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6.1
編輯推薦:
构建中国电影理论新高度,探寻电影美学新境界。
探索新时代、新电影、新理论,为建构中国电影理论体系提供助力。
內容簡介:
第九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本文集是对参与论坛的优秀论文的汇总,展示论坛优秀研究成果。本次论坛主要有两个论题:“ 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建构”和“重回本体——电影美学与新技术挑战”.本文集从众多论文中评选出22篇,展现了青年电影学生和学者对于电影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思考。。
關於作者:
王海洲,电影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兼戏剧与影视分委会召集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影视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荣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英文学术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film studies(《中国电影研究》)主编、《当代动画》主编。个人专著《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研究》曾荣获第8届教育*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该书英文版 Imagined China: Research on Chinese Films in the 1980s 在2022年由Routledge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国电影110年(1905—2015)》荣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学会奖”著作类一等奖、中国文联“啄木鸟”杯2018年度中国文艺评论著作类优秀作品,该书入选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
目錄 :
理论旅行与话语生产:再探 20 世纪 80 年代西方电影
? 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杨 洲 / 001
象形文字与叙事意象:“中国电影叙事学”的必要性
与可能性探索 杜若飞 / 012
“想象世界”的内与外:幻想类电影的想象力消费实践 李 卉 / 031
局限与偏差:电影符号学的中国观念史及问题辨析 崔久成 / 043
“去依附”:论中国电影理论的外生动力与内在机制 陈 昊 / 057
“伤痕”文艺的媒介共同体:以《枫》的“小说—连环
? 画—电影”文本链为核心 张小迪 / 070
建构“中国导演史”:从新时期初期电影的三个核心
? 问题出发 王 垚 / 090
作为诗性的生成机制:影像历史诗学转义修辞的内在
? 肌理与价值取向 杨 鹏 / 107
祛魅为何与“降维”回望:重思电影索引性 玄莉群 / 125
跃向光滑空间:“灵韵”凋敝后的影像入侵与距离重构 陈可馨 / 140
数字时代重回本体: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启示 张 引 / 158
分裂的视觉经验与电影观众的诞生:论电影媒介考古
? 视域下的观众谱系及其主体困境 侯东晓 / 172
从计算人文到计算电影:AI 时代电影研究的新范式 薄一航 / 195
从“贫乏影像”到“权力影像”:AI 算法时代的影像政治 周厚翼 / 212
电影的观看范式:从被动的集体欢腾到具身的触感视觉 曹敬波 / 235
数字时代的“后迷影” 赖荟如 / 250
VR 电影观影主体的意识和身体关系研究 李雪莉 / 267
人工智能语境下电影艺术的美学变化与文化症候 何昶成 / 283
后电影:复古未来主义的进路 王淞可 / 297
游戏引擎技术与电影虚拟影像创作新机制 薛精华 / 311
“神经—影像”电影批评方法与理论维度 章文哲 / 323
创伤与电影:一种时间角度的考察 李 飞 / 338
內容試閱 :
序 一
孙立军
新时代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动力强劲、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电影类
型多元、体验形式多样,国产电影份额占比不断扩大,市场管理政策不断
优化,票房收入增长速度和银幕数量全球领先,电影创作实践正在实现从
“高原”到“高峰”的伟大迈进。然而,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在电影理
论领域,长期的全球化进程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致使西方话语成为全球电影
理论的基础和标准。西方电影的全球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使得其他国家的
电影理论和实践往往受制于西方电影的文化框架,部分西方电影观念和术
语潜移默化地成为中国电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者在进行电影研
究和批评时不可避免地参照西方的价值和标准,从而带来基于意识形态的
文化危机。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正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观视野推动中国式现
代化文化强国的伟大征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文社科领域正经历着
“中国化”、“民族化”和“本土化”的学术转型,而如何推动中国本土电
影理论进一步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攫取历史智慧、如何推动中国本
土电影理论进一步扎根当代中国电影创作的现实大地成为电影学者面临的
时代之问。以此,“中国电影学派”的重大命题应运而生。2017 年以来,
北京电影学院已经以“中国电影学派”为主题组织召开了多次全国性的大
型学术会议,如“中国艺术传统与当代中国电影的创新发展”学术研讨
会、“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研究”学术论坛、“中国电影学派
新锐学者论坛”等。这些大型学术会议邀请顶尖学者与权威专家就中国本
土电影发展、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的互
动关系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广泛交流,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
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青年,代表着电影理论的未来与希望。为国家培养面向未来的战略性
电影理论人才既是北京电影学院光荣悠久的历史传统,又是北京电影学院
当前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因此,北京电影学院向来重视青年学者、发
掘青年学者、培养青年学者。2022 年,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继续为海内
外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本届论坛自 6 月发布征稿启事以来,共收
到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青年学者的论文 219 篇。经权威专家的多轮
次严格评审,精中选精、优中择优,最终入围会议的正式发言论文为 26
篇。本论文集即是受邀青年学者参与论坛发言后再次修改完善的学术成果
(本论文集收录青年学者论文 22 篇)。这些青年学者学科背景多元、思想
观点新颖、研究视角独特、写作风格锐气,发言主题涉及中国电影叙事理
论、电影符号学的中国接受史、中国电影理论的外生动力与内在机制、中
国导演史、影像历史诗学转义机制、电影媒介观众谱系、AI 算法影像等主
题,为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埋下了新的种子、注入了新的生气,勾画了未
来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可期前景。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常态化举办的品牌性学术活动,“全国电影学青年
学者论坛”正在成为中国电影理论人才的摇篮,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者从
这里走向学术舞台、开启学术人生,相关的学术议题与论文成果不仅丰富
了中国电影理论知识体系,获得了权威专家的高度肯定,而且标志着中国
电影研究自觉的学术转型与坚定的立场回归。在新一届论坛圆满举办之
际,我们期待以论文集的形式凝练这一届青年学者的思想精髓、展示青年
学者的思想成果,并吸引更多的青年学者投身中国本土电影理论话语的建
构中来,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更多青年电影人才的
理论智慧。
序 二
王海洲
自 2014 年创办以来,“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已经走过了第九
个年头。论坛一直秉持“激荡思考潮流,回归学术本色”的宗旨,不忘初
心,全力为电影学在中国的发展搭建一个高质量的学术平台,成为青年学
者表达思想、交流学术的重要阵地。
本届论坛分为两大论题,分别是“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建构”与
“电影美学与新技术挑战”。
论题一“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建构”缘起于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
身处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历史节点,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中国电影理
论体系建构成为一种内在要求与时代诉求。一方面,建构更具阐释力、更
富指引性的电影理论体系可为中国电影的可持续繁荣发展提供内生性源动
力。另一方面,这无疑也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学术体
系、话语体系的重要一环。回望历史,中国电影人曾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
过不乏原创性与生命力的电影理论主张,例如“空气”说、“影戏”论、
“镜游”美学、电影“赋比兴”等。近年来,亦有“新时代中国电影学
派”“电影工业美学”“共同体美学”“华语电影”“国家理论”等多种源自
本土电影经验的电影理论、概念相继在学界提出,形成了兼收并蓄的学术
争鸣景况。建构具有“学科特性”“主体精神”“当代意识”等品格的新时
代中国电影理论体系需要我们从现实经验出发,显现出鲜明、独特的问题
范式、思想资源和阐释路径。毋庸讳言,这个过程道阻且长,当下仍留存
不少问题与议题亟待进一步的考察、探讨与反思。
论题二“电影美学与新技术挑战”则是基于当下电影技术正在经历
着的第三次革命性的变革而提出的。这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难题,也是时
代赋予我们的机遇。从“竖屏”“桌面”到“高帧率”,从“VR”“数据库”
到“元宇宙”……关于电影的讨论仿佛正在离现实和艺术远去,大踏步迈
向时髦技术概念编制的未来景观。不可否认,在众多艺术中,电影与技术
(或更准确地说是“科技”)的绑定是复杂且彻底的。尽管理论家试图以
浪漫化思辨将电影艺术从冷冰冰的“机械”中摆脱出来,创造了诸如“上
镜头性”(Photogenie)、“光晕”(Aura)、“作者”(Auteur)等饱含人文情
怀的美学话语,但从百年前的“小孔成像”“赛璐珞”,到当下的“数字技
术”“信息科学”,电影始终无法摆脱对科学技术的整体性依赖。技术对电
影的渗透,不仅局限于本体创作,还深植于包括存储介质、放映渠道、接
受方式等息息相关的各领域细节中。任何一环的技术更迭,都会给电影艺
术带来巨大的影响。想想声音、色彩的出现,从银幕到屏幕、从胶片摄影
机到手机摄像头、从电影院到智能移动设备……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不
只是简单的“加法”。声音的介入,不仅让观众听见了与画面匹配的“响
动”,而且改变了电影的叙事思维、影像表意逻辑甚至演员表演的方式;
从银幕到屏幕,不仅增加了一个观看的渠道,而且驱动了包括构图景别、
摄影机运动甚至故事讲述方式与节奏等在内的系统性改变……诸如此类的
例子我们无须赘述,一言以蔽之——每一次技术的更迭,必然带来本体美
学的嬗变。
这两个论题既显示了青年学者论坛积极介入时代现实的一种先锋姿
态,又以理论带动电影创作与实践,给予青年学者比较大的言说空间。自
2022 年 6 月发布征稿启事以来,我们陆续收到了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
构青年学者的投稿共计 219 篇。最终评委会从中遴选出了 26 篇论文(本
论文集收录青年学者论文 22 篇)。本届论坛入围论文理论价值高,现实针
对性强,研究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方法得当,充分彰显了青年学者论坛
的学术品格。
现在,我们将本届论坛部分优质论文结集出版,希望各位青年学者充
分享受学术的乐趣,为中国电影学术事业带来最新锐的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