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凌叔华:中国的曼殊斐儿

書城自編碼: 395333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文学家
作者: 林杉
國際書號(ISBN): 9787517105572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7.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美丽的地球:高山(呈现世界70余座宏伟高山,感受世界的起伏)
《 美丽的地球:高山(呈现世界70余座宏伟高山,感受世界的起伏) 》

售價:HK$ 112.7
下一个风口: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科创投资逻辑
《 下一个风口: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科创投资逻辑 》

售價:HK$ 80.4
傻钱:社交浪潮与散户革命
《 傻钱:社交浪潮与散户革命 》

售價:HK$ 78.2
猎头高情商沟通实务
《 猎头高情商沟通实务 》

售價:HK$ 56.4
桃花夭夭,灼一世芳华:古代蕙心女子的诗情词韵
《 桃花夭夭,灼一世芳华:古代蕙心女子的诗情词韵 》

售價:HK$ 48.3
生活在低处
《 生活在低处 》

售價:HK$ 64.4
长颈鹿与少年(全球销量超过50万册。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
《 长颈鹿与少年(全球销量超过50万册。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 》

售價:HK$ 57.4
近代早期海洋文化史
《 近代早期海洋文化史 》

售價:HK$ 112.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97.5
《文学纪念碑 卡夫卡传:关键岁月(呈现现代社会噩梦对个体生活的》
+

HK$ 96.6
《昨日的世界(精)》
+

HK$ 54.0
《李白传》
+

HK$ 41.3
《杜甫传》
+

HK$ 55.2
《鲁迅传(精装)》
+

HK$ 81.6
《我们仨(二十周年纪念本)》
內容簡介:
民国文士多傲骨,而民国的才女也是风骨清奇,才情了得。在那个时期的众多女才子中,不乏出类拔萃者,但若论多才多艺,学贯古今、中西者,非凌叔华莫属。她绘画拜师宫廷画师缪素筠,英文师从一代怪杰辜鸿铭,与她往来的皆是当时备受推崇的文人雅士。本书翔实描写了凌叔华这位出身于直隶布政使家的女公子求学、绘画、创作直到踏上“五四”新文化文坛之路的经历,旨在向读者呈现一个生于高门巨族的女子,是如何以她超群的天赋和了得的才情在那个文人雅士辈出的时代博得一席之位,以及她与许广平、冰心、伍尔夫、著名诗人徐志摩的深厚友谊多有涉笔。
目錄
凌叔华·中国的曼殊斐儿
序1
第一章 布政使家的女公子
第二章 天光初露
第三章 再添几重师从
第四章 泪洒神户
第五章 直隶女子师范学校
第六章 燕京,燕京
第七章 文坛初涉
第八章 一场没有故事的婚恋
第九章 “抄袭”与“闲话”的纷争
第十章 伴君京都行
第十一章 第一部小说集
第十二章 甫到武昌
第十三章 八宝箱风波
第十四章 踏歌山水间
第十五章 主编《现代文艺》
第十六章 婚外情事
第十七章 内迁前夜
第十八章 乐山并未带来快乐
第十九章 北平奔丧
第二十章 青岛殷勤
第二十一章 山居的日子
第二十二章 告别故国
第二十三章 初到英伦
第二十四章 跨文化创作《古韵》
第二十五章 执教南大
第二十六章 第二次巴黎画展
第二十七章 陈西滢之死
第二十八章 殷殷故国情
第二十九章 叶落归根
附录一凌叔华年表
附录二参考书目及访谈资料
內容試閱
凌淑华是20世纪一位卓有成就的才女。
她出生于北京官宦之家,气质高贵,温婉,恬雅,诗
文。书画兼擅,深得那个时代文人圈子的赞许。她比
之林徽因成名要早,成就更为富瞻。然而,凌淑华与
其他女性相比,却走了一条颇为不同的颠沛之路,半
生居留海外,直到晚年才回到生她养她的故都北京。
我早在创作完成《一代才女林徽因》之后,因着
凌淑华在书中出现,自然便进入我的创作视野。同样
,由于当时资料匮乏,迟迟未能动笔。所见资料大都
停留在一些著作层面,对于完成一部传记相去甚远。
比如她的籍贯具体在何处?她的父亲人生背景如何?
一如表格式的相当概念。即使我采访她的女儿陈小滢
,干女儿杨静远也不清楚,她们只提供了一些自我亲
历的材料(当然也很重要)。
直到有一天,我采访了广州番禺区地方志办公室
原主任胡家梁先生,他才慷慨地把多年研究成果悉数
提供给我,并告之我凌淑华的故里在番禺区的深井村
。在深井,我又得到村志办凌志康先生(原村党支部
书记)的热情帮助,提供了许多生动鲜活的材料。加
之天津朋友相助,又得到凌淑华早年在天津求学时的
不少资料,弥补了凌淑华传记写作中的多个盲点。这
些材料不仅丰富了凌淑华的心灵世界,而且也建构了
她的人生平台,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较为从容地展
开灵魂的时空对话,向人物聚焦,写出多侧面的性格
“文理”。
在资料梳理过程中,又经过发现,还原,去蔽,
于2007年创作完成了这部著作。翌年初由作家出版社
推出了初版《秀韵天成凌淑华》。遗憾的是,这本书
仍写的较为匆忙,有些材料听说了,由于翻译出版原
因,一时未能到手,无奈只好如此。
文本的透视很难一步到位,只能一步步接近它的
真义。在新资料的支撑下,这次对原作做了一遍较大
的补充和修改,又添写了一些新的章节,不当之处请
史家指正。

昙华林位于武汉老城的东北角,地处螃蟹岬(山)
以南,花园山、凤凰山以北,街道呈现出“一路两街
环绕周边,老街里巷居中贯通”的格局。自近代汉口
开埠以来,美、英、瑞、意教会组织在这里建教堂、
办学校,有武汉的“租界”之称。各类学校二十多所
,最有名气的当属文化书院。围绕着昙华林西至得胜
桥,东至云架桥,北至中山路,南至粮道街,东西长
一千二百米,南北宽八百米,总面积一平方公里。代
表性建筑有北伐的得胜桥、马道门、太平试馆、崇真
堂、育婴堂、鼓架坡半园、三义村、涵三宫、云架桥
、“孟宗哭竹”的孝子巷、六通寺、城隍庙、供奉刘
关张的灵瑞道院、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1日址、石
瑛故居、钱基博(钱钟书之父)故居朴园、刘公馆、伍
修权的家等,这些地点不仅见证着历史的沧桑,还承
载着文化、经济、民俗和宗教的故事。
昙华林地名始载光绪九年(1883)《湖北省城内外
街道总图》。“昙华林”一说是指此地多小型庭院,
且善植昙花;一说是印度梵文的译音。郭沫若先生在
其著作中提到这一街名可能与佛教有关,可惜未再作
进一步考证。
十月,陈西滢安排好住处,即到原中山大学主楼
上课。凌淑华因无留洋背景,只得在家做全职太太。
武大的首任校长(开始由刘树杞代理)王世杰,字
雪艇,一八九一年生于湖北崇阳。他四岁入私塾,十
二岁到武昌南路高等小学就读,毕业后入湖北优级师
范理化专科学校,二十岁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采矿冶金
科。一九一一年十月辍学南归,参加了武昌起义,参
与组建国民党湖北支部。二次革命失败后到英国留学
,就读于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获硕士学位,后又
入法国巴黎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在留法期间,北
京爆发了“五。四”运动,他被中国留学生选为代表
,向中国代表团力陈拒绝签字。一九二。年冬,应北
京大学蔡元培之聘,回国任北大教授兼法律系主任,
是《现代评论》的创办人和主要撰稿人。一九二六年
北伐军到汉口后,他离开北大,转赴南京任国民政府
法制局局长,湖北省政府委员,又任武汉大学校长。
一九二九年五月,王世杰上任后,教学之外考虑
最多的是选址建校的问题。八月,他请来了地质学家
李四光、农林学家叶雅各等人来考察,最后择定武昌
城东靠近东湖的逻迦山(俗称罗家山)作为校园新址。
然而,这是一片丘岭丛葬之地。几千年来,城内城外
的百姓死了就埋葬于此。凌叔华刚来的时候,这里荒
冢累累,一望无际。因在这里建校,那些荒冢必须迁
走,校方费了无数口舌和大笔资金,又加上政府的压
力,那些死者家属才算答应了。然而,那些死者后裔
并不去认领,每天掘出无数骨骸,皑皑然堆放在那里
,最后还是学校为他们建了三座灵塔,才将其安置。
选址、迁葬问题解决了,大家还觉得地名也不吉
利,王世杰请大家起名字,最后采纳了诗人、文学院
院长闻一多的建议,用同音不同字的办法取名珞珈山
,亦含坚硬玉饰之意,既保留了原来人们的称谓,又
诗意盎然,同时还象征武大是“两湖’’最高最美的
学府。
武汉大学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凯尔斯设计,他到后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参照中国传统“轴线对称,主从
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建筑理念,以逻迦山
为中心,利用山与谷布置学区,使得建筑与自然有机
形成一体,堪称美轮美奂。中央是图书馆,两翼是文
学院和法学院,站图书馆平台上,武大全貌尽收眼底

学校占地三千多亩,建筑面积近八万平米,主要
建筑有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和体育馆、图书馆、
饭厅、学生宿舍、俱乐部、教室住宅、实验室、大门
牌坊以及水塔等建筑组成。
招标以后,由武汉著名的汉协盛和永茂等营造厂
以及上海六合公司分别承建各项工程。从一九二九年
三月动土,直到一九三五年才完成大部分建筑,最先
完成的是文学院、理学院、“老斋舍”(学生宿舍)和
“十八栋”(教授小洋楼),工学院(1934)、法学院
(1935)最后建成。王世杰见到漂亮的“十八栋”说,
没有舒适的住所,难得名牌教授。武大首批教授王世
杰(首任校长)、王星拱(二任校长)、周鲠生(三任校
长)、杨瑞六、陈源、皮宗石、袁昌英、任凯南、李
剑农、邵逸周、石瑛等,全是由英国学成归来,他们
云集于珞珈山下,为武汉大学奠定了学风和学术基础
。建校期间,王世杰带领学生从东厂口步行到逻迦山
造林,半年之内,植树五十万株。
建新校是一个巨大工程,无疑给广大师生点燃新
的梦想,困难和期待成为这群追梦人的又一考验,需
要时间一步步将矛盾消解。
P152-P155
  母亲说:“叔华,从现在起不许你再到墓地去了,待在家里好好读书做作业,闷了去画画。”
  凌叔华隐隐感到,世上有些东西比死亡更可怕。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