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7.3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內容簡介: |
本教材基于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队近十年的教学成果编写,旨在让学生与从事高校合唱教学的同行了解清华大学合唱教学多年来进行舞台呈现并获得良好效果及各类奖项的优秀作品,在排练技巧与艺术风格处理方面的经验与成效,以及对学生原创的培养。一方面加强普通高校学生对传统经典合唱作品的解读与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要提升对合唱作品的分析能力与实践技巧的掌握水平,将理论基础与舞台实践紧密结合,进而从实践中验证并优化新的理论知识结构。积极贯彻落实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理念
|
關於作者: |
丁毅,女,(1988-),中共党员,中国指挥学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合唱联盟网络合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公派耶鲁大学音乐学院访问学者。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硕士研究生,现任教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担任学生艺术团合唱队指导教师、常任指挥,并开设多门艺术类全校任选课。近年来获清华大学2020年“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2016、2020年度教学优秀奖”。指导并指挥合唱队获“2019世界合唱大奖赛暨第四届欧洲合唱比赛”青年组两项国际金奖;获“2016北京市大学生音乐节”金奖、最佳指挥奖;“全国第五届、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并由HD-Hall收录发行2018获奖单曲《风》。在核心期刊发表《无伴奏混声合唱<风>的创作技法探究》;其合唱教学研究相关论文获得北京市学校美育科研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奖项。带队受邀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场联欢大型演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活动,国家大剧院全球华人音乐会,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并与英国国王歌手合唱团、德国汉诺威女子合唱团、匈牙利佩奇大学合唱团进行友好交流。
|
目錄:
|
第一章
经典合唱作品指挥技巧及艺术处理
1.黄河船夫曲 003
2.黄水谣 005
3.保卫黄河 007
4.怒吼吧,黄河! 009
5.西风的话 011
6.教我如何不想他 012
7.海韵 014
8.雨 017
9.唱唱唱 018
10.如梦令 019
11.雨后彩虹 021
12.大漠之夜 023
13.嘎哦丽泰 025
14.南屏晚钟 027
15.半个月亮爬上来 029
16.青春舞曲 030
17.天路 032
18.掀起你的盖头来 034
第二章
获奖作品指挥技巧及艺术处理
1.风 039
2.月亮偏西了 057
3.三十辐 062
4.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070
5.心光·时光 074
第三章
原创作品排练技巧及艺术处理
1.马兰花开 095
2.山的远方 099
3.摇篮曲 107
第四章
学生原创作品
1.你陪伴我 115
2.致先生 122
3.黄杨扁担 132
4.雨后西湖 135
5.蓝花花 137
6.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40
|
內容試閱:
|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美育的重要途经和载体,通过艺术课程教学及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与文化素质,实现艺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功能。合唱艺术是声乐表演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分声部混声合唱,较独唱、齐唱等表演形式音域更广阔、色彩变化更丰富、声音更富于张力、气息保持更持久、和声效果更美妙,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也正因为合唱艺术是集体表演形式,从中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相比其他表演艺术形式,合唱活动对参加人员的基本功和客观条件要求较低,既可以登上艺术殿堂,也可以作为班级活动,是普及性最强的一种表演形式,适于在学生中普及与推广。
清华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高度重视艺术普及教育,不仅有大量艺术普及课程,还有多个学生艺术类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其中,合唱活动是在清华园开展最早的艺术教育活动。早在1912年,清华就有“唱歌团”,在抗战救国的危急时期,以文艺为武器勇敢战斗,演出救亡歌曲,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合唱队始终坚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演唱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并鼓励教师、学生原创,改编经典作品,创作具有时代特色、青春气息的声乐作品。经过历任指导教师和外聘艺术家的长期系统训练,始终保持队伍良好的演唱艺术水准,在国际合唱比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北京市大学生音乐节等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七十年、建党百年及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等重大庆典活动,并在“一二·九”歌咏比赛、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丁毅老师2013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硕士毕业后入职清华大学,经过十年教学成长,成为受学生喜爱的青年教师,她带领学生参加重大赛事及庆典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实际工作中,无论是重要比赛还是校园文化活动,都面临选材难的问题,另外,很多指挥对作品的理解、处理和呈现有不足之处。工作交流中,我也希望丁毅老师能把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队表演的作品及她在实际指挥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处理方法进行梳理,分享给同行,为其他高校合唱通识课程和学生合唱团表演提供一些借鉴。
这本合唱教材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合唱队近年来所演唱的中国优秀经典的混声合唱作品,如《黄河大合唱》选段、《教我如何不想他》等,还重点精选了合唱队近年来在国内外数次获奖的优秀原创作品无伴奏混声合唱——《风》,详细剖析排演的要点及难点,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此外,还包括丁毅老师鼓励学生原创的十首作品及其解读。
我认为这本教材有两点特色比较突出。首先是不再以大篇幅的曲谱为主要内容,而是直接对精选的排演作品的“干货”内容进行提炼,以合唱队的排演经验为指导选取案例,有非常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加强了读者对不同风格的诠释表达的深层次理解。其次是通过对排演技巧的剖析,启发读者建立“二度创作”的指挥思维及意识,提升对合唱作品的分析能力与实践技巧的掌握,通过“理论—实践—理论”模式,将理论基础与舞台实践紧密结合,在舞台实践过程中验证并优化新的理论知识结构,作为对实践结果的核心支撑,更高效地对实践结果进行提升,培养指挥和合唱队员形成正确的合唱艺术美学观念。
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这本教材始终贯彻落实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将“道”与“术”有机结合,这是一位青年教师十年教学经验与体会的梳理总结,也希望它成为丁老师今后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为高校学生合唱团建设,为合唱艺术发展做出他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赵 洪(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2024年3月于清华园
前 言
我在与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队共同前行的十年间,总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工作心得。三年前,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老师建议,可以将这十年排演的优秀作品进行梳理,提炼出排练与舞台艺术处理的要点,既可以作为当前合唱教学的归纳总结,也能为今后排演这些作品提供一些参考。因此,在赵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我申报了清华大学本科教材及教学资源立项建设的“普通高校合唱通识课教材建设”项目,获批资助。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队的前身要追溯到1912年。它是一支已有百余年历史的队伍,目前已成长为一支在编队员百余人,训练规范、队伍建制完善的校园文艺代表队。队员均来自清华大学各个院系、非音乐专业的同学,他们既怀着对科学的崇高敬仰,也葆有对艺术的热忱之心。多年来,合唱队在国内多位合唱艺术专家的指导下,致力于发展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曾赴瑞典、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参加比赛和演出。近十年来还曾多次参加国家级大型演出,如建党百年广场合唱、《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国庆70周年广场合唱和广场联欢活动、国家大剧院“黄河·全球华人音乐会”、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等,深得社会各界赞誉。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至2018年,合唱队凭借一首无伴奏混声合唱《风》,接连斩获北京市和大学生艺术展演金奖。2019年,我们首次出征国际比赛,将这首作品带到瑞典哥德堡“世界合唱大奖赛暨第四届欧洲合唱比赛”,一举拿下青年组公开赛及大奖赛两项国际金奖。这是近20年来首次参加国际混声合唱组比赛,同学们非常振奋,这也证明了我们目前的合唱教学理念与审美观念得到了国际专家的一致认可。从事高校艺术教育的老师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每年都有毕业生,每年也都有新入队的学生,清华合唱能够将这首高难度作品持续保留、打磨出来,实在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可以说,我们对《风》的独家诠释是值得在本书中进行总结的,在这里要感谢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周娟教授创作的这首优秀作品以及她对我们诠释的认可与肯定。
考虑到2012年合唱队时任指导教师冯元元教授已出版过《清华大学艺术团合唱曲集》,它包含多首经典中国曲目,本书不再进行曲谱的重复收录与编辑。本书从合唱队十年间排演的作品中精选出26首曲目,均以现场排练与舞台演出为参考案例,对排练要点与指挥艺术诠释进行归纳总结。未来也会将这部分相关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料建设好,为大家提供更多参考。为落实近年来国家和学校的高校美育建设相关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原创,特收录合唱队学生近五年的10首优秀创编作品,这些作品均在合唱队进行过排演实践,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激发了学生的创编热情,也期待他们有更多更好的作品从清华园里传唱出去。
感谢清华大学教务处和教学质量评估中心的各位领导、专家对本教材的出版给予帮助。感谢艺术教育中心赵洪主任对青年教师的栽培,并为本书作序。感谢林叶青副主任、肖薇副主任以及中心所有其他同事的关心与帮助。
与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队相伴前行的十年间,有无数时光缩影的回忆涌上心头。感谢合唱队的前任指导教师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感谢清华合唱队的每一位同学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坚定地与我站在一起,共同抒写青春与歌声。这些青春与歌声将永远留在校园里,留在清华合唱队的记忆里,是我继续向前的动力和底气。新清华学堂的舞台因为你们而更加温暖璀璨。
最后,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与艺术编辑室主任宋丹青老师团队的无私帮助。
因笔者学术能力有限,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同仁读者多多批评指正。
丁 毅
2024年3月于清华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