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HK$
77.3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98.6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0.5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88.5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关于俄国问题的通信等文献为重点,将马克思晚年手稿的内容置于马克思“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理论的整体背景中,认为马克思晚年手稿与《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群的工作是一致的。
如果说《资本论》及相关手稿依据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原则,从商品范畴向世界市场推演,隐含着一个西方资本主义主导、包括东方社会在内的宏大的世界体系图像,那么,马克思晚年手稿就是这个图像在东方维度的呈现。
马克思视农村公社为东方社会的基础,它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下解体和演变,最终以不同的方式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东方社会被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整合的路径大概可分两类:俄国的“跨越”模式和其他东方社会的“解构”模式。只有把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的思想当作马克思关于资本运行规律、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本书对我们理解当今的全球化、东西方关系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也有较大裨益。
|
關於作者: |
张晓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晚年马克思思想。在《红旗文稿》《吉首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多项。
|
目錄:
|
绪论 1
一、问题背景 1
二、选题界定 2
三、学术史鸟瞰 3
(一)关于东方村社 4
(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 5
(三)关于《人类学笔记》 6
(四)关于马克思的整体性思想 7
(五)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 8
(六)关于跨越论 8
四、新的思路 9
(一)立意与思路 9
(二)视角与方法 12
(三)意义与必要性 13
第一章东方社会问题的由来 15
一、青年马克思论东方社会 15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的历史” 16
(二)《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市场” 16
二、《纽约每日论坛报》评东方社会 18
(一)马克思对殖民入侵的道义批判 18
(二)马克思对东方旧势力的历史批判 19
(三)马克思论东方社会的希望 19
三、东方社会的主要问题 20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 20
(二)部落所有制 24
(三)农村公社 26
(四)王权与宗教 29
四、东方农村公社的基本特征 31
(一)不存在土地私有制 32
(二)农村公社的二重性 33
(三)农村公社的普遍性 33
(四)农村公社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34
第二章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未竟问题 36
一、从《资本论》为什么没写完说起 36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整思路 40
(一)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提纲看 40
(二)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叙事逻辑看 41
(三)从其他的一些辅证看 42
三、《资本论》叙事方式及其限度 43
(一)《资本论》的叙事方式 44
(二)待呈现的叙事方式问题 45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东方“在场” 46
(一)国际贸易 46
(二)世界市场 49
(三)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 52
第三章 东方社会的“解构”模式 55
一、《人类学笔记》的主要内容与写作目的 55
(一)《人类学笔记》的主要内容 56
(二)《人类学笔记》的写作目的 58
(三)《人类学笔记》在马克思思想史上的地位 60
(四)《历史学笔记》主旨试析 62
二、东方社会的基础:氏族与公社 63
(一)东方社会: 63
(二)公社及其特征: 66
(三)氏族及其特征:氏族-胞族-部落-联盟 69
三、西方入侵下的东方农村公社的命运 70
(一)从《人类学笔记》看农村公社的命运 71
(二)东方社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72
(三)东方农村公社在西方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发展演变 73
(四)东方社会革命对西方革命的影响 75
(五)东方社会的未来发展前景 78
四、回望《人类学笔记》与《资本论》的关系 79
(一)《资本论》概述 80
(二)《人类学笔记》与《资本论》的关系 82
第四章 俄国社会的“跨越”模式 88
一、俄国社会发展问题的背景 88
(一)19世纪俄国社会的基本情况 88
(二)马克思通信的基本情况 91
二、马克思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设想 94
(一)农村公社的生命力对俄国道路的意义 94
(二)马克思的发展理想 94
(三)跨越“卡夫丁峡谷” 96
(四)对“社会新栋梁”的批评 97
三、马克思论俄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与问题 98
(一)“世界历史”中的俄国问题再认识 98
(二)历史发展的复杂性问题 99
(三)马克思论俄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100
第五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再认识 102
一、马克思危机理论的整体框架 102
(一)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再认识 103
(二)资本主义危机中的东方在场 108
(三)资本主义危机与东方社会的出路 110
二、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方法论问题 111
(一)历史的一元与多元 112
(二)“解构”模型和“跨越”模型 114
(三)历史演进中的“后发优势” 116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视野及其意义 118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 118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思想 120
(三)“世界历史”的东方维度 123
(四)“世界历史”在理解东西方关系中的意义 124
第六章从马克思东方理论看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 129
一、关于中国上古农村公社问题 130
(一)马克思是否论述过中国的农村公社? 131
(二)中国古代是否存在马克思所说的农村公社 133
(三)中国古代农村公社的存在及其特殊性 135
二、中国农村公社的消亡 138
(一)中国农村公社的消亡 139
(二)中国农村公社的存遗情况 139
三、资本主义与宗法社会的撞击 141
(一)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入侵 142
(二)中国的“解构模式” 143
(三)中国的“跨越模式”发展 144
(四)“中国模式”的世界历史意义 146
结论:走向更加开放的世界历史 150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50
二、世界历史体系中东西方格局的演变 152
三、全球化视域下的东西方关系 154
四、从世界历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55
参考文献 157
|
內容試閱:
|
序 言
张晓庆的博士论文在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准备出版,邀我写篇“序”。因为这本书稿的写作和修改过程我很清楚,故我觉得责无旁贷。
2015年张晓庆考取我的博士研究生。入学伊始,我跟她盘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中真值得研究、我也能指导的一些问题。我说完,晓庆当即确定研究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思想。从那以来,她专心致志,读书、写作,笔耕不止。
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思想包括哪些问题?为什么值得研究?我们知道,马克思在以《资本论》为主的诸多政治经济学批判著作、手稿群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即从商品的二重化到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资本循环和周转,到银行、信贷、地租等环节,一方面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实现了,另一方面剩余价值的榨取与分割也得以完成。与小农经济不同的是,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资本运行的各环节无限复杂,但凡有一个环节卡壳,就会导致资本主义的整个体系出现混乱和危机。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这个过程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狭小,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这个“社会基本矛盾”所致。这个矛盾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并被共产主义取代。
需要指出的是:仅到此为止,我们还远没有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及“世界历史”理论完整呈现出来。上述解释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全部。要完整地考察作为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就不能不把东方社会也纳入进来,理论地再现一个包括东西方在内的复杂多样而又完整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方法论角度说,需要一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流行的解读并没有考虑后面的内容。这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包括马克思晚年手稿在内的大量著作和手稿还不为人知——这些手稿大多在20世纪中后期才陆续被发现、出版和研究。流行的解读主要依据马克思恩格斯鼎盛时期的且公开出版(发表)的作品。这样,人们在解读和呈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时,就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它的东方维度。
单纯从欧洲资本主义看世界历史,与从东西方统一整体的视野看世界历史,有哪些差异、哪些问题呢?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西方维度,是以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最典型的英国作为例子而形成的理论模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明确交代:物理学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观察的,或者是在保证运动过程以纯粹形态进行下进行研究的。经济学研究也应采取这样的方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最典型的地点在英国,所以他的理论阐述是以英国作为例子的。 这意味着,马克思关于欧洲资本主义体系内部范畴(从商品、价值到银行和地租等)的分析,其理论有标准化、模型化的特点。而资本主义是世界性的而不是地区性的。马克思的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除了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也包括东方社会诸多古老帝国乃至原始部落。要完整地阐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就必须把东西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就必须把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典型模型与东方社会关联起来。这个问题在马克思那里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谈到政治经济学的演进逻辑与写作计划,包括以下范畴:(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4)生产的国际关系;(5)世界市场和危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又说:“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 这些写作计划大同小异,都证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要延伸到生产的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和总危机等范畴去的,是要把东西方当作整体来研究的。可以设想:如果天假其年,马克思完成《资本论》前几卷的写作后,理应当转而研究东方社会——由于资本主义入侵而正处在解体、演变中的东方社会。不仅如此,马克思还需要另有一套既不同于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又能跟分析资本主义的理论模型“对接”的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与叙事方法,或者说,马克思应展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东方维度。
如何理解这一“东方维度”?如何从马克思的文本文献中揣摩并阐述这套理论和叙事方法,这是晓庆本书的主旨。
众所周知,马克思没有完成他的写作计划就过早离世。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未完成部分可能会是什么样的?他留下大量手稿究竟想说什么?这些都成了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的谜,也引发了不同的争议。面对这些问题,晓庆在学习和吸纳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地尝试性地重新思考。这些思考,既包括理论演进的思路,也包括方法: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揣摩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整思路。“世界历史”这个概念源自黑格尔,它体现最高、最后、最完整的“哲学的历史”观。在他那里,客观精神经历各种形态,走完各阶段,不断否定和上升,最后回到世界历史。马克思也有自己的世界历史观,与黑格尔不同的是,它是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中提炼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年合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提到,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使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各民族原始闭关自守的状态,以及自然形成的民族之间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此后马克思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反复讲世界市场、世界历史,讲资本主义瓦解了各民族的地区封闭性和自然分工,用商品和市场将它们统一起来。由此可见,马克思完整的世界历史理论,应包括资本主义的西方如何同化东方,古老的东方在西方资本主义裹挟下自身发生急剧变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沿着这条思路理解马克思晚年手稿,就有豁然开朗之感。
从马克思的文本文献中寻找政治经济学批判完整的研究设想和写作计划,揣摩马克思没有来得及阐述却是应有之义的完整思路。马克思对他的研究是有明确计划的,并且在好几个地方表述过,例如我上面提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这些写作大纲言简意赅,结合其他文本,我们可以大致揣摩马克思的基本思路。问世的《资本论》(包括恩格斯整理的2、3卷)及相关手稿,与马克思写作计划的前几个范畴相吻合。据此我们可以推论:马克思下一步应该讨论写作计划的后面几个范畴,即国际贸易(生产的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危机。而这几个环节和范畴的研究,必然要弄清楚东方社会的普遍本质及其在资本主义影响下的演变规律。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胆推测:马克思晚年的工作就是沿着《资本论》的思路继续展开,为过渡到“国际贸易”“世界市场”,进而提出完整的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理论做准备。
从相关理论和方法中揣摩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下东西方关系的基本思想,由此推论他晚年研究的问题情境、理论任务和可能的思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马克思以英国为例,是因为英国是当时最典型、发展最充分的资本主义。要阐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当然要撇开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抽象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规律,建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理论模型。但抽象的理想模型还必须上升为具体,就像弄清楚了细胞,还必须把它置于组织、个体乃至整个生物圈的道理一样。对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来说,就是要把关于欧洲资本主义的理论模型与东方社会“对接”。但如何对接?就得深入探讨东方社会的基础,以及它们在资本主义大环境下的急剧变化规律。晓庆以大量文献资料为据,认为马克思心目中的东方社会基础是农村公社,并把马克思理解的东方社会的急剧变革分为俄国式的“跨越”模式和其他社会的“解构”模式,这个思路对我们很有启发。
通过分析国内外学术界既有成果中包含的矛盾,反推:究竟怎样理解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的思想?本书讨论的主题和问题,中外名家早已出版(发表)有大量成果,提出了很多解释模型。不过,张晓庆相信: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她在研究中发现,前人的解释存在不少漏洞。例如在回答“《资本论》为什么没写完”的问题时,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健康原因、工作量大等。这些解释孤立起来看似乎有道理,但它解释不了马克思既然写不下去《资本论》,为何又能写出那么多其他手稿——后人整理为《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再如关于《人类学笔记》的写作目的,无论是转向研究人类学、民族学,或研究原始社会、阶级起源、文明起源等,都只看到了马克思关注原始部落和农村公社这一个环节(这些习惯上被认为是人类学或民族学研究的对象)。但仔细揣摩不难发现,马克思关注的实际上是三步:某部落或民族原有的农村公社状况→西方或外来殖民者入侵,对土著的农村公社产生巨大冲击→公社急剧解体和演变。越到后面的环节,马克思越是看重。再联系马克思晚年研究的问题语境——欧洲资本主义向东方扩张,破坏了东方社会封闭发展的格局,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马克思晚年手稿的写作目的,其实是明白的。
总之,我认为,本书的论证过程及结论,大致能达到“言之成理,论之有据”的标准,可谓自成一家之言。当然,由于马克思的思想博大精深,著作手稿卷轶浩繁,特别是他的著作没有写完,大量手稿以摘录为主,不少解释说明语焉不详,所以我们也不好把话说过头,还需要进一步推敲、思考的地方肯定不少,不妥指出也免不了。例如马克思晚年还有大量的其他手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历史学笔记》。它跟《人类学笔记》的写作背景差不多。我们如何解释?能否以及如何用本书的理论和方法去有效解读马克思《历史学笔记》?
最后我还想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感想,张晓庆的书中隐含一个很大的理论效应:按照本书的方法与思路,传统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之间的关系,很多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探讨。例如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我们大致是用“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解释模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我们大致是用“国情论”“特色论”的解释模型。这些说法当然有道理,但无论就马克思(以及恩格斯)文本文献的考据阐释,还是就中国社会的本质抽象来说,还是略显空泛,有大而化之之虞。如何像马克思那样,既深入文本,又深入到西方资本主义和东方社会主义等的本质特征中,抽象出它们的“细胞”,并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路,按整体辩证法的思路,建构一套完整严密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学术使命,也是本书给我们的启示。
但愿张晓庆本书的出版,能给学界朋友点滴启发,能多少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化。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美堂
2023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