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6.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內容簡介: |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成了一系列思想深邃、意蕴高远的重大论述,为新时代下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多元价值观念碰撞博弈、交锋整合的过程中,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关乎社会主义制度的未来发展走向,也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对其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持续性的、创新性的、系统推进的伟大工程。本书以“新媒体时代”作为分析的时代背景,以“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研究的内容,依次论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外部实现路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在实践养成。
|
關於作者: |
范益民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现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理论讲师团成员,兼任大河网学术中原特约专家等。多次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标兵、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标兵、校思政课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2022年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2022年河南省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研究生组)二等奖、2023年度校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1部,在主流报刊发表文章1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重大课题、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委托项目(重点)课题各1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研究专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
目錄:
|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第三节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关于价值的相关概念辨析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第四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了新要求
第一节新媒体时代特征及社会关系的变革
一、新媒体时代的基本特征分析
二、新媒体带来的社会关系变革
第二节坚守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
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第三节高校传统思政工作的创新
一、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
三、提升素养,培育网络育人新对象
四、整合资源,优化网络育人新内容
第四节优化大学生成长的虚拟场域
一、增强网络免疫能力
二、传递向上向善能量
三、增强合力,壮大队伍
本章小结
第三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流向好
一、大学生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断加强
二、大学生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走向深化
三、大学生个体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为具体
第二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问题考量
一、教师的角色存在部分漂移
二、教学方法与内容较为单一
三、培育合力的作用不够凸显
四、新媒体话语引导创新乏力
五、示范力量的行为存在缺失
六、培育有效性尚待提升深化
第三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归因
一、学校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主体因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理论基础
一、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阐述
三、方法支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四、跨界借鉴: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基本原则
一、政治性
二、人本性
三、整体性
四、实效性
五、实践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外部实现路径
第一节新媒体传播环境多维联动优化
一、法律规制
二、完善监管
三、技术控制
第二节构建新媒体平台协同培育模式
一、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
二、增强家庭学校联动效能
三、提高社会治理机制水平
本章小结
第六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养成路径
第一节实践养成的目标: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
一、虚拟实践是现实实践的延伸和超越
二、大学生虚拟实践养成的规律分析
第二节实践养成的前提:大学生自我主体性建构
一、大学生自我主体性建构的学校维度
二、大学生自我主体性建构的个体维度
第三节实践养成的方式:网络虚拟活动“常态化”
一、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氛围
二、发挥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德育功能
三、开展多样化大学生的网络社团活动
四、引导大学生“线上”“线下”双向互动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