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华东师范大学女学者独立翻译八卷本“简·奥斯汀全集”,现已全部出版。
◆独家收录简·奥斯汀故居博物馆官方授权图片,多方位呈现简·奥斯汀的家庭环境和生平物件。
◆以“牛津世界经典丛书”为底本,增补详细注释,一窥小说背后的文学背景和社会生活。
◆多次改编成热门英剧和电影,英国文学影视化的经典范例,影响深远。
她是我钟爱的作家!我张大嘴巴,心无旁骛,一再阅读她的小说。在评论家们昏睡之时,我无比满足地沉浸于她的作品,称她为最善良的女作者。
——E.M.福斯特
那位年轻女士在描述寻常生活中的情感和人物方面,拥有我所见过最出色的才华。我会始终为此赞叹不已。通过细腻优美的真实描述与情感,将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事件和人物变得生动有趣,我却并未拥有这种天资。真可惜如此才华横溢的人儿竟然这样早逝!
——沃尔特·斯科特
她的天才体现于能使普通的日常生活变得引人入胜、妙趣横生。小说的完美结局和极其细腻的笔触,要求我们认真阅读她的作品,而非像读许多小说那样一扫而过,方可充分领略其妙处。但所有专注的读者都无需评论家的帮助就能充分享受其中的乐趣。
——戈德温·史密斯
汪燕译“简·奥斯汀全集”
北怒
|
內容簡介: |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描写爱情和婚姻的经典长篇小说,初稿写于1796年10月和1797年8月之间。小说以伊丽莎白和达西、简和宾利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段姻缘,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书中,班尼特太太的毕生愿望就是把五个女儿体面地嫁出去,故而总是把近旁有财产的单身汉看成某个女儿的一笔财产。后来就有了几对青年男女跌宕起伏的分分合合,最终男女主人公放下了各自的傲慢与偏见,做出合乎自己道德的选择。作品充分表现了奥斯汀时代的婚姻观,强调经济基础和门第观念对婚恋的影响。
|
關於作者: |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英国著名小说家,出生于汉普郡斯蒂文顿镇的一个牧师家庭。她从未进过正规学校,一生酷爱读书写作,代表作品有《北怒庄园》《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等。奥斯汀的小说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简·奥斯丁终身未嫁。逝世时年仅42岁,死后安葬于温彻斯特大教堂。
译者简介
汪燕,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毕业于安徽大学英语系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曾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师从弗雷泽·伊斯顿教授做简·奥斯汀研究。译有八卷本“简·奥斯汀全集”。
|
內容試閱:
|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继《理智与情感》后在史蒂文顿创作的第二部小说,初稿写于1796年10月和1797年8月之间,当时命名《第一印象》,有评论家认为这可能和《理智与情感》的初稿《埃利诺与玛丽安》一样,也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当年11月,简的父亲乔治·奥斯汀给伦敦出版人卡德尔写信,说自己“有一部小说手稿,共三卷,和伯尼小姐的《埃维莉娜》篇幅相近”,不知对方能否考虑出版,并提出可以采用支付佣金,自费出版的方式。然而傲慢的卡德尔对这部小说毫无兴趣,甚至对乔治寄来的手稿没看一眼就直接退回。1811年,简·奥斯汀在乔顿乡舍将《第一印象》修改为《傲慢与偏见》,1812年以110英镑的价格将版权卖给出版商埃格顿。1813年1月,小说在伦敦出版,署名“《理智与情感》的作者”。
简·奥斯汀在1813年1月29日的信中,兴奋地告诉卡桑德拉“我已经从伦敦得到我亲爱的宝贝”,说她认为伊丽莎白“是至今出版过的书籍中最可爱的人儿,我不知道该怎样忍受那些连她都不喜欢的人”。5月24日,简告诉卡桑德拉她和亨利在春天花园看展览时见到宾利太太的一幅小型画像,正是她应有的模样,可是没有达西太太。她有些得意地说:“很乐意见伯德特小姐,但听说她想被介绍给我,真让我惊恐。如果我是一头野兽,我也无可奈何。这不是我自己的错。”小说很受欢迎,在1813年10月和1817年两次加印,给埃格顿带来450英镑。从此简·奥斯汀再也没有出售版权。
《傲慢与偏见》也是在限定继承制下,一对挚爱的姐妹历经考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在简·奥斯汀创作于史蒂文顿的三部年轻时期作品中,如果说最早的《理智与情感》是对当时言情哥特小说的延续和纠偏,最后创作且未经多少修改的《北怒庄园》是青春可爱的哥特与反哥特小说,那么从《傲慢与偏见》中既能依稀看出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罗密欧与茱丽叶》的影响,更让读者见到全新的女性形象和崭新的爱情关系。
作为莎士比亚的忠实粉丝,简·奥斯汀几乎在每一部作品中都以明确的方式向她的偶像致敬,比如话语引用(《北怒庄园》),故事改写(《爱玛》),直接赞颂(《曼斯菲尔德庄园》)等。从《傲慢与偏见》简和宾利的相爱过程中,不难看出对《罗密欧与茱丽叶》的模仿,以及简和《理智与情感》中玛丽安的对比。
两对情侣都以爱情小说传统浪漫的方式,因外貌气质的吸引而一见钟情。罗密欧描述心中爱人的词语,如漂亮(fair),甜美(sweet),被宾利多次用来赞美简;而茱丽叶奶妈夸赞罗密欧的“英俊”(handsome),不仅是所有人对宾利的评价,也是伊丽莎白听到简对宾利的描述后即刻做出的补充。罗密欧曾以“疯狂”(madness)表达爱的感受,而伊丽莎白在加德纳太太询问宾利对简的态度时,毫不犹豫说他“爱得发狂”(mad in love)。罗密欧与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倾心;而伊丽莎白以宾利在舞会上对简的一心一意,让理智的舅母相信“他感觉到了那种爱情”。
因为家庭的障碍和信息的误传,导致罗密欧与茱丽叶这对相爱的情侣双双死去,只因换得两个敌对的家族消除世仇才没被列入四大悲剧;宾利有事去往伦敦,在达西和姐妹的劝说下相信简的冷漠并留了下来,九个月后才重返梅里顿。这对依然相爱的恋人不久便订下婚约,得到幸福的生活;然而这场分离很有可能带来全然不同的结果。
《理智与情感》中的玛丽安在威洛比离开后伤心欲绝,得知他要和一个有钱的女人结婚时痛不欲生,容颜憔悴,仅过半年就差点病重而死。事实上几乎所有人,包括威洛比、詹宁斯太太,甚至埃利诺,都以为她会死去。玛丽安在奇迹般生还后抛弃她曾坚信的“一次爱恋”的想法,嫁给值得敬重的布兰登上校,并逐渐将自己的整颗心献给了他。
和玛丽安失恋后的憔悴不堪相比,简的健康漂亮,如同她的温柔善良,是她始终不变的特点。简在宾利一行离开后,从宾利小姐的来信中得知所有人都希望他娶有三万英镑的达西小姐。她住在伦敦舅母家的日子里,对宾利小姐的态度话语倍感失望,虽努力振作,却时常情绪低落,让得知情况的伊丽莎白非常伤心。两个月后伊丽莎白在拜访夏洛特的途中顺路看望简,她“急切地望着她的脸,高兴地看出和以前一样健康可爱”。伊丽莎白结束对夏洛特一个半月的探望后,和简一起回到家中。“班尼特太太看到简漂亮如初非常高兴”,但在得知简从未见到宾利后,她相信简会死于心碎,让宾利为他做的事感到难过。
离开九个月后,宾利再次来到朗博恩,伊丽莎白坐在一旁观察他们:
她看出她姐姐的美貌再次点燃了她曾经那位情人的爱慕。在他刚进来时,他很少和她说话;但每隔五分钟,他似乎就对她更加殷勤。他发现她和去年一样漂亮,一样性情温和,一样毫不做作,虽然说话没有那么多。简急于不让他看出她的任何改变,并真心相信她和以前说话一样多。但她心事重重,常常不知道自己陷入了沉默。
在当时的爱情小说中,失恋的女孩随之失去青春美貌,甚至失去生命,几乎是自然而然的结果。然而简在宾利离开后依然对世界满怀善意,在伤心和痛苦中依然珍爱自己,更是以她的性格成就了这段姻缘,成为对“理智与情感”近乎完美的诠释。
和简相比,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当然更令人欣喜。因为限定继承制,班尼特母女将在班尼特先生去世后,被柯林斯先生赶出家门。由于班尼特夫妇从来没有攒钱的习惯,女儿们的嫁妆微乎其微,几乎算得上身无分文。然而伊丽莎白勇敢地拒绝了柯林斯愚蠢自负的求婚,并言辞激烈地拒绝了达西傲慢无礼的第一次求婚,最终在克服偏见,明白自己的内心后,和真诚的达西结为让世人羡慕的幸福夫妻。
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很容易让人想起《灰姑娘》和《美女与野兽》这样的童话故事。在这段感情中,容貌和财富地位只起了次要作用。伊丽莎白并非如简那般毋庸置疑的大美女。事实上,最宠爱她的父亲在说起她的优势时,只提到“机敏”,母亲则说她不及简一半漂亮。第一场舞会上宾利想让达西和伊丽莎白跳舞时,达西只冷冷地答道:“她还可以,但没有漂亮得足以诱惑我。”尽管如此,伊丽莎白依然很快俘获了达西的心。
达西先生最初几乎不承认她漂亮,他在舞会时看着她却毫不仰慕,在他们下一次见面时,他看着她却只想批评。可他刚向自己的朋友们说明她脸上几乎没有一处长得漂亮,就开始发现她的脸因为她黑眼睛里的漂亮神气而变得无比聪颖。在此之后又有了些同样令他羞愧的发现。虽然他以挑剔的眼光发现她的身材在许多方面算不上匀称,他却只得承认她的体态轻盈可爱;尽管断定她没有上层社会的风度,他却为她的轻松活泼而着迷。
舞会结束前,宾利小姐说达西一定觉得这个夜晚难以忍受,达西却直言不讳地答道:“我的心里在想着更愉快的事情。我在默想一个漂亮女人脸上的那双美丽眼睛能够带来多少快乐。”
伊丽莎白在旅行途中去彭伯利拜访达西小姐时,妒火中烧的宾利小姐和达西的对话,说明了伊丽莎白美貌的本质。
“我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赫特福德郡认识她时,我们全都多么惊讶地发现她是个公认的美人。我特别记得你有一天晚上说过,就是她们在尼日斐尔德吃饭的那一天:‘她是个美人!——我也能称她母亲为智者了。’可是后来你对她的印象似乎变好了,我相信你有一次认为她很漂亮。”
“是的,”达西答道,他再也无法克制,“但那只是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因为我已经好几个月都将她视为我认识的人中最漂亮的一个女人。”
达西无疑相貌出众,拥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地位,然而所有的优势都因他的傲慢无礼而荡然无存。
他高大挺拔、五官俊美、气质高贵,他刚进来五分钟,人们就纷纷传说他每年有一万英镑。先生们宣称他体格健美,女士们断定他比宾利先生英俊得多。大约有半个晚上人们都满心仰慕地看着他,直到他令人生厌的举止让众人不再喜欢他,因为人们发现他十分骄傲,目中无人,无法取悦。即使他在德比郡全部的丰厚资产那时也无法不让他拥有最盛气凌人、令人讨厌的面孔,不配和他的朋友相提并论。
达西第一次求婚被拒,虽让伊丽莎白心烦意乱、百感交集地痛哭了半个小时,但并未让她和读者感到真正的遗憾。然而伊丽莎白参观彭伯利的所见所闻,他们意外相遇时达西的得体表现,让伊丽莎白感动又惊奇;他费尽周折地让莉迪亚和韦翰结婚,默默帮助班尼特家庭摆脱了耻辱,展现了他高贵的品格,最终使他赢得了伊丽莎白和读者的心。
当然,这场婚姻并非只是对伊丽莎白或班尼特一家的奖赏,而是对夫妻双方的救赎。伊丽莎白和家人避免了贫穷和耻辱带来的悲惨命运;而只有伊丽莎白才能改变达西的性格,帮他摆脱姨妈的期待,没有陷入基于财富地位,注定会带来痛苦的婚姻,让他获得幸福的生活。正如伊丽莎白得知韦翰将和莉迪亚结婚时伤心又绝望的思索:
她常常想,假如他知道仅仅四个月前,她骄傲地拒绝了他的求婚,如今却会开心至极、感激不尽地接受,他会感到多么得意!她毫不怀疑他生性慷慨,是慷慨大度的男人,但只要是个凡人,就一定会得意。
她现在开始发现他正是在性情和才华上,最适合她的那个男人。他的理智与脾性,虽然和她本人不同,却完全合她心意。这样的亲事一定会给双方带来好处。因为她的轻松活泼,他的性格会变得柔和,他的举止会得到提升;而因为他的判断力、学问和见识,她一定能获得更重要的益处。
然而如今没有了这样的幸福婚姻,能让心生仰慕的众人领教夫妻之间真正的幸福。一桩截然不同的婚事,很快将出现在她的家中,让另一门亲事变得不再可能。
伊丽莎白是当时的英国文学中难得的一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从错误中成长的女主角。在终于成为达西太太后,她的活泼善良给彭伯利庄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温馨幸福,也给文学界刮来一阵怡人的清风。
彭伯利如今成了乔治安娜的家,姑嫂间的感情正如达西所愿。她们甚至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彼此喜爱。乔治安娜对伊丽莎白推崇备至,虽然起初听到伊丽莎白和她哥哥活泼、嬉闹的说话方式时,她常常惊讶得近乎惊恐。他,始终让她本人心生敬意,几乎压倒了喜爱之情,她此时却看着他成为公开打趣的对象。她学到了以前从未见识的学问。在伊丽莎白的教导下她开始明白,女人也许能在丈夫面前亲昵放肆,而哥哥却并非总是允许比他本人小十岁的妹妹这样做。
朗博恩庄园的限定继承人柯林斯先生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的信件和话语,他对伊丽莎白愚不可耐的冗长求婚,以及三天之内形式相同、结果相反的第二次求婚,使他成为小说的另一个亮点和最大笑点。简·奥斯汀对他性格成因的分析,即使对现代读者也很有启迪。
柯林斯先生并非理智之人,他天性的缺陷几乎没因为教育或社交得到弥补。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个无知吝啬的父亲的指导下度过。虽然他上了某所大学,但他只修读了必要的课程,没结识任何有益的朋友。他父亲培养的顺从性格,起初让他的举止极度谦卑,如今却被一个愚笨头脑的自以为是大大抵消。这是离群索居,以及早早得到不期而至的财产带来的自然感受。他在亨斯福德的牧师职位空缺时有幸结识了凯瑟琳·德·布尔夫人。他对她身居高位的敬重,对她作为女恩主的崇拜,夹杂着他的自命不凡,他作为牧师的权威,以及作为教区长的权利,总而言之使他既骄傲又谄媚,既自负又谦卑。
然而柯林斯先生向伊丽莎白的求婚虽荒唐可笑,但并不说明他的自不量力或乘人之危,这一点从他转而向性情理智的夏洛特求婚成功,以及给卢卡斯一家带来的喜悦便可证明。
追求真爱的伊丽莎白无法接受愚蠢的柯林斯,她的坚持和尽可能平心静气的解释令人钦佩。她在忍无可忍时说出的“现在别把我当作一个打算折磨你的优雅女人,而是视我为说出真心话的理智之人”,显示了温和的简·奥斯汀同当时激进的女权主义作家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心灵相通。虽然夏洛特对柯林斯的接受让伊丽莎白感到痛苦不解,然而玛丽已经在她的《女权辩护》(1792)中为夏洛特的选择做出了解释。
对我而言非常重要的另一个观点,我想,对每个善解人意的仁慈心灵都会产生些影响。得到此番无力教育的女孩,常常在毫无供养的情况下被父母残忍地抛在世上;因而必然不仅依赖她们兄弟的财富,也要依靠他们的理智。在此情形下,最好的状况是,这些兄弟是善良之人,能好心给予自家姐妹曾经同样有权享受的生活。在这种微妙的屈辱处境中,一个温顺的女性也许能在一段时间内,得到尚可接受的舒适生活。然而,当兄弟结婚后,她很可能从曾被看成家中的女主人,到转而被视为闯入者,成了依靠房子主人和他新同伴的仁慈之心,毫无必要的一个负担。
夏洛特全家人为此事感到的万分高兴,女孩的喜悦和男孩的释然,更暗示了在限定继承制下,班尼特太太和五个女儿可能面临的无助未来。班尼特太太的失望气恼不是无事生非,而班尼特先生的淡然慷慨也非慈爱豁达。他无视家中显然存在的合适姻缘,轻松打发了至少在当时唯一能保护他妻女的人,这和他在莉迪亚私奔后的达观表现,共同刻画了一个虽看似可爱,但毫无责任心的男性形象。
柯林斯先生愚蠢至极,却是难能可贵的完全不在乎财产之人。他虽不懂爱为何物,却从未将婚姻当成一场交易,并在结婚后始终尊重和善待不能增添财富的妻子。他能娶回理智的夏洛特,是奥斯汀对他的奖赏;而夏洛特因为她的婚姻给伊丽莎白和达西提供了重逢的机会,也成为她对班尼特一家的补偿。
读毕掩卷,回想小说看似戏谑讽刺的开端: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都必定想要个妻子,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这句话已经不再只是对渴望嫁出女儿的家庭的调侃。每个单身汉的确都想要个妻子,但他们究竟想要美丽贤淑的简,还是活泼自信的伊丽莎白,或是像菲茨威廉上校那样,在理想和无奈的现实之间徘徊挣扎,这是文学的话题,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都必定想要个妻子,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无论这样的人第一次来到一个地方时他的感情或想法多么不为人知,这条真理已经在周围人家的心里根深蒂固,因而他已经被视为他们某个女儿的合法财产。
“我亲爱的班尼特先生,”这位太太有一天对他说,“你听说尼日斐尔德庄园终于租出去了吗?”
班尼特先生回答他没有。
“那是真的,”她答道,“因为朗太太刚刚来过,她全都告诉我了。”
班尼特先生没有回答。
“你不想知道谁租了吗?”他妻子不耐烦地叫道。
“你想告诉我,我不反对听一听。”
这话已是足够的邀请。
“哎呀,我亲爱的,你必须知道。朗太太说尼日斐尔德被来自北英格兰的一位很有钱的年轻人租下了。他星期一乘坐驷马马车来看这个地方,特别喜欢,并立即和莫里斯先生谈妥。他会在米迦勒节前住进来,他的一些仆人下周末之前会住进房子里。”
“他叫什么名字?”
“宾利。”
“结了婚还是单身?”
“哦!单身,我亲爱的,当然啦!有钱的单身男人;一年四五千英镑。对我们的女孩是多好的事情!”
“为什么?这对她们有何影响?”
“我亲爱的班尼特先生,”他的妻子答道,“你怎能这么讨厌!你一定知道我想让他娶她们当中的某一个。”
“那是他住在这儿的打算吗?”
“打算!胡言乱语,你怎能这么说话!但很有可能他会爱上她们中的某一个,因此他来了以后你必须尽快拜访他。”
“我看没那个必要。你和女儿们可以去,或者你能让她们自己去,这样也许更好,因为既然你的美貌比得上她们中的任何一位,宾利先生也许在这群人中最喜欢你。”
“我亲爱的,你在恭维我。我当然有过美貌,但我现在绝不假装有任何特别之处。当一个女人有五个成年女儿时,她不该再想着自己的美貌。”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女人就没多少美貌可想了。”
“可是,我亲爱的,你真的必须在宾利先生来了后去见他。”
“告诉你吧,我没时间。”
“可是想想你的女儿。只要想想这对她们中的某个人是多好的亲事。威廉爵士和卢卡斯夫人决定要去,只为那个原因,因为总的来说,你知道,他们从不拜访新来的人。你真的必须去,因为我们不可能拜访他,要是你不去的话。”
“你太谨慎了,真的。我敢说宾利先生会很高兴见到你。我会让你带一封便笺,向他保证我完全同意他娶我们的任何一个女孩,虽然我必须为我的小莉齐说句好话。”
“我希望你千万别这样做。莉齐一点都不比别人更好,我相信她没有简一半漂亮,也没有莉迪亚一半的好脾气。可你总是喜欢她。”
“她们全都没什么可夸赞的地方,”他答道,“她们全都像别的女孩一样愚蠢无知,但莉齐比她的姐妹们更机敏些。”
“班尼特先生,你怎能那样辱骂你自己的孩子?你喜欢让我恼火。你毫不同情我可怜的神经。”
“你误会我了,我亲爱的。我非常尊重你的神经。它们是我的老朋友。至少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总是听你郑重其事地提到它。”
“啊!你不知道我的痛苦。”
“但我希望你能克服它,并且活着见到许多一年四五千英镑的年轻人来到这儿。”
“就算来了二十个也对我们毫无用处,因为你不去拜访他们。”
“相信我,我亲爱的,等有了二十个,我会全都去拜访。”
班尼特先生是个古怪之人,集思维敏捷、话语讽刺、沉默寡言、反复无常于一身,所以二十三年的生活经历也不足以让他妻子理解他的性格。她的心性不那么难以捉摸。她是个智力贫乏、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女人。当她不满意时,她会想象自己神经紧张。她的人生大事是让女儿们结婚,她的生活安慰是走亲访友和打探消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