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扫群雄平四夷:李靖

書城自編碼: 397170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历史/地理人物
作者: 李晨
國際書號(ISBN): 9787577203515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9.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肆火(全2册)
《 肆火(全2册) 》

售價:HK$ 82.4
母女关系:如何抚平来自母亲的创伤
《 母女关系:如何抚平来自母亲的创伤 》

售價:HK$ 68.4
心悦读丛书·5分钟疗愈手册
《 心悦读丛书·5分钟疗愈手册 》

售價:HK$ 68.4
特斯拉的秘密宏图
《 特斯拉的秘密宏图 》

售價:HK$ 93.2
你好,我是阿斯伯格女孩
《 你好,我是阿斯伯格女孩 》

售價:HK$ 69.6
汗青堂丛书134·香料之路:一部关于欲望、探险和帝国的历史
《 汗青堂丛书134·香料之路:一部关于欲望、探险和帝国的历史 》

售價:HK$ 87.3
清代政区地理三探
《 清代政区地理三探 》

售價:HK$ 115.6
配色手册
《 配色手册 》

售價:HK$ 47.0

 

編輯推薦:
1.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两次险些遭皇帝斩杀。他大器晚成,50岁重启开挂人生。
2.他招抚岭南,平定江南,保证了东南沿海的和平稳定,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光盛起航奠定了基础。
3.他北征河套,将不可一世的东突厥彻底埋葬,令四方慑服,战无不胜的大唐军队成为最坚固的万里长城。4.他远征青海,彻底控制祁连山区,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宁,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复兴创造了重要条件,从此大唐开始与世界紧密相连。
5.他为大唐王朝征伐万里,无一败绩,尤其擅长以少胜多,以弱克强。他为大唐帝国打下约70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为奠定中国版图作出巨大贡献,也成为历代将帅难以逾越的高峰。
6.他熟谙兵法,步战、骑兵、水师都能统御;在平原、江河、沙漠、雪山上作战皆能奏凯。
7.他结合实战经验,撰写了许多军事著作,其中撰写的《李卫公问对》是《武经七书》之一,成为官方的军事教科书。
8.大唐的盛世基业,离不开李靖的开创之功,这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
內容簡介:
李靖是唐初名将,他为大唐王朝征伐半生,南灭萧梁、东平吴会、北破突厥、西征吐谷浑,百战百胜。他熟谙兵法,步战、骑兵、水师都能统御;在平原、江河、沙漠、雪山上作战皆能奏凯。尤其擅长以少胜多,以弱克强,他为大唐帝国打下约70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为奠定中国版图作出巨大贡献,也成为历代将帅难以逾越的高峰。
本书以李靖的生平事迹为主线,以隋末唐初的动荡社会为背景,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李靖的全面解读,描述李靖作为一名猛将、智将、儒将的铁血人生,还原一个真实可信、区别于民间传说的大唐战神,见证一个常胜将军的别样人生。
關於作者:
李晨:南开大学历史系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军事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从事历史人物传记和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创作,擅长以共情的方式赋予历史人物生命力,让一个个历史人物从枯燥的文字中走出来,变得鲜活饱满、栩栩如生。
目錄
第一章 李靖家世
第一节 家世渊源
第二节 英雄少年
第三节 初入官场
第四节 刀下留人
第二章 牛刀小试
第一节 从征中原
第二节 南下荆州
第三节 智破萧铣
第四节 安抚岭南
第三章 南征北战
第一节 江南烽烟
第二节 决战当涂
第三节 北境柱石
第四节 玄武门之变
第五节 渭水之耻
第六节 入主兵部
第四章 定襄攻略
第一节 突厥内乱
第二节 战争决策
第三节 奇袭定襄
第四节 一雪前耻
第五章 铁山决战
第一节 颉利求和
第二节 和谈 进军
第三节 决战铁山
第四节 生擒颉利
第六章 出将入相
第一节 小人构陷
第二节 尚书右仆射
第三节 巡查关内
第七章 远征西海
第一节 吐谷浑民族
第二节 再披戎装
第三节 深入不毛
第四节 西境遗事
第八章 生荣死哀
第一节 阖门自守
第二节 绘像凌烟阁
第三节 高句丽遗恨
第四节 战神归天
第五节 万古流芳
內容試閱
前言
大唐是不少国人梦想的朝代,其文治武功都取得了伟大成就。说起初唐的名将,不少人受到小说、影视的影响,都会脱口说出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物。但在真实历史上,初唐最强的名将,当属“才兼文武,出将入相”的卫国公李靖。他打下了大唐半壁江山,征服了威胁唐朝的东突厥、吐谷浑,为大唐盛世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唐朝的笔记小说《隋唐嘉话》中记载过这样一个和李靖有关的故事:卫公始困于贫贱,因过华山庙,诉于神,且请告以位宦所至,辞色抗厉,观者异之。伫立良久乃去,出庙门百许步,闻后有大声曰:“李仆射好去。”顾不见人。后竟至端揆。不过现实当中的李靖可没有这么早就意识到自己未来可以官至宰辅。
李靖,生于公元571年,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李靖出身官宦之家,家境优渥,所以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其时正值南北朝乱世,天下群雄并起,四处鼓角争鸣,李靖本可以大有一番作为。
但是589年正月,隋军攻破南陈首都建康,南陈政权灭亡,华夏大地在经过三百年战乱后重归一统。战争结束了,李靖没有什么机会在战场上一展身手了,于是刚刚成年的他只能投身宦海。李靖从地方小官做起,按部就班地升迁,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将近三十年。如果隋朝是一个“长寿”的王朝,那么李靖很可能会在这样的生活中了却此生,但是上天不愿意让李靖继续平庸。隋炀帝末年,天下再次大乱,中原大地再度战火纷飞。
618年,在长安的刑场上,李世民救下了已经被判处死刑的李靖,死里逃生的李靖投身李世民麾下,已经年近五十岁的他终于有机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621年九月,李靖辅佐李孝恭进攻占据荆州的萧铣政权,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萧铣四十万大军灰飞烟灭。621年十一月,李靖受命招抚岭南,他恩威并施,连下九十六州,得民户六十余万,岭南悉平。李靖在岭南广施仁政,存抚耆老,问其疾苦,远近悦服,社稷安定。
624年三月,李靖再次辅佐李孝恭进攻占据江南的辅公祏政权。李靖亲自率军血战当涂,而后率军直下金陵,至此唐朝收获了统一天下的最后一块拼图。625年八月,东突厥颉利可汗率十余万大军进攻太原,突厥骑兵来势凶猛,唐军屡战屡败,唯独李靖一军独全,成为北境国防的中流砥柱。
630年正月,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严寒,奇袭东突厥颉利可汗定襄大营,斩获无数,突厥人一溃千里。二月,李靖再次率领一万精锐骑兵突袭逃到铁山的颉利可汗,斩首万余,俘虏十余万,颉利可汗逃跑后被擒获,东突厥灭亡。
635年四月,李靖率军踏上雪域高原,远征吐谷浑。此后几个月里,李靖率军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备尝艰辛,最终彻底击败吐谷浑,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兵败自杀。李靖一生,大小数十战,平灭四国,未尝一败,震古烁今。李靖一生,充分诠释了什么叫作“大器晚成”,什么叫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什么叫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世民为表彰李靖功绩,封他为代国公,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职位相当于宰相)。李靖虽身居高位却从不居功自傲,与朝臣和睦相处,多次受到唐太宗赞扬。名相王珪称他为“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这是对李靖最恰如其分的评价。在凌烟阁的唐朝开国二十四功臣画像中,李靖也位列其中。
649年,李靖病逝,终年79岁。李世民赐其陪葬昭陵,并将坟墓修筑成铁山、积石山的形状,以纪念他平定突厥、吐谷浑的丰功伟绩。李靖死后,配享太庙,位列武庙十哲之一,万古流芳。这就是李靖的一生。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给后世留下了非常珍贵的遗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兵书《李卫公问对》,内容为记录唐太宗李世民和李靖关于军事、政治等问题的问答,其中很多内容现在读来依旧振聋发聩。
(一)关于奇正相变之术“奇”与“正”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对重要概念。《老子》最先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也就是说,治理国家要用正道,克敌制胜要用诡道。《孙子兵法》提出了“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的观点,其他各兵家都对奇、正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解释。在《李卫公问对》中,关于奇正问题的讨论,关于如何灵活使用兵力的问题占有很重要的分量。李靖认为,“奇正”在实战中最重要的应用还是作战指挥方面,在战场上,哪支部队是“正兵”,哪支部队是“奇兵”,“正兵”与“奇兵”如何使用,是考验将领指挥能力的重要标准。在战场上正确运用奇正的变化,最重要的就是把奇正的变化同虚实的变化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战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效的伪装和欺骗,要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如果没有欺骗和出奇制胜,那么战争是很难成功的。所以李靖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
(二)关于攻防原则的论述攻防原则是作战指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也是《李卫公问对》中李靖重点论述的内容之一。在书中李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而已。”也就是说,进攻是防御的转机,防御是进攻的手段,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取胜利,不可分割。这就阐明了攻防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此外,书中还进一步阐明了敌我双方之间攻守得失的关系,进攻和防御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能否正确运用好攻防原则,把握好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战争的最终结局。
(三)攻心为上李靖指出,在攻防作战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打破敌人的企图,瓦解敌人的抵抗之心,正如《孙子兵法》所说的:“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不能单纯地把进攻看作是攻城略地,而应当着重打破敌人防御的决心;不能把防御单纯地看作是坚守城池,而应当首先保持己方旺盛的士气。在《李卫公问对》中,李靖回答:“有国有家者,曷尝不讲乎攻守也。夫攻者,不只攻其城击其阵而已,必有攻其心之术焉。守者,不止完其壁坚其阵而已,必也守吾气以有待焉。”意思就是说,想要稳定江山社稷,就要明白攻守之道。进攻,不只是攻击敌人的城池和军阵,更要瓦解敌人的战斗意志;防守,不只是防守军阵,还要守好己方的士气以待时机。由此可以看出,李靖绝不仅仅是一名将领,他还是一位军事理论家,他把自己多年的军事经验升华为军事理论,给后世以裨益。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李卫公问对》与《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六部兵书一起,被合称为《武经七书》,成为官方的军事教科书。
汉唐盛世,是中国人无数自豪的来源,所以“汉”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唐”则成为世界对中国的永恒记忆。唐朝时,中国国威远布四海,万国来朝,周边国家对于大唐文化趋之若鹜,唐军的金戈铁马让四方胆寒。是谁开创了这番伟业呢?这涉及很多人,有李世民、李治、李隆基等几代帝王的努力,有李靖、李、苏定方、高仙芝等无数将领的战场拼杀。这其中,李靖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名字,因为他可以说是这份伟业最早的奠基之人。李靖招抚岭南,平定江南,保证了东南沿海的和平稳定,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光盛起航奠定了基础。李靖北征河套,将不可一世的东突厥彻底埋葬,令四方慑服,战无不胜的大唐军队成为最坚固的万里长城。李靖远征青海,彻底控制祁连山区,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宁,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复兴创造了重要条件,从此大唐开始与世界紧密相连。大唐的盛世基业,离不开李靖的开创之功,这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我们写作此书,就是为了让读者了解李靖——一位不可忘却的伟大英雄,希望在这个时代,当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有新的李靖涌现,以证明我们无愧于先祖。”

公元572年,也就是李靖出生的第二年,北周朝廷发生了巨变。已经隐忍了12年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决定不再隐忍!他发动了政变,杀死宇文护,并将宇文护的儿子、兄弟及亲信全部斩杀,由此才真正拥有了皇帝的权力。随后,宇文邕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使得北周的国力蒸蒸日上。在大权独揽、稳定内政之后,宇文邕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每一位乱世帝王都梦想完成的事业——统一大业!
公元576年十月,北周武帝宇文邕统率大军进攻北齐平阳(今山西临汾),北齐守军连番告急。此时北齐皇帝高纬正在和宠妃冯小怜一起打猎,高纬准备前往援救,可是冯小怜还没尽兴,要求高纬再围猎一次,高纬也没多想就同意了。结果平阳北齐守军孤立无援,北周军队很快就攻占了平阳。
等到冯小怜尽兴之后,高纬才率军向平阳进发,两军在平阳城下展开大战。北齐士兵挖地道向城里攻击,平阳部分城墙垮塌,北齐士兵正准备趁势攻入城内,但是此时高纬却传令暂停攻势,原来他想让人叫冯小怜来一起观看城破的场景。可是,当时冯小怜正在梳妆打扮,不能马上赶来。当冯小怜姗姗来迟,北齐士兵准备重新进攻时,却发现守城的北周士兵已经用木头把缺口堵死,北齐功亏一篑。后宇文邕亲率大军救援平阳,北齐军队一败涂地。高纬逃到了晋阳(今山西太原),后又逃往首都邺城。
身在邺城的高纬依然觉得不安全,于是把皇位让给了8岁的儿子高恒,自称太上皇,逃离邺城,准备投奔南陈政权。577年一月,北周军队抵达邺城,北齐守军投降。不久,逃到青州的高纬被北周军队擒获,北齐政权灭亡,北周统一了北方。
北齐灭亡的过程中的一桩桩、一件件,都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也成为当时有口皆传的事情。这一年李靖七岁,从大人的讲述中听到的这些故事成为李靖最早的军事“教科书”,也是他对于军事的开蒙。
北齐的灭亡,至少教会了幼年的李靖一件事情:兵家之事,重在人和。战前,经过宇文邕的改革和整顿,北周国力不断上升,但是此时北齐与北周仍然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双方都没有形成压倒对方的绝对优势,此前双方的交战也是互有胜负。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北齐却土崩瓦解,原因很简单:北齐昏君佞臣,上下离心,战争毫无方略;北周雄主在上,上下同心,战争谋划得当。两相对比,出现如此结局就毫不奇怪了。
生于官宦之家,李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抚养和教育,因此他有条件习文练武。练武是家庭与社会风气所致,自不待言;即便是学文,李靖也不是单纯的诵读经史,他更偏重学习兵法,从战争中获取知识。他对于历代兵家的理论和实践都仔细地反复揣摩,将这些东西入脑入心。《李卫公问对》中,他能够自如地应答李世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让李世民连连赞叹,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年幼时对兵书的刻苦攻读、精心钻研。
在良好的学习修养之下,李靖自小就有着一股勇武之气。小小年纪,李靖就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合适的机遇,就应该建立功业,求取富贵!”李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李靖自幼即熟读兵法,再加上当时战乱不断,书上的理论和真实的战争案例,使得李靖自小就颇有军事才能。
对于李靖的才能,他的舅舅韩擒虎深有感触。韩擒虎曾经多次和北齐、南陈作战,战功赫赫,在隋灭陈之战中,韩擒虎更是先锋将军,立下大功,是一代名将。韩擒虎知道年纪轻轻的李靖在研究兵法,便常常和李靖一起讨论,结果韩擒虎不仅难不倒李靖,还常常为李靖的独到观点感到惊叹,因为李靖能说出一些他都想不到的韬略。
有一次两人聊起淝水之战,韩擒虎对于东晋将领谢石、谢玄的表现深感赞叹,此时小小年纪的李靖却说道:“我以为,此战胜利,谢石、谢玄并非首功,最重要的功臣应该是守卫荆州的桓冲。”
韩擒虎惊讶地问:“何出此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