧 赵嘏
杨柳枝词(九首录一) 刘禹锡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 柳宗元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杜牧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 元稹
得乐天书 元稹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
蓝桥驿见元九诗 白居易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南园(十三首录二)………………………………… 李贺
蔡中郎坟 温庭筠
将归旧山留别 陈羽
咏内人 ……………………………………………… 张祜
和孙明府怀旧山 雍陶
闺意献张水部 ………………………………… 朱庆馀
酬朱庆馀 张籍
赤壁 ………………………………………………… 杜牧
春恨(三首录一) 钱珝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录一)………………………… 杜牧
华清宫(二首录一) 吴融
华清宫(三首录二) 崔橹
过勤政楼 杜牧
江南春绝句 ………………………………………… 杜牧
赠别(二首录一)…………………………………… 杜牧
过分水岭 温庭筠
夜雨寄北 ………………………………………… 李商隐
州桥 [宋]王安石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李商隐
代魏宫私赠 李商隐
代元城吴令暗为答 李商隐
戏长安岭石 [宋]王安石
代答 [宋]王安石
嫦娥 ……………………………………………… 李商隐
月夕 李商隐
自遣诗(二十二首录一) 陆龟蒙
六年春遣怀(八首录二) 元稹
贾生 ……………………………………………… 李商隐
贾生 [宋]王安石
刘郎浦口号 吕温
瑶池 ……………………………………………… 李商隐
汉宫词 李商隐
汉宫 李商隐
咸阳值雨 ………………………………………… 温庭筠
宿城南亡友别墅 温庭筠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白莲 ……………………………………………… 陆龟蒙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
再过露筋祠 [清]王士禛
淮上与友人别 ……………………………………… 郑谷
闽中秋思 杜荀鹤
西施(二首录一) [清]袁枚
新上头 ……………………………………………… 韩偓
偶见 韩偓
杂兴(五首录一) 权德舆
再经胡城县 ……………………………………… 杜荀鹤
感弄猴人赐朱绂 罗隐
新沙 陆龟蒙
台城 ………………………………………………… 韦庄
杨柳枝词(九首录一) 刘禹锡
寄人(二首录一) 张泌

附录一 旧释二十三首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春思(二首录一) 贾至
山房春事(二首录一) 岑参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望中有怀 朱长文
杂兴(五首录一) 权德舆
隋宫燕 李益
汴河曲 李益
魏宫词(二首录一) 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录一)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九首录一) 刘禹锡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贾岛
重赠乐天 元稹
听夜筝有感 白居易
宫中词 朱庆馀
望夫词(三首录一) 施肩吾
题禅院 杜牧
南陵道中 杜牧
杨柳枝(八首录一) 温庭筠
黄蜀葵 薛能
寄蜀客 李商隐
席上赠歌者 郑谷

附录二 七绝诗论
渊源第一
家数第二
特质第三
格律第四
制作第五
类别第六(原缺)
后记 程千帆
后记 张春晓
內容試閱
《唐人七绝诗浅释》引言(节选)

五七言诗是古典诗歌中流行时间最久,杰出诗人最多,作品最丰富的一个领域,而以唐代为其登峰造极时期。它一般地又可分为古诗、律诗、绝句诗三类,但无论哪一种体裁的作品,绝大多数都体现了上述的一些值得注意之点。
诗是最精粹的语言。它用经过反复挑选过的最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其最美好、丰富和微妙的思想感情。而七言绝句则可算是最精粹的诗体之一,因为它以最经济的手段来表现最完整的意境或感情见长。当然五言绝句字数更少,但七绝虽然每句只比它多两个字,却显得委婉曲折,摇曳生姿,声辞俱美,情韵无穷,因而别有其动人之处。
七绝这种以短小的篇幅来表达丰富深刻内容的特征规定了:它在创作中,必须比篇幅较长的诗歌更严格地选择其所要表达的内容,摄取其中具有典型意义,能够从个别中体现一般的片段来加以表现。因而它所写的就往往是生活中精彩的场景,强烈的感受,灵魂底层的悸动,事物矛盾的高潮,或者一个风景优美的角落,一个人物突出的镜头。在多数七绝诗的杰作中,这种富有特色的艺术魅力乃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存在。
具有上述特色的七言绝句诗,和其他许多古典诗歌体制一样,来源是很古的;同时,在发展中,它与诗中联句的风气、律化的现象都有关系。因此,我们在讲到七言绝句的来源时也要涉及它们。
如众所周知,文学形式大都是为人民所创造,然后由作家加工,逐渐变得完美的,七言绝句也是这样。它起源于民间歌谣。七言绝句在形式上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全篇以七言四句组成。这种形式的歌谣出现得很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周朝春秋末期产生的史籍《逸周书》中的《周祝》篇。它是以歌谣体写成的含有教训意味的作品。在形式上,或者是全章以三言和七言六句组成,句法是三、三、七、三、三、七,或者是全章以七言四句组成。后者可以说是七言绝句的始祖。如:

凡彼济者必不怠,观彼圣人必趣时。
石有玉而伤其山,万民之患故在言。

汉以来这种歌谣也仍然流行,如《汉书·东方朔传》载有他的射覆辞:

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
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射覆是一种民间游戏,东方朔能够当场脱口而出地作成这样的七言韵文,可见这种腔调是他素所熟悉的亦即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歌谣样式。到了曹魏有《行者歌》:

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巍。
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

在东晋也有《豫州歌》:

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
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思歌且舞。

这些歌谣都是七言四句组成,所不同于后来的七言绝句的,是二句一换韵或四句全押韵。
南北朝以来,七言四句的歌谣及文人拟作渐渐多起来,并且在用韵的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民间歌谣方面,如隋代的《长白山歌》:

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
不畏官军千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

在文人创作方面,如北齐魏收的《挟瑟歌》:

春风宛转入曲房,兼送小苑百花香。
白马金鞍去未返,红妆玉箸下成行。

梁简文帝的《夜望单飞雁》:

天霜河北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这都已经是四句三韵,第一、第二、第四句押韵,第三句不押韵,就和后来最普通的七言绝句的押韵方式完全一致。再如北周庾信的《代人伤往》:

青田松上一黄鹤,相思树下两鸳鸯。
无事教渠更相失,不及从来莫作双。

则是四句二韵,第一、第二两句用对偶,第一句不押韵。这也是后来常见的七言绝句形式,不过全章和每句之间平仄还没有全部协调,也就是还没有严格地律化罢了。到了隋代,古诗律化已经相当普遍,律化了的绝句也随之出现。如无名氏的《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则和唐以来一般的七言绝句完全没有什么差别了。
根据现有的文学史知识来说,古代七言诗的起源并不迟于五言诗。但可能由于五言歌谣被采入乐府比七言歌谣早得多,因而它得以凭借音乐的力量,广为流布,先行发达。所以在汉魏六朝时期五言诗是非常有势力的,五言古诗在这时期成熟了,诗人们写出了不少的杰作;不但是五言古诗,就是五言四句的入乐歌谣,从晋以后,也愈来愈多。晋宋之际,吴歌、西曲的数量是丰富的,它们的基本形式是五言四句。当时文人所作五言四句的小诗也颇为盛行。但这时期的七言诗,特别是七言四句的诗则是很少的。可见五言四句和七言四句的民间歌谣起源虽都很早,但在唐以前,七言四句的诗歌,却不占重要地位。这和唐以来的情形大不相同。不仅如此,我们现在所用的七言绝句这一名称,也是从五言绝句那里借来的。因为六朝时代只有某些五言四句的诗方被称为绝句,而七言四句的诗却并没有这种名称。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习惯于用比兴手法写诗,曲折隐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因此,其作品的主题思想往往使读者难以捉摸。古代神话,后羿向西王母讨到了一些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偷来吃了,奔往月宫,就在那儿永远住下去了。诗人采用这个题材,写下这首诗。它究竟要表达什么,引起了后人的纷纷猜测。我们反复体味诗意,认为纪昀“此悼亡之诗,非咏嫦娥”的说法,是比较接近真实的。
在封建社会中,虽说夫妻之间的爱情只是婚姻的附加物,但爱情也是可以培养的。一对少男少女,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支配下,最初多少带有强制性地过着共同生活,但经过一段时间,也可以变得互相爱慕、怜惜和关切起来。一旦死别,也必然感到悲痛。在古典诗歌中,有所谓悼亡的作品,就是专指诗人为悼念自己亡故的配偶而写的。但古代妇女能诗者不多,所以悼亡之亡,又往往偏指女方,即作者的妻子(写诗悼念死去的妾、婢,不能称为悼亡)。
李商隐二十七岁和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在他四十岁的时候,王氏就死了。从前面读过的《夜雨寄北》一诗中,我们看得出,他们夫妻感情很好。所以王氏死后,他写过许多悼亡的诗篇,《嫦娥》则是其中的一首。
此诗写作者的死别之恨,相思之情。前半从自己着笔,后半从王氏着笔。首句是室内景物,在云母石嵌镶的屏风之上,蜡烛投射的影子已经很深暗了。古人的屏风放在床前,而在天明以前的一段时间,则是夜色最深的时候,由于夜色之深,更见烛影之深。这就暗示了合欢床上的独眠人一夜无眠的情况。次句是室外景物。拂晓时分,长长的银河已经渐渐西斜,灿烂的繁星也已沉落,时间由深夜而黎明了。室内屏风上的烛影,用一“深”字形容,窗外银河的落下,用一“渐”字形容,都是诗人在失眠之夜的细微的体察。
后两句接写死别相思之情,也就是对为什么一夜无眠的解答。但不从生者如何思念死者,如何痛苦悲伤来写,却从死者如何牵挂生者,如何凄凉寂寞来写。古代迷信,认为好人死了,可以升天,而将美貌的女子比作神仙,又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传统。全诗的布局是由景及情,由实而虚。第二句写了长河晓星,是当夜的生活实际。而由星、河想到月,想到月里嫦娥,想到她的孤独,也极自然近情。所以便以嫦娥之奔月,比王氏之死亡。在这三、四两句诗中,作者放纵了自己的想象。他想到,嫦娥到了月宫以后,虽然长生不老,永驻青春,成为一个“万年年少女”(见曹唐《小游仙诗》),但月球每夜从碧海中升起,经历青天,又向碧海中沉落,上彻青天,下穷碧海,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因而她所看到的,也就是无边空阔,一片苍茫。她唯一的伴侣,就是自己的影子。这是多么孤独,多么冷清。在这种环境和心情之下,她应该对于偷吃灵药,虽然变成了不死不老的仙人,却要以永恒地过着单身生活为代价这一行为,感到后悔吧。说“碧海青天”,见空间之无限,说“夜夜”,见时间之无穷。这种无边无际的凄凉,无穷无尽的寂寞,本是生者即自己所感,却推而及于死者,这显然是受到杜甫《月夜》的启发。诗以妻子比为月里嫦娥,以“碧海青天夜夜心”写她的环境和心情,就有人间天上,永无见期之感,更增加了死别的伤痛。写一夜相思之情,而表现得如此曲折、深刻、丰富、新奇,这是李商隐的独特成就,也显示了诗到晚唐,有向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的一面。
作者在另一首题为《月夕》的诗中,也写到了嫦娥的孤独之感。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

此诗大致和《嫦娥》相近。但前两句纯属写景,其中没有暗含深刻的感情,如前诗所表现的一夜无眠之境。虽然也写得不差,像“压湖光”的“压”字,就炼得很新颖,而且很有分量。后两句与前诗同意,然第三句虽以神话中的月中三物点染凄清之景,也还不及“碧海青天”之阔大概括,而“夜夜心”又比“此夜”的内容要丰富得多。更重要的差别,还在于后者缺少了“悔偷灵药”这一奇妙的设想来体现人物空虚的精神状态,就不免显得单薄了。
陆龟蒙的杂诗《自遣》二十二首,是他晚年退居家乡所作,其中也有几首悼亡诗,如下面一首,显然是有意学步《嫦娥》的:

古往天高事渺茫,争知灵媛不凄凉?
月娥如有相思泪,只待方诸寄两行。

灵媛,美丽的仙女,指嫦娥。方诸,一种类似铜镜的器具,古人用它在月下承取露水。此诗想象从方诸上取得的露水,乃是嫦娥的相思之泪,用意也很新奇。但灵媛凄凉,是沿袭而非创造;全诗结构也比较浅直,读后缺乏馀味,所以也不能与《嫦娥》比美。
真正使人读来能够感到荡气回肠如《嫦娥》一样的,以七言绝句写的悼亡诗,是元稹的《六年春遣怀》八首。他的《遣悲怀》七律三首,是古典诗歌中悼亡诗的名篇。这八首绝句也写得很好。和《嫦娥》等之出以比兴不同,《遣怀》全用赋体,用白描,而语浅情深,特别使人感动。其中一首写道:

检得旧书三四纸,高低阔狭粗成行。
自言并食寻常事,惟念山深驿路长。

又一首写道:

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
怪来醒后傍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

诗题六年,指元和六年(811)。元稹的妻子韦丛是元和四年七月死去的。写诗时,已有一年半了。
这组诗所写,都是家庭中的一些琐事。从一些琐事的回忆及叙述中,诗人写出了从爱妻死后,生活中和心情中的一些深刻的变化,表达了他无法摆脱的痛苦心情。
前一首写他在清检东西时,发现了韦丛给他的几页信。她的文化程度不高,字写得不好,或高或低,或宽或窄,不过大体上能够写成一行一行罢了。信里面写了一些什么呢?关于她自己,是说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并食(即并日而食,两天吃一天的粮)是很寻常的事了。但她又告诉他,这并没有什么,所挂念的,只是在深山之中,驿路之上,劳苦奔波的丈夫而已。她向丈夫陈述了自己的辛苦,可是更加挂念比自己更辛苦的丈夫。这样就极其简洁而又生动地画出了这位虽然出身高门,却能安于贫贱的贤淑女子的形象。这首诗纯粹是客观描写,但读者自然可以触及诗人十分激动的感情的脉搏。
后一首写他借酒浇愁,沉醉以后,倒也真把爱妻的死亡从记忆中抹去了,以至于竟然问起她来(比如说,问她上哪里去了),可是,这样一来,倒引起了家中旁人深沉的感伤,以至于在他酒醒以后,反而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在哭泣了。连旁人都无法抑制住由于这场悲剧而流出的眼泪,他又怎么能真正抹去对于她的不可磨灭的记忆呢?
同是悼亡诗,李商隐用比兴,元稹用赋体,都写得非常出色,可见比兴和赋,并无高下,唯人善用。钟嵘在《诗品》的序文中曾指出:“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又说明三者各有利弊,而兴利除弊,则看诗人本身的造诣。李、元这些诗篇,可算是用比兴而不深踬,用赋体而不浮散的佳作。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