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流变

書城自編碼: 403359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吕兴
國際書號(ISBN): 9787577209159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9.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3.9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4.4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9.8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85.2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9.0
瘦肝
《 瘦肝 》

售價:HK$ 102.4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7.3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售價:HK$ 158.7

 

編輯推薦:
1.思路创新。本书从科幻杂志入手,观照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转型与流变过程,对科幻文学流变与转型历史的书写既立足于科幻文本,又兼具超越文本的因素。2.视角创新。本书不仅关注文学文本的阐释,还采纳媒介变迁等观察视角,既为梳理、阐释当代科幻文学的流变与特征提出了新的思路,又为理解中国科幻作品提供了更多角度。3.做到了史学研究与个体研究相结合,在对各个阶段的科幻创作特征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之上,对代表性作家进行了专门研究,尽量收到趣味性与学理性并存的效果。
內容簡介:
本书以《科幻世界》杂志与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阐明《科幻世界》杂志与科幻文学二者之间的关系,观察文化、媒介、科技等外界因素对科幻文学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以《科幻世界》杂志为载体,研究当代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力图较为完整地展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历史。本书将《科幻世界》诞生以来的中国科幻文学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总结每一阶段的科幻文学特点和专题介绍本阶段的代表性人物。本书既可以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程的读本,又可以作为科幻文学的入门作品。
關於作者:
吕兴,博士,任教于武汉轻工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科幻文学。发表的作品主要有:《论阿来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影响》《“多余”的插叙与隐匿的声音——论马原的<纠缠>与<黄棠一家>》《不变的虚构与激变的事实——马原访谈录》《从“重述情节”到“深挖彩蛋”》等。
目錄
目录第一章 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的到来与终结 (1979—1990) /1第一节 《科学文艺》杂志与中国科幻文学的兴衰 /1第二节 中国科幻小说与现实主义 /34第三节 魏雅华:诡谲未来世界的温情缔造者 /56第二章 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重启(1991—1993) /68第一节 《科学文艺》的更名与中国科幻的“重生” /68第二节 从儿童文学阵营出逃的“异类” /77第三节 韩松:勇于创新的“先锋者” /91第三章 中国科幻文学的“青春期”(1994—1998) /104第一节 《科幻世界》的“精英化” /105第二节 “科学控”写就的“青春”科幻 /118第三节 王晋康:时代的“异类” /139第四章 百花齐放的中国科幻文学(1999—2009) /150第一节 蓬勃发展的《科幻世界》与中国科幻 /151第二节 坚守与融合 /161第三节 刘慈欣:融通者与坚守者 /174第五章 中国科幻文学的转型期(2010—2019) /186第一节 《科幻世界》:探索者与领路人 /187第二节 “后三体时代”的科幻创作 /194第三节 张冉:传承与创新 /206结语 /217参考文献 /221附录 历届中国科幻银河奖部分获奖作品 /226
內容試閱
代序自五四以来,随着新文学的发展,我国科幻文学也因其特殊的思想取向和美学风格而备受世人关注。虽然在一段时期内,这一文学潮流遭遇过压制与冷落,但新文化运动为读者培育的“赛先生”情结,以及类型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力,让科幻文学总能在曲折动荡的历史进程中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时至今日,科幻文学已然成为文学“出圈”的典型代表:它不仅借助影视改编和融媒介传播方式深度介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以其独具的文学观念,暗暗动摇着百年来启蒙文学的“人学”传统。前者不难理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文化的崛起自会助推科幻文学的发展。而后者则指科幻文学凭借科学想象和未来时态的叙事立场,不断祛魅以彰显人之主体性力量为标志的启蒙神话。简言之,新文学传统对“老大中国”的历史批判,正逐步让位于科幻文学对“新中国未来记”的恢宏书写。与之相应,近年来,学界对科幻文学的热情也水涨船高,各种观点新颖、材料齐备和论证周密的成果层出不穷,以至于科幻文学研究如今渐成显学。然而风光之下必有隐忧。总的来看,当前不少研究成果仍以对作家作品的主观阐释为主,其中存在的强制阐释与过度阐释问题依然显眼。而讲求实证、以朴学精神为指导的当代文学研究历史潮流,迄今尚未完全深入科幻小说的研究领域。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学界有关科幻小说的“应然性”,即科幻小说应如何发展的理论构想很多,而对它的“实然性”,即科幻小说的历史脉络爬梳不足,导致这门显学在学科化、历史化和经典化等文学史研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吕兴博士的专著《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流变:以〈科幻世界〉为中心》,正是以实证性的研究方式切入科幻文学发展史,在致力于材料爬梳、史料勘正和史实甄别的同时,又以讲究分寸的限制阐释,深入剖析了科幻文学的诸多“实然性”问题。窃以为,这是为将来撰写科学完备的科幻文学史所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般而言,治文学史者*常犯的错误就是观念先行。一些文学史家收集、整理和裁剪史料,目的不是客观还原文学事实,而是欲以史料佐证先验的文学史观,故而在文学史书写里就常见观念先行、以理论宰制事实的宏大叙述。相比之下,以“历史的微声”激荡文学场域,从具体而微的视角进入历史现场,则更有可能规避先验的文学史观,继而真正做到以史代论、论从史出。虽然这一学术路径至为艰难,但吕兴博士治学的这种自觉意识,却让其刻苦尝试初见成效。概括来说,我以为这部著作的学术贡献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是由于角度选择得当和史料研究扎实,同时研究方法属于典型的以史代论,故而能够清楚阐明科幻文学的流变过程。事实上,以刊物作为视角的研究成果并不鲜见,而且大多数研究者都有以刊物为方法的问题意识,即将刊物研究作为一个相关问题的切入点。对这部著作而言,《科幻世界》就是进入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史的具体路径,它是研究的视角、手段和方法,目的则直指科幻文学历史脉络的梳理。不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本位意识其实远不止于将刊物作为方法,在很多时候,刊物即研究本体。换言之,以实证性研究勾勒《科幻世界》的发展变化,甚至成为部分篇章的主流叙事。那么,这种将手段本体化的研究方式,会不会导致论证过程的本末倒置,继而影响“流变论”这一主要对象呢?这就涉及与撰写科幻文学史有关的史家意识问题。如果从当下文学史研究的状况来看,研究者其实早就不满于用作家作品孤立串联文学史事实的简单做法,他们的文学史观,毋宁说已经具备了“大文学”或“杂文学”的宏大视野。这也意味着刊物本身,包括所有影响作家作品的外部因素,都是文学史的一部分。而《科幻世界》作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大本营,其编辑理念、出版实践和人事变动等都是科幻文学生产机制的组成部分,因此对这一刊物进行本体研究,就等同于从《新青年》观察新文化运动,借《读书》探讨思想解放运动,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可靠的学术依据。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大文学”或“杂文学”的宏大视野,吕兴博士的刊物研究才真正做到了客观准确。其二,这部著作的学术贡献还在于对科幻文学“文学性”价值的发掘与彰显。众所周知,科幻文学的“科文之争”由来已久,它不仅是一个创作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研究者需要面对的视角问题。从已有的学术成果来看,有不少研究者都偏向于科幻文学的“科学”部分,即以科学原理考辨作品的科学想象问题。虽说这种“硬核”的研究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确认一部科幻文学作品的“科学”属性,但它更属于一种“元理论”研究。对这些研究者而言,他们之所以要把握“科学”属性,皆因科学是科幻文学*基本的创作来源,因此这类研究成果其实更侧重于考虑一部科幻文学作品是否足够“科学”,并以此为准绳进行价值判断。然而在文学史研究中,研究者面对的却是文学史的既定事实。在一些特殊阶段,有很多科幻作家并不具备自觉的“科学”意识,他们甚至会用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无视基本的科学原理。面对这种状况,属性界定和价值评判其实并不是研究工作的首要目标。准确来说,梳理当代中国的科幻文学“曾经怎样”远比“应当怎样”更加重要。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历史主义的研究态度,吕兴博士才能深入把握当代科幻文学史上的“科文之争”。其中*有价值的部分,自然是吕兴博士以其细腻的艺术感觉对科幻文学作品“文学性”的分析,比如对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等人的研究皆是如此。尤其是在分析韩松的科幻创作时,更能深刻开掘其“先锋”属性,因此她对科幻文学与主流文学的关联性研究也极富新意。以上种种,都是我对吕兴博士这部力作的一些粗浅认识,难免有浮光掠影、言不及义之处。但我相信热爱科幻文学的读者,必定能在这部著作中收获无比丰富而且极具创见的新知。是为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