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67.3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7.3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99.7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40岁时从小作坊木匠到哈佛大学博士,再到知名大学教授,本书作者希尔特纳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
20世纪下半叶,美国工业的狂飙突进和城市的迅猛扩张吞噬了希尔特纳家族衰败的农场。特殊的经历与浓浓的乡愁让他一直苦苦思索我们生存的星球将何去何从。
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过吗?伊甸园式的过去真实存在吗?那些危害地球的、难以控制的衰退趋势该如何扭转?
在当下全力建设人类与地球未来关系的时候,一个人文学者的精彩思辨与疾声呼吁是那么振聋发聩。
|
內容簡介: |
我们总在书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往昔。
100多年前,梭罗的瓦尔登湖小木屋引领了回归自然的潮流。
但是,人类与大自然是否真的和谐相处过?伊甸园式的过去又是否真实存在?
这究竟是被建构了数千年的古老假象,还是真的可以扭转地球生态的衰退趋势?
本书作者希尔特纳以独特视角解构田园理想的人文蜃景,提出关于未来地球的全新转向。
|
關於作者: |
肯·希尔特纳(Ken Hiltner),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英语系教授、环境研究系教授,文学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早期现代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教育主任。主要研究文学与环境、文艺复兴文学等,著有《未来地球》《真正的牧歌田园是什么: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和环境》《弥尔顿和生态》等。
姜智芹,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欧美文学方面的研究。已出版专著《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等,译著《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水下巴黎:光明之城如何经历1910年大洪水》等。
王佳存,语言学博士,先后在山东省科技厅和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任职,现任职于吉林外国语大学,长期从事国际科技交流以及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大气与海洋、气候变化等领域的调研与合作工作,主要译著有《横财:全球变暖 生意兴隆》《被掠夺的星球:我们为何及怎样为全球繁荣而管理自然》《危险的年代:气候变化、长期应急以及漫漫前路》等。
|
目錄:
|
目录
导论
第一部分 走向自然
第一章 告别过去
第二章 转向未来
第三章 走向自然,离开自然
第四章 自然之所和非自然之所
第二部分 地球环境与未来
第五章 谱写环境新时代
第六章 遭遇气候变化否认论
第七章 学术会议,千里一线牵
后记
附录 谱写新实践:细节,还是细节
|
內容試閱:
|
导论
我从没想到能写这本书。从20岁到40岁,我一直都是个做家具的木匠,并以此谋生。这个营生是我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我的人生之路似乎就这样定了。如果你说我40岁以后会去哈佛大学读博士,而且读博士的目标是重新评估人类和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之间的关系,我一定怀疑你的神志是否正常。
我的木工小作坊位于一个破败的家族农场上,那片土地是我母亲娘家的,曾养活了三代人。农场一度养鸡产蛋,生产奶制品等数十种不同的农产品。尽管我们的农场很早就采用了机械播种机等技术,但依然锲而不舍地坚守着农耕传统,我都6岁了,农场才让最后的两匹驮马退役。从童年到少年,我一直在农场干活,所以切身体验到农场生活一点都不浪漫,是很繁重的体力劳动。尽管如此,我还是忍不住时而回忆农场的生活,追寻逝去的乡愁,即便(我们下面要谈到)乡愁可能是一种给人带来焦虑的冲动。
最终,像当时的几十家农场一样,我家也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农业工业化日益成为主流的时代,像我们这样规模的小农场再也生存不下去了。除了我家房子和作坊所在的那一小块地方,其他土地都在20世纪80年代卖给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商,被推平后建了一个老年人社区。
几十年来,家族农场的丧失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所以我从很多方面努力去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你正在读的这本书就是我努力思考的结果。在导论中,我会解释这种对家族农场的魂牵梦绕如何改变了我的生活,如何让我从一个木匠变成研究环境人文的教授,这是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但是,还是让我先来解释一下这个读起来有点玄奥的书名以及书中所论述的内容。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这样一种理念:为了我们的地球以及生活在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我们需要行动起来,迈步走向自然,而不是期待退回自然。这种理念乍听起来可能有点怪异,但是我们下面将会看到,人类在过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说法,只不过是一个神话,是一个经常被反复述说的故事,以致我们都信以为真了。但是,那不是真的。本书第一章将分析这一神话以及它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威胁。
我们不能继续再想着回到以前从来不曾存在过的地方,而是应该努力前行,在未来与地球形成一种更加和谐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这可能是整个人类截至目前所遭遇的最大挑战。当下,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紧迫的问题,包括快速变化的气候,但是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勇于迎接挑战,积极地迈步走向自然。
在讨论如何迈步走向自然这个问题之前,本书第二章分析梳理了回归自然的思想及其问题和倡导者,比如早期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那么,梭罗的问题是什么呢?为了回归自然,他曾到瓦尔登湖(Walden Pond)生活两年, 暴得大名。瓦尔登湖以北15英里(走路仅需一天的时间),是马萨诸塞州的洛厄尔(Lowell)。《瓦尔登湖》(Walden)1854年出版的时候,洛厄尔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中心,拥有蓬勃发展的纺织厂,堪与英国的大工业城市曼彻斯特(Manchester)比肩。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曾在其小说《艰难时世》(Hard Times)中对曼彻斯特进行了尖锐的批判,那部小说也是在1854年出版的。
梭罗的问题是,《瓦尔登湖》没有提及洛厄尔,一次都没有提及。当然,书中有几个地方谈及工厂生活,但是很明显,梭罗没有像狄更斯和其他作家那样,对工业化和不断兴起的现代化表达自己的忧虑。这不是说梭罗对洛厄尔所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或者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恰恰相反,《瓦尔登湖》这部著作的面世要归功于这个到处都是工厂的城市,因为梭罗对这座城市(以及他那个时代所勃兴的工业巨轮)的反应,是远离工业化而去,逃到静谧的瓦尔登湖畔,过一种从前的、想象中的简朴生活。
尽管我非常尊重梭罗,但我认为他的行为是一种逃避。恰当的做法应该是走向技术、走向城市化、走向未来,而不是远离它们。这并不是说,我们不经思考就一股脑儿地把这一切都简单地接受下来,当然不能,绝对不能完全接受,但是我们需要直面它们,而不是像梭罗那样逃避它们。我们会看到,伴随影响深远的文化变革(也只有在伴随文化变革的时候),技术和城市化是非常需要的,它们可以推动我们迈步走向地球最为绿色的未来。与之相反的是,梭罗的道路根本不能将我们领向自然,而是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如果大量的人口跟着梭罗的步伐,搬离城市,移居乡村,毫无疑问,会形成前所未有的环境灾难。为什么我会如此确定?因为,我们在第三章就会看到,环境灾难的确发生了,这是真实的存在。它肇始于梭罗时代的美国,在同样秉承退回自然理念的同道之人的推动下愈演愈烈,从而催生了梭罗的瓦尔登湖试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成为20世纪最大的(在我看来是最让人遗憾的)文化运动。全球上亿的人口逃离城市,追寻他们梦中更简朴的乡村生活,只是最后虽然身在郊野,但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最初,在梭罗的时代,他们是乘火车离开城市的。一个世纪以后,逃离城市、涌向郊区的进程空前加快,因为汽车成了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这一运动很快在全球范围内酿成了一场环境灾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