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汉字让中华文明长盛不衰,却又是中国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长城
想守住一切,只有改变一切
知识分子、教师、工程师、普通公民、发明家、责之所在的图书馆学家和语言改革者,全体动员
为寻求汉字的出路发起了一场千年来非同凡响的革命
1.一部汉字从1900年到2020年的发展史
一个汉字突破字母文字中心主义霸权,融入并主导全球化信息时代的故事
2.深描维护汉语的中国杰出人物
洞察中国20世纪的重大事件
揭示语言作为技术的强大力量
感悟汉语文化的优美与神奇
3.耶鲁大学教授石静远作品
扩展了语言帝国主义等既有的理论叙事,代之以全景和增补的叙事,使汉字改良史和演变史变得丰富而多元;
把语言分析、传记和历史背景——帝国主义、内战、外国入侵造成的破坏,以及外交上的成功与失意——融为一体,不仅为汉字之争增添了背景深度和意义,也比课本读物有趣得多
4.入围普利策奖非虚构名单
《纽约时报》2022年值得关注的图书
《卫报》《经济学人》《星期日泰晤士报》等主流媒体大力推荐
每个中国人的汉语文化必修课
|
內容簡介: |
无论是在地铁上,超市排队结账时,还是上班的空当,我们都能用手指以惊人的速度在智能手机触摸屏幕上完成滑、点、拖、发送等一系列操作。键盘输入法已经与搜索引擎、手机游戏和购物软件密切捆绑,从北京发出的中文信息也会即刻显示在上海、纽约或伦敦的电子屏幕上。
然而,从设计官话字母方案,在打字机上加装汉字,到图书馆分类、国语罗马字、汉字拉丁化,直至今天的键盘输入法,中国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辗转、奋斗、忍辱负重。一系列大规模技术变革险些让汉字被世界抛弃,是冒着死刑风险重新“发明汉语”的流亡者,倡导普及普通话的大胆革新者,在茶杯盖上设计汉字输入码的工程师……让汉字为全球贸易和数字技术所用,让今天的中国成为世界的重要力量。
如今,中国正在成为人工智能、自动化、量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各领域的标准制定者。与现代化抗衡的古老文明早已从追赶中蜕变,中国人将用汉字设计属于自己的未来。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石静远,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博士,耶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教授,教学方向主要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华语语系文学;研究兴趣涵盖离散与华语语系研究、区域研究、比较文学和中国科技史。著有《中国离散境遇里的声音和书写》、《失败、国家主义与文学:中国现代文化认同的建构》等;曾主编《全球华文文学》。其研究项目获诸多机构邀约赞助,包括德国洪堡基金会、美国梅隆基金会、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以及史丹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
译者简介
林华,联合国高级翻译,在联合国总部工作30余年。主要译著包括《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考古的故事》《银、剑、石——拉丁美洲的三重烙印》等,合译有《论中国》等著作。
|
目錄:
|
导言 长达一个世纪的汉字革命
第一章 推动官话革命,统一全国语言
第二章 挤进打字机(1912年)
第三章 中文在电报领域的逆袭 (1925年)
第四章 林语堂与中文检索的创新
第五章 当“PEKING”变为“BEIJING”——简体字与现代拼音的诞生
第六章 计算机怎么输出中文(1979年)
第七章 数字时代的汉文化圈(2020年)
|
內容試閱:
|
第四章 林语堂与中文检索的创新 节选
1917 年,23 岁的林语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这份杂志两年前在上海法租界创刊,给中国躁动不宁和聪颖卓绝的青年人提供了一个平台。杂志除中文刊名外还有同样语义的法文刊名“La Jeunesse”,显示了带有马克思主义锋芒的世界性风格。在这本封面加红套印的平装杂志上,勤于思考的年轻人发文表达激进观点,介绍西方思想,质疑传统知识。主编把杂志的使命说得很清楚:如果中国必须丢弃过去所有传统的沉重包袱方能与外部世界竞争,那也只好如此。
与各种激烈批评传统文化的文章相比,林语堂的文章没有那么慷慨激昂。他选择了一个看似无害无趣,更适于图书馆工作者思考的题目——《汉字索引制说明》。同期杂志上的另一篇文章更吸引眼球,因为它介绍了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关于时间的内部体验学说,这个学说看起来足够新颖。林语堂那篇7 页长的文章没有提出什么振聋发聩、令反叛青年趋之若鹜的主张,但它后来做到了杂志中任何其他文章都做不到的事:它不可逆转地改变了新旧知识的景观。
林语堂的提议乍看似乎简单,但其实可以算是一份组织汉字的完整指南。他把汉字分解成笔画,确定了5 类笔画:横、直、撇、点、勾。这里隐约可见传统上教授书法时使用的永字八法的痕迹。可是林语堂给他的5 类笔画界定的范围要宽得多,他注意的是笔画的方向,不是笔画的样式。例如,一横不仅包括明显的一道横线,如汉字的“一”,而且包括任何从左到右以类似的动作写出的笔画,不一定是平的。数千年的书法练习使得笔画和笔顺根深蒂固,发展出了一套先写哪笔,后写哪笔,直至完成全字的固定规则。在英文书写中,可以想象写字母“A”时先写中间的小横,但常规写法是先写左边的斜线,后写右边的斜线,最后写连接这两条斜线的小横线。同样,写字母“X”的时候先写哪一笔都可以,结果毫无差别。但是,手写汉字时,笔画和笔顺严格得多。林语堂用一个字的首笔画作为第一分类依据,却发现分得不够细。于是他在那5 个基本笔画的基础上加以扩大,确定了19 个首笔画,囊括了所有汉字书写的第一笔。
接下来林语堂把第一笔和第二笔放在一起,找出了28 个头两笔的格式,几乎适用于所有汉字。这如同先分出所有以一条竖线开始的字母:“B”“D”“F”“H”“K”“L”“M”“N”“P”“R”。然后加上第二条规定:第一笔竖线后必须是曲线,这样前述那些字母就剩下了“B”“D”“P”“R”。用确定的一套头两笔组合来辨识汉字,如此产生的组织格式与字母的逻辑不相上下。
林语堂这个简单明了的办法向数千年来研究、学习和规范汉字的传统提出了挑战。他显示了汉字如何可以按照其自身组织来分类,而不必依赖其他外在的原理,无论是西方字母还是代码。在字典中分类查找汉字从来都是靠部首。在林语堂之前,没有一个中国人提出过他这样完整的替代部首制度的方法。祁暄仅仅是开了个头。传统上,分类所依靠的原理因多年的习惯和文化实践积淀而成,而非来自抽象的语言理论。语文学和词典学是中国经典学问的核心,文字本身也是研究的对象。许多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努力通过证实某个字的意思来保存古人的智慧,这是训诂学这门备受尊敬的学问的关键。印刷术发明之前,此事的难度超乎想象。即使手抄本的字体依照规范,仍旧有许多笔画差那么一点。一横写成一撇能引得以后好几代学者对这到底是什么字争吵不休。管理汉字的全部词汇枯燥无味,吃力不讨好。把字词整理记录成词汇表是对汉语知识基础的重要支撑。这项工作是对汉语词汇的必要维护保养,需要怀着负责任的精神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反复比较对照,细致入微地分门别类。所有这些一丝不苟的工作都遵循着一条基本规则。两千年来,作为汉字一部分的部首一直是分类的唯一标准。最早的汉语书写出现后大约1 100 年到1 500年,部首得到了确定,当时用于管理内务。那时汉字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
......
在1917 年刊登在《新青年》上的文章中,林语堂把汉字和汉语信息管理视为同一个问题。若能轻易地在字典里找到一个字,同样可以很快找到一本书书名中的第一个字。所以,解决前一个问题的办法一定能够解决后一个问题,而办法从来就摆在那里,那就是汉字的结构。林语堂表示,汉字完全可以应付现代的挑战。它的进步无需任何外援,不用罗马字母,不用数字,也不用代码。汉语不需要其他表现方法,它自己特有的笔画和笔顺就足够了。
林语堂的主张立即引起了共鸣。在中国深陷疑惑与焦虑之时,他的主张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慰藉,甚至信心。新文化运动的一位领袖钱玄同看到,林语堂的思想远超同时代的人,对这位年轻的索引编制者赞不绝口。一时间称誉四起。德高望重的教育改革家蔡元培指出,林语堂不仅重新构想了笔画的功能,而且他的办法详细展示了笔画如何引领并构成一个字的全部轮廓。林语堂发现的汉语表意文字的逻辑足以媲美西方字母的组织能力,却一个拉丁字母都不用,这是何等的巧思啊。
从康奈尔大学留学归来的庚款留学生胡适的看法最深刻。他看到,林语堂研究的是使中国的往昔得以延续到未来的基础结构。林语堂的成就是认识到汉字有自我组织的能力,能够用来在中国浩大而丰富的知识基础内存储、搜寻、分类、选择并查找想要的信息。这个能力可以扩展到各种排序系统,甚至是其他语言的排序系统。也可以借此能力恢复中华知识宝库的文化力量。胡适说,林语堂的索引制是打开其他门的那扇门,是被批评传统的人忽略了的奠基工作:
“整理”是要从乱七八糟里面找出一个条理头绪来;从昏乱糊涂里面查出一个明确意义来……最没有趣味,却又是一切趣味的钥匙;最粗陋讨人厌,却又是一切高深学问的门
径阶级……这样的努力中最困难又最不可缺少的是汉字的重组……即汉字的分类与组织。
现代压力逼迫中国与传统决裂,全中国如履薄冰。值此危难之际,众多革命者奋起行动,为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林语堂与他们不同。他对重建中国的贡献是帮助拯救中国的传统与遗产,使之不致湮没。不过,林语堂不认为自己当得起如此赞誉。他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冒牌货,与中国人的世界格格不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