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2版)

書城自編碼: 403266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余建明,马新武
國際書號(ISBN): 9787117365857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9.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12.7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6.7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1.8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3.3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HK$ 45.8
未来特工局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HK$ 57.3

 

編輯推薦:
教材内容要紧跟影像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和吐故纳新地进行教材中新旧内容的更替;强调本教材编写内容的实用性,避免与临床脱节。本书为图文并茂的新形态教材。
內容簡介:
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第二轮规划教材,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教材分为六章,即绪论、普通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磁共振检查技术和核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授课学时初定120学时,各校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作相应的内容调整。本书介绍了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评价,以及对比剂的临床应用和图像质量控制;普通X线检查技术叙述了X线摄影的基础知识、影像检查原则、人体各个部位的X线摄影、乳腺和口腔X线摄影技术,以及常用的造影技术和普通X线的图像质量控制;CT检查技术叙述了CT检查前的准备、CT扫描技术和人体各个部位的CT检查技术,以及CT图像质量控制;DSA检查技术叙述了检查前准备、DSA检查方式、特殊DSA检查技术、人体各个部位的DSA检查技术和DSA图像质量控制;磁共振检查技术叙述了检查前准备、特殊MR成像技术、人体各个部位的MR检查技术和MR的图像质量控制;核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叙述了核医学显像方法、特殊检查技术和图像质量控制。
關於作者:
主任技师,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伦琴学者,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科建设终身成就奖,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第二届教材评审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目錄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数字X 线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 1
一、 数字X 线检查技术的发展 / 1
二、 数字X 线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 2
第二节 乳腺数字X 线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 3
一、 乳腺数字X 线检查技术的发展 / 3
二、 乳腺数字X 线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 3
第三节 CT 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 4
一、 CT 检查技术的发展 / 4
二、 CT 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 / 5
第四节 DSA 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7
一、 DSA 检查技术的发展 / 7
二、 DSA 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 / 8
第五节 MRI 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 9
一、 MRI 检查技术的发展史 / 9
二、 MRI 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 / 10
第六节 对比剂的临床应用评价 / 12
一、 X 线对比剂的临床应用 / 12
二、 MR 对比剂的临床应用 / 13
第七节 医学影像图像质量控制 / 14
一、 质量控制的内涵 / 14
二、 质量控制的方法 / 15
第二章 数字X 线检查技术 / 17
第一节 X 线检查技术基础知识 / 17
一、 X 线检查定位的基本依据 / 17
二、 体表解剖标志 / 18
三、 X 线检查的体位与方向 / 20
四、 X 线检查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 21
五、 X 线检查步骤 / 24
六、 图像信息显示与标记的基本原则 / 26
七、 X 线自动曝光控制技术 / 26
第二节 乳腺数字X 线检查技术 / 27
一、 乳腺摄影的基础知识 / 27
二、 乳腺数字X 线检查技术 / 30
三、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摄影/ 34
四、 乳腺对比增强检查技术/ 35
五、 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技术/ 36
六、 乳腺X 线立体定向引导穿刺活检与摄影技术 / 37
第三节 数字X 线造影检查技术 / 39
一、 子宫输卵管造影 / 39
二、 静脉尿路造影 / 40
三、 术后胆道造影检查技术/ 40
第四节 人体各部位的DR 检查技术 / 42
一、 头部X 线摄影 / 42
二、 脊柱与骨盆X 线摄影 / 45
三、 上肢X 线摄影 / 54
四、 下肢X 线摄影 / 63
五、 胸部X 线摄影 / 71
六、 腹部X 线摄影 / 74
第五节 DR 特殊检查技术 / 75
一、 组织均衡技术 / 75
二、 双能量减影技术 / 76
三、 数字体层融合检查技术/ 76
四、 三维立体DR 检查技术 / 77
五、 动态DR 的功能检查技术 / 79
六、 虚拟滤线栅技术 / 81
第六节 救援医学中的X 线检查技术 / 82
一、 创伤性急重症受检者DR 检查的基本原则 / 82
二、 创伤性急重症受检者的DR 检查策略 / 84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DR 检查技术 / 87
第七节 DR 图像质量控制 / 89
一、 影响DR 检查的因素 / 89
二、 DR 探测器的固有缺陷及其校正 / 91
第八节 口腔数字X 线检查技术 / 93
一、 局部X 线摄影检查技术 / 93
二、 口腔全景曲面体层检查技术 / 95
第三章 CT 检查技术基础 / 96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检查方法 / 96
一、 基本概念 / 96
二、 扫描方法 / 100
第二节 CT 检查前准备 / 103
一、 机器准备 / 103
二、 受检者准备 / 103
三、 对比剂及急救物品准备/ 104
四、 操作者准备 / 104
第四章 头颈部CT 检查技术 / 105
第一节 颅脑CT 检查技术 / 105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05
二、 检查技术 / 105
三、 图像处理 / 107
第二节 鞍区CT 检查技术 / 111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11
二、 检查技术 / 111
三、 图像处理 / 113
第三节 眼部CT 检查技术 / 114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14
二、 检查技术 / 114
三、 图像处理 / 116
第四节 耳部CT 检查技术 / 117
一、 适应证及相关准备 / 117
二、 检查技术 / 117
三、 图像处理 / 119
四、 图像质量控制 / 119
第五节 鼻骨与鼻窦CT 检查技术 / 120
一、 适应证及相关准备 / 120
二、 检查技术 / 120
三、 图像处理 / 122
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CT 检查技术 / 122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22
二、 检查技术 / 123
三、 图像处理 / 124
第七节 咽喉部CT 检查技术 / 124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24
二、 检查技术 / 124
三、 图像处理 / 125
第八节 颈部CT 检查技术 / 127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27
二、 检查技术 / 127
三、 图像处理 / 128
第五章 胸部CT 检查技术 / 129
第一节 胸廓入口CT 检查技术 / 129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29
二、 检查技术 / 129
三、 图像处理 / 131
第二节 胸部CT 检查技术 / 131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31
二、 检查技术 / 131
三、 图像处理 / 136
第三节 肺动脉CTA 检查技术 / 137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37
二、 检查技术 / 137
三、 图像处理 / 138
第四节 肺静脉和左心房CT 检查技术 / 139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39
二、 检查技术 / 139
三、 图像处理 / 142
第五节 先天性心脏病CT 检查技术 / 142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42
二、 检查技术 / 143
三、 图像处理 / 145
第六节 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CT 检查技术/ 148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48
二、 冠状动脉CTA 检查技术 / 149
三、 冠状动脉CTA 心电图编辑技术 / 153
四、 冠状静脉CTV 检查技术 / 155
五、 图像质量控制 / 156
第七节 多部位“一站式”CT 检查技术 / 158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58
二、 心脑血管“一站式”CTA 检查技术 / 159
三、 胸痛三联症“一站式”CTA 检查技术 / 160
四、 颈、胸、全腹部CTA 检查技术 / 161
第六章 腹部与盆腔CT 检查技术 / 163
第一节 腹部CT 检查技术 / 163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63
二、 检查技术 / 168
三、 图像处理 / 176
第二节 盆腔CT 检查技术 / 182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82
二、 检查技术 / 184
三、 图像处理 / 187
第七章 脊柱、四肢骨关节CT 检查技术 / 189
第一节 脊柱CT 检查技术 / 189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89
二、 检查技术 / 191
三、 图像处理 / 194
第二节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 检查技术/ 195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195
二、 检查技术 / 195
三、 图像处理 / 197
第三节 下肢动脉和静脉CT 血管造影检查/ 200
一、 适应证与相关准备 / 200
二、 检查技术 / 200
三、 图像处理 / 201
第八章  图像质量控制与融合CT 成像技术 / 203
第一节 CT 图像评价指标与图像质量 / 203
一、 CT 图像评价指标 / 203
二、 影响CT 图像质量的因素 / 205
第二节 CT 设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207
一、 CT 的硬件与图像质量 / 207
二、 CT 的软件与图像质量 / 209
第三节 融合CT 成像技术 / 212
一、 放射治疗中的CT 成像技术 / 212
二、 核医学中的CT 成像技术 / 213
三、 移动CT 和术中CT 成像技术 / 215
第九章 DSA 检查技术 / 217
第一节 检查前准备 / 217
一、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 217
二、 术前准备 / 218
第二节 DSA 检查方式 / 219
一、 DSA 成像方式 / 219
二、 DSA 减影方式 / 219
第三节 DSA 特殊应用技术 / 222
一、 透视路径图技术与造影转化路径图技术 / 222
二、 旋转DSA 技术与步进DSA 技术 / 222
三、 实时动态三维路径图与智能路径图技术 / 223
四、 DSA 低剂量技术与实时模糊蒙片DSA 技术 / 224
五、 自动最佳角度定位技术和智能低剂量技术 / 224
六、 虚拟支架置入术与4D-DSA 技术 / 224
七、 C 臂CT 技术与双期类CT 应用技术 / 224
八、 组织灌注成像技术与左室定量分析技术 / 225
九、 定量血管分析技术与冠状动脉图像采集分析技术 / 226
十、 图像融合技术与精准导航技术 / 227
十一、 实时三维穿刺引导技术与实时穿刺消融导航技术 / 227
第四节 放射介入治疗的相关技术/ 229
一、 穿刺插管技术 / 229
二、 灌注术 / 229
三、 栓塞术 / 229
四、 成形术与支架术 / 229
五、 针穿(抽吸)活检术 / 229
六、 灭能术 / 230
七、 引流术 / 230
八、 射频消融术 / 230
九、 微波消融术 / 230
第五节 头颈部DSA 检查技术 / 231
一、 血管解剖 / 231
二、 造影技术 / 233
三、 图像处理与重建 / 234
四、 图像质量控制 / 235
五、 相关病变介入治疗的DSA 技术 / 236
第六节 胸部DSA 检查技术 / 237
一、 血管解剖 / 237
二、 造影技术 / 238
三、 图像处理与重建 / 239
四、 图像质量控制 / 239
五、 相关病变介入治疗的DSA 技术 / 240
第七节 心脏与冠状动脉DSA 检查技术 / 241
一、 血管解剖 / 241
二、 造影技术 / 242
三、 图像处理与重建 / 246
四、 图像质量控制 / 247
五、 相关病变介入治疗的DSA 技术 / 247
第八节 腹部DSA 检查技术 / 250
一、 血管解剖 / 250
二、 造影技术 / 250
三、 图像处理与重建 / 252
四、 图像质量控制 / 252
五、 相关病变介入治疗的DSA 技术 / 253
第九节 盆腔DSA 检查技术 / 255
一、 血管解剖 / 255
二、 造影技术 / 256
三、 图像处理与重建 / 256
四、 图像质量控制 / 256
五、 相关病变介入治疗的DSA 技术 / 257
第十节 四肢DSA 检查技术 / 258
一、 血管解剖 / 258
二、 造影技术 / 260
三、 图像处理与重建 / 261
四、 图像质量控制 / 261
五、 相关病变介入治疗的DSA 技术 / 262
第十章 DSA 成像质量控制 / 264
第一节 DSA 设备硬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264
一、 机架与导管床 / 264
二、 X 线发生系统 / 265
三、 探测器 / 266
第二节 DSA 图像形成因素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266
一、 检查方法 / 266
二、 受检者 / 267
三、 对比剂应用 / 267
四、 注射参数 / 267
五、 造影导管 / 268
六、 图像形成过程 / 268
七、 伪影 / 269
第十一章  磁共振成像安全性及其检查前准备 / 270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的安全性与原则 / 270
一、 磁共振成像的安全性 / 270
二、 磁共振成像原则 / 271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前准备 / 272
一、 适应证与禁忌证 / 272
二、 磁共振成像前准备 / 273
第十二章  颅脑与颈部及五官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 / 275
第一节 颅脑常规MRI 检查技术 / 275
一、 颅脑MRI 检查技术/ 275
二、 颅脑MRA 检查技术 / 278
三、 鞍区MRI 检查技术/ 283
四、 脑桥小脑三角MRI 检查技术 / 286
五、 MR 脑弥散加权成像 / 288
六、 MR 脑灌注检查技术 / 291
七、 MR 脑活动功能检查技术 / 293
八、 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 / 294
九、 MR 脑波谱成像技术 / 295
十、 图像质量控制 / 297
第二节 五官及颈部MRI 检查技术 / 299
一、 眼部MRI 检查技术/ 299
二、 鼻及鼻窦、鼻咽部、颌面部MRI 检查技术 / 301
三、 咽喉部及颈部MRI 检查技术 / 304
四、 耳部及内耳道MRI 检查技术 / 306
五、 颈部MRA 检查技术 / 309
六、 图像质量控制 / 311
第十三章 胸部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 / 313
第一节 肺部及纵隔MRI 检查技术 / 313
一、 肺部及纵隔常规MRI 检查技术 / 313
二、 图像质量控制 / 316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MRI 检查技术 / 316
一、 心脏大血管MRI 检查 / 316
二、 心脏大血管MRA 检查 / 321
三、 冠状动脉MRA 检查 / 326
四、 MR 心功能分析、心肌灌注及心肌活性成像技术 / 328
五、 心血管系统MR 血流定量分析 / 331
六、 图像质量控制 / 333
第三节 乳腺MRI 检查技术 / 334
一、 乳腺常规MRI 检查技术 / 334
二、 乳腺波谱检查技术 / 336
三、 图像质量控制 / 337
第十四章  腹部与盆腔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 / 340
第一节 腹部MRI 检查技术 / 340
一、 肝、胆、脾MRI 检查技术 / 340
二、 胰腺、胃肠和腹膜后MRI 检查技术 / 341
三、 MR 胰胆管成像检查技术 / 344
四、 肾脏、肾上腺MRI 检查技术 / 346
五、 MR 尿路成像检查技术 / 349
六、 腹部MRA 检查技术 / 350
七、 图像质量控制 / 352
第二节 盆腔MRI 检查技术 / 352
一、 膀胱MRI 检查技术/ 352
二、 前列腺MRI 检查技术 / 354
三、 子宫附件MRI 检查技术 / 357
四、 直肠及盆底肌肉MRI 检查技术 / 358
五、 胎儿MRI 检查技术/ 360
六、 图像质量控制 / 361
第十五章  肌肉骨骼系统与脊柱脊髓及外周神经血管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 / 363
第一节 肌肉骨骼系统MRI 检查技术 / 363
一、 肩关节MRI 检查技术 / 363
二、 肘关节MRI 检查技术 / 365
三、 腕关节MRI 检查技术 / 367
四、 手MRI 检查技术 / 370
五、 髋关节及骨盆MRI 检查技术 / 373
六、 骶髂关节MRI 检查技术 / 375
七、 膝关节MRI 检查技术 / 377
八、 踝关节MRI 检查技术 / 379
九、 足MRI 检查技术 / 382
十、 上下肢长骨MRI 检查技术 / 383
第二节 脊柱与脊髓MRI 检查技术 / 386
一、 脊柱与脊髓常规MRI 检查技术 / 386
二、 MR 脊髓成像(MRM)检查技术 / 388
第三节 外周神经与外周血管检查技术 / 390
一、 臂丛神经MRI 检查技术 / 390
二、 腰骶丛神经MRI 检查技术 / 392
三、 全身血管MRA 检查技术 / 393
四、 下肢血管MRA 检查技术 / 394
第十六章  磁共振图像质量控制及融合磁共振成像技术 / 395
第一节 磁共振图像质量评价指标/ 395
一、 信号噪声比 / 395
二、 对比度噪声比 / 395
三、 空间分辨力 / 396
四、 图像均匀度 / 396
五、 MRI 伪影 / 396
第二节 磁共振硬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397
一、 磁共振屏蔽 / 397
二、 磁体系统 / 397
三、 梯度系统 / 397
四、 表面线圈 / 398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序列及软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398
一、 自旋回波序列 / 398
二、 反转恢复序列 / 398
三、 梯度回波序列 / 398
四、 降噪脉冲序列 / 399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399
一、 重复时间 / 399
二、 回波时间 / 399
三、 翻转角 / 399
四、 层厚 / 399
五、 层间距 / 400
六、 扫描野 / 400
七、 矩阵 / 400
八、 信号平均次数 / 400
九、 回波次数 / 400
十、 接收带宽 / 400
十一、 相位编码方向 / 401
第五节 磁共振图像伪影与处理 / 401
一、 金属伪影 / 401
二、 磁化率伪影 / 402
三、 化学位移伪影 / 402
四、 卷褶伪影 / 403
五、 截断伪影 / 403
六、 运动与流动伪影 / 404
七、 射频场相关伪影 / 405
八、 梯度场相关伪影 / 406
九、 鬼影 / 406
十、 部分容积伪影 / 407
十一、 并行采集伪影 / 407
第六节 融合磁共振成像技术 / 408
一、 放射治疗的磁共振成像技术 / 408
二、 核医学中的磁共振成像技术 / 409
三、 术中磁共振成像技术 / 410
第十七章 核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 412
第一节 核医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 412
一、 核医学检查技术的发展/ 412
二、 核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 / 412
三、 核医学检查技师的工作范畴 / 413
第二节 SPECT(SPECT / CT)影像检查技术 / 413
一、 脑血流灌注显像 / 413
二、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显像/ 413
三、 唾液腺显像 / 415
四、 心肌灌注显像 / 415
五、 心肌淀粉样变显像 / 416
六、 心脏交感神经显像 / 417
七、 肺灌注及肺通气显像 / 417
八、 消化道出血显像 / 419
九、 肝血流血池显像 / 419
十、 异位胃黏膜显像 / 420
十一、 肾血流功能显像 / 420
十二、 肾上腺髓质显像 / 421
十三、 全身显像 / 422
第三节 PET / CT 影像检查技术 / 423
一、 临床意义与相关准备 / 423
二、 人体相关部位的检查技术 / 424
三、 图像质量控制 / 425
第四节 PET / MRI 影像检查技术 / 426
一、 序列特性与相关准备 / 426
二、 人体相关部位的检查技术 / 427
第五节 骨密度检查技术 / 429
一、 临床意义 / 429
二、 检查技术 / 429
三、 图像质量控制 / 430
推荐阅读 / 431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 432
数字资源
数字彩图
內容試閱
本教材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文件的精神为指导,遵循教材体现国家事权的政治站位,心怀对专业未来人才培养高度负责任的精神,注重思政课程的内容,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专业技术人才,推进新医科建设。
本教材的编写要遵循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的培养标准,强化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坚持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的编写原则;本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编写思路;遵循医学影像技术学二级学科下各个亚学科的应用技术更新周期不断变短的现状;紧跟其各个亚学科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面对眼下医学影像技术学科的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的态势,教材内容要紧跟影像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和吐故纳新地进行教材中新旧内容的更替;强调本教材编写内容的实用性,避免与临床脱节。教材编写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增加教学效果。
本教材共十七章,分为绪论部分1 章,数字X 线检查技术部分1 章,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技术部分6 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技术部分2 章,磁共振(MR)检查技术部分6 章,核医学检查技术部分1 章。与上一版教材相比:绪论部分删除了普通X 线和计算机X 线摄影(CR)的发展史及应用评价;数字X 线检查技术部分删除了高千伏摄影、CR 检查技术及图像质量控制、婴幼儿X 线摄影检查技术和人体不用或少用的摄影部位,并将人体不常用的摄影部位和临床专科特殊摄影体位编写后放入教材的数字内容中,便于学生查询自学,增加了乳腺对比增强检查技术、数字X 线摄影(DR)特殊检查技术、救援医学中的X 线检查技术等;CT 部分删除了过时的检查技术,增加了创伤性急重症CT 检查技术、胸廓入口CT 检查技术、肺动脉CT 血管成像(CTA)检查技术、多部位“一站式”CT 检查技术、冠状静脉CT 检查技术、下肢动脉和静脉CT 血管造影检查技术、融合CT 成像技术;DSA 部分删除了过时的理论和检查技术,增加了DSA 特殊应用技术、放射介入治疗的相关技术,增加了人体各个部位的相关病变介入治疗的DSA 技术;MR 部分删除了过时的检查技术,增加了纵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胎儿MRI 检查技术、融合磁共振成像技术等;核医学部分删除了过时的检查技术,增加了临床应用技术。本教材按照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强化全链条的影像医学图像质量控制,从影像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的要求,检查时成像序列和参数的优选,到受检者检查前准备和检查时的配合等入手,全方位地撰写各种影像检查设备和人体各个部位成像质量的控制。这是本教材修订的另一个创新点。
由于编写时间紧、任务重以及编者水平所限,本教材的不足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
余建明
2023 年5 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