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503.7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12.7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8.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5.7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2.8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編輯推薦: |
1. 情真意切。该书收录的均为耳熟能详的经典影视剧,通过实地采访深入了解英雄原型终成此书,令人深深体会到百年党史中一个个丰碑人物的动人情怀。
2. 可读性强。通过影视剧导入,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英雄们波澜壮阔的过往经历,还结合了剧的幕后故事、延伸阅读等拓展内容,为读者徐徐展开跨越式的时空画卷。更配有对应的视频二维码,丰富阅读。
3. 装帧精美。精装平脊,全彩图文,内文使用了厚实精美的艺术纸,封面纸选取了符合历史厚重感的纹理纸张,开本适中,方便阅读。
|
內容簡介: |
该书收入15部与江苏有关的经典影视剧,剧中人物原型或为江苏籍革命烈士和英模人物,或者故事发生在江苏,时间跨度涵盖百年党史,他们之中既有革命前辈、高级将领,有八路军、新四军、志愿军和解放军英烈、有隐蔽战线的英杰,还有各条战线的英模,他们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了突出贡献,铸就了一座座高耸的红色丰碑,成为全国人民崇敬、学习和颂扬的楷模。
该书让影视剧创作人员、革命英烈亲属、史志文博工作者和家乡人民广泛参与,充分凸显出其内容丰厚、形式活泼、表述简明、感染力强的特色。
|
目錄:
|
柳堡的故事/ 001
“十八岁的哥哥”战斗中牺牲,坚强的“二妹子”是她们
青春红似火/ 013
不怕苦,不怕死,23 岁的他义无反顾扑向炸药包
沙家浜/ 023
燃!“迷宫”里的医院,传奇伤病员
英雄儿女/ 035
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他是《英雄儿女》王成原型之一
炮兵司令朱瑞/ 045
开国大典时天安门悬挂的主席像,来自与他的合影
金陵之夜/ 055
潜伏在敌特心脏的钱壮飞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 067
八十二壮士喋血刘老庄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079
江苏省委首任书记陈延年: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铁道游击队/ 089
微山湖畔“铁”骨铮铮,江苏大地再建功勋
永不消逝的电波/ 101
王诤将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
佩剑将军/ 109
张克侠:“佩剑将军”潜伏敌营 19 年
风筝/ 119
“隐形守护者”沈安娜:她是“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殷雪梅/ 131
她“走”的那天,学生们用粉笔写了一黑板的“活”
鹤乡情/ 141
她建立了南方首个鹤类驯养场,23 岁为环保事业殉职
国家命运/ 151
中国“核司令”程开甲
后记/ 160
|
內容試閱:
|
影视经典
1950年,军旅作家胡石言的小说《柳堡的故事》发表,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连副班长李进与柳堡少女二妹子渐渐产生了纯洁的感情,为了革命事业,他们暂时搁置儿女情长,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几年后李进和二妹子重逢,有情人终成眷属。
柳堡位于扬州北部,是江苏里下河地区的明珠。1957年根据小说改编成的同名电影上映,电影里那首优美动听的插曲《九九艳阳天》自此传遍全国。
这部在当时相当罕见的描写军人爱情的影片,被称为“新中国电影的一抹温柔”。
丰碑往事
1957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执导,廖有梁、陶玉玲等主演的电影《柳堡的故事》公映,旋即风靡大江南北。剧中“二妹子”和“副班长”之间既克制又美好的质朴情感,打动了无数人。“红色丰碑”寻访影视剧英雄原型全媒体行动组前往北京、南京、扬州柳堡等地多方采访,揭秘影片背后的故事。
回忆:柳堡的爱情故事,其实仅有开头副班长原型 1945 年就牺牲了
十八岁的哥哥呀想把军来参……这一去呀枪如林弹如雨呀。——《九九艳阳天》
《柳堡的故事》到底有没有现实原型?对于这个问题,小说作者应该最有发言权。遗憾的是,原著作者同时也是电影编剧之一的胡石言,已于2002年离世。在南京专访胡石言的夫人、九旬高龄的余金芬时,她介绍,胡石言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柳堡的故事》是两个刚刚成年的小伙子聊天“聊”出来的——
1944年,新四军第一师三旅七团进入扬州宝应驻训。当时担任团油印刊物《战斗报》主编、只有19岁的胡石言,向18岁的通讯员、副班长徐金成约稿。徐金成向胡石言讲述了自己的心事:他和房东家的二妹子“好上了”。
二妹子给徐金成洗衣服,徐金成教二妹子认字。一天,徐金成发现自己口袋里藏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你好”;不久,他又发现了第二张纸条“你真好”。可就在两人感情升温之际,部队即将出发奔赴前线。
胡石言问他,两人对未来有无约定,徐金成说:“我是要出发打仗的,保不定哪一仗吃一颗‘花生米’牺牲了呢,害她白等!”
这次交谈,记录了世间一份真挚的感情。只是,这段情感刚刚开始就戛然而止了。1945年9月,徐金成在宜兴丁蜀山战斗中不幸牺牲。胡石言曾托人到宝应寻找那位“长辫子二姑娘”,但因掌握情况太少,一直未能如愿。
1949年,病中的胡石言得知宝应解放的消息,不禁感慨:二妹子一定分得了土地,兴许都结了婚,抱上娃娃了。徐金成如果健在,也会感到欣慰。
1950年,胡石言将这个深深打动他的故事,写成小说《柳堡的故事》,发表于《南京文艺》,后转载于《新华月报》,署名石言。在他笔下,小说中的主人公还是有了一个团圆的结局。
寻找:“二妹子”的原型有几种说法现实中是否圆满幸福不得而知
只要你不把我英莲忘呀,只要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九九艳阳天》
二妹子连:夏美英最像“二妹子”
胡石言所在部队驻军宝应时,柳堡还被叫作“刘坝头”,沿河尽是大柳树。于是在创作小说时,胡石言将地名改成了“柳堡”,“堡”字取战斗堡垒之意。1957年,随着电影《柳堡的故事》红遍全国,柳堡也声名大振,当地人便索性将地名改作柳堡。变的是名字,不变的是柳堡人一直以来的拥军爱国热情。20世纪50年代末,柳堡女子民兵班正式创建,后扩编建连,现为“柳堡二妹子”民兵连。
在革命战争年代,当地很多人身上都有着“二妹子”的影子。“柳堡二妹子”民兵连连长施海燕告诉行动组,最像“二妹子”原型的是夏美英,不仅人名像,经历更像。
夏美英,出生在柳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兄妹七人,排行老二,大家平时就喊她“二妹子”。抗战时期,她的父亲、哥哥、嫂嫂、大姐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新四军来到柳堡后,她负责组织妇女识字,和庄上的姐妹们一起站岗、放哨、纳军鞋、护理伤病员。后来她也入了党并参加新四军。在夏美英的带动下,村里好几个姑娘和她一道走上了抗日前线。
“可惜夏美英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她也再没有回到柳堡,所以,我们无从得知,这一生她有没有再遇上她的‘副班长’,并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施连长说。
柳堡连:“二妹子”原型也许是她
关于“二妹子”原型,在采访中,行动组还听到了另一种说法。“柳堡二妹子”民兵连战士告诉行动组,前不久她们曾赴北部战区驻山东潍坊某部柳堡连寻根。
柳堡连,是一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英雄连队。1944年车桥战役后,该连奉命进驻宝应刘坝头,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大练兵。部队官兵纪律严明、作风严谨,与当地百姓建立了鱼水之情。小说里的副班长原型徐金成正是来自这支部队。《柳堡的故事》拍成电影后,该连被正式命名为“柳堡连”。
那么,在胡石言塑造“副班长”和“二妹子”时,是否受到了该连战士事迹的启发?据介绍,柳堡连也有自己认定的“二妹子”——女战士甘文英。
甘文英,1927年出生,江苏高邮人,1945年8月入伍。资料显示,她的经历与“二妹子”也比较吻合,曾被当时的华东军区授予“一级人民英雄”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后,甘文英在部队幼儿园任指导员、园长,多次被评为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先进教育工作者。至于家庭生活方面的情况,没有找到相关记载。
传承:一代又一代“二妹子”赤诚拥军报国军功章里有她们的一半
哪怕你一去呀千万里呀,哪怕你十年八载呀不回还。——《九九艳阳天
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二妹子”勇立时代潮头,赤诚拥军报国,演绎着柳堡故事新篇章。
“柳堡二妹子”民兵连的女战士中,至今还流传着第三任班长郑秀华的故事。
郑秀华刚20岁出头时,上门提亲的人便接踵而来,但她心仪解放军战士郑继贵。郑继贵兄弟五人,父亲去世早,母亲常年生病。郑继贵去了部队后,郑秀华成了他家的顶梁柱!
1985年,郑继贵所在部队奉命赴边疆执行作战任务,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郑继贵被敌人的炮弹炸成重伤。郑秀华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立即赶往部队。“有人说他膀子掉了一个,有人说腿断掉一条”,可她说,“我不管,只要有一个人就行了。”
郑继贵听闻后非常感动:“你看,军功章的一半是你的,有你的一半,才有我的一半!”
据不完全统计,“柳堡二妹子”民兵连先后有60多位姑娘像当年的“二妹子”那样,用水乡姑娘特有的柔情与兵哥哥共同培植出了爱情之花。
“人们往往只知道革命者牺牲生命,却不知道许多革命者还曾牺牲过爱情,而后者有时比前者还更困难!”
这是胡石言创作《柳堡的故事》的初衷,也是我们挖掘这部经典影片幕后故事的用意所在——今天人们能享受安宁幸福的生活,今天年轻人能够张扬青春、畅享爱情,离不开峥嵘岁月里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无悔付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