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简介
杨晓达
教学感悟:
To instruct sometime, to guide often, to encourage always.
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金属代谢和金属药物研究,主讲“医学基础化学”“药学生物技术”和“生物无机及无机药物化学”等本科/研究生课程。主编多版次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化学》和《无机化学》,承担或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项目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研究工作。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100余篇,取得发明专利9项。获得2004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2)和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2013)等。
王美玲
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医学基础化学、无机化学、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中蒙药中的微量元素、生物无机化学等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物质的提取、分离、检测等。主持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各类科学研究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5项。担任内蒙古自治区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医学基础化学”的课程负责人和校级药学无机化学教学团队负责人。获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荣获校级教学名师、教师楷模、师德榜样、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编、副主编、参与编写教材28部。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6篇,科研论文48余篇。
前言
化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如何给医学生讲好化学课,让医学生领会到化学学习不仅是一种科学的基本训练,更重要的是化学思维是医学的一种内在思维方式,化学是医学研究的基本工具,这一直是在医学院校从事化学基础教育的教师的努力目标。但这非常困难,正如 Godwin 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的感言:“Many of us have tried to incorporate biological examples into our introductory chemistry courses,but these often end up feeling like a Band-Aid that has been applied to a problem requiring major surgery”(Nature Chemical Biology,2005,1:176-179)。尽管如此,大家仍然不断努力去实现完美的医学化学教学。
2022 年,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启动了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第 5轮)的修订和编写工作。本次编写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编写原则,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整合思维能力为重点,注重“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将数字化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有效构建,符合人才培养要求,将“思政”潜移默化地融入教材。我们根据上一版《基础化学》进行了修订,主要内容更新如下:
1.将数字教学资源与纸质教材融合,增加了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拓展”等自学资料,作为网络资源并持续更新,通过简单的扫码即可阅读。既为同学们开阔眼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又为纸质教材节省了空间。
2.进一步认识到在 IT 特别是 AI 下教育模式的变化,注重逻辑和原理的讲解,力图将化学知识融入医学实践的应用当中。
3.根据 10 年来的教学反馈,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按更合理的教学逻辑将结构化学原理置于相关化学反应讲解之前,并特意增加了“第九章 生命元素与金属药物”,帮助同学从健康维护和预防医学的角度,从基本的物理化学原理去分析和理解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本书是多所学校具有丰富基础化学教学经验的教师集体创作的结晶,全书由杨晓达和王美玲教授完成统稿和审订。此外,还有许多老师和同学对本书的编写也提供了帮助,限于篇幅,编委在这里一并致谢!
对于本书的使用者,建议全书分成 45 学时讲授,各章内容分配建议为:绪论,0 ~ 1学时;溶液,3 学时;酸碱和缓冲溶液,5 学时;滴定分析法,3 学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4 学时;化学动力学,4 学时;氧化还原反应,4 学时;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3 学时;生命元素与金属药物,2 学时;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6 学时;溶胶、凝胶和纳米药物,2 学时;沉淀 - 溶解平衡,2 学时;配位化合物,4 学时;化学显色和仪器分析,2 ~ 3 学时。当然,也建议使用者根据实际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组织具有特色的教学。
由于编者能力有限,书中不免存在不足和疏漏,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