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两代帝师”“万历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曾先后担任明穆宗隆庆皇帝的侍讲侍读,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知经筵官,被称为“两代帝师”。梁启超、黎东方、黄仁宇等名人都对张居正有很高评价。
★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制的皇家读本。
张居正在担任首辅期间,为万历皇帝讲解《论语》《资治通鉴》等书,本书原文部分由张居正及宫廷讲官编撰整理而成。本版本又以明朝天启刻本为底本,同时校订原刻本错误,为读者呈现张居正原意。
★集帝王之道、领导之智、修身之理之大成。
《论语》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著作,包含了深刻的哲理。而张居正对《论语》的讲解不仅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又在其中加入了对王朝兴衰的总结,既有帝王之道又有领导之智与修身之理。
★轻松理解张居正原意。
张居正为万历皇帝讲《论语》时,万历皇帝年幼,张居正等讲官便使用了“明朝白话文”进行讲稿整理,而本书又在古本的基础上进行了翻译,包含《论语》原文、《论语》今译、张居正讲评原文、张居正讲评译释四个板块,通俗易懂,阅读无压力。
|
內容簡介: |
张居正讲评《论语》古本是专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制的皇家读本,本书在古本的基础上进行了翻译,包含《论语》原文、今译、张居正讲评原文、译释,可谓字字珠玑,饱含深刻的哲理。张居正曾先后担任明穆宗隆庆皇帝的侍讲侍读,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知经筵官,可谓两代帝师。他对《论语》的讲解集历代名家大儒思想之大成,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即讲出了帝王之道、领导之智,又讲出了修身之理,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清楚明白地了解《论语》,了解儒家思想。
|
關於作者: |
张居正,明代杰出政治家、改革家,字叔大,号太岳,生于湖广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后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1572年)代高拱为内阁首辅,晋中极殿大学士,在万历皇帝登基后辅佐其推行“万历新政”,辅政之时,曾任万历皇帝的老师,为其讲解《论语》《孟子》《资质通鉴》等书。其著作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
目錄:
|
论语卷一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论语卷二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论语卷三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论语卷四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论语卷五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论语卷六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论语卷七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论语卷八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论语卷九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
內容試閱:
|
原文 子曰:“学[1]而时习[2]之,不亦说[3]乎!”
今译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很快乐吗?”
张居正讲评 学是仿效。凡致知力行,皆仿效圣贤之所为,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是温习。说是喜悦。孔子说道:“人之为学,常苦其难而不悦者,以其学之不熟,而未见意趣也。若既学矣,又能时时温习而不间断其功,则所学者熟,义理浃洽,中心喜好,而其进自不能已矣,所以说不亦说乎!”
张居正讲评译释 学习丰富的知识,努力去行动、实践,这些都是效仿圣贤的行为,可以让人恢复人性最初的善良。孔子说:“人们学习的时候,经常因为学习的困难而苦恼难过,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入地学习,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如果学习了之后又能够经常温习,熟悉了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其中的道理,找到自己的喜好,学习自然就会不断深入,所以说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不是很快乐吗?”
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4]乎?”
今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令人愉快吗?”
张居正讲评 朋是朋友。乐是欢乐。夫学既有得,人自信从,将见那同类的朋友皆自远方而来,以求吾之教诲矣。然则吾德不孤,斯道有传,得英才而教育之,自然情意宣畅可乐,莫大乎此也。所以说不亦乐乎!
张居正讲评译释 学习有了收获,人就会变得自信。从远方而来的朋友都来听从自己的教诲。既然自己有高洁的品德,又得到杰出的人才去传播道 义,自然就心情舒畅,感到快乐,没有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了。所以说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愉快吗?
原文 “人不知而不愠[5],不亦君子[6]乎!”
今译?“别人不了解我,我能够不怨恨、不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张居正讲评 愠是含怒的意思。君子是成德的人。夫以善及人,固为可乐,苟以人或不见知而遂有不乐焉,则犹有近名之累,其德未至,未足以为君子也。是以虽名誉不著而人不我知,亦惟处之泰然,略无一毫含怒之意。 如此,则其心纯乎为己,而不求人知,其学诚在于内,而不愿乎外,识趣广大,志向高明,盖粹然成德之人也。所以说不亦君子乎!夫学,由悦以至于乐,而至于能为君子,则希贤希圣之能事毕矣!
张居正讲评译释 做了好事,自己当然会感到高兴,假如因为做好事没有被别人知道就感到不高兴,就是受到了名声的劳累,品德没有达到君子的水 平。因此没有名气、不被被人知晓也要泰然处之,毫不恼怒;要用平常心对待自己,不追求名声显著;要诚心地学习,不超出本分。这样就能让自己变得见识宽广,志向远大,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所以说别人不了解我,我能够不怨恨、不恼怒,这样不也是君子吗?从喜欢学习到从学习中获得欢乐,再成为品德高尚、接近圣贤的人,学习能够实现的事就是这些了吧!
原文 有子[7]曰:“其为人也孝弟[8],而好犯上者,鲜[9]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今译 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但是经常冒犯上级的人,非常少 见;从不冒犯上级,但是喜欢造反作乱的人,从未有过。”
张居正讲评 有子是孔子弟子,姓有,名若。善事父母叫做孝;善事兄长 叫做弟。犯是干犯。鲜是少。作乱是悖逆争斗的事。有子说:“天下的人莫不 有父母兄长,则莫不有孝弟的良心。人惟不能孝弟,则其心不和不顺,小而犯上,大而作乱,无所不至矣。若使他平昔为人,于父母则能孝,尽得为子的道理,于兄长则能弟,尽得卑幼的道理,则心里常是和顺,而所为自是循礼,若说他敢去干犯那在上的人,这样事断然少矣。”夫犯上,是不顺之小者,且不敢为,却乃好为悖逆争斗大不顺的事,天下岂有是理哉!夫人能孝弟而自不为 非如此,可以见孝弟之当务矣。
张居正讲评译释 有子说:“天下没有无父母兄长的人,也没有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兄长的天性。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兄长,他的内心就不会平和顺畅,小到冒犯上级,大到造反作乱,没有他不做的事。如果一个人平时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知道做儿子、做弟弟的事理,那么他的内心就会平和顺畅,他的所作所为就自然会遵循礼制,这样的人很少会去冒犯上级。”冒犯上级这种小错都不敢犯,却喜欢造反作乱,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自然不会做出犯上作乱这种坏事,由此能够看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当前最紧要的事呀。
原文?“君子务[10]本[11],本立而道[12]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今译?“君子会专心致力于根本事务,根本确立了,道也就形成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张居正讲评 务是专力。本是根本。为仁是行仁。有子又说:“天下之事,有本有末,若徒务其末,则博而寡要,劳而无功。所以君子凡事只在根 本切要处专用其力。根本既立,则事事物物处之各当,道理自然发生,譬如树木一般。根本牢固,则枝叶未有不茂盛者,本之当务如此。则吾所谓孝弟也者,乃是行仁之本与。盖仁具于心,只是恻怛慈爱的道理,施之爱亲敬长,固是此心;推之仁民爱物,亦是此心,人能孝弟,则亲吾之亲可以及人之亲,长吾之长可以及人之长,至于抚安万民,养育万物,都从此充拓出来,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则行仁之本,岂有外于孝弟乎!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矣!”《孝经》孔子说:“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此天子之孝 也。”有若之言,其有得于孔子之训欤?
张居正讲评译释 有子又说:“天下间的事有因有果,如果只关注结果,即使学识丰富也难以得到要领,花费了力气也难以收到成效。这就是君子只在关键的地方集中力量的原因。树立了根本之后,根据事物各自要求解决问题,自然就会符合事理,这就像树木的生长一样。树木的根本牢固了之后,枝叶就一定会繁荣茂盛,应该像这样先树立根本。我所说的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是实行仁的根本呀。仁就是恻怛慈爱,具体实施的话就是关爱亲人、尊敬长辈,仁民爱物也是根据这些推广而来的。人人都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那么亲近自己的亲人就可以推及亲近别人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可以推及尊敬别人的长辈,甚至推及安定万民万物,这样仁就会无穷无尽了。既然这样,实行仁的根本,怎么会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之外的事呢?求学的人致力于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仁就能产生了呀!”孔子在《孝经》里说:“亲爱恭敬、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刑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有子这么说,是从孔子那里得到的教诲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