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

書城自編碼: 394484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汪朝光
國際書號(ISBN): 9787214283047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227.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編輯推薦:
《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共10卷,时间跨度从1840年到1949年,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大型近代史专著。
本丛书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张海鹏等权威专家所著,它的出版完成了几代史学家的心愿。
丛书内容客观,史料丰富,研究方法突破前人束缚,披露了许多以前未曾揭示的内容,填补了史学研究的诸多空白。修订版在《中国近代通史》首版经过十年的发行后,根据新材料、吸收新成果再予修订出版,继续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学术研究。
內容簡介:
本书对民国初创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系统梳理,全书分为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袁世凯称帝与护国战争、军阀纷争与南北对峙、五四运动与时代转换之发端、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北京政局的变化、民初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及其起伏等8章。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關於作者:
汪朝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自2010年起担任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著有《和谈将军张治中》、《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五卷)等著作。
目錄
第一章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001
第一节革命的余波;西式民主的昙花一现/003
第二节北洋派与革命派的矛盾/022
第三节二次革命的发动与失败/038
第四节北洋军阀独掌北京政府/056
第五节民国初年的对外关系/073
第二章袁世凯称帝与护国战争/097
第一节袁世凯帝制自为/099
第二节革命派与其他派别的反袁斗争/110
第三节护国战争的爆发及各地响应/123
第四节袁世凯的末路/135
第三章军阀纷争与南北对峙/157
第一节军阀纷争的肇始/159
第二节督军团干政/170
第三节清室复辟的闹剧/179
第四节皖系控制的北京政府/193
第五节南北对峙与护法运动/217
第六节护法战争与南北议和/232
第七节西南地方的军阀割据/254
第四章五四运动与时代转换之发端/261
第一节五四运动的思想源流/263
第二节五四运动的起因/270
第三节五四运动的发生及演进/280
第四节五四运动的结局及影响/287
第五节华盛顿会议与中国国际地位的缓慢回升/302
第六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317
第五章直皖战争/325
第一节直皖战争之发端/327
第二节直皖战争的爆发及皖系的失败/337
第三节直奉共治的北京政府/343
第四节孙中山回粤再度开府/360
第六章第一次直奉战争与直系当政/373
第一节直奉矛盾的激化/375
第二节第一次直奉战争/387
第三节黎元洪复职与“法统重光”/395
第四节直系当政与北京政局/408
五节联省自治的思潮与实践/417
第六节西南各省的局势演变/432
第七章北京政局的变化/443
第一节直系当政时期的社会动荡/445
第二节京汉铁路工潮与二七惨案/454
第三节黎元洪被逐/466
第四节曹锟贿选与“法统”中落/476
第五节第二次直奉战争前的北京政局/486
第六节孙中山北伐受挫及其再起/497
第八章民初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及其起伏/513
第一节现代经济法制体系的初步建立/515
第二节现代工业的较快发展/521
第三节现代工业发展的起伏/527
第四节中外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535
第五节农业经济发展的艰难/541
第六节财政困难与现代银行业的兴起/550
主要参考文献/559
人名索引/571
內容試閱
1912年1月1日,作为辛亥革命的高潮与最重要的成果,中华民国正式诞生,从而结束了在中国历数千年的帝制时期,开启了新的共和时代。对此,不仅革命者为之欢欣,广大民众也抱有希冀与憧憬,毕竟革命党人所宣传的“共和”“民主”“自由”这样的新名词,较之“皇帝”“独裁”“专制”这样的旧字眼,更为动听,更能打动人心。近代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但是,历史的演进并不如革命党人设想的那般简单。孙中山在南京出任临时大总统后,形成了与北京清政府南北对峙的政治格局,而北京清政府的实际权力,此时已落入北洋系军事首领袁世凯的手中,他以军事强人的身份逐渐掌控了情势发展,运用多年从政的纯熟手腕以及广泛的人脉关系,内以革命党声势逼清廷退位,外借清廷余力压革命党让步,纵横捭阖,极尽权谋。2月12日,清宣统帝在内外强大压力下宣布退位,15日袁世凯被南京参议院选为临时大总统。其后,他又以“维持秩序”为借口,以北京兵变为施压手段,推翻了孙中山在推举其出任临时大总统时提出的将临时政府设于南京及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等条件,一意将首都设在其势力中心的北京,便于其掌控政局,为建立其个人专制统治预留地步。怀抱革命理想而又缺乏实际从政经验的革命党人及其领袖孙中山,从维持社会稳定、实现政治体制和平过渡的良好愿望出发,未能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是迁就了袁世凯的要求,同意其在北京就职,使袁如愿以偿。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并在其宣誓誓词中称;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4月1日,孙中山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南京临时政府结束,南北统一告成。
袁世凯当政之始,虽然出于加强其个人专制统治权力的需要,与革命党人不断发生矛盾冲突,但此时革命的余波仍在各地荡漾,革命党人在中央和地方尤其是南方各省仍掌有一定的权力,责任内阁制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刚刚实行,在清廷过往严厉的控制骤然崩解之后,舆论开放,思想活跃,革命、共和、民主、自由的思潮四处激荡,各色政治力量亦因时而兴,袁世凯的权力受到各方牵制。在这种较为均衡的政治格局下,一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西式民主景象,其突出表现就是政党林立及政党政治的勃兴。
民国初年的党派数量虽多,然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多数党派的具体情况时人并无确切记载,今亦多不可考。据后人研究,民国初年的政治性党派有312个,其中以北京和上海为最多,分别为82个和80个,而且“几乎所有的西方政党类型都可在中国找到”。在这些党派中,“有些具备政党性质,有些仅系为达成某一种目的压力团体,有些则是社会运动者”,具有健全政纲或具体政纲者不过35个。这些党派提出的政纲多数趋同,其中提出最多者为“振兴实业”(13个党)与“普及教育”(11个党)。由此可知,民初党派的勃兴是当时特殊环境的产物,其基础并不牢固,代表性有限,而且多数党派局限在特定的社会圈层,也不具有一般而言的政治倾向性,党派的结合更多的是出自利益或兴趣,而非政见,可能有时更接近于传统的朋党,而非现代意义的政党。在这些党派中,组织与纲领比较健全、比较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党派主要是代表革命派的同盟会———国民党和代表前清立宪派、绅商、有产者利益的统一党、共和党、民主党及其后由上述三党合并而成的进步党。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