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7.3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編輯推薦: |
本书有如下特点:①编著者从早期胃癌内镜形态观察出发,结合目前的理论动态和研究热点,突出该领域新进展,归纳整合早期胃癌内镜存在诊断、质的诊断和量的诊断,阐述内镜形态新观点进行系统撰写,并提出适合国内早期胃癌内镜形态学的系统性诊疗理念及方法。②大胆地提出中医药学与消化内镜学的进一步有机结合。③为了提高本书的工具检索功能和实用价值,不仅附临床拍摄的内镜照片,还绘制相关示例图,增加相关专有名词的中英文对照及索引等内容。
|
內容簡介: |
本书围绕早期胃癌内镜形态学展开,全书共6章,内容涵盖了内镜成像技术的发展,解剖、术前准备和操作技巧,早期胃癌形态特征和基础,早期胃癌内镜存在诊断,早期胃癌内镜质的诊断和早期胃癌量的诊断。另外,本书还引入了中医药学相关研究成果及探索,诸如针药复合麻醉在内镜诊疗中实施、中医药生物信息与AI技术应用于早癌筛查、活血化瘀药物停药时间、内镜诊疗中医药干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淋巴转移的早期胃癌等。本书既是一本研究早期胃癌内镜形态学的专著,也是可供指导学习内镜诊疗的教程和检索查阅的工具参考书,适合从事消化内镜诊疗的各级内镜专业医师,西医、中西医结合和中医临床医师,以及从事消化内镜形态学研究学者和兴趣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
關於作者: |
殷泙,男,岳阳名老医师,硕士生导师。曾历任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内镜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镜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持内镜室工作),兼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ERCP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小肠镜学组秘书,上海市医学会超声内镜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大肠镜学组委员,上海市内镜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上海市胃癌学术组委员,上海医学会胃炎学组委员,虹口区医学会内镜学组组长,并担任《中国消化内镜》杂志编委等。方盛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常务副主任。
|
目錄:
|
第一章
内镜成像技术的发展 1
第一节·内镜的历史与发展 2
一、硬管内镜 2
二、光导纤维内镜 5
三、电子内镜 7
第二节·白光成像技术 8
一、色温与色泽 8
二、图像传感器原理 8
第三节·图像强调成像技术 10
一、图像强调原理 10
二、数字对比法 14
三、数字轮廓强调法 14
四、光学数字法 16
五、染色法 20
第四节·放大成像技术 22
第五节·显微成像技术 23
一、光学法 23
二、共聚焦法 25
第六节·断层成像技术 27
一、超声内镜专用机 28
二、细径超声探头 28
第七节·分子成像技术 29
一、病理内镜成像技术 29
二、功能内镜成像技术 30
第八节·人工智能图像诊断发展 30
一、基本概念 31
二、支持向量机学习 34
三、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 34
第九节·中医与内镜形态学研究进展 36
一、概述 36
二、中医与内镜形态学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 38
三、中医与内镜形态学研究现状 41
四、未来展望 48
第二章
解剖、术前准备和操作技巧 52
第一节·胃大体解剖 52
一、胃局部解剖 52
二、胃壁组织结构 52
三、胃黏膜组织学 54
四、血管构筑 56
五、淋巴系统 59
第二节·内镜局部解剖 59
一、咽喉部 59
二、食管 60
三、贲门部 61
四、胃体部 63
五、胃角 64
六、幽门部 64
第三节·内镜诊疗辅助处理 66
一、胃内黏液和泡沫 66
二、胃内蠕动和解痉 66
三、色素内镜与准备 66
四、肾上腺素试验 69
五、醋酸内镜检查 69
六、薄荷醇边界观察 70
第四节·麻醉方式选择 70
一、咽喉部麻醉 70
二、清醒镇静 72
三、静脉麻醉 73
四、内镜针药复合麻醉 74
五、内镜麻醉管理 77
第五节·内镜插管与观察 81
一、插镜方法 81
二、食管开口插管 82
三、正常观察顺序 83
四、观察注意事项 92
五、减少病变遗漏 95
六、视野暴露技巧 96
第六节·活组织病理取材 98
一、活检钳取材 99
二、钻探式取材 101
三、 EUS—FNA/FNB 取材 103
四、诊断性内镜治疗 105
第七节·抗血栓药物的管理 106
一、抗血栓西药 107
二、抗血栓中药 109
第三章
早期胃癌形态特征和基础 114
第一节·内镜形态学发展过程 114
一、凹陷与隆起型早期胃癌 114
二、表面凹陷与隆起型早期胃癌 114
三、表面平坦型早期胃癌 114
四、早期胃癌谱新概念 115
五、早期胃癌浸润范围与深度 115
第二节·内镜形态学基础 116
一、存在诊断 116
二、质的诊断 118
三、量的诊断 / 术前检查 119
第三节·胃癌几何理论 120
一、胃癌三角 120
二、胃癌四角 122
第四节·背景黏膜与评估方法 130
一、萎缩黏膜 130
二、肠化黏膜 134
三、内镜萎缩边界与胃底腺线关系 136
四、黏膜感染状况 138
五、 A—B 分类 143
六、胃癌风险评估方法 145
七、 ABC 分类 145
第五节·胃癌的起源过程 147
一、起源与组织类型 147
二、形态与组织类型 148
三、形态与演变过程 150
第六节·良恶性循环 151
一、白光内镜与良恶性循环 151
二、放大内镜与良恶性循环 153
第七节·血管和表面构筑 155
一、胃底腺与幽门腺 155
二、血管和表面构筑用语 158
第八节·内镜基本形态用语 164
一、黏膜表面 164
二、隆起病变 167
三、凹陷病变 173
四、黏膜皱襞 175
五、其他形态 179
第四章
早期胃癌内镜存在诊断 184
第一节·早期胃癌形态分类 184
一、隆起型早期胃癌分类 186
二、平坦型早期胃癌分类 189
三、凹陷型早期胃癌分类 192
四、微小胃癌分类 195
第二节·进展期胃癌形态分类 197
第三节·特殊胃癌形态分类 199
一、黏膜下肿瘤样胃癌分类 199
二、黏膜下层胃癌分类 201
三、多发性早期胃癌分类 203
四、进展期胃癌形似早期胃癌分类 204
第四节·癌前期病变形态分类 207
一、胃溃疡分类 207
二、胃息肉分类 210
三、残胃和胃食管重建后癌分类 216
四、癌前期损害分类 220
第五节·胃癌风险评估与胃炎形态分类 222
第六节·形似胃癌的相关性疾病形态分类 228
一、疣状胃炎分类 228
二、黏膜下肿瘤分类 230
三、胃肠间质瘤分类 232
四、神经内分泌瘤分类 234
五、胃淋巴增殖性疾病分类 237
第五章
早期胃癌内镜质的诊断 241
第一节·隆起型病变鉴别 242
一、上皮性非肿瘤性病变 243
二、上皮性肿瘤性病变 248
三、良恶性隆起病变 249
第二节·平坦型病变鉴别 250
第三节·凹陷型病变鉴别 251
一、溃疡性病变 251
二、组织类型与形态区别 253
第四节·H. pylori 感染状态鉴别 254
一、H. pylori 非感染早期胃癌 254
二、H. pylori 现症感染早期胃癌 255
三、H. pylori 既往感染早期胃癌 255
第五节·特殊型病变鉴别 256
一、黏膜下肿瘤样胃癌 256
二、胃内分泌细胞癌或神经内分泌癌 256
三、胃肝样腺癌 257
四、黏液腺癌 257
五、深在性囊性胃炎合并早期胃癌 258
六、 EB 病毒相关性胃癌 259
七、胃富于淋巴间质的癌 259
八、硬化型胃癌 260
九、低级别高分化腺癌 260
十、胃底腺型腺癌 261
十一、异位胃腺癌变 261
第六节·非上皮性肿瘤鉴别 262
一、胃非上皮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与鉴别诊断 262
二、胃肠间质瘤 264
三、异位胰腺 265
四、胃脂肪瘤 266
五、胃神经内分泌瘤 267
六、胃浆细胞瘤 268
七、胃血管瘤 268
八、胃血管球瘤 269
九、胃囊肿 269
第七节·恶性淋巴瘤鉴别 270
一、胃淋巴增殖性疾病 270
二、转移性胃癌 275
第八节·感染性病变鉴别 276
一、巨细胞病毒 276
二、胃结核 276
三、胃梅毒 277
四、胃蜂窝织炎 277
五、卡波西肉瘤 277
第九节·药物相关性病变鉴别 278
一、胃黏膜磷酸镧沉积 278
二、非甾体消炎药引起胃黏膜损害 278
第十节·其他病变鉴别 279
一、 IgA 血管炎 279
二、结节性胃炎 280
三、溃疡性结肠炎累及上消化道病变 281
四、胃克罗恩病 281
五、胶原性胃炎 282
六、嗜酸性胃肠炎 282
七、黑斑息肉病 283
八、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 283
九、息肉—色素沉着—脱发—甲营养不良综合征 284
十、胃幼年性息肉病 285
第六章
早期胃癌内镜量的诊断 288
第一节·量的诊断与组织类型 288
一、色泽与组织特征 288
二、形态与组织特征 291
三、放大与组织特征 293
四、感染状态与组织特征 305
第二节·病变大小 310
一、超微小胃癌 310
二、微小胃癌 310
三、浅表扩大型早期胃癌 312
第三节·浸润深度 313
一、白光与浸润深度 313
二、放大与浸润深度 318
三、断层与浸润深度 318
四、抬举与浸润深度 324
五、伸展与浸润深度 325
第四节·胃壁浸润深度 329
一、黏膜层癌 329
二、黏膜下层癌 331
三、进展期胃癌形似早期胃癌 334
四、手术前后浸润深度比较 335
第五节·癌变是否伴溃疡 337
一、缺损表面与评估 337
二、缺损程度与断层 338
第六节·早期胃癌浸润范围诊断 341
一、早期胃癌分界线 342
二、血管和表面构筑分界线 344
第七节·取材与组织学诊断 351
一、活组织病理分类 351
二、诊断性内镜治疗标本处理 353
三、组织病理分类 356
常用术语缩略词英汉对照 360
|
內容試閱:
|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数据,韩国、日本和中国胃癌发病率分别是41.8/10万、29.9/10万和22.7/10万;死亡率分别是13.0/10万、12.4/10万和17.9/10万;早期胃癌检出率分别是50%~80%、80%以上和5%~10%。
20世纪60年代,日本为了降低胃癌死亡率,使用钡剂造影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胃癌筛查。之后随着高分辨率电子内镜的引入,又以相似的方式对内镜形态特征和组织病理表现之间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不断积累知识和技术,并在内镜实践中有机结合。然而基于人口筛查发现的胃癌,仅占全日本胃癌患者的4%;80%以上患者是通过住院、门诊等常规内镜检查发现早期胃癌。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远低于日本和韩国,除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的差异外,内镜形态学上认识不足亦是一个重要原因。
回顾纤维内镜年代,1973年4月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在郭孝达教授带领下,成为国内率先开展纤维胃镜检查单位之一。1986年郭孝达教授等主编出版我国S部《早期胃癌的内窥镜诊断》专著。进入电子内镜年代,1993年在吴云林教授主编的《消化内镜操作技巧》专著中,首次提出“内镜下早期胃癌的征象及诊断”基本概念。
我们特别邀请徐富星教授、周嘉教授和吴云林教授共同担任本书主审,并邀请拥有丰富内镜诊疗经验和深厚学术造诣的西医专家、中西医结合专家共同完成本书的撰写工作。全书内容涵盖了早期胃癌形态特征和基础、早期胃癌内镜存在诊断、早期胃癌内镜质的诊断和早期胃癌内镜量的诊断等。本书还重点介绍了内镜诊疗针药复合麻醉研究现状、中医辨证与内镜形态研究进展、中医药生物信息与AI技术探索,并对值得临床重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承蒙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承孙吉和褚以意二位医师的协助,才使本书得以顺利完成和出版;书中部分内镜形态方面的资料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彭海霞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孙波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季大年医师和上海市市北医院熊文坚医师提供;书中部分组织病理方面的资料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胡月梅医师提供。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书编写历时3年,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但鉴于我们经验不足,专业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疏漏,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22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