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
柳鸣九先生最后的绝唱
他是会思想的芦苇
他是永无止境的西西弗斯
一生只为打造一个人文书架
|
內容簡介: |
本书集结柳鸣九先生晚年最新作品,大部分是在病榻上经艰难口授完成,由《文汇报》高级记者江胜信受柳先生之托整理并作序。
残穗拾遗——结合译著讲述作品内容,探讨作品思想性、艺术性,是先生对其《法国文学史》的学术补遗;另有数篇学人印象记,体现了先生对同道的赏识。
从“信达雅”到“化境”——以具体译作讲述其“化境”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对近代中国翻译文化灿烂发展历程的梳理,是颇具水准的翻译文化史学术研究成果。
君子诚坦荡——是先生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后各大新闻媒体的专访,展现其“一生只为打造一个人文书架”的文化追求及读书、工作经历,彰显其独特人格魅力。
晚年鸿雁集——为先生晚年与文化界名人往来书信选,记录其晚年生活点滴,先生晚年思想及对文化事业孜孜追求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谨以此书,笔祭柳先生!
|
關於作者: |
柳鸣九(1934-2022),湖南人,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著名人文学者、理论批评家、翻译家、散文家。长期担任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被法国巴黎大学定为博士论文专题研究对象,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
柳鸣九以卓有学术胆识著称:早年提出文学“共鸣说”,1978年对苏式意识形态“日丹诺夫论断”揭竿而起,1980年大声疾呼“给萨特以历史地位”,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重新评价左拉及其自然主义,暮年又倡导文学名著翻译新标准“化境”。他在法国文学史研究、理论批评、散文写作、名著翻译、大型丛书编纂等方面均有令人瞩目的建树,著作等身,主要作品已汇集成15卷共计600万字的《柳鸣九文集》。
江胜信,《文汇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协会员。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上海市文化新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出版《风景人生》《春深更著花》《讲诗的女先生》等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上海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报告文学年度十佳等。
|
目錄:
|
序一:柳鸣九的麦田遗穗/王蒙
序二:他推动的石块,已在山巅——柳鸣九先生学术生涯和暮年生活掠影/江胜信
一 残穗拾遗
《最后一课》与都德的短篇小说创作·3
雨果和他的长篇名著《笑面人》·14
《李健吾译文集》总序·28
一部“准小说”式的“反精神自传”·31
黑马印象记·38
来读于志斌·46
桥上的人生·50
“国民性人文素质名著函装丛书”总序·54
我心目中的许渊冲先生 ——贺许渊冲老“思想者自述文丛”《梦与真》获奖·60 “笔会”是我的…… ——纪念《文汇报》“笔会”创办 70 周年·61
自伤打油一戏作·62
二 从“信达雅”到“化境”
一个“中国制造”的“学术徽号” ——“化境”论坛开幕词·65
写在《化境文库》第一辑问世的时候·73
祝贺《化境文库》第一辑问世·77
中国翻译文化灿烂历程之回顾 ——《化境文库》三周年记·79
“化境说”与我译莫泊桑三则·98
译莫泊桑小说感言之一 ——“化境说”与“添油加醋”·98
译莫泊桑小说感言之二 ——“化境说”与粉饰·101
译莫泊桑小说感言之三 ——“化境说”与一字用得其所的力量·105
一道幽默味的莫泊桑小说快餐——《莫泊桑短篇小说选》(宇航版)译本序·108 三 君子诚坦荡
一生只为打造一个人文书架 ——就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答深圳特区报记者李萍问·115
新媒体、译本之争和惰性元素 ——就文学翻译若干题答《中华读书报》主编舒晋瑜问·122
柳鸣九谈读书与翻译 ——柳鸣九答《中华读书报》记者问·148
奖状后的八十年攀登 ——答《北京青年报》李喆记者问·153
四 晚年鸿雁集
给刘心武先生的信·173
与邵燕祥先生来往信函·175
给钱理群先生的信·181
给李泽厚先生的信·183
与李辉来往信函·185
与罗新璋先生来往信函·191
与方华文老弟来往信函·197
与王蒙先生来往信函·201
敬请王蒙先生赐教 ——对拙著《种自我的园子》的说明·202
我们是在参与书写历史 ——给刘硕良的信·206
与李泽厚先生来往信札·208
致李泽厚先生书·208
李泽厚先生来信·210
答李泽厚先生·211
李泽厚来信·213
向朋友圈的汇报·214
附录
留下“萨特”、“雨果”、“加缪”、《小王子》的柳鸣九先生永远走了……/刘汉俊·219
一把钥匙存在的理由 ——为柳鸣九先生《友人对话录》而作/刘汉俊·222
补 记/刘汉俊·238
|
內容試閱:
|
序一:柳鸣九的麦田遗穗
王蒙
柳鸣九的大名早已贯耳。他是法国文学专家、翻译家,是研究法国包括欧洲文化思想的学者,他的视野宽阔,名闻遐迩。我对他的学术成就只有一知半解,但不乏相当高的敬意。记得在一个场合与他同处,一些学友纷纷被介绍了教授、博导的光环,而对他的介绍,则是他的多少位学生担当了教授与博导。
最后一次拜望柳鸣九兄,是2018年9月2日,地点在他家附近的金桥国际公寓。他常年蜗居的社科院家属楼正在整楼更换老化的水管和电梯,只能暂时移租到公寓。脑梗、帕金森等疾病导致他行动不便、表达不畅,但我知道,他的内心是一片自由生长、生机蓬勃的菜园子。
这之前的七月、八月间,鸣九与我多次电邮往来:他发我新著《种自我的园子》的清样,嘱我写一篇序言。他自谦又自信地写道——
伏尔泰有言:“种好自己的园子要紧。”如果按照鲁迅的直译说,应译为:“必须种自己的园地。”
我按照自己所面对的情况,译得略有变通。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园地。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主义大思想家,他要种的园子很大,涵括了民族、社稷、国家、民众、民生等等大字眼。我这本书里没有这些大字眼,没有这些大思想感情,仅有与我的家族、我的师长、前辈、亲人、学业、专科、职务、工作经历等等有关的内容。因此,我这个人的园子是再小不过了,但我毕竟从事的是文化工作,其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这一片精神空间又是广阔无边的。所以,我的园子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园子。
于是,我看到了他种植的一行行“鲜活的蔬菜”,并欣然作序《柳鸣九的菜园子风光》。
如今又看到了柳鸣九的麦田遗穗。在夕阳之下的无边麦田,遗穗俯身即拾,粒粒饱满,是粮食也是种子。
他予我的几封电邮,也被收集为遗穗。在同一片名为“晚年鸿雁集”的麦畦里,还能拾到他的很多遗穗:给钱理群的信、给李泽厚的信、给刘心武的信、给邵燕祥的信……读者可窥他与老友之间颇有生趣的学人对话。
最大的一片麦畦要数“残穗拾遗”,晚年的鸣九在这里评点都德的《最后一课》等短篇和雨果的《笑面人》等长篇,回望自己在中西文化交流之桥上的忙碌一生,为前辈学人李健吾的译文集作序,为同辈学人许渊冲的获奖贺诗,为晚辈学人黑马、于志斌的新作击节……鸣九记人记事,把自己也摆进去,看得深但不冷峻,拎得清但不刻薄,与笔下人物有共鸣,对他们的心境有探求,对他们的评价有理解有体恤。在鸣九识人论事的文字风景中,我们也看到了他自己的内心风景——丰富而又善良,体贴而又关怀,好奇而又多思,尤其难得的是他的笃诚与朴实。
“从‘信达雅’到‘化境’”是他新垦的一片麦畦。翻译理论的丛林中,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硬译”、傅雷的“神似”,钱锺书的“化境”……鸣九一生致力于翻译实践,晚年又研究起翻译理论, 推崇“化境”并在2017年底组织“译道化境论坛”,邀英法德等十余个语种的老中青三代翻译家探讨翻译不同的标准与思路。他本人连写三则译莫泊桑小说的感言(分别为《“化境说”与“添油加醋”》《“化境 说”与粉饰》《“化境说”与一字用得其所的力量》)。2018年底,他被授予中国翻译界最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众望所归。
鸣九是一个辛劳的耕耘者。就像他在给我的电邮里说的:“视为投身于某种社会事业,致力于个人所宠爱的创造性技艺。具体于我则是为文化大厦添砖加瓦,则是打造一个人文书架,充实一个人文书架,完善一个人文书架。”
安息吧,鸣九兄,你的信念,升华云天,脚踏实地,洁美无瑕。
2023年9月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