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思浓情淡:中国现代新诗叙事传统研究(发掘、探究中国诗歌叙事传统,重新认识和评价中国诗歌传统的意义)

書城自編碼: 400719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姜玉琴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619414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1.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近代史-大有文库丛书
《 中国近代史-大有文库丛书 》

售價:HK$ 40.3
打开孩子世界的100个心理游戏——温暖的艺术互动魔法    [美]艾丽卡·柯蒂斯
《 打开孩子世界的100个心理游戏——温暖的艺术互动魔法 [美]艾丽卡·柯蒂斯 》

售價:HK$ 135.7
2024出国留学蓝皮书
《 2024出国留学蓝皮书 》

售價:HK$ 79.4
中国南方木雕花板(全5册)
《 中国南方木雕花板(全5册) 》

售價:HK$ 687.7
中国二战史研究七十年(1950—2019)
《 中国二战史研究七十年(1950—2019) 》

售價:HK$ 667.0
摩梭仁者:东巴口述史
《 摩梭仁者:东巴口述史 》

售價:HK$ 135.7
趣话通信:6G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 趣话通信:6G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

售價:HK$ 90.9
不羁.完结篇
《 不羁.完结篇 》

售價:HK$ 60.7

 

編輯推薦:
以“叙事”的研究视角,分析现代新诗诞生以来的创作文本,探寻中国诗歌的发展轨迹,构建肇始时期的新诗理论。
內容簡介:
本书在对现代新诗诞生以来的相关资料以及诗人们的创作文本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以胡适、刘半农、沈伊默等人为肇始的现代新诗,自20世纪初期萌芽、创立以来,就呈现出一种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现代新诗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去抒情化、重叙事性的要求。换句话说,现代新诗在抒情与叙事这两大要素之间,其天平是明显地偏向于后者的。本书适合对诗歌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關於作者:
姜玉琴,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员、作家、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新诗、古典诗学及比较诗学等。出版专著有《肇始与分流:1917—1920年的新文学》《中国古典诗学论稿》《当代先锋诗歌研究》《牧羊女诗论与诗》等。研究之余,还从事于文学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三部曲《粉色蝴蝶》《纸月亮》《断翅》,等等。
目錄
绪论1
一“叙事”视角的引入1
二去抒情化、重叙事性9
三“事”与“叙事传统”模式的建立18
四叙事: 中国诗学的一条隐性传统27
第一章“无传统”时代的现代新诗传统36
第一节有无“传统”的论争36
第二节现代新诗的叙事性与现代性41
第三节指向“科学”与“民主”的叙事性49
第二章现代新诗中的三大叙事传统55
第一节“为人生”的叙事传统模式55
第二节以“理”为上的叙事传统模式63
第三节西方宗教哲学框架下的叙事传统模式76
第三章从《尝试集》到《女神》: 叙事与抒情的新诗传统91
第一节新诗奠基时期: 郭沫若新诗的缺席91
第二节两种不同的艺术范式: 抒情与叙情99
第三节非抒情、非个性: 一种更具时代性的话语109
第四节一种反个人主义的诗学: 以写景叙情为
主导116
第四章胡适的现代新诗叙事观念122
第一节“说理的诗”与“具体的做法”123
第二节“诗的具体性”与“美文”的含混性133
第三节叙“观念”与叙“主义”146
第四节从言“无物”到言“有物”159
第五节从“诗缘情”到“诗说理”167
第六节“事”与“叙事”177
第五章胡适新诗理论的跨界叙事与叙事说理191
第一节“作诗须得如作文”的理论辨析191
第二节引“文”入“诗”201
第三节用“文”之长,补“诗”之短210
第四节“新的诗的观念”与“新的作诗的方向”221
第五节“平常经验”与“是人生”的诗学观念228
第六节叙事方式与实际问题234
第六章叙“颓废之美”与“悲观主义”哲学的李金发245
第一节“笨谜”之“谜”与误读之读246
第二节师承想象、美与颓废250
第三节叙同一首“死亡”之诗259
第四节从古诗的“愁绪”到李金发的“死亡”273
第五节“虚无之梦”和叔本华“悲观的人生观”281
第六节一种不同于古诗的死亡叙事294
第七章作者、隐含作者与角色设置: 穆旦的《诗八首》305
第一节谁构筑了诗歌文本: 有关“隐含作者”306
第二节抒情的间接性: 从隐含作者到人物角色312
第三节“我”与“你”: 不符合传统爱情的爱情角色317
第四节不可永恒性: 一种现代爱情观念的演绎325
第五节“我们”: 攀岩在宗教哲学峭壁上的人物
角色332
第八章袁可嘉与现代新诗的叙事传统341
第一节命名: 现代新诗的“综合性”传统341
第二节“戏剧化”对“现实性”的取代349
第三节戏剧化与客观性、间接性356
第四节走向“叙事性”的现代新诗361
结语370
內容試閱
绪论
一 “叙事”视角的引入
顾名思义,《现代新诗叙事传统研究》是一部从“叙事”的视角来观察、解读和总结现代新诗的创建、发展及其流变规律的专著。这样一来,必定要牵涉何谓“叙事”的问题。
在西方叙事学盛行已久的情况下,谈论“叙事”,极易引起歧义,即人们常常会把其与西方叙事学中的那个“故事性”相混淆,以至于几乎形成这样一种态势: 一在诗歌中强调叙事性,就是在强调诗歌的故事性。而诗歌原本就不是凭仗讲述故事实现其文本价值与意义的,如此一来便轻而易举地否定了诗歌与叙事的关系。
事实上,所谓诗歌中的叙事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小说的叙事。换句话说,当西方传统叙事学研究由对小说这种叙述文体的研究,扩展到对抒情诗叙事领域的研究时,其研究主体已不再是那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而变成了与诗歌这种文体更和谐、匹配的“情节”。这种转向从《抒情诗叙事学分析》一书的作者彼得·霍恩等人的论述中,可以明显地体悟出来。他们说:
“在将叙事学的构建运用到抒情诗时,我们首先开始的是,将发生之事层次与呈现(presentation)层次之间——在我们认为作为主要的、基本材料的各种事,与这些事在文本中被媒介调节的方式之间进行区分。我们设想,情节(或如我们将要称呼的故事)并不客观地呈现于(实际或虚构的)事实中,也不存在于(人)这一行动者(agent)在各种事的基础上将它们构建起来之前。这样,发生之事层次就被解释为按时间顺序、且仅仅按时间顺序组织的与文本相关的存在物(existents)和各种事的有序的序集。它们之间有意义的连接建立在呈现层次上,通过媒介调节和发送实体(抽象的作者,抒情人/叙述者,抒情人物)的作用,并透过聚焦[……]而产生影响。发生之事层次与呈现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诗歌文本要求表现发生之事,但这些发生之事仅仅通过文本的词语而来。”
上述的这段引文非常重要,它向人们讲述清楚了何谓诗歌,当然主要是指何谓抒情诗的叙事学研究。假如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似乎可以这样表述: 围绕抒情诗构建起来的西方叙事学理论,主要处理的是“发生之事”(指构成基本材料或素材的各种事)与“呈现之事”(指如何按照时间的顺序,把构成诗歌文本的各种材料或素材的“事”有序地呈现出来)间的一种关系——对一个具体的诗歌文本研究而言,研究者主要是从两个“层次”,即“发生之事层次”与“呈现之事层次”予以展开。
总之,所谓的诗歌叙事学研究,研究的就是这两大“层次”间的关联与转化关系。在这两大关系范畴中,“呈现之事层次”显然更为重要,因为只有通过此环节才能把“发生之事”转化为“文本的词语”化。无疑,诗歌叙事学有着自己独特而明确的研究指向,它指向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按照“事件顺序”来探讨一个诗人或者一首诗歌是如何把材料之事呈现成文本之事的过程及技巧。用彼得·霍恩等人的话来说,解释“发生之事层次”的过程,就是把“各种事的有序地序集”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诗歌叙事学研究,最终也就变成了对诗歌的一些情节、片段、事件等序列结构、交流状况以及聚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
由以上拆解可以看出,西方诗歌叙事学中的“叙事”,主要是指对构成一首诗歌的各式各样的事件予以有效的处理与安置,即研究的是如何让生活中的那些初级事件,演变成艺术文本中的词语事件问题。其注重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诗歌文本的叙述结构问题与如何对这种结构进行技术分析的问题。
西方这种有关抒情诗的叙事理论给本书的研究带来了诸多启发,特别是在对构成诗歌文本要素的认识方面以及具体文本结构的分析方面,提供了不少有用的理论工具。然而仍需指出的是,本书中所说的“叙事”并非完全是这种意义上的叙事,它有着特殊的语境: 首先,它不单纯地研究一首诗歌或某一类诗歌的“叙事”结构与叙述技巧,而是与整个“叙事传统”联系在一起的;其次,这个所谓的“叙事传统”也并非是指艺术诠释上的那种承继与发展的关系,而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那个著名的“抒情传统”说。即本书试图通过“叙事”这一视角,证明用单一的“抒情传统”线索,难以把以诗歌为核心的中国文学传统全面而准确地呈现出来。这也就意味着本书中所说的“叙事”或者“叙事性”并非是对西方叙事学的一种直接引用,而是其在中国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一个事实存在。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