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09.8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2.6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03.2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
編輯推薦: |
孩子的心理问题总会以人格形式体现,在各种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关注孩子心理建设,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要矫治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入手。因此,儿童教育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就是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人格。
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这本书中从多个方面讲解了儿童出现人格问题的根本原因。对于每个问题,作者都例举了相应的例子,如口吃、尿床、孤僻、假装病痛等,而这些例子都是作者帮助过的这些儿童中的典型。阅读本书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加了解儿童的心理问题,重视儿童的人格成长教育。
陶行知是我国全民素质教育的先行者。这本《陶行知教育箴言》汇聚了陶行知先生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以及“诗经”经典,可谓凝聚其一生的教育智慧。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全书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处处蕴涵哲学的思辨、教育的智慧。
|
內容簡介: |
口吃、尿床、孤僻、说谎、装病……这些存在于儿童身上的问题,都需要大人严肃看待。这些问题,都源于儿童被忽视或他们内心的渴望得不到满足。若不在儿童时期将这些问题纠正过来,这些问题在以后将会衍生出各种大的问题,严重者会让孩子走上歧途,成为孩子一生的负担。因此,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人格尤为重要。
《儿童人格教育》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关于儿童人格教育的经典著作,集结了阿德勒多年来研究儿童心理的精华,归纳了他对儿童人格问题的一些研究结论。阿德勒在本书中例举了多个真实的案例,对这些案例中的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从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孩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原因提供解决孩子问题的办法,帮助孩子纠正问题,帮助孩子正确看待问题,从而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并且,阿德勒在书中反复强调,应当以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儿童。
本书可以让家长和教师更重视儿童的人格教育,让他们学会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从中获益,以寻求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具有良好人格的孩子,一定也是勇敢、自信、独立的孩子。
《陶行知教育箴言》是从陶行知先生诸多著作中精选出*经典的内容,将其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汇集成册,以箴言的形式呈现给读者。陶行知重视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是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升华;他更重视儿童教育,让儿童做社会的主人,解放儿童的思想,“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发挥儿童的才智,首创“小先生制度”。陶行知在书中所写的经典内容,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对今天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着巨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
關於作者: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02.07-1937.05.28)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病理学家,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创建的个体心理学,对当代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并确定了心理学的走向,使得个体心理学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运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他一生著有数十部有关心理学的书籍,尤为偏重儿童心理学。这本《儿童人格教育》可作为研究儿童心理的宝典,对如何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具有指导意义。他的其他主要著作有:《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等。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陶行知自幼好学,1914年,他以名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育科系主任等职,并担任《新教育》杂志主编,对教育革新贡献很大。陶行知一生积极为中国教育探寻新的道路,同时心系劳苦大众,他以大众易懂的形式和语言创作出了大量优秀诗歌,抒发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情。陶行知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中国教育改造》《教学做合——讨论集》《普及教育》《怎样做小先生》等。
|
目錄:
|
儿童人格教育
第 一 章 前 言 001
第 二 章 儿童人格统一性 015
第 三 章 追求优越对教育的意义 025
第 四 章 寻求优越感的指引 043
第 五 章 自卑情结 055
第 六 章 儿童成长:预防自卑情结 067
第 七 章 社会情感与儿童成长的阻碍:家庭环境中孩子所处的地位 081
第 八 章 儿童在家里的地位:儿童的心理处境及矫正 095
第 九 章 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环境 103
第 十 章 在学校 115
第十一章 外部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131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143
第十三章 教育的差错 157
第十四章 教育父母 165
附 录 一 阿德勒的一生 173
附 录 二 阿德勒的学术内容 177
附 录 三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 181
陶行知教育箴言
前言
教学做合一与生活教育的箴言
手脑相长
教学合一
教学做合一
什么是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
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答朱端琰之问
生活教育
什么是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的创立与成长
生活教育之特质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操震球问、陶行知答
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
乡村教育与儿童教育的箴言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
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
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
论幼稚园应有之改革及进行方法
儿童保育问题
儿童科学教育
创造的儿童教育
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
儿童用书选择标准
谈谈儿童节
儿童节对全国老师谈话
小先生
怎样做小先生
小先生与民众教育
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
民主教育与新教育的箴言
民主教育
民主教育之普及
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
中国普及教育方案商讨
创造宣言
教育的新生
教育改进
新教育
试验主义与新教育
艺友制的教育
领导者再教育
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
新学制与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之新趋势
《新教育评论》之使命
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
评学制草案标准
其他箴言
陶行知诗歌精选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前言
按照心理学的相关定义,教育问题就是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此,对于儿童来说亦然。不过,成年人和儿童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同:因为儿童未成年,外界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当然,成年人有些时候也需要指导。如果我们放心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长,如果每个人生存的时间足够长,例如两万年的时间,而且恰好他们的生存环境足够好,那他们或许能够最终适应现代文明,能够适应现代成年人的行为规范。但是很显然,人生短暂,一个人生存的时间及生存环境都不能如假设般美好,所以儿童的成长必须有成年人的关注和引导。
但对成年人来说,关注和引导儿童的成长并不容易,成年人对儿童的心理没有丝毫认知。成年人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爱憎情感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更何况去了解儿童。所以,成年人认识和了解儿童,并且依据自己一定的知识储备去指导和引导儿童就是更加困难的问题了。鉴于儿童心理本身的重要性,加上对儿童心理的研究还能够间接认知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及行为方式,所以个体心理学会专门致力于对儿童心理的研究。与其他心理学不同,个体心理学不允许理论脱离实践,个体心理学将研究集中于整体人格以及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及可
能出现的表现的有生命力的追求。从这一角度来看,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就是实践的理论,因为这一理论本身源于其对错误和谬论的认知;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每个个体自身,谁了解了这样的理论,谁就能够很快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这种被个体心理学采纳的方法使得这种心理学所有的阐释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依据对个体心理学的理解,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是由其整体的人格发起和引导的,所以,个体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阐释都能够准确地表现出这些行为间的关系,而这些行为也同样折射出个体的
心理变化。在前言这部分,我会尝试对个体心理学的观念进行一个总论性的叙述,然后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地阐释前言这部分文字所提及的相关问题。
每个人的心理都充满了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这是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不容置疑的事实。儿童自出生开始就在不间断地寻求自身的发展,他们寻求着一幅伟大、优秀,甚至是完美的画面。这一画面是一种希望,而且无时不在,是每个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追寻的。人的
这种有目的的追寻活动决定着每个人一生的实际行为,甚至还能主宰人的思维。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与其生活的追求及生活方式一致,而不是客观的。
整体人格依据每个个体的存在而存在。每一个个体都是由其整体人格所塑造的,是其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代表。每一个个体都是一幅画作,同时又是这幅画作的作者。这幅画作的内容就是其自身的人格,但是每一个个体都不会是完美的画家,也无法对自身的灵魂和肉体具备完整的认知。每个个体都是以经常犯错和不完备的形式存在着。
在对人格建构的考察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个个体人格的整体及其特有的生活目标、生活作风都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本身的所有事实的主观看法上,而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每个个体对于客观事实的观念及看法都不会是客观事实本身。所以,即便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
客观事实构成的,但人类总是能以多变的方式去打造自我。每个人都会根据其对客观事实的看法去打造自己,其中的一些看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健康而且无误的,但有些看法却是不健康的,或者说是谬论。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想到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
理学方面的问题,特别要想到的是这个个体在童年早期出现过的心理障碍,因为这些心理障碍及其他种种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其此后的发展方向。
此处列举一个案例来加以说明。案例的主人是一位52岁的女人,她总是喜欢对比她年长的女性说三道四。对于这样的表现,她回忆道,她童年期间,她的姐姐总是能得到所有人的关注,而她和姐姐相比,童年期间记忆更深的是内心的屈辱及对自身价值的不确定性。这
里,我们运用个体心理学中的“纵向”观察的方法来探讨这一案例,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个女人自童年至如今都存在着同样的心理机制,同样的心理动力:她对自身价值的不确定性;她只要发现别人更被关注,别人在他人心中的位置更重要,她就会心生不满。所以,即便我们对这个女人目前的生活及其整体人格丝毫不了解,我们依旧可以根据我们已经了解的两个事实去填补我们对其了解上的空白。从这个角度上看,心理学家就如同善于写小说的作家一般,能够通过一条确定的主线、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去构筑某一人物的生活,从而保证这一人物的整体人格不会被破坏。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能够清楚地绘制出这个女人的“生命主线”上所联系的各种独特的人格特征,甚至能够预测这个女人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的表现。
手脑相长
一
小时候不能动手动脚,大的时候当然一切事要别人做;小的时候做惯少爷,大的时候当然做老爷。我以为世界上有贡献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头脑能指挥手指挥行动的人。中国都是用头脑的人不用手,用手的人不用头脑。
二
中国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害“软手软脚病”的人,便是读书人,他的头脑一定靠不住。是呆头呆脑的。而一般工人农民都是害的“笨头笨脑病”,所以都是粗手粗脚。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一定要手与脑缔结大同盟。
三
脑筋与手联合起来,才可产生力量,把“弱”与“愚”都可去掉。
四
西洋人的耳朵只听得进的一个字,就是“力”。你有力,他们听你;你没有力,他们不听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