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編輯推薦: |
席卷全球推理旋风的《牛津迷案》续作!继续讲述数理逻辑学教授阿瑟·塞尔登的故事! 灵感来自经典童话作品《爱丽丝梦游奇境》《爱丽丝镜中奇遇》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生活中真实而奇特的故事同样的人物,不同的案件:此次数理逻辑学教授阿瑟·塞尔登化身为刘易斯·卡罗尔的研究专家、卡罗尔兄弟会的成员之一,与兄弟会其他成员、记者、出版商过招,借用数理逻辑推理拨开迷雾!经典童话作品与数理逻辑推理相碰撞,由《爱丽丝梦游奇境》《爱丽丝镜中奇遇》作者被撕掉的一页日记引发的一连串犯罪案!作案手段还与《爱丽丝》书中的一模一样!斩获2019年西班牙语重量级文学奖项纳达尔小说奖
|
內容簡介: |
故事发生在主人公来到牛津大学的第二年,他得知阿瑟·塞尔登教授不仅是著名数理逻辑学教授,还是刘易斯·卡罗尔兄弟会的其中一名成员。刘易斯·卡罗尔是《爱丽丝漫游奇境》《爱丽丝镜中奇遇》的作者,同时也是著名的数学家、摄影家。此时兄弟会计划整理出版卡罗尔留存于世的九本日记,并加以评注,使之成为学界的权威版本,尽管这些日记中缺失了很重要的一页。年轻的实习生克里斯汀·希尔被指派前往收集资料,复印日记,竟然发现了被神秘撕掉的那重要一页,但最终她未能带着自己的发现参加兄弟会的会议。
一系列的犯罪行为被揭露出来,手段还与《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内容类似,其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阻止那一页的秘密被曝光。是谁要杀死信使?是谁在利用《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来杀人?
主人公和阿瑟·塞尔登教授再次联手,开始调查这一谜团……
|
關於作者: |
吉列尔莫·马丁内斯
(1962— )
阿根廷当代著名作家、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数学系教授。
生于阿根廷中部港口城市白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后,曾赴牛津大学数学研究所进行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由此受到启发,创作小说《牛津迷案》。该书于2003年出版后即获得当年度西语文坛大奖——阿根廷行星文学奖。
2007年,推出长篇小说《露西亚娜·B的缓慢死亡》,被翻译成二十种文字,并入选当年西班牙年度十大好书。此外,还著有专著《博尔赫斯与数学》、中篇小说《象棋少年》,以及两部短篇小说集:《大地狱》和《令人反感的幸福》。
2019年,推出长篇小说《爱丽丝迷案》。
|
內容試閱:
|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末,当时我刚大学毕业,拿到一笔奖学金去了英国,到牛津大学学习数理逻辑。在那儿的第一年,我就有机会认识了《推理美学》的作者、哥德尔定理的哲学延伸的开创者:杰出的阿瑟·塞尔登。更让我意外的是,也不知是出于偶然还是宿命,我和他一起直接见证了一连串让人迷惑的死亡事件。形容这些事件的词语可以是隐秘、轻微甚至抽象,以至于报纸上将它们称作是“无法察觉的犯罪”。也许某一天我会痛下决心,把我了解到的这些事件背后的线索公之于众。但现在,我只能引用塞尔登的一句话:“完美犯罪,不是那些没有被侦破的无头案,而是找错了凶手的案件。”
一九九四年六月,我开始了在牛津大学的第二年,这些事件最后的余响已然平息,一切重归宁静。夏日的白昼漫长,我唯一指望的就是能够追回学习上荒废的时间,眼看奖学金答辩日就要到了。我的导师艾米莉·布朗森十分仁慈,原谅了我这几个月的空白,原谅了她那么多次看到我一身网球衣网球裤,和一个可爱的红发姑娘在一起。她责问我的方式是很英国式的、非直接的,但不容置辩,让我赶紧在研讨班过后她提出的几个课题里选一个去做。我选择了唯一和我秘而不宣的文学爱好沾点边的——虽然也有点远:开发一个程序,以手写文字的片段为基础,去还原该笔画的函数,也就是说,去还原写字过程中手和笔的实时移动。这是她在拓扑对偶定理的启发下构思的一个应用,这个应用仍停留在假设阶段,在她看来是个足够新颖也足够困难的挑战,假如成功的话,是可以跟她提议联合发表一篇论文的。我很快就做了个相当正确的决定,甚至比我自己预想的更早:我下决心去敲了塞尔登办公室的门。在共同经历那一系列罪案后,我俩之间生出了一种近似于浅浅的友谊的东西,尽管形式上我的导师是艾米莉·布朗森,但我更愿意将我的那些点子在他这里先排演一遍,或许也是因为,在他耐心且总带着些玩性的目光下,我觉得自己可以更自由地冒险提出一些假设,去把黑板涂满,哪怕大错特错——几乎总是这个结果。我们讨论过伯特兰·罗素在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导言中埋下的隐晦批评,讨论过本质上的不完备现象中隐藏的数学原因,讨论过博尔赫斯的《皮埃尔·门纳德》和从句法出发确定意义的不可能性之间的关系,讨论过去探寻一种完美的人造语言,讨论过如何用数学公式捕捉偶然性……当时的我刚满二十三岁,自信对这些形形色色的难题已经有了自己的解答,虽然它们总是既天真又自大,但每次我敲响塞尔登的房门,他总是会把自己的纸稿往边上一推,朝椅背上一靠,笑眯眯地听我高谈阔论,随后把某篇论文指给我看,我想到的早就被别人写过,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被驳倒了。维特根斯坦不是有个理论嘛,“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我的情况正相反,想说的实在太多了。
但这次不一样:他觉得这个课题是审慎的、有趣的,大可以去攻克一下。不仅如此,他还有些不可思议地说,它甚至和我们讨论过的那些问题离得都不是很远。不管怎样,它都是在用一个静止的图像——符号的图形捕捉——去进行可能的重建,推导出一个可能的过去。有了他的赞许,我自然答应下来,在黑板上快速地画了一条任意的弧线,随后又紧贴着它画了一条弧线,这回是比照着慢慢画,希望能和上一条一模一样:
“我想象一个负责模仿的人,他得悬着一颗心,全程控制手腕,试图复制每一个细节,一笔一画,都得跟蚂蚁那么小心。而原版的书写有一定的节奏,更轻快,是另一种运笔。我要做的就是去还原之前那种运动、文字的生成行为,或者至少记录下速度的差别。这和我们讨论过的皮埃尔·门纳德相似:按照博尔赫斯的想象,塞万提斯在写作《堂吉诃德》的时候是有点‘神助’的意味,有偶然性的加持,听从的是内心的冲动和狂喜。而皮埃尔·门纳德在重写它的时候则被规矩和推理所束缚,它们是不讲感情的,所以只能龟速进行,这就是逻辑的速度。是的,最终他确实写出了一篇字词一模一样的东西,但这背后的思维活动呢,就完全不同了。”
一时间,塞尔登若有所思,像是在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又或者是窥见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他写了个名字给我,数学家雷顿·霍华德,说这是他之前的学生,现在警局科技处工作,负责笔迹鉴定。
“你肯定碰见过他好几次了,他每天四点都会去喝茶,虽然不跟任何人说话。他是澳大利亚人,不管夏天冬天都打赤脚,所以你不可能注意不到他。这人有点孤僻,但我会给他去封邮件,让你在那儿工作一阵子。有了实际的案例,对你想法的落地想必会有帮助。”
塞尔登的指点一如既往地正确,接下来的那个月,我几小时几小时地泡在警局配给雷顿的那间阁楼上的小办公室里,从他的档案和笔记中了解着支票伪造者的狡猾、各种墨水和纸张精妙的化学特点、历史上的假遗嘱案件,以及德雷福斯案中庞加莱出具的那份奇妙的数学鉴定中的统计学论证。这个夏天,已经待到第二年的我成功借到一辆自行车,沿着圣阿尔代特街骑往警局的路上,我总会跟爱丽丝商店的那个女孩问声好,她习惯在这个点开门。那店面很小,但亮闪闪的,像个玩具屋,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兔子、钟表、茶壶和红桃王后。还有几次,在警局门口的楼梯上,我见到了皮特森探长。第一次碰见的时候,我还犹豫要不要和他打招呼呢,想着在之前那些案子里,发生了那样的事,他会不会对塞尔登有些布满,继而转嫁到我身上。但还好,他似乎心里没什么疙瘩,还老和我开玩笑,用西班牙语跟我问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