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編輯推薦: |
1.一部正本清源、理清脉络的简明台湾文学史
2.既可以了解台湾文学史的总体流程,又可以了解常被文学史忽视的作家作品。
3.一目了然地展示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的内在关系,批判驳斥“文学台独”。
|
內容簡介: |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该书全面地梳理了台湾文学发展脉络、历史沿革、作家群落、作品样式等,共分为三编:第一编,早期台湾文学——从大陆到台湾;第二编,中期台湾文学——从阻隔到汇流;第三编,近期台湾文学——从主潮轮换到多元共存。
该书具有鲜明特点:一是简明扼要叙述台湾文学史的总体流程同时,不忘补充和强化常被文学史忽视的作家作品。台湾文学史既是台湾移民开拓过程的真实记录,也是台湾反侵略史的组成部分。二是基于台湾移民社会的重要特征,用时空定位法论述台湾文学,更贴近台湾文学的实际发展过程,又一目了然地展示了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的内在关系。三是批判驳斥“文学台独”。
|
關於作者: |
古继堂,河南省修武县小古庄人。1934年6月出生,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著有《台湾新诗发民史》《台湾小说发展史》《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史》《台湾青年诗人论》《台湾爱情文学论》《评说三毛》《柏杨传》等。
彭燕彬,河南开放大学教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著作(含合著)8部,专著《台港女性小说精品鉴赏》获“1998—2002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教材《世界华文文学概观》等获“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世界华文文学教程》入选河南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现为河南省写作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
樊洛平,郑州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台湾研究会副会长。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台湾文学研究,著有《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冰山底下绽放的玫瑰——杨逵和他的文学世界》《海峡两岸女性小说的历史流脉与创作比较》(合著)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多项,多次应邀赴台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王敏,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教授。担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台港文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世纪之交海峡两岸女性文学比较研究》,主持完成省级社科项目2项、省级教研课题2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
目錄:
|
绪 论 001
第一编 早期台湾文学——从大陆到台湾
第一章 台湾文学的开山人沈光文和开创台湾文学的第一批大陆移民文人 013
第一节 台湾文学诞生的历史社会背景 013
第二节 大陆的移民文学开启了台湾文学之路 015
第三节 沈光文是台湾文学的开山人 018
第四节 台湾文学开创期作品的成就和意义 020
第五节 郁永河开台湾散文先河的《裨海纪游》及其他开创期的散文 025
第二章 移民文学和移民后代文学共生共存027
第一节 移民文学和移民后代文学的共生期027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是台湾古典文学的灵魂033
第三节 台湾早期抗日文学三杰: 丘逢甲、洪弃生、连雅堂035
第四节 台湾的旧诗社概况及其意义039
第二编 中期台湾文学——从阻隔到汇流
第三章 五四运动影响下的台湾新文学运动 043
第一节 台湾人民斗争方式的转换与文化抗日运动的出现 043
第二节 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过程 051
第三节 台湾新文学初期的小说创作概况 061
第四节 台湾新文学初期的诗歌概况 064
第五节 台湾新文学初期的文学理论和它的奠基人张我军 066
第四章 台湾新文学的奠基人赖和 070
第一节 赖和的生平 070
第二节 赖和的文学创作成就 072
第三节 赖和在台湾文学史上的意义 075
第五章 台湾新文学的发展 077
第一节 台湾新文学发展期的历史、文学背景 077
第二节 台湾新文学发展期的小说创作089
第三节 台湾新文学发展期的诗歌创作094
第四节 台湾新文学发展期的散文、戏剧萌芽100
第六章 台湾新文学的话文论争 110
第一节 台湾话文论争的历史背景 110
第二节 台湾话文论争的经过及其特点 113
第三节 台湾话文论争的意义和影响 119
第七章 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杨逵 122
第一节 杨逵的生平和抗日活动 122
第二节 杨逵的小说成就 124
第三节 杨逵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及其意义 126
第八章 异族高压统治下台湾文学的艰难之旅 129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斩断台湾与中国的脐带 129
第二节 倒行逆施的“皇民文学” 136
第三节 台湾作家对“皇民文学” 的反抗 142
第四节 台湾的日语文学 148
第九章 爱国主义作家吴浊流 153
第一节 吴浊流的生平与创作 153
第二节 吴浊流小说的思想艺术风貌 154
第三节 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 155
第十章 台湾新文学的重建 160
第一节 光复初期台湾的社会背景 160
第二节 光复初期台湾的文学氛围与《桥》副刊的文艺论争 162
第三节 台湾新文学重建的讨论及其意义 167
第四节 “跨越语言” 一代作家的创作 172
第三编 近期台湾文学——从主潮轮换到多元共存
第十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台湾的“反共文学” 179
第一节 “反共文学” 的历史背景与“战斗文艺” 的发生过程 179
第二节 “战斗文艺” 运动实施的文艺策略 185
第三节 台湾50 年代的“反共小说” 191
第四节 台湾50 年代的“反共诗歌” 199
第五节 “反共文学” 的没落 200
第十二章 台湾女性文学的勃兴 203
第一节 台湾女性文学勃兴的概况 203
第二节 台湾女性小说的勃兴 204
第三节 台湾女性散文的勃兴 208
第四节 台湾女性诗歌的萌发 211
第十三章 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创人林海音 215
第一节 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215
第二节 林海音小说的“两岸情结” 216
第三节 林海音小说的深远影响 218
第十四章 “反共文学”压制下默默耕耘的现实主义文学 221
第一节 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概况 221
第二节 钟理和 224
第三节 李乔、郑清文 227
第四节 50 年代台湾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231
第十五章 大河小说家钟肇政 235
第一节 钟肇政的生平和创作 235
第二节 钟肇政的大河小说《浊流三部曲》和《台湾人三部曲》 236
第三节 台湾长篇小说艺术的里程碑 238
第十六章 台湾的现代派诗社 240
第一节 现代派诗社的成立 240
第二节 纪弦 242
第三节 郑愁予 243
第十七章 台湾的蓝星诗社 246
第一节 蓝星诗社的业绩 246
第二节 覃子豪 247
第三节 余光中 250
第四节 周梦蝶 252
第五节 罗门 254
第十八章 台湾的创世纪诗社 258
第一节 创世纪的主张和实绩 258
第二节 洛夫 259
第三节 痖弦 261
第四节 张默、商禽 263
第十九章 台湾现代派小说群的崛起 266
第一节 台湾社会进入转型期 266
第二节 台湾现代文学社的出现和《现代文学》的创刊 267
第三节 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 270
第四节 欧阳子、王文兴、七等生 273
第五节 张系国、丛甦、赵淑侠 278
第六节 现代派小说批判 281
第二十章 现代派作家白先勇 284
第一节 白先勇的生平与创作 284
第二节 白先勇小说的创作成就 286
第三节 白先勇小说的影响 290
第二十一章 台湾散文创作的繁荣 292
第一节 台湾散文创作的走向 292
第二节 梁实秋、柏杨、李敖 293
第三节 琦君、张秀亚、胡品清 297
第四节 余光中、王鼎钧、张拓芜 301
第五节 张晓风、杨牧、林清玄 304
第二十二章 台湾的新文学理论批评 309
第一节 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概况 309
第二节 王梦鸥 312
第三节 颜元叔 315
第四节 姚一苇 318
第五节 尉天骢 320
第六节 陈少廷的《台湾新文学运动简史》和叶石涛的《台湾文学史纲》 323
第二十三章 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冲浪的台湾通俗文学及戏剧创作概况 327
第一节 台湾通俗文学创作概况 327
第二节 高阳的历史小说 330
第三节 林佩芬的历史小说 334
第四节 古龙与新武侠小说 336
第五节 独具神韵的三毛游记散文 339
第六节 集言情小说大成者——琼瑶 342
第七节 20 世纪50 年代以后的台湾戏剧创作 344
第二十四章 台湾乡土文学的崛起 349
第一节 乡土文学论争 349
第二节 王祯和 355
第三节 王拓与杨青矗 358
第四节 季季与洪醒夫 366
第二十五章 乡土小说的旗帜陈映真 374
第一节 陈映真的生平 374
第二节 陈映真的文学理论与其小说的思想成就 377
第三节 陈映真小说的艺术成就 380
第二十六章 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黄春明 382
第一节 黄春明的生平 382
第二节 黄春明小说的创作成就 384
第三节 黄春明小说的艺术特色 388
第二十七章 台湾新诗的回归民族回归乡土浪潮 391
第一节 台湾新诗回归的历史背景 391
第二节 笠诗社 393
第三节 台湾新诗的回归大潮 398
第二十八章 台湾女性文学高潮的出现 405
第一节 女性文学高潮出现的时代背景 405
第二节 廖辉英、朱秀娟 408
第三节 萧飒、施叔青、李昂 416
第四节 袁琼琼、萧丽红、苏伟贞 426
第二十九章 台湾文学的多元化倾向 432
第一节 台湾文学走向多元化的历史背景 432
第二节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再崛起 434
第三节 由乡愁文学向探亲文学转化 435
第四节 后现代派文学的登场 437
第五节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438
第六节 台湾年轻一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440
第七节 “文学台独” 的出现 443
后 记 446
再版后记 447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文学史,是文学中的航空母舰,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工程。它涵盖了史论、作家论、作品论乃至考证学。从文学体裁看,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理论等无所不包。不过它的内涵虽然丰沛繁杂,纵横交错,但它的中心任务还是着眼于史。一切从史出发,一切为史服务。不管纵向和横向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是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虽然有经有纬,但却是以经为轴,以纬显经。它的研究方法应是交错流动的,而不是单一静止的。总之,它是一个完整的互动流程。
文学史,是属于上层建筑部分,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由于涉及对史实、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的叙述、解读和评价,常常会因意识和利害的关系,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会作出不同的评价和结论。所以撰写文学史和做其他事一样,需要有统一的游戏规则。那就是:客观事物第一,主观认识第二的原则;要说真话,而不说假话;客观呈现史实,而不篡改和涂抹历史。如果大家都严格地遵守了这样的游戏规则,只是观念和诠释上的分歧,即使争辩得再激烈,也不失学者风范。
在文学史的研究和撰写中,最忌讳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歪曲前人的作品,涂抹和篡改史实,进行文学“绑架”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文学史,无疑是伪文学史。这种事情,是一切有良知、有道德、有科学头脑者所不为。我们这部《简明台湾文学史》,或许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绝不会有意歪曲前人的作品;由于历史和海峡阻隔,可能会有史料上的某种硬伤,但绝不会去涂抹和篡改史实;或许由于观察和误读出现某种集体无意识的偏差,但绝不会出现任何集体有意识的扭曲现象。
海峡两岸已经出版了多部台湾文学史性质的著作,各自也获得了不同影响。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它们各自都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有的甚至存在着严重错误,可能误传历史,误导读者。我们这部《简明台湾文学史》,意图在继承前人、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情况下,写出一些比较新的特点,亮出一些新的色彩,以弥补同类作品的疏漏和未达。不过,人们的主观和客观有时是不一致的,弄巧成拙、反优为劣的事,也常常令人无奈叹息。从主观上,我们想在这部书中体现出以下几点精神:
一、正本清源,理清脉络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这是事实,这是足迹,这是历史,而不是口号和判决。如是,我们就要让事实和历史说话,通过台湾文学的萌生、发育、成长、流变的事实,来回答这一命题。自17世纪浙江宁波人沈光文在台湾播下第一粒文学种子起,直到18世纪末期,经过移民文人们100年的精心孵化,刻苦经营培育,移民们的后代,台湾出生的文人,才开始出现于文坛,才有作品问世。即使是这些作家的出现,与大文化环境的培育,也有重要关系。郑成功1662年驱荷复台,将明朝的教育文化体制用于台湾,经过历代经营,将一个荒蛮偏僻的瘟疫之地,培育成了一个文明的摇篮,才可能出现作家。从17世纪到18世纪,100年的台湾文学园地里开放的,全部是由大陆的移民文人们,从大陆移植过去的文学花朵。从文学体裁看,台湾的诗、小说、散文、文学批评的开创者,全都是大陆移民文人。台湾诗的开拓者是浙江宁波人沈光文;台湾散文的开拓者是浙江仁和人郁永河;台湾传记文学的开拓者是《台湾外记》的作者,大陆移民文人江日昇;台湾文学理论批评的开拓者是“红学”家,大陆移民文人张之新。从这个简单的正本清源的叙述中,便可一目了然地看到大陆的文学和台湾文学的母子关系。
二、减肥加钙,不漏主角
文学史像江河一样,是一个总体流程,因而要简化,只能从纬的部位减肥,不能从经的部位截流。也就是说,作家、作品和文学史实的叙述必须简明扼要,有一些对史无伤的作家,可一带而过。但是简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对有的作家、作品精简化的同时,对常常被文学史家忽略的作家、作品却应该补充和强化。那些在战争年代亦武亦文,一手握枪,一手拿笔;既为民族流血,也为人民歌唱;既是战士,又是作家的人就是应该重视的一群。由于台湾地处边陲,从16世纪初开始,日本、荷兰、西班牙等新老殖民主义者,便不断进行骚扰和侵犯,中国人也就不断和他们进行斗争,因而台湾的移民史、开垦史和反侵略史,是三位一体的。郑成功是反侵略的民族英雄,也被称为台湾的“开山王”。台湾文学史,既是台湾移民开拓过程的真实记录,也是台湾反侵略史的组成部分。许多移民文人既是诗人、散文家,又是英勇无畏的反侵略斗士。如:黄花岗战役的幸存者、同盟会成员、孙中山派往台湾领导抗日、被日本人处以绞刑的罗福星,抗法名将、黑旗军领袖、为台湾抗日立下汗马功劳的刘永福,弃官赴台抗日、血洒疆场的民族英雄吴彭年,宁死不剪发辫、与日本人对抗到底、被日本人害死的洪弃生,台湾抗日领袖丘逢甲等,都既是抗日民族英雄,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大量的铁骨铮铮、充满民族豪气的、感天地泣鬼神的诗篇。他们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他们既是历史的主角,也是文学的主角。文学史既不能忽略他们,更不能删除他们。他们的作品是将人格和艺术融合到一起,是用民族的灵魂和国家的尊严塑造而成的形象,他们的作品是文学中的钢和钙。只有将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写进文学史,并给以相应的地位,文学史才能厚重和深沉。任何将他们的作品视为政治加以排斥,都是错误的。既然谈到政治,我们认为政治并不可怕。在战争年代,在人民做奴隶的年代,人民吐出的心声就是政治,写出的作品绝对不可能是纯文艺的。如今站在他们用生命和骨血搭起的历史高台上,用政治来否定他们的作品,等于一方面在享受他们创造的革命成果,另一方面在对他们说风凉话。我们提请人们注意这样的规律:革命时期文学主要发挥它的战斗功能,和平时期文学更多地发挥它的教、娱作用。
三、摒除社会分期,建立时空架构
过去的文学史,基本上是以社会的发展阶段和性质,来规范和决定文学史的性质和分期。这是基于文学是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科学可行的,但是理论用于实践是灵活的,也是有例外和补充的。对台湾来说,就是一个例外。18世纪以前,台湾基本上是个正在移民中的社会。1683年清朝治理台湾始,全台湾只有六七万人。清朝统一台湾后,每年由大陆向台湾移民的人数达十万之众。从1683年到1811年,台湾人口增加到1901883人。移民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脱节。其上层建筑,如:军队、法庭、文化、文学、宗教和各种社会制度,都不是自身的经济基础所产生,而是由原乡移植而来,所以上层建筑的许多部分,一开始就是十分成熟的。就文学来说,移民文人们一踏上台湾的土地,就创作出了非常优秀的古诗、律诗、绝句。这些成熟的艺术品,是大陆经济基础上的产物,而不是台湾经济基础上的产物。到了日据时期,台湾完全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变成了殖民经济,而台湾的文学却是强烈地反对殖民主义的文学。20世纪5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始终是错位的。因而我们摒弃台湾文学的社会定位法,用以时空定位法是有依据的。按照时空定位法,我们将台湾文学分为:第一编 早期台湾文学——从大陆到台湾;第二编 中期台湾文学——从阻隔到汇流;第三编 近期台湾文学——从主潮轮换到多元共存。这样以时空定位,更贴近台湾文学的实际发展过程,也更能体现出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的内在关系。
四、批驳“文学台独”,谨慎评价作家
“文学台独”,是文学方面的政治“台独”,目的是将台湾文学“台独化”,将台湾文学从中国文学中分裂出去。其实质是要篡夺我国的台湾文学主权。这是远远超越文学范畴的一种政治阴谋,我们必须严肃对待之。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文学台独”是一种反动的文学思潮,是一种意识形态。于是它就具有了一定的复杂性。比如,在这种反动的文学思潮中有潮头,也有潮尾;有骨干,也有随从;有主动者,也有被动者;有清醒者,也有被蒙蔽者等。因而我们也必须区别情况加以对待。对于这种反动思潮,要认清其对抗性矛盾的性质,进行无情批驳,坚决驱除。其中的首要人物和不思悔改者,他们只能作该思潮的殉葬品。而那些愿意悔改者,即使是骨干人物,也要加以欢迎。其他人更不在话下。人和思潮是两码事。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撰写《简明台湾文学史》的过程中,一般对事不对人。对“文学台独”人物过去的成就和作品,应该肯定的,给予充分肯定,不因他们思想的变化,而贬低其地位。不过为了向读者传递信息,对于他们当前的政治态度,也作简要说明,并寄以悔改之望。我们真诚地希望,一切迷途者能迅猛醒悟而知返。让我们如兄弟姊妹,温馨地生活在我们如母亲般的民族和祖国的怀抱中。
主编
2002年1月15日于北京
第三节 台湾新文学重建的讨论及其意义
在左翼文学思潮的影响下,《桥》副刊上发生的这场文艺论争,无论是当时还是今天看起来,都达到了难能可贵的高水平。
就台湾新文学重建的讨论而言,《桥》副刊主要涉及以下问题:“1.台湾过去文学是怎样的?2.台湾有无特殊性?‘台湾文学’这一口号对吗? 3.五四到现在的中国社会变了没有?4.新现实主义容许浪漫主义否?5.新现实主义的文艺中有无‘个性’?6.是否可以偏向浪漫主义?7.台湾应该建立怎样的文艺?8.如何建立台湾的文艺?”[1]讨论中,两岸作家平等对话,各抒己见;既有争议,更多共识。诸如对于台湾文学的特殊性中,从问题本身的理解到应对态度,台湾省籍作家与省外作家在讨论中虽有所歧异,但讨论的最后落脚点,在于台湾文学的独特性与中国文学统一性的辩证关系上。两岸作家对于肃清“皇民文化”影响,回归民族文化传统,仍然有着共识。
在两岸作家达成共识的诸多问题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和理论背景。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我们会发现,这些精神资源与理论背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祖国大陆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和30年代的左翼文艺思想有着同构性。具体言之,它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其一,关于五四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学格局的认同问题。在体认台湾新文学的历史地位与两岸文学的关系上,欧阳明等人充分肯定了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而产生的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的台湾新文学的历史价值,指出其目标是“继承民族解放革命的传统,完成‘五四’新文学运动未竟的主题:‘民主与科学’”[2],而“这目标正与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不谋而合地取得一致”。[3]由此看来,“台湾文学始终是中国文学一个战斗的分支,过去五十年事实来证明是如此,现在、将来也是如此。”[4]台湾老作家杨逵则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省,没有对立。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环,当然不能对立。”[5]林曙光也呼吁台湾文学要“做中国文学的一翼而发展。今日的‘如何建立台湾新文学’需要放在‘如何建立台湾的文学使其成为中国文学’才对”[6]。
上述观点的提出,首先是以尊重历史的态度,基于对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源流、性质、形态进行分析和认识的结果。在台湾,新文学的发轫与大陆几乎属同一形态,都是以思想启蒙为宗旨,以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文学革命为开端,以反帝反封建的宗旨而贯穿新文学运动始终。其中,最直接、最主要的条件,是受到五四爱国运动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的反帝反封建精神的影响和鼓舞。从根本上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儿,台湾新文学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五四以来,时代虽然变化了,但对五四文学传统的继承不能改变。应该看到,在20世纪的历史发展中,五四精神作为一种巨大的思想力量和人格力量,对于社会改造和民众启蒙所发挥的伟大作用。两岸作家在论争中达到的共识,对于认识台湾新文学的源流,解决台湾文学与祖国文学的认同问题,有着切实的意义。它在廓清台湾新文学某些核心问题的基础上,使两岸作家能够清醒地把台湾新文学纳入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整体格局中去考察,战后台湾文学重建的方向、目标、任务也由此得以根本的规定,那就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路线,即是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一环的台湾新文学建设的方向,这是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的时代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