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万里江湖憔悴身:陈与义南奔避乱诗研究

書城自編碼: 398568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历史随笔
作者: [美]王宇根著,周睿译,王宇根校
國際書號(ISBN): 9787573210579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2.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别太着急啦 名取芳彦讲述“放慢”哲学
《 别太着急啦 名取芳彦讲述“放慢”哲学 》

售價:HK$ 57.4
旗袍的灵魂是优雅
《 旗袍的灵魂是优雅 》

售價:HK$ 227.7
近代日本在长江流域的扩张(1862-1937)
《 近代日本在长江流域的扩张(1862-1937) 》

售價:HK$ 181.7
经纬度丛书·曾经的王者:阿育王与孔雀王朝
《 经纬度丛书·曾经的王者:阿育王与孔雀王朝 》

售價:HK$ 89.7
道教史(中华现代学术名著5)
《 道教史(中华现代学术名著5) 》

售價:HK$ 48.3
(守望者·传记)洛尔迦,被诅咒的诗人
《 (守望者·传记)洛尔迦,被诅咒的诗人 》

售價:HK$ 89.7
经纬度丛书·隋唐帝国权力结构及制度演进
《 经纬度丛书·隋唐帝国权力结构及制度演进 》

售價:HK$ 147.2
阿里阿德涅
《 阿里阿德涅 》

售價:HK$ 79.4

 

編輯推薦:
当原有的世界完全崩塌,陈与义在颠沛流离的南奔途中如何重新定位自我,完成与世界的和解?
两宋代际更迭,王朝兵祸与政治斗争构成个人与时代的悲剧色调,内心凝定(inner peace)如何与动荡的周遭事物达到平衡?(自我与社会世界的关系)
南下路程颠沛,陌生稀见的地理环境催生畏惧心理,“格物致知”的精神导向如何与“自然”(nature)的物理存在相协调?(自我与自然世界的关系)
在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肩负政治抱负和文化使命,陈与义的心路历程也是与他同一时期的北宋末年士大夫集体心态的缩影。
继前一力作《万卷:黄庭坚和北宋晚期诗学中的阅读与写作》一书后,王宇根教授在宋诗发展史和江西诗派研究上又推新见,以差异化的学术视野再度审视陈与义这一文学史意义突出却少有研究涉及的文学人物。本书可谓对陈与义的集大成式研究。
本书以陈与义在靖康之难以来南奔避乱的五年半时间内的诗歌为研究主线,发掘在北宋后期文坛对精巧繁复和技法熟稔的诗艺追求达成某种时代共识之后,接踵而至的山河破碎与颠沛流离的局面如何重新赋予陈与义诗歌书写不同以往的道德及情感因子。

深入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脉络,全面展现
內容簡介:
本书是对陈与义诗的细读和通论,重点集中于其避乱金兵侵扰五年半羁旅中的诗作。其中一条分析主线,将着眼于惊天巨变和颠沛流离是如何助其在不摈弃宋诗精雅诗风和精熟诗艺这一共同愿景的同时,重振诗作中的道德和情感原力。第一部分的三章探讨陈与义深受江西诗派影响、带着典型北宋晚期诗风和惯习的早期诗作,特别是蕴含于其间的写作偏好、模式和冲突,目的是为1126年靖康之难后的风格转型提供依照。第二部分,从第四章到第七章,重点讨论他南奔途中的作品,既关注他逃离中原、纵深江湖万里的肉身行旅,也考察他行至尾声而诗律渐臻完美的诗学心路历程。由第八和第九章组成的第三部分,聚焦于流落初定的诗人为南宋朝廷再召之后数月、以及晚年寓居浙江数年的作品,考察其诗风转变的余音。本书为我们全面了解陈与义的生平与诗作提供了全新的,具有学术新见的独特视角,体现了此书的学术价值。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王宇根,199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教于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诗歌、诗学和文学思想史,特别是其中的抒情性和物质性等问题。出版专著《万卷:黄庭坚和北宋晚期诗学中的阅读与写作》(三联书店2015年,Ten Thousand Scrolls:Reading and Writing in the Poetics of Huang Tingjian and the Late Northern Song,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11年出版)。

译者简介:周睿,重庆人,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硕士学位,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曾访学于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研究兴趣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海外传播、域外汉学史、隋唐五代文学与文化。出版译著《逍遥与散诞:十六世纪北方贬官士大夫及其曲家场域》《文化南方:中古时期中国文学核心传统》《文弱书生:中国文化语境中“才子”的权力与男性气概》《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等。
目錄
导 论 Introduction
第一部分 早期作品(Early Works)
第一章 客居 A Sojourner
“本丛”
“天机”
时新日进
惟士之要
寻意于当前
嵇康之真
更耐逆境
自然的力量
三个文本的比较
“目见耳闻”
客居诗人与行旅路人
水墨梅绝句 
将错而认真 
画梅与真梅 
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第二章 年华 Lifes Splendid Blossoms 
棋局与灯花 
年华  
物质世界的永恒 
希望的烈焰 
葆真  
诗意难捕 
飞花与不动云 
力求精确的诗学 
诗人的责任 
诗歌作为重整心境和世界的方式 
第三章 贬谪 Exile   
梦阑  
客心忽动 
让步妥协  
步出  
第二部分 行旅途中 (The Journey)
第四章 前路漫漫 The Path Forward 
山水阔 
有泪流 
“千里空携一影来” 
简斋居士 
无尽陂 
近密诗学 (The Poetics of Intimacy) 
第五章 山与水 Mountains and Rivers 
杜甫之重 
身临其境、沉浸书写 
全景测绘 
前路永延 
汉水奔涛 
情感净化与解脱 
第六章 面对面 Face to Face  
登岳阳楼 
对君山
文学史与文化史上的岳阳楼和洞庭湖
地理和历史的自我准确定位
“天公恶剧逐番新”
转徙湖上
“了与遥赏异”
“江湖”
第七章 诗到此间成 Poetic Perfection
“忽区”
“初相识”
“适远”
论诗诗句盘点
不复有恨
侨寓寄客
衡山县下
世间岁自华
深期
诗成
第三部分 劫后余波 (Aftermath)
第八章 破茧成蝶 Breaking Through
又一转折 
内心波澜
与世交接渐老成
召还
新征途
“一生襟抱” 
第九章 茕茕独立 Standing Alone  
恨满东风 
无住 
纯出天然 
独立看牡丹 
尾声 Epilogue
月桂风流 
参考文献  
中译本校订后记
译后记  
索引
內容試閱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三月,时年二十三岁的陈与义与另外十八名太学生一起“太学上舍释褐”,由是获得进入文官体制的选任资格。由于表现出众(登甲科),他旋即于同年八月授职开德府教授。开德府(今河南省濮阳市)是黄河沿岸的战略重镇,距离北宋汴京开封不过数日之程;而百余年前的1005年,宋、辽也恰是在这里签订了“澶渊之盟”,确保了此后两国持续一个多世纪的长治久安,并为北宋物质文化的蓬勃发展和兴旺繁荣铺平了道路。陈与义太学登科之际,不难想象他激情憧憬着眼前即将展开的锦绣前程。尽管朝中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的激烈党争持续了四十年,但是徽宗朝的政治仍然强劲地延续着大宋开国之初即已见端倪的实干主义精神和势头。作为彻底改革后的教育和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一代年轻士子中的翘楚,陈与义与他的同年们一样,胸怀崇高的儒学理想,渴望通过忠诚高效地服务于国家与朝廷,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庄严使命。对于军事上处处掣肘于外敌、文化上扩张于四境的大宋王朝来说,这一古老的目标被赋予了全新的紧迫感与危机意识。
就在陈与义太学登科十三年之后,1126年的靖康之难这一在民族与国家政治生活中可谓翻天覆地的大事,以及伴随其后华北及东亚地缘政治权力的重新洗牌,无可逆转地改变了陈与义的仕宦生涯和人生轨迹。在这之前,尽管也有宦海沉浮,但陈与义置身于北宋官僚机制中可谓适得其所,并跻身于自己一代文人中最具天赋的诗人之列。弥漫于与他同辈的僚臣文吏间不断孳生膨胀的仕途停滞之感,似乎并没有影响到陈与义享受他的汴京时代闲适和不辍的读书生活;其出生于政治意义深远、文化意蕴精雅,且距离汴京不远的另一通都大邑洛阳为这一切提供了可能。在新的官学教育体制的洗礼和北宋晚期积极上进的政治思想的磨砺下,陈与义在其宦途之初就表现出不让自己内心为外界庸俗事务劳扰的强大意志力。即使在1124年岁末,也就是女真铁骑首次大举南侵的前一年,他被贬至汴京之外的小镇为官时,依然满怀希望、保持乐观。
随着1126年底汴京在女真铁骑再次挥师南下之际迅速陷落,整个华夏大地因政治板荡而陷入八方风雨、兵荒马乱之中,陈与义的生活亦被彻底地、暴烈地颠覆倒转,其震骇惊惧的程度远超他及其同僚与同辈文人们此前所曾经历过的任何磨难。跟很多人一样,陈与义也弃官去职,加入南逃大流,由此开启了一段五年有余的南奔苦旅,拖着肉身走过人迹罕至的万里行旅,最终抵达高宗暂居于浙江的行在之都。其个人避难征途上的磨练、磨难、磨折,将极大地重塑他对自己诗人身份和责任的理解与认同。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改变的不仅是陈与义诗歌的主旨与内容,而且也改变了他的诗的表述方式和惯习。当他慌不择路地逃离于金兵追扰、驱驰于陌生地域的时候,一个崭新的诗世界正朝着他徐徐启幕。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