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2.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1.6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09.8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編輯推薦:
在翻译学领域,译者的心理与思维过程始终是一个难以探究的谜题。《翻译过程显微:校译者的思维与心理活动》一书,通过详尽记录作者在校译学术著作时的思维轨迹与修改过程,为学术界提供了珍贵的案例研究。该书不仅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还为翻译学研究者、翻译专业学生及实践中的译者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素材。这本书是深入理解翻译心理与思维不可或缺的资源。
內容簡介: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仍难触及译者在翻译中的心理和思维过程。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材料也并不多见,亟待补充。本书记录下作者校译学术著作的思维过程与修改轨迹,供翻译学研究者、翻译专业的学习者、译者等相关人士参考。
關於作者:
王世钰
博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翻译学、西方文论。
目錄 :
第一章 译文生产过程的本质:期望逼近极限的运动1
第一节译文修改中的取值过程5
第二节 译文选择时的主动放弃122
第三节 译文提交后的被动接受135
第二章 译者施加的精神影响:向前驱译文靠拢的趋势157
第一节 文稿译者的精神影响158
第二节前辈译者的精神影响194
第三章 译论作用的客观限度:译论与翻译实践的罅隙199
第一节 对忠实原则的虔诚201
第二节忠实过度的问题273
第四章校译中遇到的其他问题举隅278
第一节 理解不透彻之阙278
第二节 援引不精确之疏281
第三节沟通不到位之失284
內容試閱 :
译文悄静,而译者的思维和心理活动却从未如此。
译者或许是风轻云淡地坐在电脑前翻译,但更可能是在反复确认自己暂时没有紧急任务、不无忐忑地将手机静音之后,假装平心静气地坐下来翻译。除了偶尔的发呆,思维和心理活动几乎一刻不停:对原文的反复琢磨、对自己译文的不断否定、翻译进度拖沓带来的心急火燎、眼酸脑涨带来的神衰意倦……都是译者头脑和内心的风卷云涌。
翻译活动中,享受成功愉悦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传说中的兴会神到、灵感忽现大都如铁树开花,难得一次。译者大部分时间都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钱锺书曾提及王阳明谓弟子“致知之旨”如“搔痒”:“杭城元宵,市有灯谜,曰:‘左边左边,右边右边;上些上些,下些下些;不是不是,正是正是;重些重些,轻些轻些!’”搔痒必须直接搔着痒处,方能解痒,王阳明以此作为“致知之旨”的隐喻。而翻译的过程也如此,一段话、一个句子、一个单词如何翻译,译者也是上下求索,左右采获。有时候,看似不起眼、极易处理的源语词句译成目标语,或过轻,或过重,或意蕴不足,或力度过猛,译者左右上下挠抓,就是难以获得直戳痒处的酣畅感,大部分时间都在犹豫、否决、琢磨。那恰到好处的搔痒、如箭中红心般痛快淋漓的感受对译者而言实属奢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自我否定的频率之高,世间大概很难有其他活动可与之比肩。深呼吸,或许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需要的一用以抚平无数次自我否定依然无法满意的挫败感,然后硬着头皮进行下一轮自我否定,自我激励。
而译文在出版后,还要面对读者的检验,被读者挑出不尽如人意之处实在是很容易的事。通常情况下,译者兢兢业业,对文本中的每句话、每个词都力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分配,但相较于整个文本而言,只能给予若干分之一的注意力。在翻译过程中,面对摩肩接踵的术语、密匝匝的段落,译者又需要反复拿捏、润色,这样的单调活动,极易使人感到疲倦,并且译文永远无法抵达完美,永远不会有全无瑕疵、无须再次修订的情况。而与此相比,读者却可以用百分之百的注意力、相对充沛的精力聚焦其中的任何一个词句,给出更为精妙的译文,并以此作为代表性案例评点译者。
译文都是译者经历了一系列思维和心理活动后产生的。不起眼的一个词语或许是译者惊觉自己出错后的及时补救,不足道的一句话或许是译者反复雕琢后精疲力竭的妥协。译者自身的语言功力固然影响着译文的质量,但译者的心理也决定译文的选择、风格的走向,比如译者与作者共情的意愿、译者对读者的在意程度等,都可能决定译文的选择。正因为此,译者翻译活动的过程、译者的思考过程和心理活动才值得了解。埃德温·根茨勒也主张探索能够“接受翻译中所有不精确和不适切的研究方法”,并援引麦克法伦的观点,指出这个方法“关注翻译现实中的种种实践而非不切实际的理想或虚幻的真理”,“在对翻译作出价值判断之前,我们必须对其性质有更多的了解。翻译即其所为(Translation is as translation does),根据这一观点,最具前景的研究方法就是分析翻译程序”。这里所说的“翻译程序”就是指现实翻译中的所有动作,而译者真实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是对该程序的重要诠释。
译文修改者或校译者(如果与译者并非一人)思维和心理活动的复杂程度可能比译者更甚,虽然其翻译的责任和任务没有原译者重,但在修改中要考虑的译本外的因素比原译者要多。译者在翻译时,主要处理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关系,但是校译者在考虑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关系的同时,还要考虑原译者生产的目标文本和校译者所修改的文字的关系,需要把握作者的思想,亦需揣度原译者的想法,同时也要平衡好自己修改的力度。而将校译者的思维轨迹和译校的主要过程记录下来,是对校译者思维空间与时间的显微,即如将物体置于显微镜下,显微其局部特征,或类似用升格摄影法看其慢动作,把瞬间的思考延缓、定格,呈现在读者眼前。显微镜下的物体样貌和非显微视角下的物体样貌通常截然不同。慢动作视角下的局部对象未必如事物的整体那么全面,甚至有时还不那么美观,但这些如实的视角和历程塑造了译文最后的样貌。
基于此,笔者有幸受《当代翻译理论》和《翻译模因论》汉译者之托,修改这两部学术著作的汉译文本,并记录下笔者校译、修改时真实的思维轨迹和心理过程。笔者接手这一任务时也曾犹豫不决,顾虑重重:作为才疏识浅的后来者,修改资深的德高望重的译者的译文是否合适?但原译者谦光自抑,坚持让笔者根据自己的感觉修改。笔者将修改的思维和心理过程记录下来并出版,固然可为译界增加一点关于翻译过程的真实记录,但毕竟涉及原译需修改之处,会显得自己狂妄自大,这样做是否更不合适?因此笔者在校译中记录下自己的思维过程与修改轨迹后,起初并未打算出版,准备仅供自己教学与研究参考。但原译者恢廓大度,襟怀洒落,多次鼓励笔者将修改记录出版,坚持认为这是有意义的尝试。于是笔者不揣浅陋,将翻译中如实记录的这一过程整理、付梓,为译者思维和心理的研究增加一点微不足道的材料,同时也如实展示那个才短思涩、没有功力手到擒来的自己,那个需要反复琢磨、勤也难补拙的自己。
管见所及,敬请读者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