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核以卫国:胡思得传

書城自編碼: 397053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科学家
作者: 吴明静 沈晏平 王燕 李合香 郑悦萍
國際書號(ISBN): 9787571023546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5.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漫画三国一百年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0.5
《孟德尔传:被忽视的巨人 孟德尔诞辰200周年纪念版》
+

HK$ 85.0
《我生命中的故事——农业专家任筑山自传》
+

HK$ 56.6
《李四光:信仰的力量(他创立了地质力学,把西方扣给“中国贫油论》
+

HK$ 239.6
《刘人怀自传》
+

HK$ 70.8
《梦圆大地:袁隆平传(增订本)》
+

HK$ 91.8
《走近钱学森:(一个天赋异禀的民国少年的成才之路!一位对共和国》
編輯推薦:
胡思得是我国著名的核武器和核军控专家、理论物理学家,为“两弹”突破和核武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核武器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亲历者和缔造者之一。
他长期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突破时期,他创造性地建立了铀的状态方程,为原子弹设计提供了必需参数。1963年率理论部小组深入实验、生产基地,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产品质量保证和试验成功提供了技术咨询。他先后参加了多个核武器型号的理论设计,历任二机部九院(现在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副院长、院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书客观、翔实地记录了胡思得从懵懂顽童逆袭成为国家脊梁科学家的人生以及科研历程。
內容簡介: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是根据国务院批复,中国科协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集中展现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的学术脉络和人生经历的人物传记丛书,有助于进一步梳理和丰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厘清我国科技界学术传承脉络和学术传统,总结探索我国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为更好地制定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参考依据。本书为"采集工程丛书"中的一部。
胡思得为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亲历了从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到最后一次核试验的全程,领导了核武器科研集体在禁核试后的转型,是国内核军备控制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本书紧密围绕胡思得院士个人成长与学术成长的主线展开,详尽描述并还原其人生历程,真实客观呈现和勾勒了一位在事业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核武器科技专家“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求实创新”的科学家形象。
關於作者:
吴明静,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高级政工师,“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家,长期从事科学家口述访谈和科技发展史研究工作,承担多项资料采集课题,已出版科学家传记《许身为国最难忘——陈能宽》等。
沈晏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政工师。
王燕,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政工师。
李合香,工作于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政治部。
郑悦萍,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现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目錄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韩启德
总序二 白春礼
总序三 周? 济
序 胡仁宇
导? 语 1
第一章 懵懂的孩童、“逆袭”的学子 8
多病多难的童年 ························································ 8
效实树人 ······························································· 13
幸遇良师 ······························································· 17
在复旦大学 ···························································· 23
核以卫国胡思得传
第二章 白手起家 30
九所是干什么的? ··················································· 30
三本书起家 ···························································· 34
亦师亦友的邓稼先 ··················································· 40
下定决心 自力更生················································· 43
铀的状态方程 ················
目? 录 III
第五章 十年加快 121
一封建议书 殷殷赤子情 ·········································· 121
从副院长到院长 ····················································· 124
曙光 ···································································· 131
突破 ···································································· 132
抢出来的末次核试验················································ 137
中国特色核武器发展之路 ·········································· 139
第六章 禁试转型 143
双手互搏 ······························································ 143
领导转型 ······························································ 145
不是“句号”是“分号” ··········································· 148
向中央汇报 ··························································· 151
第七章 军控研究 153
国际军备控制背景 ·················································· 153
中国核军控研究的发轫 ············································· 156
三位开创者 ··························································· 161
首次走出国门 ························································ 165
创办 ISODARCO 北京军控研讨会 ······························· 170
参与中美军控长期稳定交流 ······································· 176
促进中俄交流 ························································ 183
失望的访美经历 ····················································· 188
驳斥荒谬 ······························································ 192
与国际友人的交往 ·················································· 200
创立战略研究中心 ·················································· 204
硕果累累 ······························································ 213
核以卫国胡思得传
第八章 君子之风 222
温严并济的导师 ····················································· 222
慈爱宽和的长者 ····················································· 230
不遗余力育人才 ····················································· 233
“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者 ········································ 236
淡泊名利 ······························································ 240
结? 语 243
附录一? 胡思得年表 252
附录二? 胡思得主要论著目录 278
参考文献 280
后? 记 那些值得书写的过往 281
內容試閱
导语


采集过程和采集思路
胡思得采集课题于2018年4月立项,前期已经开展预先研究工作。2016年,胡思得院士八十华诞之际,采集小组部分核心成员已经着手搜集资料,对胡思得院士及其知情人开展了几次预采访,了解和掌握了胡思得院士的生活史、学术史及其关键学术成长点,在此基础上为胡思得院士撰写了小传《君子九思,故成其大》(作者吴明静),发表在2016年9月的《物理》杂志上。
课题正式立项后,首先组建了一支有采集经验、采集热情的采集队伍。这支队伍中,负责人应阳君是胡思得院士的第一位研究生,且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核心人员吴明静、沈晏平、王燕、余新川、郑悦萍、李合香等人均参与过一到多项采集任务,熟悉采集流程,富有工作经验,并不断有采集成果的产出。小组还配备了三名技术顾问,对应胡思得院士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一位是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的资深专家刘建军研究员,一位是国内军控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田东风研究员,一位是胡思得院士的院长秘书兼中物院信息中心负责人赵武文研究员,这三名专家均对课题组的工作做了非常重要的指导。
针对采集对象胡思得院士长期从事涉密程度很深的工作的具体情况,课题组在开始工作之前,就制定了严密的保密工作方案,从资料的采集与获得、资料的研究、资料的保管、采集工具的管理、采集成果的发表等各个方面做出严格规定,织好保密防护网,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回顾整个采集过程,因为目标清晰,分工明确,大家配合默契,合作愉快,课题启动顺利,推动有力,挖掘深入,产出丰硕,两年的辛勤工作也获得了胡思得院士及技术专家的认可。
本课题能进展如此顺利,首先归功于胡思得院士的悉心指导,归功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各相关单位的大力配合。胡思得院士提供了9次口述访谈,全面回顾了他的科技人生,回顾了中国核武器科技发展史;中物院信息中心和九所档案室,为课题组提供了档案查询,我们得以一窥新中国建国以来最神秘也是最精彩的科研工作。
所有的采集工作紧密围绕胡思得院士个人成长与学术成长的主线展开,并着力绘制核武器科学家群像。首先课题组掌握和了解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全貌,对中国核武器每个里程碑重大成果的攻关始末、对科研队伍的代际传承都能做到明晰清楚,心中有数。拥有这样的丰富又细致的历史知识和专业知识,再深入探讨一位年轻大学生是如何履行时代责任,如何接受和领悟前辈师长的指导,如何在完成一系列国家安全的重大课题中成长的。
按照这样的采集思路,我们不仅理清和呈现了胡思得院士八十多岁的人生道路、六十多年的科研生涯,还呈现和勾勒了与他同期的科学家的形象,同时也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细节,还原真实的历史情境,展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详见研究报告写作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获得的采集成果,注意做好考证查证工作,并与胡思得院士文集、胡思得回忆录的相关内容互见,厘清和纠谬了核武器科技发展史的若干不实细节。我们借用采集工程的若干宣传平台,及时推出凝练的采集成果,获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在完成采集任务的同时,我们还额外承担了一些撰写申报奖项材料的任务,虽然是衍生的其他工作,但我们抓住每一次能与胡思得院士和其他资深专家讨论的机会,不断深化研究力度,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以前从没披露过的信息,课题组视为对自己辛勤工作的奖励。

采集难度与成果概述
本课题的工作难度在于,采集对象长期从事涉密程度很深的工作,这对访谈资料和实物资料的公开展示造成了较大影响。尽管如此,经过课题组精心策划,访谈工作和实物资料的搜集工作还是获得了突出的成果。
访谈人次40次,获得大量珍贵的音视频资料。访谈对象除了胡思得本人,也有与胡思得同时进入核武器事业、共同奋战的亲密战友,还有散居在北京、绵阳、成都等地的长期合作者,以及胡思得的弟子。
如果将彭桓武、邓稼先、于敏、周光召、王淦昌、陈能宽、郭永怀等划分为核武器事业第一代,胡思得及其同事恰为第二代,他的学生弟子、接任者构成第三代。通过对一批批有代表性的亲历者口述,课题获得了中国核武器事业草创、发展、壮大全过程的珍贵资料,获得了丰富而生动的核武器科技发展史细节。
我们坚持以广阔的视角来考察核武器科技史。我们整理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军控研究发展史。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有国内一流的军控研究队伍,但是把他们创立的始末梳理出来,把国内军控学科萌生和发展的历程给整理出来,把中物院特色鲜明的军控研究工作给展示出来,还是第一次。
我们还惊喜地发现,我们整理和凝练出了一个中国科学家双手互搏的精彩故事——以往,对禁核试前后的工作,多从外交工作的角度予以展现,但这只是禁核试的局部。我们在技术顾问田东风研究员的指导下,既采集到了前方谈判的针锋相对,也采集到了后方千军万马加快核试验、争分夺秒拿到该拿的数据的攻坚克难。两相比照,激烈精彩。
在资料方面,课题组获得了胡思得院士捐赠的珍贵的实物资料。胡思得院士长期从事涉密工作的缘故,能够公开展示的手稿、笔记、图纸较少。且因单位的保密规定,历史留存的音视频资料也极少。为了生动反映胡思得院士各工作阶段的工作情况,我们想方设法挖掘和发现了一些有纪念价值的、有故事的手稿和老物件。比如保密包(对应建所初期,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机智地应付苏联专家努力开展科研工作),九次计算人员名单(对应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时期),70年代业务学习笔记本5本(侧面反映胡思得在做型号工作时的学习调研情况),袖珍计算器(十年加快这一阶段的常用工作工具)等。
课题组一边采集,一边挖掘凝练,不断推出研究成果。在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相继发表科学家故事、历史事件追溯、采集心得。其中,邓稼先在光弹落地后的抢险经历、第一届计算物理国际会议召开始末、纠谬九次计算邓稼先与大学生的不实说法等文章,得到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也培养和锻炼了小组的撰稿队伍。
另外,课题组获得的采集成果,尤其是对多项科研工作的表述、提炼与评价,被2021年建成的九所所史馆直接采纳和应用。

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
课题组认为:采集工程的研究报告要坚守应有的学术属性,不能等同于一般文学家创作的科学家传记。
采集工程研究报告的学术属性,体现在抓取、研究、凝练采集对象学术思想和领导大科学工程的管理思想,这是采集工程的职责所在。现在国家要创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史研究和口述史研究的位置和任务何在?本课题组认为,就是要挖掘和凝练出“两弹一星”科研团体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民主求实、勇攀科技高峰的故事,挖掘和凝练功勋科学家们培养和扶植优秀科技人才队伍的故事,讲述好科学家的故事,讲述好中国故事。
胡思得采集工程在这方面深入挖掘并努力呈现。
胡思得的成长与中国核武器事业同步,从1958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今,胡思得没有离开过核武器事业。他亲历了从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到最后一次核试验的全程,他领导了核武器科研集体在禁核试后的转型,他是国内核军备控制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纵观他最优秀和最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无不紧密围绕国家安全和利益。
他是“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求实创新”——“两弹精神”的亲历者、践行者和传承者,是中国特色核武器科技事业的优秀代表之一。他在事业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管理思想,核武器事业磨砺和培养了他,他以自己的青春与智慧为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丰富了“两弹精神”的意象。
明确了胡思得院士在科技史中的定位,我们坚持写科学家群像。
两弹事业是新中国最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之一,我们着力深入挖掘、努力绘制一幅写实的细节丰富的历史长卷。按照这样的采集思路,我们不仅理清和呈现了胡思得院士八十多岁的人生、六十多年的科研生涯,还呈现和勾勒了与他同期的科学家的形象,这些人里,有他的老师如邓稼先、于敏、周光召、黄祖洽,也有他的战友,他的弟子。在历史长卷中呈现一个在事业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核武器科技专家的胡思得形象,这符合胡思得的的学术经历和成长经历,也符合“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的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符合他亲历的“两弹精神”的诞生和深化。

研究报告结构
研究报告结构,参照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将胡思得的经历划分如下:
第一章“懵懂的孩童、‘逆袭’的学子”,讲述胡思得的童年和学习生活,讲述他在宁波上小学、中学直到上海复旦大学的生活,讲述他如何从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发奋读书,学习成绩、工作能力都得到提升的经历。
第二章“白手起家”,讲述他大学毕业后参加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早期经历,他在邓稼先带领下,白手起家,披荆斩棘,为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提供铀的状态方程,他亲历九次计算并在邓稼先、周光召、黄祖洽等前辈科学家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思维方式。
第三章“青海长云”,讲述胡思得被单位派遣去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理论联系实际,决战596的工作情况,他在四清运动中经历和亲历的氢弹突破工作。
第四章“春雷声声”,讲述他在型号工作(尤其是武器化)方面的贡献,讲述了于敏院士对他的指导和帮助。这一章还按照历史真实进程,实事求是讲述科研工作受到的政治运动困扰,讲述核武器事业最沉重的损失——邓稼先的病逝。
第五章“十年加快”,讲述胡思得在带领核武器科技队伍,完成我国最后几次核试验,使我国核武器研制水平获得关键性进步的经过。
第六章“禁试转型”,讲述他继承邓稼先的遗志,带领科技队伍加快核试验,完成新型核武器的研制的重大贡献,以及禁核试后他带领科研队伍转型的相关情况。
第七章“军控研究”,讲述胡思得开创军控核查科学研究、积极推动中美、中俄学术交流、创建中物院战略研究中心的始末,这是第一次全面详细地梳理中物院军控核查研究史。
第八章“君子之风”,概述胡思得的个人性格和学术风范,呈现一位“两弹精神”的传递者的鲜明形象。
本着锻炼新人的目的,课题组建了一个多达五人的撰稿队伍,这是一支年轻的有朝气的队伍。王燕负责撰写第一章草稿;吴明静负责第二章到第六章;沈晏平负责第七章;李合香负责第八章草稿;郑悦萍起草了年表;导语、结语和最后统稿的工作由吴明静完成。
除了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我们还在中国科学报印刻专栏陆续发表6篇稿件。在本课题的采集与撰写中,年轻撰稿人得到锻炼,将壮大核武器事业采集队伍,增强对两弹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君子九思有所得,竦长剑以卫国。我们在两年多的采集中不断努力,竭尽所能绘制一幅立体生动、波澜壮阔的科技长卷,凝练一位独特的爱国科学家的形象。感谢胡思得院士和诸位专家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课题组和他们一起回顾和总结过去,分析和评判当下,展望和思考未来。所有的文字,无不发自内心,无不是在回答现实关切的问题,回答当代人对理想信念、科学精神的价值判断。
今天我们用心写下文字,投射对明天郑重的期许。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