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见你
》
售價:HK$
51.3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7.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HK$
67.1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HK$
62.7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0.9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
清洁
》
售價:HK$
65.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 长销50年,启蒙各类时间管理法的原典之作
柳比歇夫被公认为时间管理鼻祖、自律精神的典范,其传奇生涯和极致的人生态度激励一代又一代人
◆ 学会时间统计法,从抢夺每一秒钟开始重置自我,拒绝过乱七八糟的人生
如何时间核算、如何读书、如何利用边角料时间、如何专注于一个目标、如何保持乐观心态……不仅是对大师奇特一生的记录,更是一份受益终生的人生计划指南。从珍惜分秒开始,培养时间感知力,将1天过成72小时,过上高质量人生
◆ 俄罗斯国家荣誉勋章圣安德烈勋章得主格拉宁代表作
俄罗斯当代纪实文学巨匠,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屡获俄罗斯国家级大奖。为纪念格拉宁诞辰100周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将2019年定为“格拉宁年”
◆ 读者好评如潮,李笑来、樊登、王潇、止庵激赏推荐
豆瓣三万人想读、万人打分8.2。李笑来评价:“《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在我的生活里是个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存在。”
◆ 俄文直译修订版,厦门大学助理教授、豆瓣8.8分《地铁2035》译者李春雨完整新译
译笔简约平实,精准流畅,贴合原作风格,更添加101处相关注释,涵盖人物、文化常识和文学知识,无负担轻盈阅读
◆ 小开
|
內容簡介: |
数年如一日抢夺每一分钟的人,会过上怎样极致的人生?
苏联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亚历山大·柳比歇夫出版近70部学术著作,各类文章报告总计12500页机打稿,研究领域涉及各个学科,还精通文学、戏剧和音乐。而他的人生如此丰满的秘密,就在于他所开创并践行的“时间统计法”。自28岁立下创建有机体自然分类法的毕生目标后,整整56年的漫长时间里,柳比歇夫对每笔时间花销都进行了记录,精确到分秒,且无一日中断,不断总结和优化时间管理方法。时间统计法变为柳比歇夫生命的骨架,让他获得了最高效的工作力和最旺盛的生命力。作家格拉宁通过整理柳比歇夫的日记和时间账本,以侦探般的嗅觉,抽丝剥茧地还原出这位时间管理鼻祖传奇的一生。在这个时间紧缺的匆忙时代,柳比歇夫站立在时间之河的中央,等待人们发现时间的奥秘。
|
關於作者: |
达尼伊尔·格拉宁(Даниил Гранин,1919-2017)
俄罗斯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出生于萨拉托夫省沃尔斯克市,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于坦克部队服役,1949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出版有《探索者》《迎着雷雨》《逃亡俄罗斯》《我的中尉》《奇特的一生》《同名者》等25部小说及纪实文学作品,其中多部作品被搬上舞台和大银幕,并荣获苏联国家奖文学艺术类大奖、俄罗斯联邦国家奖文化与艺术类大奖、大书奖等奖项。2008年,被授予俄罗斯国家最高荣誉勋章圣安德烈勋章。
|
目錄:
|
第一章 柳比歇夫其人
第二章 奇特的爱戴
第三章 叫人惊叹的一生
第四章 独一无二的日记
第五章 关于时间与自我
第六章 平凡的人性
第七章 时间统计法的缘起
第八章 这一切的代价是否值得
第九章 令人满意的理想典范
第十章 “论基因池”及其结论
第十一章 科学家们的共同特质
第十二章 一切皆有代价
第十三章 关于矛盾
第十四章 幸福的失败者
第十五章 本章最好命名为“诱惑”
第十六章 是时候想一想心灵了
最后一章 感伤与自白
|
內容試閱:
|
连亲友们都没料到,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的学术遗产竟如此庞大。
他生前出版了近70部学术著作,其中不乏方差分析、分类学、昆虫学等诸多领域的经典著作,在国外被广泛译介。
而他撰写的各类文章、报告总计500多个印张,约合12500页机打稿。即便对职业作家而言,这个数字也足够庞大了。
在科学史上,欧拉、高斯、亥姆霍兹、门捷列夫等人也都曾留下丰富遗产。这样的高产总让我觉得是个谜。不过,古人的确写得多,这点看似无法解释,却又自然而然。反观当代学者,著作等身则是罕见乃至奇特的现象。就连作家,似乎都比从前写得少了。
柳比歇夫的遗产涵盖众多门类,其中既有跳甲分类、科学史、农业学、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等诸多领域的学术著作,又有对众多科学家的回忆录,关于彼尔姆大学的记述,等等。
他同时还在大学任教,担任教研室及系部主任,经常外出考察。20世纪30年代,为了研究食叶害虫、蛀茎害虫、黄鼠……他走遍了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所有集体农庄。在所谓的“业余时间”,他研究跳甲分类,以此作为“休闲”。单是这一项工作的体量便极为惊人:截至1955年,柳比歇夫捕捉的跳甲多达35箱,共计13000只,300种,其中有5000只雄性跳甲做了器官切片。所有跳甲都经过了分类、测量、做切片、写标签。他一个人采集的标本量是整个动物研究所的6倍之多!跳甲分类研究贯穿了他的一生。这需要潜心深入的独特才能,需要理解这些工作的价值及其难以穷尽的创新意义。当有人问著名的组织学家涅夫梅瓦卡,他怎么会花一辈子去研究蠕虫的构造时,他惊讶地说:“要知道,蠕虫那么长,人生却那么短!”
柳比歇夫的研究既深且广,他既是一名细化领域的专家,又是一位博学的通才。
其学识之渊博难以估量。谈及英国君主制,他能对历任国王的执政情况如数家珍;说到宗教,他能就《古兰经》、犹太法典、教皇史、路德学说以及毕达哥拉斯思想侃侃而谈。他通晓复杂变量、农业经济、费舍尔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古希腊罗马文化……上帝知道还有什么。这绝非他有意卖弄博学,或者死记硬背,又或是记忆力超群,他对这些知识的获取都是有其原因的,下面就会讲到。当然,他的坐功也是极好的。须知,埋头苦干正是某些天才的特质,而在昆虫学这种专业更是普遍而必需的。连柳比歇夫自己都打趣说,像他这类学者,照相不该照脸,而该照屁股。
根据列夫·贝格、尼古拉·瓦维洛夫、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别克列米舍夫等权威专家的评价,柳比歇夫的著述价值极高。如今,他的某些思想已经从“异端”变成了“争议”,另外一些则从“争议”变成了“无疑”。对于他的学术声望乃至学术功勋,完全不必多虑。
但本书无意科普柳比歇夫的学术思想及其建树。我最感兴趣的是,作为我们的同代人,柳比歇夫一辈子怎么能干了这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他于82岁去世,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其工作效率和思想产能不减反增。问题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他是如何做到的,用了什么方法。这一方法正是柳比歇夫最令我好奇的一项发明。这是他的独创,独立存在于其一切著作和研究之外。表面看去,这单纯是技术层面的方法论,但在漫长的数十年间,它逐渐获得了某种道德力量,几乎变成了柳比歇夫生命的骨架,它保障了最高效的工作力和最旺盛的生命力。
道德没有计量单位,即便对于那些永恒而普遍的范畴(诸如善与恶,仁慈与残忍),我们也时常稀里糊涂、无从对照,分不清谁是真正的善良,谁只是没有坏心眼儿;不知道何谓真正的正派,也搞不清楚这些品质的标准究竟何在。柳比歇夫则不然,他不仅身体力行过着合乎道德的生活,而且似乎对道德有着某种自我设定的精确标准,而这同样与其生活方法密切相?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