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89.5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8.2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7.4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6.2
《
云中记
》
售價:HK$
76.2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HK$
47.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HK$
65.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HK$
78.2
|
編輯推薦: |
“中国参政党丛书”系中央统战部一局与华文出版社共同策划、 由中央统战部相关部门会同各民主党派中央组织力量编写、审定的一套丛书。“中国参政党丛书”全面、深入、系统回顾了各民主党派创建、发展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创建以来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风雨同舟的奋斗历程,集中展示了各民主党派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作出的重要贡献,体现出各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大局中不断发展,成为不断适应时代要求的、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参政党丛书”彰显了我国政治发展道路、国家治理体系、 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实践与显著优势,旨在向海内外宣传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展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
|
內容簡介: |
民盟中央编写小组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把好了本书的政治导向关、价值取向关、内容题材关、写作质量关。本书以之前出版的盟史为基础,裨补阙漏,芟削繁冗,又特别注意吸纳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共分七章并附大事记,全面、准确、公正的记述了民盟这80年来的艰辛历程,展示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讲述多党合作的中国故事,用历史的真实启迪后人,规谏来者。
|
關於作者: |
民盟中央领导同志对本书编写工作极为重视,专门指示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和编写工作组, 积极协调推进工作开展。民盟中央专门成立了以宣传部为主要班底的编写小组,另聘请部分老同志担任顾问。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平担任编写小组组长,直接指导编写工作。编写组的成员都是宣传部的青年骨干。
|
目錄:
|
第一章 坚持团结抗日, 争取和平民主
一、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3
(一) 统一建国同志会的建立/ 3
(二) 第一次宪政运动/ 7
(三)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秘密成立/ 9
(四)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公开活动/ 13
二、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及初期的斗争与发展/ 17
(一) 第二次宪政运动/ 17
(二)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全国代表会议/ 20
(三) 响应中共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23
(四) 力促重庆谈判成功/ 28
(五) 中国民主同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32
(六) 民盟一大后地方组织的发展/ 36
三、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为维护政协协议而斗争/ 39
(一) 发动反内战运动/ 39
(二) 在旧政协会上与中共共进退/ 42
(三) 抗议国民党反民主暴行/ 48
(四) 调解东北内战/ 50
(五) 李公朴、闻一多血案/ 53
(六) 拒绝参加“国大” 和政府/ 58
(七) 民盟一届二中全会/ 60
(八) 支持反内战反迫害斗争/ 63
(九) 民盟总部被迫解散/ 66
四、与中共携手合作, 参加筹建新中国/ 72
(一) 民盟一届三中全会/ 72
(二) 在国内外开展反美反蒋斗争/ 77
(三) 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 / 80
(四) 揭露国民党和谈阴谋/ 86
(五) 参加新政协和开国大典/ 89
第二章 建设新中国, 为实现《共同纲领》而奋斗
一、制定新的政治纲领和路线/ 97
(一) 民盟一届四中全会扩大会议/ 97
(二) 整理、发展和巩固民盟组织/ 100
(三) 思想改造运动与民盟全国组织宣传工作会议/ 102
(四) 《光明日报》《盟讯》创刊/ 104
二、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项改革与建设/ 106
(一) 待解放区的英勇斗争/ 106
(二) 参加新政权民主建设/ 108
(三) 参加抗美援朝运动/ 111
(四) 参加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113
三、以参加文教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心转移/ 116
(一) 民盟一届七中全会扩大会议/ 116
(二) 在国家文教建设中发挥作用/ 119
四、参加宪法的制定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24
(一) 参与宪法起草/ 124
(二) 参加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25
第三章 团结教育知识分子, 走社会主义道路
一、“一切为了社会主义” 总方针的提出/ 131
(一) 知识分子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建议/ 131
(二) 民盟二大/ 135
二、帮助中共整风、反右派斗争和民盟内部整风/ 137
(一)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和帮助中共整风/ 137
(二) 反右派斗争和民盟内部整风/ 140
三、以“服务和改造” 为中心/ 142
(一) 民盟三大/ 142
(二) “服务和改造” 工作/ 145
(三) 民盟三届二中全会扩大会议和“神仙会” / 147
(四) 民盟三届三中全会和“三个主义” 教育/ 151
四、“文化大革命” 期间被迫停止活动/ 152
(一) 批判《海瑞罢官》和民盟被迫停止活动/ 152
(二) 中共领导人对民盟盟员的保护/ 153
(三) 在“文化大革命” 中经受考验/ 155
第四章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助力改革开放大局
一、拨乱反正, 在恢复中发展/ 161
(一) 恢复组织, 开展活动/ 161
(二) 民盟四大/ 164
(三) 拨乱反正, 落实政策/ 166
(四) 重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 168
(五) 民盟四大以后的组织发展/ 173
二、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服务/ 174
(一) 民盟五大/ 175
(二) 与中国共产党齐心协力搞好改革开放/ 177
(三) 开展区域发展规划工作/ 180
(四) 就教育和知识分子问题献计出力/ 184
(五) 发挥智力优势, 致力“四化” 建设/ 187
(六) 促进祖国统一, 扩大对外交流/ 192
三、实现领导机构的新老合作与交替/ 194
(一) 两次全国组宣工作会议的召开/ 194
(二) 民盟全国代表会议/ 196
(三) 民盟六大/ 199
第五章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5
(一) 学习贯彻14 号文件精神/ 205
(二) 履职尽责, 持续关注区域经济发展/ 207
(三) 出主意、想办法, 做实事、做好事/ 214
(四) 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19
(五) 开展海外联谊活动/ 221
(六) 加强思想和组织建设, 完善参政党机制/ 222
二、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出力/ 225
(一) 民盟七大/ 225
(二) 增强参政意识, 发挥参政党作用/ 228
(三) 就长三角经济区域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231
(四) 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 235
(五) 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237
(六) 贯彻“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 240
(七) 加强自身建设, 平稳政治交接/ 242
三、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 迈向新世纪/ 245
(一) 民盟八大与跨世纪的新老交替/ 245
(二) 发挥优势参政议政/ 249
(三) 继续聚焦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252
(四) 把实事做好, 把好事做实/ 255
(五)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258
(六) 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 259
第六章 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267
(一) 民盟九大/ 267
(二) 胡锦涛总书记走访民盟中央/ 270
(三) 就重大国计民生问题建言献策/ 273
(四) 拓展社会服务工作新领域/ 279
(五) 加强海外联谊/ 283
(六) 以“两个5 号文件” 精神为指导, 全面推进自身建设/ 285
二、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贡献/ 290
(一) 民盟十大/ 290
(二) 积极参政议政, 促进科学发展/ 292
(三) 打造社会服务工作新品牌/ 299
(四) 举办文化论坛, 探索“文化自觉” / 303
(五) 加强思想建设, 开展政治交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 305
(六) 立足提高履职能力, 强化组织建设/ 309
第七章 继往开来, 团结奋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313
(一) 民盟十一大/ 313
(二) 习近平总书记走访民盟中央/ 316
(三) 加强思想建设, 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 318
(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 324
(五) 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 332
(六) 务实进取, 做好社会服务工作/ 334
(七) 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扎实推进组织建设/ 337
二、为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力量/ 341
(一) 民盟十二大/ 341
(二)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 345
(三) 发挥整体合力, 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355
(四) 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 362
(五) 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做好事、做实事/ 365
(六)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勇于担当/ 369
(七) 按照“四新” “三好” 要求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373
附录 大事记/ 379
后记/ 445
序言/后记
|
內容試閱:
|
总 序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和侨联界委员时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理论判断,为我们理解中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其特定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政治经济状况和现实国情等因素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近代以来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形成于协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它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政治选择,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功能,实现了执政与参政、领导与合作、协商与监督的有机统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它能够实现利益代表的广泛性,体现奋斗目标的一致性,促进决策施策的科学性,保障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形成了通力合作、团结和谐的新型政党关系,奠定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履行职能、积极发挥作用。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反对党,也不是旁观者、局外人,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国家治理。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重要方针政策、重要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和参政权利受宪法保护,这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民主党派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献计出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
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争取民主和反对独裁专制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除致公党1925年成立于美国旧金山、农工党成立于1930年外,民主党派大都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团结下,各民主党派不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特别是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后,民主党派积极响应,纷纷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积极参加新中国的筹备工作。在血与火的斗争洗礼和比较选择中,民主党派在政治上实现了从同情和倾向中国共产党到公开表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走新民主主义道路的根本转变。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的正式确立,为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的团结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的管理,调动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参加各项民主改革和新中国的建设,参加社会主义改造,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自身阶级属性发生深刻变化,逐渐成为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各民主党派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国家统一方面不断作出新贡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各民主党派进一步发展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成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成为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民主党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由阶级联盟转变为政治联盟。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良好政治格局更加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和谐政党关系更加融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强调必须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提出要推动多党合作展现新气象,思想共识取得新提高,履职尽责展现新作为,各民主党派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系统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多党合作制度、怎样坚持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等重大问题。各民主党派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建言资政水平,为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首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各民主党派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有着值得铭记的历史和不能忘却的初心。民主党派几经变迁和考验,始终秉持进步理念、认真履行职能、保持自身特色,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给人以深刻启示。
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民主党派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民主党派的发展史,就是对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政治上不断认同、行动上不断靠拢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越突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就越有力,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就越稳固。迈进新的征程,各民主党派要坚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和同心同德的政治态度不变,始终做到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是民主党派不断发展的价值追求。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反映着政党的进步性,决定着政党的生命力。我国民主党派之所以能够经历大浪淘沙、不断发展,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团结奋斗的价值追求。围绕这一价值目标,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同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屈的斗争,最后同中国共产党走到了一起。围绕这一价值目标,在新中国建设70多年历程中,各民主党派发挥优势作用,凝聚奋进力量,作出重要贡献。迈进新的征程,民主党派只有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积极践行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才能更加有所作为、有所进步。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民主党派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石。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新征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成果,同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在这一制度下,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作用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迈进新的征程,各民主党派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使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得到更充分体现。
坚持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是民主党派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民主党派的进步性,集中体现在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建立新中国,共同致力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党派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其成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负有更多地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的责任。没有进步性,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就没有存在的基础;没有广泛性,民主党派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迈进新的征程,民主党派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形势发展,不断增强进步性、保持广泛性,认真学习借鉴执政党建设的创新理念、经验做法,转化为符合自身实际、体现各自特色的思路举措,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不断前进。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在中央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各民主党派中央持续开展历史传统记录工程,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中国参政党丛书”。这套丛书共八册,主要目的是回望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回望过去,就是系统梳理各民主党派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帮助民主党派广大成员深入理解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因党而生、伴党而行的光荣历史,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发展的指引和帮助,感悟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传承他们的爱国情怀,弘扬优良传统,搞好政治交接;把握现在,就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从中西对比中深刻认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进步性和优越性,深刻理解多党合作所蕴含的制度价值、政治价值、思想价值和文明价值,坚定制度自信;展望未来,就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大趋势,从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度,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参政党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做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和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各民主党派一定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保持正确政治方向,谱写蓬勃发展、凝心聚力的崭新篇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底蕴的好制度,将会展现更加超凡的制度优势,迈出更加坚实的发展步伐!
“中国参政党丛书”编辑委员会
2022年8月
2021 年是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 周年。80 年只是历史长河的短暂一瞬, 却见证了中华大地的沧桑巨变, 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抚今追昔, 足堪告慰前辈先贤。
2021 年还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我们国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民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得以共襄伟业, 何其幸哉!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中华民族如今的繁荣昌盛, 是一代代有识、有志之士和人民大众前仆后继奋斗而来。民盟就是在与中国共产党共克时艰、共历风雨的筚路蓝缕之中, 结下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深厚友谊,也由此成为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支重要力量。站在“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会点上,回首民盟80 年来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虽然历经波折, 但民盟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精神指向一以贯之, 民盟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的优良传统一以贯之, 这是民盟实现价值追求的政治底色和根本保证。
民盟1941 年成立于重庆。当时正是寇深祸急、民族危亡之际, 国民党无视大局, 肆意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直至制造皖南事变, 国共合作难以为继。国共两党以外一些主张抗日的政团和人士对此深为忧虑, 认为“近则妨碍抗战, 远则重演内战”, “第三方面” 必须联合起来, 以政治民主、全国团结促进抗战胜利。是年3 月19 日遂秘密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参加者有党派领导人黄炎培、左舜生、张君劢、梁漱溟、章伯钧, 社会贤达张澜等。1944 年9 月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期间, 民盟作为“民主运动的生力军”, 努力推动民主、团结、抗战, 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增强了国内的进步政治力量, 推动和维护了团结抗日的局面。
抗战胜利前后, 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1945 年7 月,民盟领导人黄炎培、左舜生、章伯钧、冷遹等六位参政员访问延安, 与中共达成了从速召开政治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共识。黄炎培在重庆出版《延安归来》一书, 一时洛阳纸贵, 为大后方社会各阶层深入了解延安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与毛泽东关于历史周期率的“窑洞对” 更传为佳话。抗战胜利之初, 国共重庆谈判之际, 毛泽东三访特园, 与民盟主席张澜会晤, 中国共产党与民盟形成了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事先交换意见、共同商讨后采取一致行动的“君子协定”。此后, 民盟在大方向上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 为反内战、反独裁、争民主、促和平作出了巨大努力,一批优秀盟员, 如李公朴、闻一多等, 在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 民盟先烈的鲜血和共产党人的鲜血流在了一起。1946 年1 月,民盟作为五方代表之一参加了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与中共代表团默契配合, 与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终于达成了有利于和平、民
主的五项协议。其后, 国民党违背政协决议, 单方面召开“国民大会”。民盟顶住压力, 坚决和中国共产党共进退, 拒绝参加“国民大会”, 极大地孤立了国民党, 因而遭到打压, 更于1947 年11 月被迫解散。在艰苦曲折的探索中, 民盟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 才能实现救国救民的政治理想。1948 年1 月, 民盟在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 公开宣布“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 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 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同年4 月30 日, 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 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发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的号召, 得到民盟等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五一口号” 的发布, 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崭新一页。此后, 民盟以极大的政治热忱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 参与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和多项重要筹备方案的设计与完善,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可见, 多党合作制度在确立之初就已确定两块基石: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团结奋斗。在我们看来, 这就是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初心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