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病毒与干扰素

書城自編碼: 300364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自然科學生物科學
作者: [加] Karen Mossman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628497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18/498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61.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将军
《 将军 》

售價:HK$ 57.6
墓志的生成及其在唐代的衍变研究
《 墓志的生成及其在唐代的衍变研究 》

售價:HK$ 117.6
理解中国经济:在大变局中读懂新机遇
《 理解中国经济:在大变局中读懂新机遇 》

售價:HK$ 54.0
饥饿与国家:苏丹的饥荒、奴隶制和权力(1883~1956)
《 饥饿与国家:苏丹的饥荒、奴隶制和权力(1883~1956) 》

售價:HK$ 82.8
管好你的钱:人人都要懂的财富传承(一本书带你了解财富传承的7种方式)
《 管好你的钱:人人都要懂的财富传承(一本书带你了解财富传承的7种方式) 》

售價:HK$ 81.6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

售價:HK$ 94.8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售價:HK$ 168.0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售價:HK$ 69.6

 

內容簡介:
《病毒与干扰》介绍了病毒的发病机理、预防对策与方法;干扰素产生作用的机理,干扰素开发的研究进展;干扰素与病毒作用的方式及目前研究进展
關於作者:
陈豪泰,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动物疫苗、动物疫病防治等领域,参编专著多部。
目錄
第一章胞外dsRNA的抗病毒效应

摘要

前言

双链RNA分子

双链RNA的结构

实验方法确定双链RNA

双链RNA形成

病毒dsRNA

宿主dsRNA

外源性dsRNA作为毒素的历史

胞外dsRNA信号

双链RNA传感器

细胞表面的感应

胞内信号感应与输送

dsRNA在非哺乳动物系统中的效应

双链RNA诱导Ⅰ型干扰素反应

抗病毒RNA干扰反应

双链RNA与适应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细胞的dsRNA效应

双链RNA与自身免疫

治疗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病毒诱导产生的Ⅰ型干扰素

摘要

病毒诱导的干扰素产生

干扰素产生的细胞型特异性机制:识别核内体内的病毒RNA

干扰素产生的通用机制:病毒RNA的细胞质感应

RLRs的特异性

RLRs识别病毒RNA

RLRs的RNA识别结构域的结构

RIG-I样受体启动抗病毒信号的模型

病毒诱导的信号级联反应与干扰素基因的激活

参考文献

第三章抗病毒免疫中的Ⅲ型干扰素

摘要

前言

发现

干扰素-信号转导与基因表达的活化

在病毒感染期间Ⅰ型干扰素和Ⅲ型干扰素的表达

Ⅲ型干扰素在天然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功能

Ⅲ型干扰素在适应性免疫中发挥的功能

IFN-与人类疾病

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四章干扰素的抗病毒功能

摘要

干扰素刺激基因影响病毒核酸的合成和稳定性

寡腺苷酸合成酶(OSA)核糖核酸酶L

dsRNA腺苷脱氨酶或作用于dsRNA腺苷脱氨酶

Mx家族GTP酶

APOBEC胞苷脱氨酶家族

锌指抗病毒蛋白(ZAP)

干扰素刺激基因影响mRNA翻译

蛋白激酶R

ISG56家族

破坏病毒粒子组装和释放的干扰素刺激基因

TetherinBST-2蛋白

蝰蛇毒素

三结构域蛋白家族

干扰素诱导的TRIM家族成员可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

干扰素诱导的TRIM蛋白可调节宿主的先天免疫应答

未定义活性机制的干扰素刺激基因

干扰素刺激基因15

ISG20

IFITM蛋白家族

ISG12

未来的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第五章宿主干扰素:单纯疱疹病毒潜伏期调节过程中的沉默因子

摘要

前言

概述

HSV潜伏性感染的生物学

HSV感染人类与实验动物

HSV如何经常自发地在神经元中建立潜伏性感染?

T细胞和HSV潜伏性感染:密不可分的伴侣

HSV感染的宿主反应

HSV感染的天然免疫反应

适应性免疫对HSV感染的应答反应

对HSV的二次免疫反应:免疫记忆或慢性反应

宿主干扰素:HSV复制的关键抑制因子

宿主干扰素

干扰素-的细胞来源

干扰素:由CD8 T细胞产生的一种可抑制HSV的关键因子

CD8T细胞如何在神经元直接抑制HSV的再次激活?

IFN-受体和IFN-受体的共激活能够抑制HSV在培养细胞中的复制

缺乏IFN-受体和IFN-受体的小鼠不能控制HSV感染

小鼠和人

CD8 T细胞持续存在于人类HSV潜伏感染的神经节

干扰素信号缺陷导致人类严重的HSV感染

CD8 T细胞在疱疹灶的浸润和HSV的脱落停止相一致

HSV的潜伏调控RL结构域

开关齿轮:从停止到加速

病毒是如何潜伏的?

HSV基因组的RL区

lCP0可作为HSV复制的激活剂抗阻剂

lCP345:促进HSV在神经元复制的调节因子

RL区域调控HSV对干扰素的敏感性

假设:宿主干扰素抵抗病毒干扰素拮抗剂

HSV合成的ICP0和ICP345可抵抗体外干扰素诱导的抑制

ICP0和ICP345是如何抵抗干扰素抑制HSV的?

HSV必须合成ICP0和ICP345来抵抗rag2--小鼠的先天免疫抑制

rag2--小鼠抑制HSV ICP0-或ICP345空病毒依赖于IFN-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六章痘病毒与干扰素

摘要

前言

干扰素信号通路和可抑制干扰素信号通路的痘病毒蛋白

PRR(模式识别受体)信号

TLR信号

My88依赖性信号通路

TRIF依赖性信号通路

痘病毒逃避TLR信号通路

RLR信号通路及痘病毒抑制RLR信号通路

NLR信号通路

痘病毒如何逃避NLR信号通路

细胞质DNA传感器及痘病毒对其所发挥的抑制作用

IFN受体信号

痘病毒逃避IFN信号通路

痘病毒蛋白质截获细胞因子

病毒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病毒的IL-1 受体

病毒的 IL-18-结合蛋白

痘病毒蛋白捕获趋化因子

病毒趋化因子结合蛋白

病毒趋化因子受体同源物

病毒趋化因子的同源物

痘病毒蛋白抑制凋亡

病毒caspase 抑制剂

PKR诱导的抑制细胞凋亡

防止氧化应激作为抗凋亡的策略

其他病毒抗凋亡蛋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七章出血热病毒逃避干扰素介导的免疫应答机制

摘要

前言

埃博拉出血热

宿主细胞IFN-、IFN-反应

丝状病毒

丝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埃博拉病毒逃避干扰素免疫应答

EBOV VP35抑制IFN的产生

埃博拉病毒抑制RIG-I途径

VP35与IKK和TBK1激酶结构域互作阻断IRF-3 IRF-7激活

VP35的其他功能

VP35蛋白的生化和结构研究

连接VP35干扰素对毒力的拮抗作用

线状病毒逃避IFN信号传导

布尼亚病毒引起的VHF

布尼亚病毒复制周期

基因组复制策略逃避RIG-I信号通路

汉坦病毒和干扰素

汉坦病毒发病机制与先天免疫逃避之间的联系

CCHFV逃避先天免疫

裂谷热病毒(RVFV)逃避干扰素应答

与沙粒病毒相关的VHF

沙粒病毒和干扰素

由沙粒病毒RNA复制策略逃避RIG-I

通过沙粒病毒NP和Z蛋白抑制RIG-I信号

黄病毒引起的出血热

登革病毒

登革病毒抑制IFN-反应树突状细胞

登革病毒抑制IFN信号

黄热病毒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流感病毒和干扰素

摘要

流感病毒与宿主的联系

流感病毒的复制

流感病毒染色体组织和蛋白表达

宿主细胞识别流感病毒RNA

干扰素诱导与信号转导

Ⅰ型、Ⅱ型和Ⅲ型干扰素对抗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流感病毒感染时先天性免疫产生的淋巴细胞的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

树突状细胞

流感病毒NS1蛋白的结构与生化特性

NS1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

转录前的抗流感干扰素拮抗剂NS1的作用

细胞mRNA成熟和输出的抑制

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效应:流感病毒敏感性和拮抗作用

Mx蛋白

双链RNA诱导2,5-寡腺苷酸合成酶和蛋白激酶R

泛素修饰干扰素刺激基因15

新型弱毒活疫苗参与中断干扰素拮抗NS1

新型抗病毒药物针对甲型流感病毒I型干扰素拮抗NS1

NS1的RNA结合域

NS1效应结构域

结语

声明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九章丙型肝炎病毒对干扰素抗病毒防御机制的调控作用

摘要

前言

细胞内的固有免疫防御

ISG产物的抗病毒功能

干扰素疗法

干扰素的先天免疫防御和适应性免疫防御的关系

IFN-激活抗病毒反应

丙型肝炎病毒触发肝脏的先天免疫防御

触发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先天免疫应答

丙型肝炎病毒调控固有免疫应答和干扰素防御系统

丙型肝炎病毒对干扰素信号的调节

ISG的表达或功能的调节

病毒遗传学影响宿主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反应

外源性诱导肝脏抗病毒防御

病毒逃避丙型肝炎病毒宿主界面模型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十章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摘要

干扰素作为抗病毒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Peg-IFN结合利巴韦林治疗敏感性的预测因子

联合干扰素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评价

对联合干扰素的免疫调节药物的评价

Peg-IFN-2ab的替代物

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干扰素治疗HCV、HBV和HIV的混合感染

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

干扰素治疗呼吸道感染:鼻病毒、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
(SARS-CoV)

干扰素治疗流感病毒感染

干扰素治疗SARS-CoV

总结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第五章
宿主干扰素:单纯疱疹病毒潜伏期
调节过程中的沉默因子
WilliamPHalford,BryanMGebhardt
摘要
单纯疱疹病毒HSV)建立持续性感染是由于非溶细胞免疫反应的结果,潜伏感染抑制了HSV的复制,但是HSV的遗传物质仍存在于未被破坏的神经元中。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人和小鼠体内的干扰素系统对HSV潜伏复制平衡过程的转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利于病毒的潜伏感染。假设HSV合成ICP0和ICP345这两种干扰素拮抗剂,则HSV能抵抗干扰素诱导的抑制。如果不能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其中一种,则HSV对干扰素敏感,而是偏向于建立潜伏感染。有趣的是,在HSV潜伏调控的RL区域内编码ICP0和ICP345。我们认为ICP0和ICP345的合成差异可能赋予HSV在体内潜伏和复制之间选择的能力。HSV通过下调ICP0或ICP345建立潜伏性感染,因此使其自身对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状态敏感。相反,ICP0和ICP345的合成可确保HSV抵抗干扰素诱导的抑制,并完成其他复制循环。
前言
小核糖核酸病毒等大多数病毒家族具有相似的遗传物质,因此能够作为一个单独的组来进行探讨,但疱疹病毒不同,130多种已知的疱疹病毒使用约40多种保守的酶和结构蛋白合成其子代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粒子彼此之间没有区别(Davison,2002;McGeochetal.,2006。所有在动物体内建立长期感染的疱疹病毒似乎都在潜伏感染和有效感染之间摇摆,超出这个状态,相似性很快就消逝了。例如,单纯疱疹病毒利用大约75种基因补充物在神经元细胞中建立长期感染,而巨细胞病毒依赖大约200种基因在单核细胞内建立长期感染(Murphyetal.,2003。本章重点讨论单纯疱疹病毒,如从单个疱疹病毒生物学的某些方面进行深入讨论。特别是,单纯疱疹病毒1HSV-1)是最早研究的人疱疹病毒之一,由于它具有很高的病毒复制滴度能够对其进行遗传操作,可在动物模型上研究人类感染的多层方面。因此,HSV-1为探索病毒学与免疫学交叉学科上的空白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系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宿主干扰素在抵抗HSV感染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比以前认识的更为重要。目前,本章的核心内容是HSV如何利用宿主的干扰素系统作为其负反馈调节机制,通过该机制来控制病毒在复制循环周期内产生子代病毒的时间。干扰素诱导的抑制HSV复制的强度存在几个数量级的变化(Halfordetal.,2005a。当宿主干扰素信号超过关键的阈值时,有可能HSV的干扰素拮抗剂ICP0和ICP345不能累积,这样通过干扰素反应来抑制HSV。干扰素依赖的关闭机制赋予HSV停滞所有病毒蛋白合成的能力,正如CD8 T细胞能破坏HSV抗原 细胞。与T细胞导致的细胞溶解不同,干扰素诱导的抑制反应是可逆的。一旦局部免疫反应减退,HSV感染的神经元亚克隆可再次进入HSV复制循环直至数周到数月以后。
本章不讨论HSV特异性的原理,干扰素依赖的抑制有相反观点,许多疱疹病毒编码干扰素拮抗物,这些产物调节潜伏与再激活感染的平衡状态。同样的,大多数病毒持续性感染都存在上述这些平衡或者均衡,并通过宿主免疫反应与病毒的共同作用来完成,通过平衡作用避免了宿主免疫反应对病毒的清除。
事实上,一般来说学生所熟悉的眼睛所看到的静态过程,是通过两个对等的力量来控制的。因此,如果这些过程同病毒与宿主的平衡过程一致,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容易的掌握有关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生物学方面的知识。除了方法简单以外,它还准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该证据认为宿主免疫系统对限制多数病毒的传染具有重要的功能,但是并不能限制所有病毒的感染,如病毒的持续性感染。下文我们将阐述在这样的条件下活体内HSV感染的生物学。
概述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是相似的病毒,其具有几乎相似的大约75个共表达的基因。HSV-1和HSV-2产生相似的临床症候。在这些方面,当总结特定的研究时,HSV-1和HSV-2可能被用于指明特异性病毒。但是,由于HSV-1和HSV-2感染的生物学在机理上相似,后面所用的术语HSV所涉及的原理尽可能与HSV-1和HSV-1这两种病毒相关。
在HSV感染的培养细胞内,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大约75个病毒蛋白再短暂的级联反应过程中被合成(HonessandRoizman,1974。在HSV病毒粒子外壳上的病毒粒子蛋白16VP16和细胞转录因子Oct-1形成一个复合物来启动一系列病毒基因表达的级联反应(Triezenbergetal.,1988。在VP-16启动子内基于存在VP-16反应元件,起始只有5个立即早期immediateearly,IE基因被诱导。研究认为感染的细胞蛋白0ICP0和感染的细胞蛋白4等病毒IE蛋白可ICP4激活病毒基因,该病毒基因编码的大约70个早期E病毒蛋白和晚期L病毒蛋白形成一个装置,该装置是HSV基因组复制和包装成新的病毒粒子所必需的。HSV基因表达的IEEL模型概述的一系列事件导致HSV病毒粒子的合成(HonessandRoizman,1974。然而关于HSV基因表达的线性阐述还不能解释这一根本问题,数十年来科学家们对此十分感兴趣,HSV是生产性感染还是潜伏感染。
有关多数HSV潜伏性的综述主要倾向于HSV基因表达的分子生物学,事实上时常被我们忽略了的一个事实是,HSV潜伏性感染是宿主免疫反应抵抗HSV的结果,这并非说HSV基因调控是不相关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HSV进入到潜伏状态的过程至少需要2步:①产生的抑制性刺激是否将影响HSV复制的停止和②HSV基因表达的沉默。已有的证据表明宿主免疫系统是抑制性刺激的主要来源。相反,在潜伏过程中,沉默HSV的效应机制还不清楚,该领域正处于研究之中KnipeandCliffe,2008;Bloometal.,2010;PerngandJones,2010。
HSV的潜伏感染似乎存在一个动力学平衡状态,该状态控制是通过①病毒活化剂②HSV感染的宿主免疫抑制剂来完成的(图51A。过去HSV病毒学和免疫学相互分开来广泛研究了40多年,但是全面解释HSV潜伏感染需要考虑病毒激活剂和免疫抑制剂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是指HSV如何控制体内沉默状态和激活状态之间的交替(图51A。
图51HSV的潜伏复制的平衡模型
A人类三叉神经节的示意图。眼科和上颌的分支分别是从眼部和脸部收集神经纤维。下颌分支从口部收集的神经纤维较少,是HSV-1潜伏感染人类的主要场所。神经元细胞体收集的感知信号从上皮传入,然后传到大脑。单个HSV潜伏性感染神经元的图示是一个大的蓝色细胞被小的红色的CD8 T细胞环绕。如右边的示意图,他提出了HSV感染的神经元被宿主干扰素(红色)和病毒激活蛋白(蓝色)控制的。研究提出天然干扰素()和CD8 T细胞分泌的干扰素有助于HSV建立潜伏感染。提出病毒激活蛋白ICP0和ICP345通过消除两个诱导型干扰素阻断HSV复制从而有助于病毒的传播。改编自网友解剖学插图收集(Netter,1997),经Elsevier有限公司许可,保留所有权利。B三叉神经节的横截面示意图显示出一个单个的HSV潜伏性感染神经元细胞(蓝色),被CD8 T细胞(红色)环绕,已经渗透到组织作为宿主对病毒感染的反应的一部分。在HSV潜伏性感染神经元处的绿色线代表了HSV潜伏相关转录体(LAT)RNAs,可能检测到实验动物和人类的HSV潜伏性感染神经节。这个图的色版本位于书的后面。
HSV潜伏感染的综述如同教某人学开车一样,最为关键技术是的掌握油门图51A的蓝色箭头所示。催化剂很重要,因为它能解释HSV编码的活化剂是如何使病毒经历快速复制,并在感染动物体内传播的。然而,这种以病毒为核心的解释更偏向于暗示撤销施加于HSV活化剂上的抑制作用如缺乏病毒激活子足以解释如何阻止HSV在体内的传播,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车者的脚离开油门就可能很安全的停车相类似。驾驶者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让车减速,这与HSV潜伏感染的解释具有相似性。
HSV潜伏性感染的免疫学为基础的解释就如同教某人学开车,关键技术是也要掌握刹车图51A中的红色所示。当T细胞浸润到HSV感染的组织内时,抑制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解释HSV是如何停止在体内的复制(图51B。如果控制HSV潜伏性感染仅仅与抑制的压力程度如T细胞反应的大小相关,那么潜伏性感染将不会再次进入复制的生产性循环。然而,在任何时间,2%的人群可排出具有传染性的HSV(Buddinghetal.,1953;Waldetal.,1997;MillerandDanaher,2008。
需要活化剂和抑制机制解释在人类宿主的一生中,HSV如何在潜伏性感染和显型感染之间摇摆。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回顾文献来阐明:①在抑制机制中宿主干扰素是关键的组分;②HSV编码的干扰素拮抗因子ICP0和ICP345是关键成分,作为催化剂使HSV间歇性地战胜免疫系统,重新进入病毒复制再生性循环(图51。
HSV潜伏性感染的生物学
HSV感染人类与实验动物
HSV-1和HSV-2病毒携带者通常经由口和生殖道释放感染性的病毒,这种情况通常在没有临床症状的时候发生(Buddinghetal.,1953;Waldetal.,1997;MillerandDanaher,2008。当HSV传染到另外一个个体时,HSV在进入位点的上皮细胞内复制,特别是在嘴和生殖道上(图51A。在1~3天内,HSV可在上皮细胞内进行100~10000倍的扩增,然后传播到神经末梢。一旦HSV感染神经末梢,在受神经支配的神经节内,通过逆转运方式将核衣壳从轴突运送到神经细胞体几厘米远的地方(图51A。虽然,HSV感染口后很快感染到三叉神经节,这些神经元支配口、眼睛和脸。相反,背根神经节脱离外周神经元的下游主干,因此生殖器上皮的HSV-2感染导致其背根神经节的感染(Stanberryetal.,1982。
感染3周内,HSV复制产物变得特别少,感染术语称之为潜伏。经验上认为,HSV潜伏感染仅仅意味着HSVDNA持续存在于感染HSV病毒粒子相对缺少的组织,牢记这个相对缺乏的术语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潜伏感染的动物和人上,检测感染性HSV的敏感性低,倾向于低估自发性的HSV再活化的实际频率(Waldetal.,1997。
在潜伏期过程中,在HSV基因组中LAT仅仅是基因座,其通常产生高水平的潜伏期相关转录产物(LAT)RNA(图52。LAT特异性核糖核酸探针可能杂交存在于三叉神经的核酸来证明LAT阳性神经元的存在,收集检测实验动物或者人尸体的样品,在HSV潜伏期感染的神经元中这是一个普遍特征(Stevensetal.,1987,1988;图51B。LATRNAs是稳定的大小为15和20kbRNA内含子,这些内含子是通过常见的初级转录物采取不同的剪辑而形成的(Farrelletal.,1991。LAT基因位于HSV基因组的长而重复的RL区,其可能调节HSV潜伏与复制的平衡过程(图52。在HSV潜伏感染神经节内,LAT内含子能累计,并含有一个与ICP0基因重叠~750bp的反义链图52,这些IE蛋白强力地促进HSV的再激活(HalfordandSchaffer,2001;Halfordetal.,2001。因此许多猜测包括来源于LAT的microRNAs已经给出解释为什么HSVLAT基因有一个能促进ICP0基因大于70DNA双螺旋片段(Tangetal.,2008;Umbachetal.,2008。非编码LATRNAs对鉴定HSV潜伏感染神经元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标记(图51B,在HSV生命周期中它们的功能目前还不完全确定(Fraseretal.,1992;Bloom,2004。
图52HSV基因组的潜伏调节RL区域
数字指的是HSV-1基因组中的基本位置,箭头表示的是LAT,LST,ICP0和ICP345基因。用包含垂直线的小盒子表示RL区域的微卫星重复体,在RS区域的ICP4基因和RL区域的ICP345基因之间的结合区域这些重复体丰富。第二个RL区域的拷贝在HSV的另一端的长段出现100kb的长度(图左所示)。
HSV如何经常自发地在神经元中建立潜伏性感染?
Stevens和Cook(1971确定神经元是HSV潜伏性感染的长期的库,在HSV初期感染的急性期过程中,在受神经支配的神经节均浆内存在大量的感染性病毒粒子,然而在一个月以后,很少能在HSV潜伏感染的神经节内检测到感染性病毒粒子StevensandCook,1971。将HSV从潜伏感染的动物神经中枢分离出来,放入细胞培养基一周,生理学改变导致HSV潜伏性感染,进而重新复制合成新的感染性病毒粒子(StevensandCook,1971。StevensandCook(1971开创性的研究准确定位了HSV潜伏感染的位置,并建立一个试验系统通过首次的方法来研究,在实际地潜伏性感染的神经元中,HSV感染在潜伏感染与再激活状态之间如何转变。
由于神经元是HSV潜伏性感染的存储器,神经元的独特的生物学功能的重要解释是,HSV潜伏性感染是如何建立的(Roizmanetal.,2005;KnipeandCliffe,2008。几种神经特异性调制因子包括Oct-2(Lillycropetal.,1991;Latchman,1996、Zhangfei(Akhovaetal.,2005;Misraetal.,2005)和CoREST(Roizmanetal.,2005,这些抑制剂可解释为什么HSV在神经元上建立持续性感染,这些解释的假设基础是本质上HSV很难在神经元上复制,因此,HSV建立持续性感染后能直接地进入神经元,这个假设和已有的证据不一致,总结如下:
如果上皮细胞和神经元对HSV复制上存在本质的嗜性差别,这些差别本应该反映了感染性HSV的数量,在HSV初级感染过程中,病毒数量取决于上皮细胞对受神经支配的神经节比值(图51A。然而通过角膜注射HSV-1给动物,强大的病毒复制首先发现在感染后的第1天和第2天,紧接着在第3天和第5天之间,病毒复制主要发生于三叉神经元(Knottsetal.,1974;Rawls,1985。
HSV编码它自身的DNA核酸生物合成酶,包括胸苷激酶,其是HSV在神经元中复制所必需的(Coenetal.,1989。HSV胸苷激酶缺失病毒能在传递细胞和上皮细胞中有效复制,但是HSV胸苷激酶缺失病毒最终不能在分化的神经元中有效复制,不能合成自己的碱磷酸去氧核苷酸dNTPs。因此,HSV胸苷激酶突变体毒株对动物无致病力,由于该毒株不能在神经元内复制,也不能用外周神经纤维作为传播导管(Coenetal.,1989;ValyiNagyetal.,1994b。HSV在神经元建立的潜伏性感染,并起始进入三叉神经节的相对效率,在HSV感染急性期,可能由LAT阳性神经元和HSV抗原阳性神经元细胞的相对丰度的比值来决定。如果HSV立刻通过进入神经元细胞核来建立潜伏性感染,通过眼睛注射后,LATRNA阳性神经元很快就会发展成为优势,感染后第3~5天,一些LATRNA阳性神经元的确出现在三叉神经节(表51,病毒注射小鼠后的早期,在三叉神经元内HSV抗原阳性神经元如病毒的复制位点丰度是HSVLATRNA阳性神经元的100倍Halfordetal.,2006;表51。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