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秋实集

書城自編碼: 390487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历史随笔
作者: 陈梧桐
國際書號(ISBN): 9787555911050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8.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周易
《 周易 》

售價:HK$ 44.6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乾隆制造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5.7
《西南联大文史通识讲:历史课》
+

HK$ 85.0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新版》
+

HK$ 51.3
《历史深处的忧虑(四版)——近距离看美国之一》
+

HK$ 83.0
《历史的温度6:站在十字路口》
+

HK$ 79.5
《中国文化的精神》
+

HK$ 67.8
《当利玛窦遇见紫禁城》
編輯推薦:
陈梧桐先生治学严谨,他认为史学工作者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写出有独到的创新之见的论著,推动本科的发展,同时也应关注本学科同行和相邻学科的研究状况与学术成果,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
陈梧桐先生对明史信手拈来,对传记写作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历史人物的写作,不能仅限于记述传主个人的活动,还应写出当时的时代风貌与诉求,是推动还是阻滞历史车轮的前进,对其是非功过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
內容簡介:
本书收入中国古代史研究文章46篇,以明史为主,既有对史实的考辨,又有对史事的论述。陈梧桐先生从忍不住事明史研究数十载,对朱元璋及明初历史着力尤多,《刘基死因考》《胡惟庸党案再考》《蓝玉党案再考》等文章,借助丰富的史料,通过细致研究,去伪存真,还原历史真相,是极有分量的佳构。《从兴王世子到大明皇帝》为作者搁浅的写作计划《嘉靖皇帝传》第一章,首次收入本书。所收史事考论、序言、书评,均精心打磨,长篇短制,俱见作者独到的发现、严谨的治学精神。
關於作者:
陈梧桐,著名明史学家。1935年11月出生于福建安溪,2023年5月31日在北京逝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985工程”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国学》主编、中国明史学会顾问、朱元璋研究会顾问。出版有《朱元璋研究》、《洪武皇帝大传》(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朱元璋传》、《朱元璋大传》、《晚明悲歌:大明王朝灭亡之谜》、《黄河传》(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明史十讲》(第一作者)等多部著作。参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多部。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錄
史事考论
朱元璋起义早期在巢湖地区的活动 /
朱元璋治理乡村社会的理念与措施 /
朱元璋推行乡饮酒礼述论 /
朱元璋以孝治天下的举措与作用 /
朱元璋复兴传统文化的历史功绩 /
朱元璋尊容如何 /
略论明中都的营建与罢废及其影响 /
刘基死因考 /
胡惟庸党案再考 /
蓝玉党案再考 /
马皇后与明代宫廷政治 /
何真简论 /
明成祖为何迁都北京 /
四百年后再看张居正的改革 /
明思宗为何成为亡国之君 /
明代清官循吏的数量与声名 /
明朝覆亡的历史反思 /
长城不是闭关自守的符号 /
序言书评
党员干部为什么要学点历史知识——《新编简明中国史》序言 /
《另一半中国史》序言 /
探究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力作——读《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
《走向和谐:广西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序言 /
《广西简史》跋 /
《京师北门宣府镇》序 /
重修《颍川同美陈氏族谱志》序 /
《中国珠江文化史》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中国珠江文化史》座谈会上的发言 /
《朱元璋传》和《明代特务政治》的政治影射 /
严谨扎实的实证功夫 /
明清出版的基础研究——读《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 /
简评《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 /

面向普通大众的断代史佳作—— 评彭勇著《明史》 /
潜心十年著鸿篇——顾诚的《南明史》 /
这是上乘的明代边关志书校注本——读《四镇三关志校注》 /


明代佛教方志的首次系统梳理 /
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的丰硕成果——评梁志胜《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 /

《万历会计录》系统整理与创新研究的丰硕成果 /
杂叙
中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科基本素养
——以中学历史教师为例 /
中学历史教学的人物评价问题 /
与中学教师谈论文的写作
——以历史教师为例 /
《读通鉴论》——独树一帜的古代史论 /
《纲鉴易知录》——一部简明通俗的中国通史 /
“猪见糠,喜洋洋” /
从兴王世子到大明皇帝 /
怀念韦庆远教授 /
无尽的追思深切的怀念——忆张海鹏教授 /
我与人教社的不解之缘 /
附录
解读有关朱元璋身世事功的几个“谜团” /
內容試閱
自序
这是拙著《散叶集》梓行之后发表的一些文章,个别篇什是此前几个集子漏收的,将其结集出版,酝酿于2017年的金秋时节,故名《秋实集》。

本集收录的40余篇文章,按内容和体裁,分为三辑。第一辑“史事考论”18篇,涉及的全都是中国古代史,主要是明史的论题,既有史实的考辨,又有史事的论述。其中,《刘基死因考》《胡惟庸党案再考》《蓝玉党案再考》三篇,涉及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课题,笔者“上穷碧落下黄泉”,竭泽而渔地搜寻资料,通过细致的排比分析,去伪存真,力图拨开重重迷雾,还原历史真相,揭示真实之谜底。《朱元璋复兴传统文化的历史功绩》一文,是近年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写成的。“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时,我开始研究朱元璋。由于尚未完全摆脱极左思潮的束缚,对朱元璋恢复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独尊儒术,提倡尊孔崇儒,施行礼法之治、振兴文教、移风易俗诸多举措,都笼统地把它们作为强化文化专制的手段加以否定,不仅撰写《论朱元璋的文化专制》《学术月刊》1980年第4期;拙著《朱元璋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40—155页。的论文,而且在《洪武皇帝大传》一书中辟有《残暴的文化专制》专节,详加论述和抨击。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思想的日渐解放,我意识到,对朱元璋复兴传统文化的这种评价不够客观,有失公允。因此,在撰写《洪武皇帝大传》的增订本《洪武大帝朱元璋传》时,就删去了《残暴的文化专制》一节,而将其倡导尊孔崇儒及施行礼法之治、振兴文教、普施教化等一系列措施,分散在有关章节加以论述,予以适当的肯定。但在最后一章末节《一生的功过评价》中,还只专条论述其“推行教化,振兴文教,淳厚风俗”的功绩,没有只字涉及对其尊孔崇儒、施行礼法之治的评价,可见对他复兴传统文化之举的评价仍是有所保留的拙著《洪武大帝朱元璋传》第十五章,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4—825页。。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升温,传统文化的价值日益凸显。笔者进一步认识到,朱元璋针对元朝统治者施行“内蒙外汉”、蒙古文化本位之基本国策,把儒学与儒士边缘化,压制与阻滞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重拾华夏文化的传统,大力提倡尊孔崇儒,施行礼法之治,并辅之以兴办学校、推行科举、普施教化、移风易俗等措施,使传统文化开始全面走向复兴,他的一系列举措还被后继者作为“祖训”加以沿袭,儒家思想特别是程朱理学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并且渗透到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对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正是由于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当明朝的统治被大顺农民军推翻之后,入关的清朝统治者虽也坚守满族文化,并对广大汉族施行民族压迫,但实行的却是“外满内汉”的基本国策,儒学的独尊地位并未改变,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仍在缓慢而曲折地向前发展。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朱元璋复兴传统文化的决策及其相应的措施,我们看到的传统文化未必就是现在的面貌。所以,对朱元璋复兴传统文化的历史功绩,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基于这种新的认识,2017年笔者推出《朱元璋传》一书,便将尊孔崇儒、振兴文教、施行教化、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作为朱元璋登基称帝后的四大历史功绩之一,充分加以肯定 拙著《朱元璋传》第十四章第三节,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7年3月版,第386页。。随后,又结撰此文,对朱元璋的这一历史功绩展开全面系统的论述。第二辑“序言书评”18篇,除一篇是为家乡的陈氏族谱所写的序言之外,其余全都是为史学界同行或学生的论著所写的序言或书评。我认为,史学工作者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写出有独到的创新之见的论著,推动本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应关注本学科同行和相邻学科的研究状况与学术成果,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因此,凡有学生或同行邀笔者为他们的论著撰写序言或书评,我都未加推辞。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既充分肯定其学术成就特别是敢于突破前人成说的创新之见,同时也适当指出其缺陷与不足,冀其能更上层楼。第三辑“其他杂叙”10篇,内容较杂。《与中学教师谈论文的写作》是应人民教育出版社期刊分社副社长李洁之约而写的。此前,我曾为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做过一个如何写作史学论文的报告,学生反映不错,认为对他们学习论文的写作很有帮助,有学生便整理出一篇简要的记录稿,放到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的网站上。李洁见到网上的这篇记录稿就找到我,要求笔者加以整理扩充,在前头加上一小段,论述中学教师在教学之余,应该搞点学术研究,交给他们的《课程·教材·教法》发表。我花了一周的时间,将稿子整理完毕,她带回编辑部送审。主编郭戈非常欣赏,把它作为特稿,发表在该刊2017年第8期。《猪见糠,喜洋洋》《从兴王世子到大明皇帝》两篇,记述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和明中期嘉靖皇帝的家世、藩邸生活及登基继统的过程。《怀念韦庆远教授》与《无尽的追思深切的怀念》两篇,记述笔者同韦庆远、张海鹏两位同行挚友的情谊,表达了对他们的无尽追思。最后的一篇附录,是中国文化报社记者对笔者的采访记录,反映了本人对朱元璋生平事功的看法。

书中的文章绝大多数此前已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只有《从兴王世子到大明皇帝》是未曾发表的手稿。20世纪的90年代,我在《洪武皇帝大传》出版后,曾拟撰写一部嘉靖皇帝的大型传记,并草成开头的第一章《从兴王世子到大明皇帝》送某出版社审读,他们看过之后表示将来书成可予出版。我主张,撰写明代的人物传记,不能仅靠实录、正史和几本野史笔记的记载,而应全面搜寻当时的文集、方志以及相关的史籍,竭尽所能地穷尽所有的资料,再经过缜密的考订,细致的分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进而准确地把握传主一生的活动轨迹和思想变化,写出一个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同时,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不能仅限于记述传主个人的活动,还应写出当时的时代风貌与诉求,反映传主活动与时代风云的互动关系,说明他如何回应时代的诉求,是推动还是阻滞历史车轮的前进,对其是非功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嘉靖皇帝在位时间仅次于万历皇帝,长达45年,许多大臣和文人的奏疏、文集都还存留于世,还有数量繁多的各种史籍。20世纪90年代,这些古籍尚未大量校点或影印出版,人们只能到各大图书馆去査阅、摘录。正当我拟出计划,准备系统地查阅这些史籍时,校党委组织部找我谈了三次话,要我出任历史系主任,主持创办“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我推辞不掉,只得走马上任,挑起这副担子。整天杂务缠身,系统查阅嘉靖朝古籍的计划只能搁置一旁。待到卸下系主任的担子,又忙于《黄河传》的写作和《洪武皇帝大传》的修订。此时,市面上除了已出的一部《嘉靖皇帝大传》外,又相继出现两部嘉靖皇帝的传记,我对嘉靖传的写作兴趣因此锐减,进而决定放弃。嘉靖传记的写作计划终于化为泡影,仅留下开篇第一章的手稿。现在拣出一读,回想这段经历,心中五味杂陈,既有欢愉,也有苦涩,更有遗憾,故将此文收入集子,作为这段经历的纪念吧!

河南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杰和编辑部主任杨彦玲,因约请笔者撰写《朱元璋传》而相识。她们不仅工作认真细致,而且待人热情诚挚。当我提出出版这部《秋实集》时,她们慨然应允,令我十分感动。书稿发到出版后,责编梁素娟又花费不少心血,认真细致地作了编辑加工。在此,谨对她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集子里的文章因为写于不同的时间,发表于不同的报纸杂志,注释的格式纷繁复杂,有页下注、篇后注,还有夹注,这次整理结集,一律改为页下注,并删去文章开头的“内容提要”和“关键词”。但各篇文章征引的有些资料虽出自同一部古籍,使用的却非同一版本,因为这些古籍有许多是在图书馆査阅的,经常会遇到你这次查阅的是这个版本,过些时候这个版本让别人借走了,你只能查阅另一个版本的情况。这次整理文稿,各篇文章征引古籍所注的版本一仍其旧,不加统一。

陈梧桐
于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西路书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