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HK$
44.6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HK$
55.8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HK$
54.9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HK$
98.6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77.3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HK$
77.3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HK$
80.6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作者动笔正值张爱玲百年诞辰之际,虽然“张学”已成显学,可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法绕开的天才作家仍有大量事迹值得追寻。
★作者止庵是编辑整理张爱玲作品最重要的参与者,本书考据翔实,欲以最简朴表达最精准。
★本书以趣闻逸事串联起张爱玲各篇冷门佳作,是广大“张迷”不可错过之作。
|
內容簡介: |
该书是作者止庵通读、搜求、考证、编订多年后,打磨出来的一本关于张爱玲研究的全新著作。作者作为编辑整理张爱玲作品最重要的参与者,多年来接触张爱玲手稿、书信等一手资料,近年来又深入参与张爱玲书信的汇编、注释,对张爱玲的研究独具优势。然而其关于张爱玲的研究考据文字却相当细致节制,不只是言必有据,且对“言”与“据”皆十分小心谨慎。
该书针对张爱玲文学创作或其生平的一个个具体“悬案”或“讹传”,考据“事迹”,补缀生平,由点滴而渗透张爱玲研究中的诸多关节——尤其是澄清历来方法与资料上的诸多误区,指出许多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他人讲述与回忆,虽言之凿凿亦不可尽信。
该书含有七篇文章,各自梳理张爱玲创作过程中诸多事实线索,查勘关于其生平经历种种臆测传言。该书对于以张爱玲及其同代相关人物与作品的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将为热爱张爱玲作品的大众读者有一定的启发。
|
關於作者: |
止庵:作家,学者。一九五九年生于北京。出版有《惜别》《游日记》《周作人传》《樗下读庄》《老子演义》《插花地册子》《神拳考》等二十余部著作,并编订《周作人译文全集》《周作人自编集》《张爱玲全集》等。
|
目錄:
|
001 | 序
023 | 从 ?香港传奇? 到 ?传奇?
057 | ?创世纪? 之后
097 | ?怨女? 故事
135 | ?小团圆? 及其他
175 | 关于 “晚期风格”
213 |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
一直打算写篇“关于张爱玲的传记”之类的文章,不是对坊间相关作品的评介,只想说自己曾为这样一本书准备多年,何以最终决定放弃。一言以蔽之曰,材料不够。而这也就是我对现有此类书籍总的看法,即便写得顶认真的余斌著《张爱玲传》(海南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初版)、司马新著《张爱玲与赖雅》(大地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五月初版)也不例外,其余则“自郐以下无讥焉”。盖此问题非写作态度认真所能解决,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也。真要认真的话,只好作罢不写。
我讲写张爱玲传记材料不够,有朋友说,怎么不够,要多少才算够呢。我知道这里有个观念问题,一下子很难取得共识,假如不曾认真读过几部译介过来的正儿八经的人物传记的话。我曾说,传记写作,以下几点均系要事:(一)材料;(二)观念;(三)切入角度与剪裁;(四)文笔。材料可靠与充分是关键的第一步。作者所写须是事实,须有出处;材料最好是第一手的,力戒辗转因袭;援引他人记载,要经过一番核实,不可道听途说;孤证不立,应另具材料参照对比。传记属于非虚构作品,这一底线不可移易。写传记有如写历史,不允许任何“合理想象”或“合理虚构”,不能将传记与传记小说混为一谈。然而作者以小说写法来写传记,读者对小说和传记不加区别,在我们这儿可谓是个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坏传统。
撰写历史要讲“史德”,传记也不例外;凭空捏造包括细节在内的内容,至少有违“修辞立其诚”。譬如张爱玲逝世后,见过遗容而又留下文字记载的,只有她的遗嘱执行人林式同一位,而他只在《有缘得识张爱玲》一文中写道:“张爱玲是躺在房里唯一的一张靠墙的行军床上去世的,身下垫着一床蓝灰色的毯子,没有盖任何东西,面朝着房门,脸向外,眼和嘴都闭着,头发很短,手和脚都很自然地平放着。她的遗容很安详,只是出奇的瘦,保暖的日光灯在房东发现时还亮着。”宋以朗著《宋淇传奇:从宋春舫到张爱玲》(牛津大学出版社二〇一四年十月初版)一口气列举了八种张爱玲传记的相关描写,诸如“她平躺在卧室的地板上”、“身下铺着一条精致的地毯”,“她穿旗袍——是一件赭红色的旗袍”,“惟一的家具那张岩石桌子的桌面上摊开着一部尚未完稿的长篇小说:《小团圆》”,等等,不是向壁虚构,就是以讹传讹。我们的传记作者好像总是不甘平淡,要变着法儿地写得热闹一点——他们应该去写小说才对,尽管这样写出的也是那路蹩脚的小说。有人说,正因为林式同语焉不详,才给传记作者留下发挥想象的空间。岂不知他记录这些,只为告诉世人张爱玲乃是善终,是以落笔适可而止,自有对故者的一份爱护尊重。——顺便讲一下,林式同在张爱玲晚年对她多所照拂,执行遗嘱也克尽厥职,他并非张爱玲的崇拜者,甚至不读她的书,只为受人之托,便全力以赴,善始善终,形容以“古之君子”亦不为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