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不被理解的少年

書城自編碼: 382652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亲子关系
作者: 陈瑜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750485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3.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暗黑历史书系·欧洲的国王和女王(疯狂、疾病和丑闻,欧洲王室历史上的黑暗篇章)
《 暗黑历史书系·欧洲的国王和女王(疯狂、疾病和丑闻,欧洲王室历史上的黑暗篇章) 》

售價:HK$ 112.7
海外中国研究·纠纷与秩序:徽州文书中的明朝(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 海外中国研究·纠纷与秩序:徽州文书中的明朝(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

售價:HK$ 112.7
海外中国研究·寻找六边形: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 海外中国研究·寻找六边形: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

售價:HK$ 78.2
创业股权融资地图:安全引入投资人    何青阳
《 创业股权融资地图:安全引入投资人 何青阳 》

售價:HK$ 102.4
罗斯福总统夫人回忆录
《 罗斯福总统夫人回忆录 》

售價:HK$ 112.7
中世纪史诗与浪漫主义
《 中世纪史诗与浪漫主义 》

售價:HK$ 112.7
月亮之书
《 月亮之书 》

售價:HK$ 124.2
算法设计与实践
《 算法设计与实践 》

售價:HK$ 68.8

 

編輯推薦:
1.视角独特的亲子关系书,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在内卷式教育的时代,听见孩子们的心声。有别于以往的家教图书,都是大人的视角展开,本书立意独特,旨在倾听孩子的声音,通过孩子之口,展现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对家长群体来说,将是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为家长们提供新的视角,了解现在的孩子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以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2.15篇少年访谈,生动呈现当下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本书将收录作者与十五位孩子的访谈记录,这些孩子来自完全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各自迥然不同的烦恼,他们全都是被贴上各类心理问题标签的孩子,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厌食症和其他感统失调问题,涵盖了目前中国青少年最为普遍的各类心理疾病。这部书也是一次纪实实验,将客观呈现当下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除了访谈记录,每篇还将配以专家发声,是难得的亲子关系读本。
3.《少年发声》第一本豆瓣评分9.3,市场反馈良好,得到了家长群体的认可。在此基础上,作者拓宽了访谈的深度,聚焦于有各类心理问题的孩子,将给家长们带来更大的冲击。
4.作者深耕家庭教育领域多年,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她于2018年创办“少年大不同”,深入家庭教育领域,汇
內容簡介:
成长,不仅仅是长大,还是瓦解、破碎与重建的过程。
《真实生长》是《少年发声》系列的第二本,陈瑜继续未完的旅程,与15位被贴上各类心理问题标签的孩子真诚对话。这些孩子不愿被当作刷题机器对待,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活着”,想要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
“我痛苦的来源更多的可能并不是这个病本身,而是父母对我的不理解。”
这份近20万字的采访实录,描述了当代青少年在成长经历、亲子关系、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方面的真实遭遇,在无数个催人泪下的生动的生活细节中,颠覆“青春期叛逆”的粗暴解释,还原他们被误读的青春。
一线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老师对每篇访谈做出专业解读,由点及面地追问这些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值得家长和老师们关注与反思。


·他们在我眼里个个优秀:认知水平高、判断力强、自我要求高,可是他们太不快乐了,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儿童及青少年心理专家 陈默
·孩子的教育是当今社会方方面面关注的热点。在很多场合谈论教育问题时,我能感受到家长们的焦虑,理解到老师们的苦心,学习到教育家们的理念,但很少听到孩子们的心声。
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健康幸福地成长,将来可以承担起社会责任,今天的教育能否实现这样的初衷呢?
听听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反省一下当下教育中的误区,思考如何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真实生长》中孩子们的话语,尤其是篇后的专业解读,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俞立中(上海纽约大学创始校长、原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關於作者:
陈瑜,家庭教育品牌“少年大不同”创始人 & 文化公益机构“人生大不同”理事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原《申江服务导报》副总编、上海青年文联副会长、上海青联委员。
目錄
前言1:请把孩子当“人”来对待!
前言2:孩子们太不快乐了,我想说说这是为什么
1、我高一休学,想弄明白:学习为了什么?爱又是什么?
2、“自卷”的学霸们,凌晨4点起床学习……
3、上学之前,我一直觉得阿姨和司机,像我爸爸妈妈……
4、我妈失控地暴揍我,感觉她都不想要我了……
5、妈妈想在我房间装监控摄像头,我和她完全无法交流…
6、她常考年级一,却从6年级开始自残、酗酒、网恋……
7、要开学了,我好怕爸的坏情绪,会影响我的学习……
8、我从三楼跳下来,被路人接到,我妈却说……
9、10岁起读了10年国学,我不能骗自己了……
10、读初三后,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抖……
11、1米65/72斤,她被父母“骗”去医院治疗厌食症……
12、我期望妈妈更恶劣,把我逼死了,她一辈子活在内疚里……
13、长期失眠、不想上学,但他什么都不敢告诉妈妈……
14、强迫症,差点把学霸乖乖女逼疯……
15、我不断与亲人抵抗、寻找“回家”的路……
后记:我是陈瑜,我一直在!
內容試閱
样章:(“自卷”的学霸,凌晨 4 点起床学习……
蓁蓁/女/ 12 年级/广东)
概况:强迫症。
学霸,全国重点高中学生,有高的自我要求。
蓁蓁在高考前三天加我微信,说可以聊一聊。
说实话,我不敢,担心影响她。我们约在高考结束后的第三天晚上,通个电话。
蓁蓁所在的高中全国知名,就读的学生都是过五关斩六将的超级大学霸,但到了高三,很多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法继续上学或者参加高考了。
“我感觉我也没有办法跟别人说,他们就觉得我很‘凡尔赛’:你们都考得那么好了,而且往往在这样的学校读书的学生,家境也不会很差,为什么你们还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蓁蓁说,“正好考完了,可以找个人来说一说之前的事情”。
我自觉采访过不少学生,也算有所“见识”,但蓁蓁一路学习的辛苦和付出的代价,尤其是那种不惜一切的“自卷”状态,还是突破了我的认知。对话中,有一刻,我有点绷不住了,心疼地说:“啊,姑娘啊,你对自己下手太狠了吧!”
蓁蓁给自己起了这个化名,有枝繁叶茂的意思,她在社交平台上用,希望自己不要太消沉……
- 1 -
蓁蓁 我高二考进了文科重点班,学校想多弄一些优秀范例,鼓 励有艺术潜能的学生考美院,我觉得也是个机会,所以高三时我就去集训了。因为考艺术学院,文化分要求不高,所以高三下学期回来,我进了普通班,但跟重点班那边的同学也有联系。
当时文科重点班 45 个人,有将近 10 个同学有心理问题或者身体不太好,没办法承受学习的负担,就只能休学。理科重点班的同学也是这样子。
我感觉好像重点高中或者是重点班的同学,更不容易变得开心起来,他们很压抑,包括高二时的我。
重点班的同学下课之后不会聊天,也不会去走廊,因为我们学校是允许带手机的,他们就在座位上玩手机,每个人都把头埋得很低,都很紧张。
如果你没有办法在成绩上取得一定的回馈,就会觉得更加难受。
陈瑜 都绷得很紧啊。
蓁蓁 我从小有一种心态,如果看到别人在学习,无论当时是什么样的场合——比方说学校运动会,有的同学会带书看或带题做,我觉得别人做了,我没做,就会心里很慌张。
当时重点班的气氛就是这样,明明离高考还很远,但大家只要看到有一个人在学习,有人就会开始“卷”起来,就觉得如果我现在不学,好像就落后了。
陈瑜 到了一定年纪,同学们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推动,就自己给自己上发条了,对吧?
蓁蓁 对,其实我们学校管得很松,不用穿校服,可以带手机,每天化妆也没人会管你。
别的学校的同学就会觉得好奇怪,为什么你们学校什么都不管,但是大家都能考那么好?就是因为,我们自己会把自己“卷”起来。
陈瑜 “卷”到什么程度?
蓁蓁 高一时宿舍 6 个人,我跟其中一个女生玩得好。刚上高中时,数学比较难,我们两个有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每天早上 4 点起来,学两小时数学,到 6 点去吃早饭,然后开
始背英语。
有一次,我们走得比较早,5 点就出去了。我们学校几栋楼的中间有一块空地,摆了一些桌子,本意是给社团活动使用。但是我们发现,早上 5 点,因为教室进不去,班上那些学习好的同学打着台灯在天井里学习。特别是大冬天,为了防止自己睡着,他们在室外学习,很冷。
那些人到了高三,都是年级前 10、前 20 名的理科班大佬。
陈瑜 4 点就起来,白天学习不困吗?
蓁蓁 不困,我现在回想一下,当时心里是窃喜的,就是偷学的快乐。你比别人多学了,要保持住,如果上课睡着,你多学的效果就没有了。所以心里的那种窃喜,会让你一直保持精神的亢奋。
还有,你真的不敢睡着,是因为高中和初中的差别很大,
你只要一分神,就会觉得一下听不懂了,所以真的不敢上课睡觉。
陈瑜 你们那时候每天睡几小时?
蓁蓁 晚上 12 点睡觉,睡到 4 点,中午睡半小时,总共不到 5 小时。
陈瑜 好心疼啊!这样的状态维持了多久?
蓁蓁 差不多有半个多月,因为下一章的学习内容稍微简单了一点,所以我就调整过来了。一般情况是,寝室晚上 11 点关灯,我就打着台灯学一会儿,差不多 12 点睡觉,早上 6 点左右起床。
陈瑜 生理上亢奋,心理上会很紧张吗?
蓁蓁 会,我是很容易紧张的。
从初三开始,我数学考试就做不完试卷了,因为我起码要检查 10 遍考号,检查 5 遍选择题的涂卡,甚至觉得连两位数加减乘除都算不对,要算很多遍,所以我本身是很容易紧张的。一到考试,就没有办法调整自己的状态。
- 2 -
陈瑜 在小学和初中,你是不是属于非常拔尖的小孩?
蓁蓁 对,可以这么说。
陈瑜 进了高中,成绩处于什么位置?
蓁蓁 我们年级 800 个人,我大概在 300 - 400 名。
我心里其实有预期,可能在这个学校会排得很低,不过一次考试,发现自己排 300 名的时候,有放松了一点的感觉。
但是后面一开家长会,我又觉得这样不行,还是得继续往前,要不然的话,这样的排名也考不到什么好大学。
陈瑜 这个成绩能上 985 ?
蓁蓁 这可以。
陈瑜 爸爸妈妈对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蓁蓁 我爸妈比较倾向于希望能看到我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他们已经意识到,在这么好的学校,天赋上的差距让我很难从300 名变成前 30 名,但他们就是希望能够看到我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努力学习、尽全力学习,以此证明就算我考了300 名,也是我真的只能考 300 名,而不是因为我不够努力, 所以没能考到 30 名。
陈瑜 他们这样的心态,对你有什么影响?
蓁蓁 我觉得我对这个方面的追求会比较功利,每次一到大考,状态就会跟我平时差别很大。就像艺考之前,我大概准备了有一个多月,非常非常辛苦,有一个多星期,每天凌晨2 点睡,5 点起,都没有觉得困,已经到了那种亢奋的状态了。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还 OK,还挺不错的,但有时候又会觉得自己真的很垃圾、很“菜”,情绪波动也会比较大。
陈瑜 什么时候会觉得自己很“菜”?
蓁蓁 比方说我做一件事情,得不到正向反馈的时候。 我做很多事情时,比较需要过程中获得正向反馈,这样才能坚持做下去。一件事情,我喜欢它,肯定是我做它的初衷。但是如果我开始了之后,在中途不能得到一点进步或者好成绩的话,就会慢慢消磨掉我对它的喜欢,然后就做不下去了。
陈瑜 这种模式迁移到学习上的话,就意味着,如果我们非常努力,但成绩不够理想的话,那就很容易有挫败感吧?
蓁蓁 我后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发现我没有办法在面对学习或者说追求某样成功时,做到平常心,我会很在意结果,因此我的情绪起伏很大。
陈瑜 什么时候意识到的?
蓁蓁 高二。我高二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这个状态不太有利于我的正常生活。这种状态延伸到生活上,我也会比较端:如果我决定要做一件事,我肯定会不择手段或者说是不辞辛
劳,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但是这样的话,可能就会导致我为此投入特别多的精力,做完之后心力交瘁,需要恢复很久。比如疫情在家 5 个月,我就拿来减个肥,每天运动打卡,计算自己吃的东西的卡路里,从 120 斤减到了 90 斤。
虽然我现在保持住了,但是我没有办法好好吃饭,我会很担心反弹,忧心忡忡的。
陈瑜 这比较吻合你爸爸的想法。你要全力以赴,不能因为没有致努力,结果没能达到好。
蓁蓁 以此类推,这类事情太多了,我通过很端的手段得到了结果之后,就开始担心万一结果没有保持住,会给我带来更糟的后果。
……
陈默老师
点评分析
蓁蓁生活在一个非常端的环境中,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学校环境。在这种端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有些共同特征,他们会形成非常强的竞争感——绝不能落后于别人,学校对他们来说就是竞技场。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具有强迫性的人格特点。这种强迫人格特点有时候显示出来的是好处,比如孩子显得非常自律,但是自律过度了,强迫人格的反面就要表现出来了,就会
容易形成强迫症。
现在,带有强迫症状的孩子也开始多起来。时间长了,强迫人格形成了以后,他们是不会让自己放松的,一旦放松两天,就会批判自己,神经像失去了弹性一样,只能整天绷紧。
这类孩子大的特点是不能面对失败,如果遭遇了失败,会没办法释怀。我们有时候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生旅途中,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像在课堂里读书那样,只要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走向社会之后,如果收获的不是理想的结果、佳的结果,他们将如何面对呢?这涉及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都是需要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正确引导的。
所以学校也好,家庭也好,如果教育环境对于孩子过度约束、过度规则化,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尤其像蓁蓁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父母给她做很细致的时间规划,精确到每小时干什么,并且要求孩子一定要干成、一定要干得到,那她自然就会形成强迫人格。
这就是教育环境塑造的结果,涉及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环境要张弛有度。什么事情一旦做端了,就会产生端的结果。教育不能一味地宣扬竞争,教育更应该告诉被教育者的是合作,合作才是人类生存的本质特征。不管是家庭教育者还是学校教育者,都要有这样的理念,而这点恰恰是我们非常缺乏的。
实际上,蓁蓁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给她带来的困扰,她可以进一步去探讨、去研究,如何摆脱不能面对竞争失败的问题。
这是她将来成长中的命题。
还想说一点,我们见到学业成绩流的学生没有流的胸怀、流的眼界,没有展开对世界、对人类文明、对建立更高宇宙观的思考和探索,这个是有些可惜的,因为这类孩子的认知水平、
理解水平往往都是高于同龄人的,真希望他们的眼界和心胸也是流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