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庯峻集 史说新语 建筑史学人笔记 王贵祥

書城自編碼: 395808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建筑建筑科学
作者: 王贵祥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42883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6.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吞海.大结局
《 吞海.大结局 》

售價:HK$ 63.3
碰撞与转型
《 碰撞与转型 》

售價:HK$ 446.2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售價:HK$ 67.9
改变我们的道路——大疫后的人类及其世界
《 改变我们的道路——大疫后的人类及其世界 》

售價:HK$ 78.2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

售價:HK$ 79.4
红楼有三味
《 红楼有三味 》

售價:HK$ 66.7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增订本)
《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增订本) 》

售價:HK$ 101.2
算力芯片——高性能 CPU/GPU/NPU 微架构分析
《 算力芯片——高性能 CPU/GPU/NPU 微架构分析 》

售價:HK$ 148.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4.8
《混凝土材料学(勾密峰)(第二版)》
+

HK$ 110.0
《人类生态系统设计:景观、土地利用与自然资源》
+

HK$ 42.3
《工程车图典》
+

HK$ 59.8
《智能建造方法与应用》
+

HK$ 113.6
《新型胶凝材料》
+

HK$ 35.4
《GB 55029-2022 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规范》
編輯推薦:
本书作者王贵祥教授为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在本书最后写到:“西方传统哲学将世界与人看作是物质与精神的二元统一。从这一观点出发,一部人类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物质性社会发展史与精神性文明演进史的综合。与人类历史同样久远的人类建筑史,则旣体现为物质性的材料、空间、结构与技术的发展史,也体现为精神性的艺术、文化、时代、民族及其象征意义的历史演进与嬗递史。从而,中外建筑史,旣是对人类物质性建造技术史的归纳与总结,也是对人类精神性艺术文化史的发掘与探究。透过这一角度观察,建筑史学研究,旣需要有扎实的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功底,也需要在历史、文化、艺术修养及资料蒐集与学术理念方面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储备与深邃敏锐的理论思考。换言之,任何浅尝辄止或一蹴而就的研究思路,都不应该是一位建筑史学者应取的学术路径。”阅读本书,可引发读者对中国历史、文化与建筑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本书在对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先哲们致以敬意的同时,也对当下有志投身建筑史学界的年轻人寄予期望。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本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主要线索的随笔性文集。作者王贵祥为中国建筑学、建筑史学知名学者,本书将其近十余年来的思考与写作,按五个方向进行梳理,分别为高山仰止篇、中国建筑篇、建筑理论篇、思考探索篇、史论史札篇,使读者能够更清晰、更全面地观察与学习到一位建筑史学学者对建筑界、建筑史学界、建筑历史研究、中国建筑、建筑理论、历史建筑保护的观察与思考,并进一步对中国历史、文化与建筑能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本书在对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先哲们致以敬意的同时,也对当下有志投身建筑史学界的年轻人寄予期望。本书读者为建筑专业相关研究、设计人员,建筑院校师生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關於作者:
王贵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文史馆馆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先后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並赴美国盖蒂研究中心做特邀访问学者。获2016年"中国建筑教育奖"。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与教学40余年,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中国汉传佛教建筑史》《中国古代界画研究》《<营造法式注释>补疏》等学术专著20余部及《建筑理论史一一从维特鲁威到现在》《西方建筑史一一从远古到后现代》等译著8部,主持完成包括应县木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故宫体仁阁与弘义阁等在内的百余座古建筑详细测绘。先后参与创办《中国建筑史论汇刊》与《建筑史学刊》,並曾担任主编工作。
目錄
目 录写在前面卷一 高山仰止篇 / 1真正的拓荒: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建筑史 / 2非历史的与历史的:鲍希曼的被冷落与梁思成的早期学术思想 / 18梁思成与《〈营造法式〉注释》——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 / 46卷二 中国建筑篇 / 79为什么说中国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 80土木、砖瓦、石铁、琉璃、彩画与中国建筑的历史年轮 / 92上古三代明堂探微与汉魏明堂制度之争 / 121卷三 建筑理论篇 / 151建筑理论、建筑史与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读新版中译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有感 / 152阿尔伯蒂的建筑观:《建筑论——阿尔伯蒂建筑十书》译后记 / 168西方建筑理论文献梗概 / 173卷四 思考探索篇 / 187关于现当代建筑的理论与思考——从《建筑学的属性》到《中外近现代建筑引论》 / 188西方建筑理论的六个基本范畴——戴维·史密斯·卡彭《建筑理论(上、下)》译后记 / 211建筑的理想、理想的建筑与建筑的乌托邦 / 221卷五 史论史札篇 / 253曲阜阙里孔庙建筑修建史札 / 254洛阳白马寺修建史札 / 289建筑史学的危机与争辩 / 338
內容試閱
写在前面大约是在2013年,应该是在笔者参与的《当代中国建筑史家十书》中部分文集出版之后不久,一家出版社的主编向笔者提出一个想法:希望邀请几位中国建筑史学领域的学者,将自己曾经分散发表在一些刊物或报纸上的文章,甚或一些尚未来得及发表的文章,各自编纂成一本文集,然后将之纳入一个名为“建筑史学人笔记”的系列丛书中。每个人还可以为自己的文集各起一个自认为适当的书名。为了实现这一出版构想,这家出版社为此还曾给国内中国建筑史学界的一些资深学者发去了书稿邀请函,有学者在接到此函后,也表示愿意参与这样一个系列丛书的撰写或编纂工作。遗憾的是,可能因为所邀请的这些学者,都是一些极忙碌的学术达人,实在难以抽出时间去收集整理自己分散在各处的文章,出版社的这一颇具创意的策划,最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其实,这样一种编纂方式在出版界,包括建筑史图书出版领域也不乏先例,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10年就曾为清华大学吴焕加教授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外现代建筑解读》的文集,其中收录了吴教授多年来在各种不同出版物上先后发表的36篇文章。这个文集,将吴教授在不同阶段、不同背景下的一些思考与写作集中在一起,使我们能够更清晰、更全面地观察与学习到一位建筑史学界前辈学者对现代建筑,特别是中国现代建筑的观察与思考。这样一种将之前分散在不同出版物的文章集中在一本书中的做法,在各个学科各种专业领域的出版物中,都是十分常见的。大概因为出版社是与笔者最先谈起的这一建议,笔者也率先表达了愿意尝试做这样一个文集的意愿,所以,在收到这一邀请的第二年,以笔者名义编纂出版的随笔性文集,便以《承尘集》的书名出版。其中收录了笔者在其前若干年中,分散发表在一些不同出版物中的文章,及几篇专为此书撰写的补充性文章。其中的“史说新语 建筑史学人随笔”这一前缀性书系名称,也是笔者提出来的。这本文集在更大程度上,是将一些似乎并非专题性的研究和特定时间段的社会建筑潮流或建筑史学思辨产生一定的关联,既多少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建筑史的一些发散性思考,也可从中发现诸篇文字与写作背景之间的点滴联系,对于将来的人们了解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建筑界、建筑史学界,或历史建筑保护界的一些不同的思考有一点助益。其后,机械工业出版社建筑分社副社长赵荣女士又一次与笔者提出了同样一个问题,即是否有兴趣将个人分散发表在不同出版物上,但尚未结集的文章,收集整理成一个文集。如果有兴趣,出版社愿意将其纳入出版计划。带着感激的心情,笔者表达了希望再做一本“随笔”的意愿。但因为当时正在着手“《营造法式》研究与注疏”的社科重点课题研究项目,所以,这一意愿也拖延了将近两年,直到初步完成课题研究之后,才抽出一些时间,对一些过往分散发表在不同出版物或尚未发表的文章做了一些整理,编纂出了这本新的“建筑史学人随笔”文集。只是,这一次给文集起的书名为《庯峻集》。其实,以笔者名义编纂的前后两本文集,在书名上还是有一点关联的。前一本《承尘集》,借用了古代房屋营造中的一个专用术语——承尘。所谓“承尘”是汉唐时期人们对殿阁屋舍中天花板(即宋代营造制度中的“平棊”或“平闇”)的一个称谓。笔者借用这一古代营造术语,希望表达的意思是:中国古代建筑史学,有如古代建筑中的天花板,即如“承尘”一样,承载着无数的历史积尘,而在这些积尘中剥离搜寻古代营造方面的一些历史真相,甚或发现古人在建筑学领域的一些曾经的思考,正是建筑史学者的学术使命之一。目前这本文集的书名《庯峻集》,同样也是借用了古代房屋营造中的一个专用术语。所谓“庯峻”,或称“陠峻”,借用自宋人李诫撰修的建筑典籍——《营造法式》。其本义是指汉魏时期殿阁厅堂等屋顶结构的一种做法,宋代营造制度则将其改称为“举折”。如《营造法式》引:“《通俗文》:‘屋上平曰陠。’……陠,今犹言陠峻也。”又:“今造屋有曲折者,谓之庯峻。齐魏间,以人有仪矩可喜者,谓之庯峭,盖庯峻也(今谓之举折)。”换言之,所谓“庯峻”或“陠峻”,指的就是古代建筑房屋的屋顶“举折”制度。当然,如李诫所引述的,庯峻,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比如北魏时期,形容一个人高大英俊,仪矩可喜,就会用到“庯峭”这个词。那么,在古人眼里,挺拔隆耸的高大殿阁,其最引人注目之处,正是如翚斯飞,如翼斯展的屋顶。若一座建筑的屋顶,庯峭、峻拔,这座建筑就会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此外,庯峻或陠峻中,还隐含了如攀岩一般,由曲折至高峻的攀爬过程。庯,或陠者,有平坦之义;峻,其高峻峭拔的含义不言自明。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就是透过上举和下折的巧妙组合,形成极优雅、极富东方人既勇于向上,又含蓄内敛的优秀品格。本书借用这一专用术语作为书名,主要还是希望表达出这是一本以中国建筑史研究为主要线索的文集,同时也希望委婉地表达出,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学术之路,绝非是一条宽阔平展的坦途,其间,或有一段平途,但更多是陡峻的爬坡,甚或有许多完全令人不知所措、前景迷茫的狭曲小径。进入此门的学人,恐难期待任何一蹴而就的成功,一位建筑史学者,唯有抱持一种平常心;有常年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且有积年的阅读、调研与思考的日积月累,或能最终发现一点与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