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編輯推薦: |
★武汉大学哲学教授、百万粉丝博主苏德超首次写作集犀利、幽默、深刻、实用于一身的批判性思考入门读物。
★一份防坑、防骗、防套路的韭菜生存指南。一门三小时就能学完的批判性思维课。 ★一部妙趣横生、轻松易读的精彩小书。语言犀利幽默,妙语金句频出,一读就停不下来。
★内含有趣的“韭菜气质测试”,15道题测出含韭值,从韭皇到人间清醒,只有一本书的距离。 ★特殊夜光工艺,昼夜两种书名,黑暗中格外“清醒”。
★双色印刷,版式清新,便携开本,阅读也是“悦读”。
|
內容簡介: |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观点汹涌,套路也五花八门。每个人都可能迷失其中,也都可能因为自身需求和欲望而被带节奏,被拿走金钱和时间,成为被收割的韭菜。如何在汹涌的观点之流里做人间清醒,不被带节奏,不被情绪和利益裹挟,这是普通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苏德超教授在武汉大学从事哲学研究与教学多年,在抖音分享严肃知识获得高关注度,对于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有着敏锐的观察。在书中,他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带节奏”和“割韭菜”的现象,也力求在极短的篇幅内,为普通人提供简单可操作的理性思考、防被带节奏的技巧:掌握三板斧,识别五错误,当心讲故事的人,警惕漂亮言辞,善用普遍性检测,盯牢概念打滑,三板斧对别人用也对自己用。这部作品语言犀利幽默,结合了丰富有趣、贴近社会现实的案例,来分析套路与骗局中的谬误,希望帮助更多人获得有逻辑地思考、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
關於作者: |
苏德超 资深哲学教授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语言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中西比较哲学。
人气教学名师 主讲的《哲学核心问题》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曾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曾获评武汉大学教学名师,武汉大学十佳教师,武汉大学2019年度新闻人物。教学事迹被写入武汉大学2018级毕业歌《写给珞珈的孩子》:“黑夜里哲学对话,眼眸里升起灯塔。”
百万粉丝博主 账号“大脑门儿苏德超”在抖音、哔哩哔哩等网站受百万人关注。分享严肃哲学知识,用人文温暖灵魂。抖音账号视频播放量过亿,其中西方哲学硬科普获2061.5万播放量,讲“人生意义”的短视频获68.3万点赞、2.9万评论。
|
目錄:
|
序.财富、时间、割韭菜与带节奏 ..... 1
1.被带节奏是普遍的,跟你是谁无关 ..... 11 2.被带节奏可能是快乐的,但不自由 ..... 23 3.节奏:巧妙编排的渴望 ..... 35 4.三板斧:识别是不是被带了节奏 ..... 43 5.五错误:套路再深不过如此 ..... 69 6.当心那个讲故事的人 ..... 113 7.说得漂亮≠说得对 ..... 137 8.99%的带节奏经不起普遍性检测 ..... 157 9.挑战进阶的0.9%:概念打滑 ..... 173 10.远离0.1%的节奏大师:催眠你,无需观点 ..... 183 11.换个角度总结,加送“表达立场的四成分” ..... 197 12.不做杠精,做人间清醒:轻装上阵,大胆试错 ..... 211
附录1.五种类型谬误表 ..... 237 附录2.含韭量气质测试 ..... 289
|
內容試閱:
|
序 财富、时间、割韭菜与带节奏
韭菜,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有强烈气味的蔬菜。其根部养分丰富,割了韭叶,还能迅速生出新的茎叶,颇有些割之不尽的感觉。宋代的刘子翚写得真切:“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所以很受青睐。人类喜欢韭菜,也喜欢割韭菜。郑板桥诗曰:“春韭满园随意剪,腊醅半瓷邀人酌。”韭菜长势再喜人,那也是下酒菜。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活跃,“韭菜”一词有了新的所指——混迹在金融圈的基层群众。就像电视剧《繁花》里的“小江西”,眼见某只股票涨起来了,又在某处听到股评家头头是道的忽悠,头脑一热,还以为自己勇敢,毅然决然地重仓,然后就被套牢了,不得已只好割肉逃底。的确是自己在割肉,但也是被机构和大户割了韭菜。
不喜欢被割韭菜。喜欢割别人的韭菜。这是人的生物本性。在没有理性引导的情况下,每个生物都只能看见另一个自己:同样的匮乏,同样的渴望。把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外部世界,世界因为同质化而显得局促狭小。护食的泰迪以为所有伸过来的脖子都是抢吃的,贪婪的人相信所有睁开的眼睛都在盯着自己在盯着的目标。世界的财富是个定值,别人多了,我就少了。不割不足以成功。
在热衷土地的文化里,以上想法会无比强烈。地表土地就那么多,是一个定值。所以发展就是占土地,财富就是买房子。有钱有力气使劲往土地上折腾。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换一个人继续死循环。舞台就那么大,剩下的都是演出。但首先要圈地,在这块土地上,从此就看我演出,直到谢幕。这当然是个古老的逻辑。从前的帝国皇帝都把开疆拓土当成永垂青史的不世功业。你占得多,我就占得少。我占得比你多,我就比你强。我比你强,所以我就该留在历史上。
相信财富定值的文化,一定会重视人际谋略,以拼命从别人那里多拿一点。既然蛋糕不能做大,那就想办法影响蛋糕的分配。最大的分配权在政府手中。于是,这样的文化往往是官迷文化,热衷于观察官场(看看他们是怎么分的)、讨论官场(想想他们可能会怎么分)、巴结官场(求求他们多分一点)。朝中有人好做官,家中有官好赚钱。这个逻辑同样很古老,应该过时,却总不过时。就像春天或者冬天,等一等还会再来。
这种文化会无比“精致”,因为大家的焦点在一处。不精致,就会被淘汰,而且是惨遭淘汰。大家都在盯着那点好东西,你盯着它,于是大家也就盯着你。精致到内卷,不内卷都不行。你失败,将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想偷偷抹泪都不行。你说惨不惨?
为了避免陷入悲惨的命运,大家普遍相信“阴谋”。利益都在明面上,分配必须不透明,不然就得不到利益,或者利益会被别人抢走。有人得到了利益,其中一定有阴谋;我没有得到利益,也是拜阴谋所赐。如何发展出阴谋,在台面之下筹划布局,就成为重中之重。当韭菜,在阳光下茁壮生长,却不得不时时提防被阴谋地割掉。
被割“韭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是韭菜,但不想被割,而想割别人。另一种是,本来不是韭菜,但因为被带节奏,被带成了韭菜。如果你一旦被割,马上就意识到了,很不爽:我好疼,我好疼。这是痛点。知道有痛点,还是清醒的。如果你被割掉了,还觉得开心:大丰收,大丰收。这是盲点,俗称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盲点比痛点更可怕。
最为致命的盲点深藏于故事带来的群体狂热。 18世纪早期关于英国南海公司的致富故事曾让牛顿赔得血本无归。南海公司具有南美贸易特许权。这家业绩平平的公司通过对南美贸易的夸张性表述让公众燃起了发财梦想;而跟政府的特殊关系又让公众放松了对它的警惕。在贿赂包括财政大臣在内的政府要员后,南海公司推出以南海股票换国债的计划,欺诈性宣传和国家信用背书引发股民大规模追捧,南海公司的股票一度从一百多英镑涨到上千英
镑。政府通过南海公司支付高企的国债利息,南海公司则通过远高于面值的股票来换回收益稳定的国债。如果可以持续,它们双赢。而在公众这边,律师不打官司了,医生不看病了,牧师不祷告了,大家纷纷炒南海公司的股票。在英国铸币局任职的牛顿入场之后迅速抛出,小赚一笔。眼见着股价节节攀升,他按捺不住再次入场,没想到已是最高点。跟所有不知内情的公众一样,牛顿并不知道,或者无法知道,南海公司并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他被人用故事施了肥,长成了茂盛的韭菜。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不得不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算不出人类内心的疯狂。牛顿知道宇宙的节奏,却误入他人的节奏,被割了韭菜。
“韭菜”被割,往往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财富。钱被别人不公正地拿走了。一个地方是时间。时间被别人不公正地拿走了。大多数人看重财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在市场环境下,货币给种种商品标价。于是大家就容易产生幻觉,以为钱可以购买一切。其实不能!钱可以购买生命之中的时间,比如,通过购买效率更高的工具把时间节省下来。但是,节省下来的时间是生命中本来就有的时间。钱无法购买到生命之外的时间。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的长度大致是一个定值。财富和财富可以购买到的一切,只有在这一段时间中才能起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生命既是财富的定义域,离开了生命,财富无从定义;也是它的值域,离开了生命,财富毫无用处。生命由一分一秒的时间构成。以人均寿命 77年算,大约 4000周。每一周就像一页纸,生命就像一本书。每过一周,就会撕去一页。 4000张纸撕完了,生命也就没有了。在这 4000周里,我们可以赚很多钱,但我们很难给生命册加上一页。从这个角度看,时间被人当韭菜割去,才是最心酸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加班,越来越不相信加班是福报。道理就在这里。在一个地方亏了钱,可以在另外一个地方赚回来;在一个时间段亏了钱,可以在另一个时间段赚回来。而生命里亏欠的时间,又能从哪里赚回来呢?
文明的进步表现为假日的增加,假日, holiday,神圣(holy)日子( day)。不能让自己的生命在不知不觉中被别人当韭菜收割。用铁镰刀收割是收割,用金镰刀收割也是收割。是不是被收割,跟收割的工具和出价的高低无关,而只跟是否违背了自己的心意和利益相关。为此,需要明确自己的利益,保守自己的心意。
当一个人遇到财务麻烦时,会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挣钱上,从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价值。换句话说,贫穷不只会限制想象力,还会限制认知力。知识改变命运,因为知识可以帮我们分辨清楚哪些目标更重要。在自己认定的目标上被收割固然痛苦,但更大的痛苦是,因为眼界和误导,错过了更有价值的目标。
由此可见,“韭菜”不单指在金融圈利益反复受损者,更指因为信息和算力有限,判断出现失误,在各种情形下利益反复受损者。受损的利益,既包括财富,也包括时间等更为重要的价值。反复受损,暗示可能被收割了。当然,收割不一定是坏事。成熟的庄稼期待被收割,否则就烂在了地里。
判断收割是否公正,有两条主观标准:当下愿意吗?事后想起来也不后悔吗?要是对这两个问题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收割大概就是公正的。否则,就是不公正的收割。
所有的不公正收割,只要不诉诸公开的暴力,就不得不暗中带节奏。有人说,唯上层的利益与下层的观念难以改变。这话明显以偏概全,但又很能警醒世人。上层头脑活络唯利是图,下层却固守于自己的认知。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如果环境中有恶意渗入,一些人永远盯着自己的利益,他们利用另一些人不愿意改变观念的惰性,来达成自己的目标,这些人就会成为常见的带节奏的收割者。韭菜若不想反复被割,手头常备一本韭菜生存指南,没有坏处。指南的第一条,是不被带节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