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2.2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
內容簡介: |
本书编者依托上外法学院多语种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研究之优势,从劳动法治发展与变迁的角度,编译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匈牙利语、希腊语、俄语、日语、韩语、越南语、泰语、印尼语等语种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结集出版,呈现各国法律人对于劳动法治发展的智识思考与制度回应,为中国劳动法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并为我国在不同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妥善处理劳动法律关系提供制度参考。译文主题颇为丰富,关涉劳动法治变迁与建设的各个维度。
|
關於作者: |
主编:张海斌,男,法学博士,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宪法研究会副会长等,出版学术作品多部。副主编:沈志韬,男,法学博士,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上外国别区域法治动态》编辑部执行主编。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编 新就业形态与劳动法/1
劳动数字化背景下韩国工作方式发展与劳动法未来
——以居家办公制度为中心/3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工作的劳动基准法分析/15
共享经济背景下信息应用程序与哥伦比亚劳动法/26
机器人与法律
——以雇员法律人格为视角探讨机器人与劳动法间的联系/40
劳动法发展新趋势:非典型雇佣关系/65
希腊临时就业机构就业情况评估报告/75
第二编 新冠疫情防控与劳动法/85
新冠肺炎疫情中劳动保护法律问题研究/87
雇主强制雇员接种新冠疫苗的劳动法争议/101
新冠疫情背景下解雇与停雇问题研究/117
第三编 劳动法理论的新发展/129
英国竞争法与劳动法:历史、理论和实践/131
美国劳动法治的意义和未来发展/140
劳动法中的“软法”/163
雇佣危机与劳动政策变革/178
集体劳动关系的发展及对劳动法的影响/187
跨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制度研究/199
日本争议调整委员会个别劳动争议斡旋制度研究/213
第四编 劳动保障制度的新发展/233
劳动保护形成了新的劳动法吗?/235
男女就业平等法律制度研究/248
多重职业者的劳动保险措施/259
劳务派遣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保护/274
论零工经济背景下的失业保险制度/281
英荷两国行业自律对移民临时工剥削现象的规制/303
交叉性理论视角下伊朗纺织女工的劳动权益
——以伊朗大不里士市地毯纺织女工为例/320
残障人士雇佣
——越南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与实践/334
|
內容試閱:
|
序
近年来,随着关于我国劳动法法典化讨论的展开,及数字技术推动下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愈来愈受到法学界的瞩目。相关主题的会议或论坛屡有所见,各类研究成果亦颇为丰硕,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问题骎骎然成了法学界与法律实务界关注的“热点”。
劳动法,顾名思义,乃是调整劳动关系及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称。考诸劳动法的历史,自古洎今,源远流长。早在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里,便有“雇佣工人和佃农的规定”。在其他古代国家立法中亦偶有所见,但其基本价值、立法旨趣、调整对象与今日之劳动法大异其趣,自不足论也。逮至19世纪初,英国议会通过《学徒健康与道德法》,对学徒教育、劳动时间限制及工厂卫生等做出规定,乃真正开启了“工厂立法”之先河,被劳动法学家视为“劳动立法的真正起点”。虽然,按艾米·哈里森(Amy Harrison)的观点,该法因未得到真正贯彻执行,影响自是有限,其意义只是对《济贫法》的延续而已。但以此为嚆矢,各国劳动法制的立法实践及劳动法研究,乃随社会进步与时代变迁,渐次兴起,逸民法而臻于独立,越国别而日益国际,自理念而制度而技术,自成一科而蔚为大观也。另外,劳动法的历史演化路径、轨迹、样态及走势与劳动关系的时代性密切相关,不同时期的劳动法呈现出独特的法律特征与实践形态,自是不言而喻。对此,“前人之述备矣”,兹不赘言。
就国别与区域之视角而言,各国劳动法治的发展,虽然不甚平衡,各有路径,却日渐呈现出了若干共同之特征。首先便是劳动法律体系日益趋于完备,劳动法诸领域与诸问题在立法中或多或少皆有所涉及,不少国家甚至已实现了劳动法的法典化。在我国,劳动法典的编纂亦在如火如荼的讨论与筹备中,据说一旦功成,乃是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后“劳动法发展的第三座里程碑”,意义殊甚。可见劳动法律规范的体系化乃是劳动法发展的基本趋势。其次,劳动法作为“小宪法”之特征与功能日益彰显。在立法中的表现,便是愈加注重与宪法原则的协调与统一,更多借鉴宪法原则以确保劳动立法的有效性和正当性。同时,劳动法保障之重心,迄自传统劳动者之劳动权益,而日渐拓展到对基本权利的尊重与保障,如人格尊严、自由权、言论权、隐私权、平等权、物质帮助权及一些新型(新兴)权利等,在某种意义上,甚或直截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理念与价值相勾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渐国际化,当代劳动法发展亦有日益迈向国际化与标准化之趋势。各国在劳动法领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借鉴日益增进,通过建立共同的劳动标准和规范,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劳动权益保护,已是共识,并成效显著。相关国际组织,如国际劳工组织(ILO),亦在致力制定和推进各类国际劳工标准和劳动法,其范围关涉劳动关系、就业机会、工资待遇、劳动时间、工作条件、安全与健康诸领域,为世界各国立法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劳动法领域的国际合作与执法不断深化,并逐渐关注跨国公司在劳动权益保障上的社会责任。劳动法的多元化与包容性亦因其不断国际化而日益增强,兼顾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不同利益主体的差异、需求与权利,以确保劳动关系的公平、正义和平等。
新科技的发展及其与劳动法的融合,日益形塑了劳动法治的问题语境、表现形态与发展趋势,如: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的崛起、弹性工作、数字经济、新就业形态、零工经济、数据隐私与安全、平台经济、技能培训与再培训及去劳动关系化局面的出现等等,凡此种种,皆已对当代劳动法治构成了全面而深刻的挑战,劳动法亟待与时俱进,通过理论与实践创新以适应新兴科技的发展,并在此适应中实现自我突破与自我革命,进而实现劳动法的现代化。对此,本书一些作者有所论及,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乔治·吉斯教授便结合当下劳动市场的新变化指出,劳动法未来的改革方向主要有三:一是在保持传统劳动法地位的基础上,提高其灵活性;二是立足于就业自由和职业自由,充分发挥非典型雇佣方式的积极作用;三是利用雇佣合同的特殊性回归到原有的契约规则,等等。另有一些篇什的精彩观点,篇幅所限,兹不一一赘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书依托上外多语种法治人才培养与国别区域法学研究之优势,从劳动法治变迁的角度,编译了英国、美国、德国、荷兰、希腊、匈牙利、韩国、日本、泰国、越南、伊朗、哥伦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法律学者公开发表的相关代表性论文,结集出版,以呈现各国法律人对于劳动法理论与实践、形成与发展的智识思考,以及对当下新科技与新就业形态挑战的制度回应。主题丰富,论域宽广,兼及理念、价值、制度与技术诸层面,颇可为我国劳动法治理论研究及其制度创新与实践提供有益之借鉴。
最后,绝非客套,仍需指出的是,尽管本书业经编者几轮的审校和译者反复的修订,囿于学识与水平,仍难免存在疏漏或错译之处,欢迎读者不吝指正,相关责任自由译者和审校者承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