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4.9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0.4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9.8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3.4
|
編輯推薦: |
本书研究特色如下:①理论分析框架创新。基于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生产型、生态型、生活型、拓展型农业景观格局变化过程的探讨,尝试提出农业景观格局演变及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的理论框架。②研究视角创新。以生态脆弱性理论为基础,融入社会脆弱性评价理论与因素,综合景观格局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创新了农业景观脆弱性测度的维度。③研究方法改进。突破了传统对农业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的分析方法,在理论构建驱动力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两种定量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农业景观演变的关键驱动因素。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以人地关系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采用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4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以农业景观格局演变为研究切入点,运用景观指数法、景观转移矩阵法、景观利用图谱对研究区的农业景观格局进行分析;进一步采用SEE-VDS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的农业景观脆弱性进行测度,揭示石柱县农业景观脆弱性的演化规律与特征,并采用逻辑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灰色关联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等研究方法分析农业景观格局演变和农业景观脆弱性变化的驱动力,最后提出农业景观格局优化和脆弱性应对管理的对策建议。
|
關於作者: |
江娟丽,理学博士,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地理与区域经济,遗产旅游与乡村振兴,国土资源与区域发展等领域,主持国家民委课题及省部级课题5项,主研国家社科重大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在《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社会科学战线》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目錄:
|
目 录
第 1 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目标和内容
1.3研究思路与框架
1.4研究区域与数据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农业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2.2农业景观地域性研究
2.3农业景观脆弱性研究
2.4研究述评
第 3 章 理论基础
3.1核心概念
3.2农业景观相关理论
3.3农业景观演变驱动力的理论分析
3.4农业景观脆弱性的理论分析
3.5景观格局与景观脆弱性的关系
3.6本章小结
第 4 章 石柱县农业景观时空演变分析
4.1农业景观时空演变的研究方法
4.2石柱县农业景观的整体变化特征
4.3石柱县农业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
4.4石柱县农业景观格局的地形梯度分异特征
4.5本章小结
第 5 章 石柱县农业景观脆弱性时空变化
5.1石柱县农业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
5.2石柱县农业景观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
5.3本章小结
第 6 章 石柱县农业景观时空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6.1农业景观时空演变驱动力分析方法
6.2驱动力体系构建和指标确定
6.3农业景观时空演变驱动力的定量分析
6.4本章小结
第 7 章 石柱县农业景观脆弱性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7.1农业景观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力的研究方法
7.2结果分析
7.3本章小结
第 8 章 石柱县农业景观格局优化与脆弱性应对
8.1基于农业景观脆弱性结果的景观格局优化和脆弱性应对管理措施
8.2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结果的景观格局优化和脆弱性应对管理
8.3本章小结
第 9 章 结论与展望
9.1主要结论
9.2创新点
9.3展望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农业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表景观,涉及多个景观类型,包括土地利用类农业景观、植被类农业景观、动物类农业景观等。本书涉及的农业景观特指土地利用类农业景观,由生产型、生活型、生态型和拓展型农业景观组成 农业景观时空格局变化研究作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厘清和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柱县)以中山、低山为主,山多坡陡土薄,尤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景观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诸如农业景观面积减少、破碎化程度加剧等,这不仅导致农业景观的脆弱性增强,而且对山地农业的生态安全产生了威胁。在此背景下,探索山地农业景观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脆弱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基于此,本书以石柱县为例,以人地关系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采用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4 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以农业景观格局演变为研究切入点,运用景观指数法、景观转移矩阵法、景观利用图谱对研究区的农业景观格局进行分析;进一步采用 SEE?VDS 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的农业景观脆弱性进行测度,揭示石柱县农业景观脆弱性的演化规律与特征,并采用 GIS?logistic 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等研究方法分析农业景观格局演变和农业景观脆弱性变化的驱动力,最后提出农业景观格局优化和脆弱性应对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
(1)农业景观划分为生产型、生活型、生态型和拓展型4种类型;研究期内石柱县农业景观主要以生态型和生产型为主,体现了山地“生态型农业 景观”占绝对主体地位的地域特征。①石柱县农业景观呈现“三增一减”的变化趋势,即生活型和拓展型农业景观呈持续增长趋势,生态型农业景观呈“V”形波动变化趋势,呈略微增长趋势;生产型农业景观呈持续下降趋势。②石柱县农业景观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西南部城镇区农业景观呈“两增两减”特征,生产型和拓展型农业景观呈减少趋势,生活型和生态型农 业景观呈增加趋势;东部旅游区呈“三增一减”特征,生产型、生活型和拓 展型农业景观呈持续上升趋势,生态型农业景观呈下降趋势;南部生态区呈“一增两减一稳”特征,生产型、生活型农业景观呈上升趋势,生态型农业景 观呈整体下降趋势,拓展型农业景观呈稳定状态;北部农业区呈“三增一减”特征,生产型农业景观呈减少趋势,生态型、生活型和拓展型农业景观呈现上升趋势。③研究区农业景观各类型的转移流向有一定的方向性,景观结构 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农业景观的转出类型看,按照转出面积大小排序依次为生产型>生态型>拓展型>生活型。从农业景观流入类型看,按照流入面积大小依次为生态型>生产型>生活型>拓展型;其中 2005—2010年农业景观主要在生产型与生态型、生产型与生活型之间相互转化,2010—2015年主要表现为生产型与生活型农业景观之间相互转化,生产型农业景观主要流向生活型农业景观,流入面积主要来源于生活型农业景观,2015—2020年主要表现为生产型农业景观向生态型农业景观转化,生态型农业景观向生活型农业景观转化。
(2)石柱县山地农业景观的景观破碎化程度高并呈加剧趋势,景观形状越来越复杂,景观稳定性降低。①研究区内农业景观面积在研究期内减少,各类景观指数变化较大,破碎化程度增加。其中,2005—2020年农业景观形状指数、边缘密度和斑块密度都呈上升趋势,表明石柱县农业景观形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景观形状越来越复杂和不完整。斑块数量增加、分离度指数上升,结合度指数下降,说明农业景观破碎度增加,聚合度降低,农业景观的稳定性下降,抵御外部干扰的能力降低。多样性指数先增加后降低,蔓延度持续降低,进一步说明农业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②研究区农业景观格局演变具有类型差异性,各类型农业景观形状趋于复杂,破碎化程度加剧。其中,生产型农业景观的各类景观指数变化,说明研究期内石柱县生产型农业景观减少,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的控制作用减弱,形状越来越复杂与不规则,景观破碎度增加;生态型农业景观的景观指数变化,说明生态型农业景观尽管占地面积大,但形状也日趋于复杂、不规则,景观保存不完整,连通性变差;生活型农业景观的系列景观指数变化说明研究期内生活型农业景观面积增加,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的控制作用增强,景观形状也日趋复杂;拓展型农业景观的景观指数变化,说明拓展型农业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分布较为零散和不规则。
(3)石柱县农业景观变化图谱和景观破碎化程度均呈现显著的地形梯度特征,体现了山地特有的地域特征。①研究区景观变化图谱有较强的地形梯度特征。研究期内农业景观以稳定型和前期变化图谱为主,即以“生态—生态—生态—生态(3333)”“生产—生产—生产—生产(1111)”“生产—生 态—生态—生态(1333)”和“生态—生产—生产—生产(3111)”图谱为主,石柱县农业景观集中分布在4~8级地形位上,主要变化类型为中低地形梯度下生产型农业景观与其他类型农业景观的转化。前期变化型、中间过渡型变化趋势相似,优势分布区集中于1~2级地形位,持续变化型、后期变化型分布趋势相似,优势分布区集中于1~3级地形位,反复变化型优势分布区集中于1~6级地形位,稳定型的优势分布区集中于1~5级地形位。生产型农业景观的优势分布区集中于 1~5 级地形位,生活型农业景观分布在低、中低等级地形梯度上,该区域为人类活动的聚集区域,生态型农业景观的优势分布区域集中于5~10级地形位;研究前期,拓展型农业景观的优势分布区集中于1~5级地形位,后期逐渐向较高地形位拓展。②随着地形梯度增加,石柱县农业景观破碎化程度呈下降趋势。总体上,石柱县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逐年上升,主要发生在中低地形梯度区,也说明中低地形梯度区农业景观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4)石柱县农业景观脆弱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①研究区农业景观脆弱性在研究期内呈现“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且等级类型空间演替明显。整体变化呈“三减二增”趋势,低度脆弱区和中度脆弱区总体呈下降趋势;重度脆弱区呈逐年下降趋势;轻度脆弱区、高度脆弱区总体呈上升趋势。脆弱性变化具有区域差异和景观类型差异,西南地区、南部地区、西北地区脆弱性增加,东部地区脆弱性减弱。生产型、生活型农业景观位于脆弱性等级较高的区域,而脆弱性等级越低的区域,生态型、拓展型农业景观面积比例越大。②石柱县农业景观脆弱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从脆弱性指数看呈由东部—西南部逐渐增强,再由西南部—西北部和北部逐渐下降;不同等级规模上看,低度脆弱区集中分布在南部生态区和北部农业区;轻度脆弱区主要集中于南部生态区和北部农业区,中度脆弱区主要集中于西南部城镇区、东部旅游区;较高脆弱区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城镇区,少部分分布在北部农业区,高度脆弱区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城镇区。③石柱县农业景观脆弱性呈显著空间自相关和集聚特征。2005 年、2010 年、2015 年、2020年Moran’s I分别为0.8401、0.8440、0.8447 和 0.8527,景观脆弱性主要是H?H和L?L空间自相关模式,其中H?H空间自相关模式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城镇区和北部的西沱古镇,L?L空间自相关模式集中分布在东部旅游区和南部生态区。
(5)农业景观格局演变及脆弱性时空变化的驱动因素多样且不同类型的 农业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具有差异性。①农业景观演变的驱动因素可以归结为环境驱动、生存驱动、经济驱动、产业驱动、文化驱动、制度驱动六个方面,农业景观脆弱性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科技因素和景观格局自身特征等因素的影响。②在GIS?logistic回归模型中,三个时期各农业景观类型转化的解释变量大体一致。从整体上来看,农业景观面积变化主要受人文因素中的生存驱动、经济驱动、产业驱动和制度驱动四类驱动因素影响,环境驱动在农业景观的转化中的作用强度次于生存驱动、经济驱动、产业驱动、制度驱动。③通过 GIS?logistic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测度可知,生存驱动、经济驱动是推动生产型农业景观格局变化的共同驱动因素;生存驱动、经济驱动、制度驱动是推动生活型农业景观变化的重要因素;经济驱动是生态型农业景观变化作用方向一致的共性驱动因素;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测度,拓展型农业景观格局变化受到生存驱动、制度驱动、经济驱动、文化驱动等多类因素影响。④研究期内农业景观格局演变是导致石柱县农业景观面积持续减少和脆弱性增强的重要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科技因素和景观格局是影响农业景观脆弱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本书的创新点包括以下三点:①理论分析框架创新。基于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生产型、生态型、生活型、拓展型农业景观格局变化过程的探讨,尝试提出农业景观格局演变及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的理论框架。②研究视角创新。以生态脆弱性理论为基础,融入社会脆弱性评价理论与因素,综合景观格局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创新了农业景观脆弱性测度的维度。③研究方法改进。突破了传统对农业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的分析方法,在理论构建驱动力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两种定量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农业景观演变的关键驱动因素,较为系统地掌握了石柱县农业景观脆弱性时空变化的驱动机制,拓展了农业景观保护和脆弱性应对管理研究的思路,为石柱县农 业景观保护和脆弱性监测提供了可能。石柱县作为山地县域的典型代表,与其他山地县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具有相似性。因此本书得出的研究结论,可为我国山地农业景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