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突破式沟通

書城自編碼: 392056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商务沟通
作者: 李海峰,李珂
國際書號(ISBN): 9787577200880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9.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订译本)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订译本) 》

售價:HK$ 205.9
中国医学的起源(知史丛书)
《 中国医学的起源(知史丛书) 》

售價:HK$ 227.7
机器人学基础   于靖军 王巍
《 机器人学基础 于靖军 王巍 》

售價:HK$ 86.3
骰子世界
《 骰子世界 》

售價:HK$ 57.3
乾隆的百宝箱:清宫宝藏与京城时尚
《 乾隆的百宝箱:清宫宝藏与京城时尚 》

售價:HK$ 135.7
工程机械手册——农林牧渔机械
《 工程机械手册——农林牧渔机械 》

售價:HK$ 457.7
夜幕之下(5、6套装)
《 夜幕之下(5、6套装) 》

售價:HK$ 126.5
国际艺术品市场A-Z:风俗、习惯和惯例的基本指南
《 国际艺术品市场A-Z:风俗、习惯和惯例的基本指南 》

售價:HK$ 78.2

 

編輯推薦:
★ 针对普通人没有解决思路,但在生活和工作中高频出现的沟通问题。困难沟通,有沟必通。
★ “突破式沟通”课程核心研发者李珂老师从事人力资源与培训工作20多年,总结出了让沟通变得顺畅的335密码。
★ 双色印刷,随书赠送精美书签,陪你突破沟通障碍。
內容簡介:
你是否遇到过以下情况?与别的部门关系不融洽,合作起来困难重重;同事情绪不稳定,性格拧巴,你不愿意与他打交道;下属非常固执,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客户蛮不讲理,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孩子到了青春期,产生了叛逆心理,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不听……对于这些普通人没有解决思路,但在生活和工作中高频出现的沟通问题,如何去应对呢?
国际培训与教学技术学院院长、“突破式沟通”课程核心研发者及导师李珂从事人力资源与培训工作20多年,总结出了让沟通变得顺畅的密码。作者采用理论知识阐述 个人案例剖析的方式,首先详细阐述突破式沟通的理论,包括建立三道沟通“防火墙”(效果比道理更重要;没有冲突,只有不同观点;情绪是信念的投影)、突破三大沟通死角(情绪死角、信念死角、身份死角)、掌握五步策略(建立关系、厘清情绪、还原事实、发掘价值、找到方法),然后由授权讲师讲述自己的真实个人案例,分享对突破式沟通的理解和运用,让读者产生更透彻的领悟。困难沟通,有沟必通,书中干货满满,无论是经过无数次实践验证的理论部分,还是个人案例部分,都能帮助你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沟通障碍时,走出困境,进行突破式沟通。
目錄
第一章三道防火墙

第一道防火墙:效果比道理更重要/ 2

第二道防火墙:没有冲突,只有不同观点/ 6

第三道防火墙:情绪是信念的投影/ 11



第二章识别并突破三个沟通死角


突破沟通中的情绪死角/ 19

突破沟通中的信念死角/ 31

突破沟通中的身份死角/ 35


第三章五步策略实现“先跟后带”

建立关系/ 39

厘清情绪/ 48

还原事实/ 50

发掘价值/ 58

找到方法/ 62



第四章突破式沟通实践案例

◆认识困难沟通 / 64

沟通困境:我们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 程红月 / 65

物业服务如何与业主建立良好沟通/ 欧阳晨光 / 70

小林的职场沟通实录/ 王智 / 74

生活中的困难沟通/ 许梦珂 / 81

同理心:突破式沟通的关键核心/ 赵冰 / 85

◆安装沟通“防火墙”/ 88

学会沟通,你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 包翔 / 90

一味地讲道理,不如更加注重效果 /刘红梅 / 88

突破式沟通的核心是突破自我 /陈莉 / 101

不要让沟通变成辩论赛/ 方婷 / 106

如何让你的沟通更有效?/美欣 / 110

在工作中,如何避免无效沟通? / 郝旭 / 115

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刘伟 / 120

没有“刀子嘴豆腐心”,只有“刀子嘴刀子心”/ 李志彦 / 125

装一道“墙”,跨万道“沟”/ 高高 / 131

转念,让我变得轻松/ 王蕙 / 136

◆识别三个沟通死角 / 140

用突破式沟通化解矛盾/ 戴增阳 / 141

亲子教育需要突破式沟通/ 刘燕 / 146

识别沟通的死角——与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沟通/ 施艳丽 / 151

身份认知对沟通方式的影响 / 田佳欣 / 157

识别沟通的死角/ 王颖 /161

识别沟通死角,成为情商高手/ 杨秋华 / 165

识别沟通死角之情绪/ 张海蓉 / 170

◆执行沟通策略 / 176

建立三种关系,实现自我人生蜕变/ 张艳平 /178

突破式沟通案例——生产线员工辱骂事件/ 汤建蕾 / 183

突破式沟通策略给我带来的一段美好回忆/ 余泓 / 192

突破式沟通,学到“一点”也很棒/ 徐艳春 / 199

突破式沟通的执行策略——招聘专项案例/ 吴娴 /204

校园里的突破式沟通/ 谢丽 / 211

提升工作效能:突破式沟通的运用与秘诀/ 焦吉利 / 218

知己知彼,有沟必通 / 郑文华 / 223
內容試閱
困难沟通,有沟必通
5月1日-3日,DISC 社群做了李珂老师亲授的突破式沟通授权讲师包班课。我为这个课程提炼了8个字的宣传语:“困难沟通,有沟必通。”
什么是困难沟通?
我出几个题目,你看看能不能回答。
题目一:你是供电公司员工,供电公司把两家的电表安装反了。两家的用电量差很多,用少付多那家道歉不管用,用多付少那家不肯补钱,同事沟通一个月无果,现在由你接手,你要怎么办?
题目二:你是银行网点主管,大客户新开的账户名字写错了,200万元货款没法入账,客户觉得银行让他损失了200万元,坚决要求赔偿,现在要你去处理,你要怎么办?
题目三:你是爸爸,孩子处于青春期。孩子的妈妈比较爱唠叨,你曾劝过她,但是你越劝,她越生气。有一天,妈妈和孩子突然因为小事争起来,孩子大声吼了起来。这时候,你要怎么去沟通?
题目四:你是妈妈,孩子早恋了。你希望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你要怎么去沟通?
如果对于上面的问题,你都没有解决思路,那么,你在现实生活中就只能匆忙上阵,大概率要打败仗。如果你要经常面对这些问题,那么处理不好,给你带来的损失一定不小。
这就是我定义的困难沟通:普通人没有解决思路,在生活、工作中又高频出现的沟通。
上面4个问题涉及职场、家庭,解决方案涉及身份定位,涉及同理心沟通,涉及具体的执行策略。
这本书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李珂老师对突破式沟通这个国际版权课程做的完整的理论阐述。第二部分,是学习突破式沟通授权包班课的授权讲师谈他们对突破式沟通的理解和运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吸收这门课程的精华。

前言
我还放上了各授权讲师的二维码,如果大家有更具体的问题无法找到解决思路,可以加微信进行交流。
最后希望这本书可以协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沟通。

李海峰
2023年8月27日




困难沟通,有沟必通



我有位朋友林姐姐有段时间肩膀很痛,痛得晚上睡不着,手臂也完全抬不起来。有人给她介绍一位很厉害的专家,我陪她去找这位专家看病。
专家做完检查,就告诉林姐姐:“你这不是什么大毛病,就是得肩周炎了。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我等会儿教你几个动作,你回家多活动、多锻炼,做做热敷理疗,过一年就好了。今天我先给你做个推拿。”
没想到刚一上手,林姐姐就痛得快晕过去了,实在受不了,求专家给她做个小针刀之类的小手术算了。
专家说:“做什么手术!手术也治不了。本来推拿效果就最好,但是你太娇气了,这点痛都受不了……你也是,为什么要拖到这么严重了才来看医生?懂不懂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这个道理!”
林姐姐一听这话,不乐意了:“这么痛谁受得了?这治疗靠谱吗?你是医生就可以这样训病人吗?”
两个人差点没当场吵起来。林姐姐气鼓鼓地离开了这家医院。





导言

我们站在局外想想,相信这位专家也会觉得我这位朋友不可理喻,从治病角度看,事情不就是这样吗?治疗肩周炎没有什么一招就搞定的办法,又不是断胳膊断腿的事。谁得了肩周炎不痛?早点不来,痛成这样才想起来找医生?医生又不是神仙,只需一招就没病没痛了?
在这件事上,两个人各有各的道理,表面上看谁也没有故意抬杠,最后却是不欢而散。专家说的话病人听不进去,病人对专家也没好印象。最后病没治好,专家的口碑也多少受影响。
但是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林姐姐的肩膀还是痛,简直没办法正常工作生活,于是她又换了一位专家试试。
这次这位专家怎么说呢?
“哎哟,肩周炎痛起来很难受的,你这段时间不好过吧。”
林姐姐一听,感觉找到理解自己痛苦的人了,回答说:“是啊,特别痛。其实有几个月了,但是我太忙了,老想着再顶一顶。实在顶不住了,这才想着上医院。就这还一堆工作等着我呢。”
“嗯,太忙了是吧,你一看就是当老板的,不容易啊!现在真是疼得顶不住了吧。”专家又加了一句:“那可得赶紧好好治疗,别再耽误工作了!”
林姐姐一听,非常认真地请教专家该怎么治。这位专家给她的建议其实和前一位专家差不多:日常康复锻炼,做理疗热敷,做推拿。
林姐姐跟专家说受不了推拿的痛,专家也认同她的感受,“太痛了还是要先缓解疼痛。先做理疗吧,等疼痛缓解了,再做推拿。”
林姐姐特别开心:“好,医生,我听您的,先在您这里做理疗。医生,您真是又专业,人又好!”
后面林姐姐虽然还是花了几个月才彻底解决了肩膀痛的问题,但是过程中林姐姐一直很配合这位医生,后续恢复得比较顺利。而对医生来说,谁不喜欢病人乖乖遵医嘱呢?
事情还是那个事情,沟通不一样,效果就有很大区别。其实仔细一想,两个医生给出的诊断结论、治疗方法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为什么作为患者来说,面对第一位医生就是不信任,而对后一位就愿意听话照做呢?
很多人都会觉得第二位医生更温柔善良,第一位医生可能比较严肃,其实本质是两位医生的沟通方式不同。第一位医生只关注病,第二位医生关注的是人。在这个基础上,他们的沟通方式也完全不同。第一位医生沟通时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试图强势说服对方,甚至会用批评指责的方式,看不到对方的情绪和诉求。这就是典型的“抬杠式沟通”“讲理式沟通”,一不小心就会引起争执。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希望能够顺顺利利地沟通。好的沟通能帮助我们发展人脉,找到支持和资源,充分享受爱的陪伴和交流。但现实却经常不尽如人意,每个人可能都遇到过上司难应付、下属不听劝、客户难缠、青春期孩子叛逆、伴侣莫名争吵……和他们之间发生的沟通障碍是我们拥有幸福和成就的拦路虎。为何我们明明对沟通有着良好的愿望,却难以实现呢?
其实这一点很多人都了解,也曾经看过很多关于沟通的分析文章或书籍,甚至参加过沟通培训,知道要有同理心、要倾听、要回应……但好像还是不能好好地沟通。我曾经也是这样,学了很多,还是处理不好。
直到后来我学习了心理学,真正了解了沟通障碍后面的心理因素,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好的沟通策略和技巧我们用不好。
大多数效果不好的沟通,都是因为我们进入了一种“抬杠式沟通”的状态。一听到“抬杠”这个词,大家是不是就联想到了“杠精”——遇到什么事,不管有没有道理都要反驳。不是所有的无效沟通都在抬杠,但其实我们在现实交流中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从表面看可能不是“杠精”,双方看着还特别理性,其实暗地里都在抬杠(也就是讲道理),以为道理对了沟通就顺畅了。
沟通双方的潜台词是“我是对的,你得听我的”“我是为你好”“你什么都不懂”“你怎么这么情绪化”……类似这样的话,是不是一想起来都感觉血压开始飙升。
这些话看似很善良、很理性,其实一旦说出口,就已经阻断了双方的交流,只是单方面说理,根本不管对方愿不愿意听,听不听得进去,听不听得懂。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已经根本接收不到信息了。因为“讲道理”的潜意识画面是“我高你低”“我对你错”,这会激发对方的防御心理,说什么对方都本能地想反驳。两个人的沟通渠道也因此关闭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沟而不通”。这样的沟通就算说得都对,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没有意义。
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反馈,却可以由我们自己掌控。由此,我在我的老师、被称为“华人NLP之父”的李中莹先生的指导下,和好友徐珂老师一起研发了“突破式沟通”。
突破式沟通简单来说就是NLP沟通技巧“先跟后带”的具体应用。什么是“先跟后带”呢?
我们先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说想去北京旅游,我却劝说你应该去南京。如果我坚持己见,非要说服你,而且还告诉你:“北京没意思,你真没眼光!”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多半会觉得很不服气,凭什么你说去南京就去南京?
如果用“先跟后带”的沟通技巧,我就需要先跟着你的想法来。首先我得了解你的想法,为什么你想去北京呢?也许你会告诉我,因为你听说北京是古都,有很多历史文化古迹,有深厚的人文气息。这时候,我会认同你的需要:“是啊,北京的确太有历史感了!原来你喜欢这一类的旅游,到底是文化人啊!”
然后我再告诉你:“南京也是古都,也有很多历史文化古迹,有深厚的人文气息,更妙的是你还可以顺带去看看苏州、扬州和杭州等等历史文化名城,你愿意考虑去看看吗?”如果我这样说,你是不是很可能会对南京有兴趣了?
你想“带”一个人去你认为好的方向,不能直接上来就说南边不好,或者直接说北边才好。你得先站在他的视角上去看问题,去体会他的情感、身份和想法。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都不需要完全理解对方。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重复对方的话“噢,你是想去北京看历史文化啊”,就已经足够了。重复对方的话,其实是在表达“我是认真地了解了你的感受和想法的”。这种愿意试着去理解对方、认可对方、尊重对方的态度,就是先跟后带的“跟”。
沟通为什么会困难,为什么会起冲突?根本原因是双方没有真正理解对方,甚至感受对方,总是很自以为是地认为我是对的,对方应该听我的。
真正进入交流状态后,你会发现很多时候表面不同的意见,背后都有共同的价值。无论是去南京,还是去北京,都是为了感受历史文化,而你的意见,一点儿也不强迫对方,只是增加了对方的选择,对方当然愿意听。这一步就是“带”。
“抬杠式沟通”,往往是把对方推到一个对立的立场上,结果是削减了双方的选择权。而“先跟后带”,就是在沟通中,本质上不认死理,看到彼此真实的需要、深层的需求,通过共同的探讨,创造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大概理解什么是“先跟后带”了。“先跟后带”正是整个突破式沟通的核心,但是只理解这个理念还不足以应对各种困难。做好一件事,需要有“道”,还需要有“术”,所以我们把“先跟后带”拆分成一套易懂、易操作的方法,简称为“335密码”。

第一个3是3道防火墙,这是“沟通内功”。
第二个3是识别并破解3个沟通死角,这是“沟通基本功”。
5是5步沟通策略,这是“沟通招式”。





33道防火墙第一道防火墙:效果比道理更重要

第二道防火墙:没有冲突,只有不同观点

第三道防火墙:情绪是信念的投影
3
识别3个沟通死角
情绪

信念

身份


5
5步沟通策略
第一步, 建立关系。只有对方认可彼此有沟通关系,愿意听你说了才沟通,否则就不要轻易去沟通

第二步,厘清情绪。有情绪的时候,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通过情绪觉察自己和他人的信念价值观

第三步,还原事实。区分事实与观点,在事实的基础上沟通

第四步,发掘价值。找出哪些价值是沟通双方共同认可的

第五步,找到方法。在共同价值的基础上,找出彼此都接受的解决问题或者争议的方法




本书的内容围绕着335密码展开,带领大家轻轻松松掌握突破式沟通的技巧。
最后,在导言结束之前,我想讲一个故事,带着大家思考,能不能用“先跟后带”避免一个悲剧。
讳疾忌医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有印象。蔡桓公有错,因为他讳疾忌医,他不听专家的话。但是,现在我邀请你代入真实的场景中去想一想,扁鹊的沟通方式是不是也有些不妥当,没能更好地治病救人呢?






这个情况就好比一位老板正和所有高管一起开会,他新请的保健医生一推门就进来了。医生一进门就盯着老板看,看了一会儿就特别严肃认真地对老板说:“老板,你有病!”你要是老板,感觉自己身体倍儿棒,对着一帮高管,正计划着大展宏图呢,你听到这句话,会是什么心情?肯定是心想:“你才有病吧!”为了维护尊重人才的名声,还不好当面发作,只能随意说几句糊弄过去。这就是一个普通人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蔡桓公虽然位高权重,但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啊。


扁鹊第一次沟通无效后,还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和蔡桓公说话,让人怎么能接受呢?结果就是蔡桓公因病去世了,扁鹊只得逃到秦国。这难道不是医生和病人的双重悲剧吗?
如果现在你就是扁鹊,你觉得这种试图以理服人的沟通模式可以改变吗?你又打算怎么进行突破式沟通呢?

第一章 三道防火墙




很多卓越的沟通高手,他们的深层次信念中的“前提假设”可以保证他们的沟通效果比一般人的好。这就是他们沟通中的防火墙。

第一道防火墙:效果比道理更重要
朋友老严是中国移动的培训师,他有一次去北京,出了机场之后,发现没有收到“北京欢迎您”的短信,他就特意找了附近的一个中国移动服务厅去考验一下营业员的服务水平怎么样。
老严“凶巴巴”地问:“怎么回事,我下飞机这么久了,竟然没有收到‘北京欢迎您’的短信,难道北京不欢迎我?”
门口的姑娘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马上一个90度鞠躬,同时大声说:“先生,您好!我代表北京欢迎您!”




结果老严没绷住,“噗”的一下笑出声,事情就解决了。这就叫“效果比道理更重要”。
公司的一位骨干员工向老板反映:“老板,您今天又给我布置了两项任务,我想跟您反馈一下,最近我手上的事太多了,我真的干不完,我这一两个月每天都是晚上10点以后才下班。再这样下去,我的身体都不行了。老板,您看……”
“是啊是啊,最近是挺忙的。我也知道你确实每天晚上干到10点,的确辛苦。只是你知不知道,你们团队有同事干到半夜两三点。大家都很辛苦,没有谁在偷懒,别人比你更辛苦。”
员工就开始不高兴了,他说:“照这么说,看来我在这个公司是干不下去了,我没本事撑下去,我只好走人了。”
老板推心置腹地说:“现在外面竞争很激烈,你看你的能力很一般,身体又这么差,加个班都顶不住,你在公司,我们大家都很照顾你、尊重你,考勤也松,你的收入也还不错,外面哪有这么好?”
员工越想越气:“我倒是要出去,活给你看看。”然后一拍桌子,辞职走人了。

通过这两个故事,大家是不是能更进一步体会到,为什么效果比道理更重要。很多人特别爱讲道理,结果人际关系很不好,没人听他们讲道理,最后还把生活、工作弄得一团糟。
你那么正确,你和你老婆不都闹离婚了吗?
你那么正确,你的同事和老板不也烦你吗?
你那么正确,你的客户不都跑了吗?
你那么正确,你家孩子不是离家出走了吗?
这些话真是一刀扎在爱讲道理的人的心口上啊!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道理行不通呢?我们从小不是受教育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吗?
爱讲道理的人,他们有个限制性的信念就是,只要我是对的,其他人就应该听我的。这个信念错了吗?没错,这个世界要是没有是非对错,不就乱套了吗?道理和对错非常重要,是我们对很多事物的评价标准。可是当我们需要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特别是做深度沟通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只讲道理,而是要先关心人的需要。
只强调道理正确而没有效果,可以说是自欺欺人;
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讲道理就是在争对错;
要穿越对错看效果,这是成熟的沟通心态;
讲道理把焦点放在过去,看效果则把焦点放在未来;
没有效果的道理没意义。
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的立场、视角、观点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人在面对事情的时候,也总免不了掺杂自己的感情,价值取向也会有很大差异。以为万事有对错,用讲道理的方式去沟通的人,最终都不容易有好的沟通效果。
关于沟通,我建议大家学会“穿越对错看效果”:对错争论应该服务于沟通效果,而不能凌驾于沟通的效果之上。
比如说妻子觉得每天都要打扫卫生,东西都要整整齐齐的。丈夫却觉得,两三天打扫一次就足够了,东西乱一点也没关系。结果夫妻二人天天为这事吵架,搞得家里鸡飞狗跳。

请大家深入地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结婚?不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幸福和快乐吗?可是为了这些事吵架,不是违背了结婚的初衷吗?
很多人认为,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其实很多时候,仅仅是夫妻俩太不会沟通了。如果我们不能跳出每个人自己的道理,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不去理解对方,再深厚的感情也会被慢慢消磨掉。如果双方不再坚持“我最正确”,多看看“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什么不同”,好好沟通、慢慢经营,那即使以前的感情只有60分,最后也能经营成90分或100分。所以,在婚姻中,我们要懂得穿越我们每个人的对错,去扩大“家庭幸福”这个最终效果。
在工作中,完成业绩、服务好客户、达成既定的目标、团队齐心合力做事……是所有员工共同追求的效果。如果不考虑这些效果,每天都在争论我的判断对还是你的想法对,那么每天都会有吵不完的架。
请大家认真反思,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是否也经常坚持自己的观点,没有去关注沟通的效果呢?建立起心中的沟通防火墙,相信“效果比道理重要”,训练自己“穿越对错看效果”的能力。试试看会有什么不同吧!
第二道防火墙:没有冲突,只有不同观点
一说起沟通,就绕不开一个词——冲突。对于优秀的沟通者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冲突,冲突反而是一次沟通的机会;大多数人面对冲突,往往采用两种方法:逃避、情绪转移。
逃避冲突,最后往往演化为更大的冲突。我认识一对老人,伯母喜欢唠唠叨叨,伯父很不喜欢冲突,因此他总是不说话,听任伯母唠叨,压制着情绪。然后过了一段时间,伯父就会突然爆发一次,在家里大吼大叫,把伯母吓得不敢吱声。这就成了他们婚姻中的一种模式了。每过一段时间重复一次,非常不利于夫妻关系。
某人服务客户时,尽量避免冲突;对领导、对下属也尽量避免冲突。结果他把压抑的情绪带回家,带给自己最亲的人。这叫情绪转移。
情绪转移也可能转到自己身上,对谁也不起冲突,将能量压在自己的心底,结果使自己的性格发生变化,甚至伤害身体,例如头疼、消化疾病。其实良性的冲突更是一次深度沟通、改善关系的机会,
所谓“不打不相识”就是这个道理。
举个例子,妻子在家里总是做好了饭,等丈夫回来,但丈夫可能太忙了,经常很晚才回来,妻子就抱怨:“你怎么总是回来得这么晚?”丈夫说:“没办法,忙。”妻子为了避免冲突,就忍着气不说,很可能因为某件小事而大爆发一次,搞得丈夫莫名其妙,或者
长时间忍耐,最终身心受伤。

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干脆直面冲突。妻子可以在丈夫又一次晚归的时候,很严肃地对他说:“你经常晚归,又不通知我,不方便打电话的话,发个信息也行。你什么都不告诉我,总是我在家里把菜做好了,冷了又热,热了又冷。我希望你以后能通知我一声,即便回来得晚,也让我知道什么时候开饭或者让我自己先吃。你不能这样子,我不接受你现在这样。”
丈夫也很委屈,他可能会回答:“我不是故意的呀,我是因为在开会或者跟客户在一起,才没有时间通知你的呀!”
两个人可能因此就吵起来了,吵完之后,反而可能有个好的结果:丈夫突然理解妻子每天都等他回家的焦虑心情。妻子也了解到,原来丈夫在外面这么忙,要开会、接待客户。两个人于是协商出一个办法,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是一个通过冲突达成共识,然后修复关系的例子。
职场里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一天,一位客户跑到一家私人银行的柜台大吵大闹,因为他收的一大堆现金里面有三张假钞,他说是银行的人故意害他:“你们这帮骗子,你们肯定是故意放在里面的,你们要害死我。我这要是把假钞给了我的客户,那会出现什么状况?”
客户非常生气,柜员都被吓呆了。这家银行的私人客户经理觉得:“我的天哪,机会来了。”他从办公室里冲出来,飞快地冲到发火的客户跟前,惊慌地说:“先生,您收到假钞了呀?”
客户吓一跳,本能地回答:“是啊,我收了三张。”
“天哪,还有三张,那您该多生气啊?”
“是,我能不气吗?”
“假钞要是给了您的朋友、您的生意伙伴,那可就麻烦大了!”
“可不是嘛!我刚才就在说这个事……”
“来来来,您跟我说一下是怎么回事,我给您倒水喝。”
客户就被他拉到办公室里聊天去了。过了一会儿,那间屋子里传出来两个人的欢声笑语。
这个客户经理轻易把一个投诉的客户、一个大吵大闹的客户,变成了他的一个忠实大客户。
这个客户经理是不是很聪明?
会处理冲突的人,从来都不会被冲突带到情绪的陷阱里去,他们内在都有一个深层次的信念:没有真正的冲突,所谓冲突只是我和别人观点不同而已。
婆婆跟儿媳妇抱怨:“怎么回事?今天这个汤怎么做得这么咸?”
如果儿媳妇心想:“你这是故意挑剔我吗?”可以想象,两个人一定会因为这点小事吵起来。可是如果儿媳妇觉得“没有冲突,只有不同观点”,婆婆认为汤咸了只是她的一个观点而已,就会说:“噢,您觉得汤咸了,那我以后做淡点。”冲突就没了。因为儿媳妇根本不觉得婆婆是针对她的,充分掌握了“没有冲突,只有不同观点”。
小李的经理有一天对他说:“小李,你那个报告怎么还不交?你最近是不是在偷懒?”
如果你是小李,你不需要去注意上司话中的那个词“偷懒”,你只需听到他的观点:他认为在他认定的时间内,你没有交报告。你一定是在摸鱼打混,这是他的一个想法而已。所以,你就可以去顺着他的话往下说:“经理,是的,最近大家都挺忙的,可不能偷懒。”你接着说:“这个报告,我是这么想的……(希望把它写到什么程度,最近查阅了什么资料,还有一个什么观点,想把它加进去……)经理,你看我这样做可不可以?如果下周三给你,会不会太晚?”
你看,没有必要去争论“偷懒”还是“没偷懒”,对不对?
当我们真的“装上防火墙”了,就不会被对方的言行、情绪牵着走,而是牢牢地站在自己的中心点,冷静地分析对方的观点和我们自己的观点,用同理心描述对方的心情、感受,重复对方的言行。这就是我们说的“先跟”。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处理冲突的五个小招式,变冲突为机遇。
处理冲突的五招之一:同理心回应——同步对方的言语、情绪。
处理冲突的五招之二:肯定动机——说出对方背后的想法。
处理冲突的五招之三:认同身份——“秒变同伙”。
处理冲突的五招之四:情绪抽离——“跳出界外”。
处理冲突的五招之五:打破状态——打岔。

处理冲突的五个小招式:
处理冲突的五招之一:同理心回应——同步对方的言语、情绪。
例如:“天呐,你收到假钞了呀!难怪你这么生气。这要是给了你的生意伙伴,那还得了?!”

处理冲突的五招之二:肯定动机——说出对方背后的想法。
例如:(在方案讨论会上,同事提出不同意见。)“是,我看得出来,你特别认真。我们都想给客户一个好方案,对吗?”

处理冲突的五招之三:认同身份——“秒变同伙”。
例如:(两个学生都想抢第一排的中间位置,方便听大咖讲课,于是吵得很厉害。)“看得出来,你们都想坐第一排(同理心)。是的,坐第一排的全都是xxx老师的忠实粉丝(秒变同伙)。你们看,xxx老师马上就来了,看到你们吵架多不好。”结果其中有一个人立刻就转变态度了,“我不跟你计较”,就坐到其他位置去了。

处理冲突的五招之四:情绪抽离——“跳出界外”。
有一位情绪很激动的客户,一直在怒气冲冲地指责。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不听。这个时候,我有一个办法,就是想象自己变成孙悟空,跳到半空中——虽然身体还在那站着,但是魂儿跑到半空中,看着站在下面的客户和自己。这样,我就可以不带情绪地听客户骂人,嘴里还平静地回应:“是啊,对啊,没错,就是,太生气了……”

处理冲突的五招之五:打破状态——打岔。
有时候,打岔也是一个好的方法,可以防止情绪升级,等以后平静了再沟通。
例如:一对父母在吵架,孩子跑过去说:“爸爸,这道题怎么做呀?”这个父亲一下子愣住了,就停下来不吵了,也可能回归理性沟通。
又例如:银行的客户正在吵闹,客户经理突然冲到接待的银行柜员旁边,着急地说:“你有没有听说,最近行里正在给金卡客户发礼品,你问一下你的金卡客户有没有收到?挺好的东西,数量有限。”客户一愣,问:“什么礼品?”



第三道防火墙:情绪是信念的投影
大家都知道失控的情绪是会伤人的。常听人说:“当时我气得大脑一片空白,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
孩子太淘气了,父母没忍住就动手打了孩子,打得孩子大哭。孩子哭累了后就睡了,父母坐在床边,看着孩子嫩嫩的皮肤上有五道红印子,心里别提有多内疚了,后悔得不得了,心想自己这是怎么了?发这么大的火,对这么小的孩子下这么重的手,自己是疯了吗?很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恋爱的情侣之间、老夫老妻之间,也会因为情绪失控而说出伤人的话。比如说,一对小情侣为一点小事吵架,吵上头了,大喊:“我压根不爱你,可以了吧!”你看这句话多伤人啊,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就是因为情绪失控了,对不对?
不要控制情绪,而要管理情绪
有人问:“嗯,你说得对,我要控制情绪,可是情绪真的能控制吗?情绪爆发出来时,我真的能够靠大脑和意识控制住它吗?”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写了一本书叫《象与骑象人》。他在书中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我们的意识就像一个小人,潜意识就是一头非常大、非常大的大象,小人就是骑象人。大象要是发起狂来,那个小人能控制吗?小人很难控制这么大的大象,但是可以跟大象好好沟通,驯服这头大象。

情绪本质是我们潜意识里某种信念的投影,因此我们很难控制、压制它,但是我们可以管理、调整它。下面我们一步步来学习怎样有效地管理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信念的投影
情绪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经常听见有人说:“这个熊孩子气死我了。”我们会觉得生气是熊孩子造成的。
“唉,这个报告改了千万遍都改不好,烦都烦死了。”你看,好像烦躁是报告引起的。
我们往往会认为情绪是外界的人、事、物带给我们的,是因为这个人说了不该说的话、这个事情很讨厌等等,所以我们就有情绪了。真是这样吗?
我走在路上,突然有人泼了我一盆水,我一定很生气。怎么回事?我一抬头,结果发现这个人拿着空水盆,在那儿站着,还对着我嘿嘿地笑,眼睛发直,嘴角淌着口水。我的天啊,这是个神经病,我立马就不生气了,而是感到害怕。可是如果我是在参加傣族的泼水节,被人泼了一盆水,我会怎么样?开心极了,快乐得不得了,心想:真是好兆头,一出门就被人泼了一盆水。是不是这样?所以,并不是泼水这件事本身让我们生气、恐惧、开心,而是我们对泼水的不同看法导致的。在潜意识里,我们对外界的人、事、物已经形成了很多相对固定的看法,比如说在路上不可以随便对人泼水、在泼水节上泼水是好事,这些都是我们不会刻意觉察的观念。

在沟通中,情绪本身不重要,情绪背后的信念才是真正要去理解的。这就好比我们开车时看见交通信号灯,我们并不是关注红色还是绿色,我们关注的是“让我走”还是“让我停下”,我们关注的是信号灯背后想表达的意义。如果我们读不懂情绪背后的意义,只纠缠于情绪本身,就会被卡住。

情绪背后的意义
一般来说,兴奋、快乐这些情绪,我们认为是好的、正面的,所以我们容易接纳这些情绪,我们往往不认同愤怒、生气、焦虑、恐惧、痛苦、悲伤、纠结、委屈等等情绪。实际上,这些情绪没有好坏、对错,甚至没有正面和负面之分。
兴奋是一种对将要满足的事情的期待,惊喜就是一个你很想要的结果突然出现了。愤怒是什么?对哺乳动物来说,状况要失控了,它会本能地调动全身的力量,全身绷紧,毛发直立,发出低吼声,准备战斗,好让自己控制住这个状况,这就是愤怒的情绪。人也是哺乳动物,人的愤怒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所以愤怒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指我们面前的某一种状况(人、事、物)要失控了,我们需要调动全身的力量来掌控这个局面。
哺乳动物有两种本能情绪:一种是愤怒,另一种是恐惧。愤怒让哺乳动物冲上去战斗,恐惧让哺乳动物逃离,所以这是两种最基本的情绪,它们是本能的反应,没有好坏、对错。
看见小偷偷东西,你是不是感觉很愤怒,然后冲上去要抓住他?有一个员工,做同样的事情时,一错再错,而且特别不认真,作为经理,你会不会气得拍桌子骂人?
当我们了解了情绪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当我们明白了这个意义之后,就会穿越情绪本身,跟背后的意义沟通。
一位愤怒的客户来到某个店面发脾气投诉。服务人员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告诉他:我们看见你的“红灯”了,所以,服务人员应立刻回应说:“天哪,发生了这样的事,难怪您这么生气。”而不是说“别生气,别生气”。说“别生气”,是在否定客户的情绪,这样他会更生气。
服务人员说完第一句,认同他的情绪之后,接着要表达“今天你可以掌控局面”,因此服务人员可以接着说:“我一定帮您解决这个事儿。”这样客户就会有掌控感了。通常发脾气的客户听到这两句话,情绪会不由自主地变得稳定。
每一种情绪背后都有它的意义,我把常见情绪的意义列在下面,供大家沟通时参考。请记住: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情绪,而是理解情绪背后的意义。
愤怒:给我们力量去改变一个不能接受的情况。
痛苦:指引我们前往摆脱痛苦的方向,也可以说是给我们动力去突破和改变。
焦虑、紧张:事情很重要,需要额外的关注和照顾,但已经拥有的资源与能力不足。
恐惧:指引我们找出不必付出的,却原以为需要付出的代价。最大的代价是死亡。
失望:对人、事、物的失望,必然来自想控制他们的企图,无法如愿就失望了;对自己的失望来自于不接受自我,接受自我就是解决的方向。
悲伤:从失去的喜爱的人、事、物中获取力量,使我们更珍惜当下。
委屈:把婴儿时期对父母的情绪投射在成年后的其他人、事、物上,期望他们如婴儿时期的父母一样,全然地理解并照顾自己、爱自己。

理解了情绪背后的意义,人自然就会平静下来。比如,我看着孩子瞎闹腾,我的火气越来越大了。如果我知道这原来是失控造成的,是因为孩子没有按照我想的去做,我没有控制住他,我只不过是想拿回掌控权。可是我对他发火打骂,最终效果会好吗?我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发现怒气消减了很多,接着会去想:我如何拿回掌控权,让孩子按我的意思来?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动手打孩子了。
如果你正在跟其他人开一个项目的沟通会,越沟通越焦虑,似乎整个项目组的氛围都越来越紧张了,你意识到:我们一定有什么事情没想明白,有什么准备没做好,有什么能力还不够,有什么资源还没有……你一旦意识到焦虑背后的意义,就会对所有的项目组成员说:“完成这个任务其实压力蛮大的,我感觉我们有些事情还没有想明白,还没有准备好,要不然我们详细讨论一下?”往往当你说完这些话的时候,焦虑就会慢慢消失。
情绪背后的意义,在被看到之后,情绪慢慢就走掉了。因为情绪往往都是来提醒我们的,提醒我们背后有一个信念。那头大象,它不会说话,它用情绪来告诉骑象的小人,背后有什么意义……小人要是收到了,做出了一定的调整,情绪就走了,因为它提醒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这就是我们说的情绪是信念的投影。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